创世记第八课:亚伯兰与麦基洗德(14:17-24)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创世纪14:17-24:

17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18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19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20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21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22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华起誓。23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24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感谢神的话语。我们首先看创世纪14:17-24在创世纪14章中的方位:创世纪14:1-11讲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彼此相杀);创世纪14:11-16讲教会中的人际关系(舍命救助);创世纪14:17-24讲教会与基督和世界的关系。亚伯兰与基督的关系,即亚伯兰与麦基洗德的关系,麦基洗德预表基督,请细读希伯来书5-7章。亚伯兰与世界的关系,即亚伯兰与所多玛王、自己的仆人以及幔利三兄弟的关系。而根据这个信息,创世纪14:17-24也可以分成两部分内容:一、基督(17-20);二、世界(21-24)。

创世纪14:17-24聚焦三个人物:亚伯兰、所多玛王与麦基洗德。或者说:人、魔鬼与上帝。这三角关系或三国演义也是圣经的一个基本框架。另外,创世纪14:17-24这两部分内容之间也存在重要的逻辑联系:只有先与上帝建立关系,而且是在圣道和圣礼中建立关系,基督徒才能在理性和爱中建立与世界的关系。不仅如此,创世纪14:17-24是一段非常伟大、非常深刻、但几乎并没有被教会在基督论中真正阐释出来的一段经文。愿那藉着这段宝贵经文震撼、感动我的灵,加倍感动你们——

正如经上所记:“14父老阿,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少年人哪,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刚强,神的道常存在你们心里,你们也胜了那恶者。15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16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17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约翰一书2:14-17)。阿门。

一、基督(17-20)

17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18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

19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20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创世纪14:17-24这8节经文,也可以视为平行-交叉结构:亚伯兰凯旋面对所多玛王比拉和耶路撒冷王麦基洗德;麦基洗德对亚伯兰说,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亚伯兰敬拜基督,亚伯兰就向世人传道……而在17-20这4节经文中,17-18是铺垫,重点在19-20麦基洗德和亚伯兰的关系:麦基洗德祝福亚伯兰,亚伯兰敬拜“麦基洗德”。亚伯兰归来面对两个王的迎接:所多玛王比拉和耶路撒冷王麦基洗德;他在十字路口。创世纪14章除了记载了9位王以外,第10位王就是麦基洗德。

(一)比拉与基督(17-18)

17所多玛王出来,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18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

亚伯兰从黑夜归来,首先面对的是所多玛王。也可以说,所多玛王抢在耶路撒冷王之前,拦阻了亚伯兰。以经解经可以看见这样的事实:所多玛王比拉后面站着魔鬼,而耶路撒冷王麦基洗德预表基督。基督徒和世人一样,首先面对着侍奉魔鬼还是侍奉基督的生死抉择。我按原文将17-18节重置如上。请特别注意这两个信息的平行或对立:所多玛王“用沙微谷”来迎接亚伯兰,撒冷王麦基洗德用饼和酒祝福亚伯兰。天壤之别。

1、世界的王

在原文中,17节第一句话就是“所多玛王出来”。???????? ?????????????,And the king of Sodom went out to。约翰福音3次称魔鬼是世界的王(约翰福音12:31,14:3,16:11)。当你得胜的时候,或者你人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的时候,特别是当你将被神大大使用的时候,魔鬼一定首先出来“迎接”你。这里有两个动词,一个是出来,一个是迎接,都非常传神地让我们认识所多玛王怎样就是魔鬼。

首先是动词出来?????,to go out, come out, exit, go forth。问题是这东西是从哪里出来的呢?是从洞里出来的,正如蛇从洞中出来:“西订谷有许多石漆坑。所多玛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里的,其余的人都往山上逃跑”(创世纪14:10)。世界的王经常的存在状态是:“14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15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世纪3:14-15)。后文我们看见,麦基洗德出来是带着饼和酒,但所多玛王出来什么都没有带,或者只是带着一张巧嘴。起初蛇说,现在所多玛王有话要说。拯救亚伯兰,神必须在蛇说之前祝福亚伯兰。

其次,动词不定式迎接?????表示目的,解释出来的目的。这个词确指热烈欢迎,它的基本含义是to encounter, befall, meet。或者恭维你,组织群众夹道欢迎,千方百计迎合人的罪性,“人民万岁”。或者他要跟你“开会”(会议成为政治的主要手段),甚至要你“顺服掌权者”,利益共享——你要将它看重的“人口”或“学员”交出来。这里没有提所多玛王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他是比拉(创世纪14:2)。关于这个名字,还可以参考哥林多后书6:15,“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彼列:Βελ?αλ,???????????,worthless or wicked。这个词与比拉(??????)在字根上是一致的,大致相当于“那恶者”(马太福音5:37,13:19,13:38;约翰福音17:15;以弗所书6:16;帖撒罗尼迦后书3:3;约翰一书2:13-14,3:12,5:18-19)。那恶者从山洞里出来了,要藉着迎合人的普遍罪性作王。

哥林多后书6章吩咐基督徒远离彼列及其差役:“14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什么相交呢?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15基督和彼列(彼列就是撒但的别名)有什么相和呢?信主的和不信主的有什么相干呢?16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因为我们是永生神的殿。就如神曾说,我要在他们中间居住,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17又说,你们务要从他们中间出来,与他们分别,不要沾不洁净的物,我就收纳你们。18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这也是对亚伯兰的教导。但是我们不要高抬亚伯兰,因为他不过是人——若不是在于麦基洗德,没有任何罪人能胜过所多玛王的迎合。

2、沙微之谷

世界的王什么时候出来捆绑我们呢?,??????? ??????? ?????????? ?????????????????? ????????????????? ?????? ??????,after his return from the slaughter of Chedorlaomer, and of the kings that with him,在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之后。世界的王在什么地方“迎接”我们呢?????????? ?????? ???? ????? ??????????,at the valley of Shaveh, which is the king's dale,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蛇比田野里一切的活物都狡猾,他所选择进攻的时间和地点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精心预备的。首先我们看时间。亚伯兰大获全胜归来,面临两种试探,骄傲和疲倦。这是人最容易被击倒的时候。一方面,你不可一世地以为从此天下无敌手,你就是天之骄子。你甚至以为世界的王已经消灭了,但他马上改头换面就站在你面前,甚至以你的盟友或主教的身份站在你面前。

然后我们看地点:沙微谷:????? ??????。其中翻作“谷”的?????(valley, vale, lowland),与翻作“沙微”的??????(plain)含义接近,平原、谷地,或和平时期。他给你挖了一个坑,好在你肉身上作王,得荣耀。不过动词??????的基本含义则是:to agree with, be or become like, level, resemble;to rule, to raise ——世界的王换了战术,它现在不再控告你,不再和你争战,而是开始和你合一和统一;甚至高举你,让你如日中天,忘乎所以(诗篇16:8,18:33,21:5,89:19等),借此统治你。或者万教合一,普世和谐,或者山呼万岁,黄袍加身。但目的只有一个,魔鬼要在你身上作王。“王谷”这个希伯来文的解读,正是为了阐释沙微谷的属灵含义。亚伯兰进攻那场战役远远没有归来面对的这场战役更危险,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外邦人能够胜过魔鬼这种试探。这正是革命党一定堕落为腐败党的原因,也是基督教向天主教和政治基督徒、加尔文主义、灵恩派变异的原因。魔鬼正是藉着“热烈欢迎”和“高举”你在众人之上甚至与天同齐的方式试探、攻击、掳掠你;沙微谷是凯旋门,更是滑铁卢。值得一提的是,沙微谷后来成了“太子党”的墓地:撒母耳记下18:18,“押沙龙活着的时候,在王谷立了一根石柱,因他说,我没有儿子为我留名,他就以自己的名称那石柱,叫押沙龙柱”。总而言之,千百年来,这是王谷,魔鬼一直靠“热烈欢迎”在所有的王子和王师身上作王。

其次,沙微谷是耶路撒冷东边汲沦溪的一部分,几乎是进入圣城的必经之地,是圣殿的东门。所多玛王可以是一种基路伯。“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世纪3:24)。一方面,这一带正是魔鬼试探耶稣的地方(马太福音4:1-12);另一方面,也是耶稣十字架之路首先经过的地方(约翰福音18:1)。魔鬼试探耶稣,或者圣灵带领耶稣接受魔鬼的试探,在时间上同样也是在一场胜利之后:耶稣受洗之后:“16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17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马太福音3:16-17)。亚伯兰在从黑夜得胜到黎明,在沙微谷遭遇所多玛王,预表着耶稣经过洗礼进入旷野,以及耶稣即将走上十字架上的胜利。

3、麦基洗德

亚伯兰靠自己不能胜过热烈欢迎的试探,没有人能胜过霾国的腐败。正因为如此,在亚伯兰向所多玛王作出回应之前,耶路撒冷王麦基洗德首先站在了他们中间。我们爱,是因为神先爱了我们。在亚伯兰最危险的时候,那体恤我们软弱的大祭司,临到了我们。麦基洗德不是在亚伯兰出征的时候祝福他,而是在亚伯兰凯旋的时候作他的祭司,这一点令人印象深刻。亚当是在乐园中堕落的。亚伯兰一行是带着人类的鲜血和人性的骄傲站在麦基洗德面前的。于是,“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麦基洗德是王,是祭司。耶稣是我们的大祭司,是万王之王,和平之君。麦基洗德,??????????????,my king righteousness;这个名字在旧约出现2次;另外一次在诗篇110:4。而在新约圣经中,麦基洗德(Μελχισ?δεκ)在新约出现9次,都在希伯来书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麦基洗德预表基督。

第一、新约视域。希伯来书5-7章不仅在解释创世纪14:17-24,也在解释诗篇110:4,“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这些经文至少从5个方面论证麦基洗德预表耶稣:(1)名称:“他头一个名翻出来,就是仁义王,他又名撒冷王,就是平安王的意思”(希伯来书7:2)。撒冷(??????)应该就是耶路撒冷的撒冷,这是圣经第一次提到耶路撒冷(创世纪33:18,诗篇76:2;另参约书亚记10:1)。(2)出身:“他无父,无母,无族谱,无生之始,无命之终,乃是与神的儿子相似”(希伯来书7:3)。(3)地位:“你们想一想,先祖亚伯拉罕,将自己所掳来上等之物取十分之一给他,这人是何等尊贵呢……”(希伯来书7:4-6)。(4)祝福:“从来位分大的给位分小的祝福,这是驳不倒的理”(希伯来书7:7)。(5)谱系:在亚伦和利未支派之外按应许成为大祭司(希伯来书7:8-17)。

第二、饼和酒。麦基洗德给亚伯兰摆设的不是庆功宴,而是赎罪祭,是圣餐,是基督的死。饼是麦子的死或身体,酒是葡萄的死或血。得胜者是杀人犯,杀人者当死,只有神子之子可以救赎。这就是圣餐的基本真理。原文中没有“迎接”这个词。??????? ????? ???????,brought forth bread and wine。显而易见,这指向了圣餐。再加上后面麦基洗德的话语,我们可以说,神在圣礼和圣道中祝福了亚伯兰。而且我们一定要注意,麦基洗德献出饼和酒,是亚伯兰十一奉献的前提。是基督先为我们舍命,我们才成为祂的信徒。这是整卷圣经中,饼和酒第一次出现。撒母耳记上16:20中,耶西藉着大卫将酒和饼送给扫罗王,的确别有深意。而民数记15:2-10让我们看见,饼和酒的献祭是献给耶和华馨香的祭和平安祭(另参撒母耳记上1:24,10:3)。翻作饼的词?????第一次出现在创世纪3:19,“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而酒(?????)则首先出现在创世纪9:21,24中。没有“祝圣”的酒,成了挪亚腐败的根源,庆功酒是吃喝自己的罪,因为挪亚并未分辨那是主的身体。而且我们也当记得,耶稣进入世界行的第一个神迹,就是变水为酒,为将真正的祝福赐给世人。成者王侯败者寇,这是罪人的无耻谎言;但圣经的道理是,成者罪魁败者罪魁,罪人需要基督的筵席。遗憾的是,麦基洗德的祭司工作,教会长期以来未得其所。

第三、他是至高神的祭司。这一点在希伯来书中有充分的应验。?????? ????? ????? ?????????,the priest of the most high God。祭司,??????,priest, principal officer or chief ruler。除了圣道和圣礼,神也藉着圣职(祭司)服侍我们。这是祭司这个字第一次在圣经中出现。从构词法上说,??????应该指张开双手撒种,一方面将神的意思打开,另一方面藉着献祭安慰罪人。保罗在教牧书信中可能用的正是这个异象:“我愿男人无忿怒,无争论,(争论或作疑惑),举起圣洁的手,随处祷告”(提摩太前书2:8)。神(???)在这里是单数,加上至高(????????,Highest, Most High)之名,指父神。基督是父神差遣的大祭司,“祭司”本是神和罪人之间的“中保”,藉着献祭解决罪的焦虑。????????在这段经文反复出现了4次,也是圣经中第一次出现(旧约中共出现了53次)。值得强调的是,大卫王的大祭司撒督(??????)与麦基洗德的名字相近。

希伯来书5:1-4可以视为祭司的一种定义:“1凡从人间挑选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办理属神的事,为要献上礼物,和赎罪祭。(或作要为罪献上礼物和祭物)2他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因为他自己也是被软弱所困。3故此他理当为百姓和自己献祭赎罪。4这大祭司的尊荣,没有人自取,惟要蒙神所召,像亚伦一样”。当然,所有的祭司最终是指向基督的:“5如此,基督也不是自取荣耀作大祭司,乃是在乎向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的那一位。6就如经上又有一处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7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8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9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10并蒙神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称他为大祭司。”(希伯来书5:5-10)。“大祭司”主要工作是体恤我们的软弱(希伯来书4:15,10:34;彼得前书3:8),为百姓献上赎罪祭,而耶稣自己同时就是赎罪祭。祭司首先意味着体恤,其次意味着圣职及其践行。

(二)祝福与奉献(19-20)

19他为亚伯兰祝福,说,

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20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

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

1、祝福

神说。?????????????? ?????????,And he blessed him, and said。首先,神是说话的神,藉着话语创造和救赎。其次,神说的核心是祝福,而不是试探和捆绑。祝福(???????)这个概念在19节中出现2次(祝福、赐福),在20节中又出现1次(称颂)。???????也是圣餐中祝谢那个字:“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马太福音26:27)。神的祝福或真正的祝福不是凭空的话语,而是指着基督的舍命和复活说的,唯有藉着基督的献祭和牺牲,祝福才是真正的祝福。???????实际上有两个含义:to bless和kneel——神的儿子降卑自己,成了我们的祝福(创世纪24:11)。而在“跪下”这个含义之上,我们看见了祝福与迎接、沙微(高举)之间的对立以及“跪领圣餐”的道理。我们可以将上述三个祝福都翻成“使之降卑”——谦卑才能升高,自高必降为卑。降卑才能蒙福,正如主耶稣所教导的(路加福音18:9-14)。跪下领受祝福。实际上祝福一词贯穿创世纪的始终。???????在旧约中出现了330次,仅在创世纪中就出现了73次。

胜利者先跪下,才能将胜利进行到底。耶稣先降卑再被升高,基督徒要跟随基督的脚踪。这是圣经祝福的基本真理。

根据创世纪中这个词的使用,我们大致上可以看见祝福的9个方面含义。第一、???????首先是神的工作,首先和创造事工联系在一起的(创世纪1:22,28;2:3;5:2)。第二、和救赎之工联系在一起的(创世纪9:1,26)。第三、和圣约联系在一起的(创世纪12:2-3)。第四,祝福是藉着圣道、圣礼和圣职临到我们,保守我们(创世纪32:26,29,35:9)。第五、蒙受祝福的人将会拥有新的生命(创世纪17:16,20;24:60),并成为别人的祝福(创世纪18:18,22:17-18;30:27,30;39:5)。蒙福的人不是为了让你享受,而是为了让你去祝福别人。第六,蒙福的人要感恩,要赞美神,侍奉主(创世纪24:27,35,48)。第七、人蒙祝福不是因为自己的善工,而是出于神的拣选和恩典(创世纪26:29)。第八、祝福总是位大的祝福位小的(创世纪27:4,7,10,19-41;28:1,3,6;31:55;47:7,10;48:3,9,15-16,20;49:25,28)。第九、耶稣基督就是我们的祝福,是一切祝福的源头和归指(创世纪25:11,26:3-4,12,24;28:14)

2、圣道

现在我们看麦基洗德的祝福。他的祝福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愿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赐福与亚伯兰。???????? ??????? ????? ???????? ????? ???????? ????????,Blessed be Abram of the most high God, possessor of heaven and earth。首先就是宣告祝福;其次则强调,祝福的主体是神,而神是至高的神,是天地的主。这也意味着,上帝的祝福必然胜过世界之王的咒诅。亚伯兰必胜,因为“他爸是上帝”。当然,神祝福亚伯兰,也表明上帝现在悦纳了亚伯兰拯救罗得这场行动。翻作“主”的?????实际上是动词,基本含义是to get, acquire, create, buy, possess。这个动词第一次出现在创世纪4:1,“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就是“得”的意思),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得到,拥有;这个字是“该隐”的含义。这里是这个动词第一次出现,并在22节中重复出现。麦基洗德用这个动词强调一切出于神,也当归于神。

第二、“20至高的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我们说过,称颂一词也是祝福一词:被神祝福的人应该敬拜赞美神。20节非常重要,也可以说在逻辑上是对19节的深化。一方面,至高的神,天地万物的主,是一切胜利的原因。人的愚昧是:站在颁奖台上将自己得胜的理由归给自己、父母、祖国、人民、老师、朋友等等。而这一切谎言成了自己的咒诅。不仅如此,将人变成胜利的原因,必然被魔鬼所捆绑。另一方面,麦基洗德教导亚伯兰去称颂神。而藉着这两个方面的真理,比拉的试探不再能够得逞,阴间的门不再能胜过教会。凡是以为人靠自己和人的德行和能力得胜的,一定被魔鬼捆绑。凡是将一切胜利归功于神,并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神的,才可能,也必将住在祝福之中。

另外,麦基洗德的话也让我们看清了列强失败的原因。无论你有多强大,上帝要你灭亡,首先让你疯狂。疯了,离死就不远了,屈指可数。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动词“交在”。?????,to deliver up, give, deliver。这个动词在圣经中只出现3次。请参考另外两处的用法。箴言4:9,“他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把荣冕交给你”;何西阿书11:8,“以法莲哪,我怎能舍弃你,以色列阿,我怎能弃绝你,我怎能使你如押玛,怎能使你如洗扁,我回心转意,我的怜爱大大发动”。这里翻作舍弃,就是上帝已经弃绝你了,不管你了,任凭你了。这意味你“诸事顺利”,作恶可以得逞。于是你崛起了,成功了。不仅如此,这只是你灭亡的预备。神很快就要把你交在人的手里,彻底消灭。这正是四王的命运,先是一路得胜,不可一世;然后彻底灭亡,一败涂地。四王若不悔改,一定灭亡,神一定兴起奇兵,直捣黄龙。失败的人毋须抱怨:神使你失败,因为你自己的罪。

3、奉献

最后我们来看亚伯兰的反应。亚伯兰没有争辩说,我得胜靠的是我自己的爱心和阮氏三兄弟的义气干云,拔刀相助,或者靠天时地利人和。亚伯兰深知这场胜利实实在在是神迹,这事出于神。亚伯兰在圣灵里完全明白,麦基洗德的话比任何人的意识形态和道理、分析、军事评论都更符合事实。于是,“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首先,我想起主的话:“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约翰福音8:56)。

其次,圣经第一次谈到十一奉献,新生命是奉献的生命——打天下不是为了得天下,而是为了奉献,特别是将自己献给神。????????,tithe, tenth part。十一奉献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支持大祭司的事工。????????在旧约中出现了32次,第二次出现在利未记27:30,“地上所有的,无论是地上的种子是树上的果子,十分之一是耶和华的,是归给耶和华为圣的”。不过关于创世纪14:20,希伯来书7:4是这样说的:“你们想一想,先祖亚伯拉罕,将自己所掳来上等之物取十分之一给他,这人是何等尊贵呢”。这里有一个名词来修饰十一奉献,就是“上等之物”:?κροθ?νιον,top of the heap, the first fruits,the Greeks customarily selected from the topmost part of the heaps and offered this to the gods。?κροθ?νιον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这一次,不仅是最好的部分,而且本来是外邦人献给假神和偶像的部分。这是战争获取的最好的产业,我们当把生命最好的部分用来侍奉神:财物、才华、时间。亚伯兰为什么率先垂范地十一奉献而不是其他比例奉献,我不知道,也许是因为麦基洗德是第十位王。

不过我们也看到,亚伯兰的十一奉献不是麦基洗德强迫他作出的,完全出于自愿。动词?????不是被动语态,而是主动语态。总而言之,这是整卷圣经关于奉献和服事始终如一的原则:甘心乐意(出埃及记25:2,35:5,35:21-22,35:29;申命记28:47;列王记下12:4;历代志上28:9,28:21,29:5-6,9,14,17,31;历代志下31:14,35:8;以斯拉记7:16;尼希米记11:2;诗篇100:2;罗马书15:26-27;哥林多后书8:3,19,9:2,5,7;12:15;提摩太前书6:18;提多书1:8;彼得前书5:2)。快乐生活。

二、世界(21-24)

21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22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华起誓。23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24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经过祭司、圣餐和圣道,亚伯兰才能按真理面对世界。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不在基督里的人,没有不是世界之囚的。世界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世界的王,这由所多玛王代表(21-23)。第二是我们的邻舍,这由仆人、以及亚乃三兄弟代表,他们既可能是外邦人,也可能后来成了主内弟兄(24)。换言之,这涉及我们与魔鬼和人的关系。而世界对亚伯兰的主要试探,就是围绕“财物”展开的。如果你不能按真理面对钱财这个偶像,你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基督徒,不可能得以自由。创世纪12-14章中财物(???????)这个功课从始至终(12:5;13:6;14:11,12,16,21)。圣经将贪财严重到拜偶像的程度(以弗所书5:5;歌罗西书3:5)。主这样教导我们:“13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14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15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神看为可憎恶的”(马太福音6:13-15);“23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24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马太福音19)。人所尊贵的在王谷,财主亚伯兰跪进天国。

(一)所多玛王(21-23)

21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22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华起誓。

23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我们可以将这三节经文交叉结构,22节所记载了亚伯兰与上帝的盟誓关系,成为他胜过所多玛王试探的真理根基。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见所多玛王的试探至少要达到3个目的。第一、用财物置换人口,或者说让人不能进入圣约得救。第二、拆毁亚伯兰自己和耶和华神的圣约关系,让亚伯兰弃绝神。第三、要亚伯兰因为贪财而崇拜魔鬼。这三重试探可以与魔鬼在旷野中的三重试探平行。

1、人口与财物(21)

21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你把人口给我,财物你自己拿去吧。

“所多玛王对亚伯兰说”,如同起初蛇对夏娃说。当时夏娃在乐园,如今亚伯兰在“圣殿”。所多玛王是在麦基洗德摆设筵席和宣告祝福之后开始说话的。也许他觉得有机可乘。因为麦基洗德赐给亚伯兰的只是饼和酒,或属天的祝福;但所多玛王所“赐给”亚伯兰的却是金银财宝还有各种人的荣耀。他可能认为,他的诱惑比麦基洗德高明多了。但是魔鬼起初就是说谎的。因为所多玛王所谓“财物你自己拿去吧”,这话虚构了一个话语前提:仿佛这钱财是属于他的,而不是被掳掠去了,而今又成了亚伯兰的战利品。世界的王总是认为他们自己养活了人民,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主宰,是社会财物和文明的母体;因此可以生杀予夺,并在此基础上恩威并施。但只有上帝才是主权者,人的所有权,特别是王有权只是谎言。

请注意,所多玛王不仅不是来祝福的,这一点与麦基洗德形成对比;而且他强调,“给我”是“你拿去”的前提。换言之,你若不给我,你不可以拿去。

但是比拉的话语有更深的用意。魔鬼并不贪财,他真正想要的是人或人的灵。??????主要含义是灵魂或生命(soul, self, life, creature, person, appetite, mind, living being, desire, emotion, passion;创世纪2:7等)。魔鬼非常聪明地知道人是贪财的,因此可以用钱财向人赎买生命。这是一切异教的本质,他们的假神就是可以贿赂的偶像,而这位偶像也这样贿赂所有人——终极目的是拦阻你信基督得救,让你的生命成为魔鬼的产业。我们失丧在世界里,我们因为贪财而离开教会和信仰,直到最后失去永生,归根结底就是所多玛王的诡计成功了。两个动词“给”和“拿”(?????,?????)是魔鬼给人的“自由选择”:弃绝生命,拣选财物。但这是主的话语:“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太福音16:26)。

2、蒙誓耶和华(22)

22亚伯兰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华起誓。

亚伯兰不再是亚当,他根本不接比拉递过来的苹果。亚当没有对蛇说过一句话,但亚伯兰开始责备比拉。亚伯兰首先返回自己曾经和神的立约关系。面对世界之王的试探,基督徒首先要想起你是谁,你是神的儿女。你能不能不为钱生气,特别是跟牧师生气。你不能像犹大一样,为了30块钱卖主。现在所多玛王实际上给了亚伯兰一个作犹大的机会,为亚伯兰下地狱打开了一道大门。但亚伯兰靠着圣道、圣礼和圣职指向的圣子,胜过了这阴间的门。“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华起誓”,这句话的原文是:?????????? ????? ?????????? ??? ???????? ????? ???????? ????????,I have lift up mine hand unto the LORD, the most high God, the possessor of heaven and earth。在这段经文中,神的名耶和华(???????)第一次出现,亚伯兰绝不否认主名。耶和华是万有之主,是生命之主;所多玛王就是nothing。而“天地的主至高的神”正是麦基洗德所向亚伯兰宣告的。亚伯兰住在真理之中,牢牢地守着。而“我起誓”在原文中是?????????? ?????,I have lift up mine hand,我已经举手(申命记32:40;但以理书12:7)。动词????也常指献祭的动作。而“举手”这个词组”也可以表示面对仇敌争战得胜的姿态(出埃及记14:8;出埃及记17:11;民数记20:11,33:3;申命记32:27)。因此这个词组可能表达这样一种心志:在战争状态中,我已经将我自己完全献给主,世界的王在我里面是一无所有;我必得胜。因此我既不会中了你的诡计,我也不拿魔鬼一针一线。我们和上帝的关系,压倒任何人际关系。这是纯真的爱情,并且真爱无敌。

3、弃绝所多玛(23)

23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

正是建立在盟誓的基础之上,亚伯兰弃绝了所多玛王的交易。这场商业谈判彻底破产。魔鬼常常会跟传道人和基督徒谈判:放弃真理,会众增多,奉献上升;弃绝牧师和教会,前往俱乐部和party,在沙微谷作王,吃喝玩乐,升官发财。但亚伯兰对所多玛的一分钱都没有兴趣。因为真理,他完全自由了。这叫自由。亚伯兰在这里说了两件事。

第一,“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我都不拿”。这是一个很形象、也很极端的比喻,意思是你热恋的那些物质财物功名利禄我一点儿都不感兴趣。不过值得强调的是,亚伯兰似乎没有提到“人口”的问题。??????????????????,any thing that is thine,“凡是你的东西”。然后用线和鞋带进一步解释,似乎说明,“凡是你的东西”不应该包括人的生命。人的灵魂属于神,不属于所多玛。很有可能,人的去留由人自己决定。罗得根据自己的意志自由,他又选择了所多玛。信仰不勉强人,你们自己选择。尽管我们知道,最终不是你选择了神,是神选择了你。但弃绝神出于人自己。这是主的话语:“13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14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15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7:13-15)。沙微谷是宽阔的谷,人类在那里分道扬镳:所多玛王带着财物返回所多玛去了,等候火从天降。而亚伯兰带着百姓上到希伯来,返回圣坛和教会。亚伯兰也是人,麦基洗德的“祝福”一定使他深感扎心:一个得胜者竟然要认罪悔改,一个得财者要将战利品交付所多玛。但我们感动这个黎明伟大的爱情:神真爱亚伯兰,将真正的祝福赐给他;亚伯兰真知道神的爱,及看见了基督的日子,更加欢喜快乐。从沙微谷上升到希伯伦,这才是真正的凯旋。

第二、“免得你说,我使亚伯兰富足”。这是在拆穿比拉的诡计。如果亚伯兰拿了所多玛当灭的物,从此就会被世界的王建立一种感恩关系:“8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9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马太福音4:8-9)。同样道理,你拿罪人一分钱,你贪恋别人一点便宜,他就会觉得他是你的神,有权柄捆绑你的自由和灵魂。“你就是我的人了”。因在外邦人的笔名都是“钱是爹”。千万不要低估“一根线,一根鞋带”对外邦人的“伟大意义”,也不要低估“一根线,一根鞋带”的捆绑,两者的的确确是绑人的锁链,为的是让你重新作他的奴仆。所以千万不要拿比拉的钱,后果不堪设想。一方面,他会永远作你的王,僭夺神的荣耀;另一方面,他会反过来控告你,你打仗你传道就是为了他的钱或“针头线脑”,腐鼠成滋味,淫者见淫,小人之心。而且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根线,一根鞋带”还会被他解释成你“富足”(??????,to be or become rich or wealthy)的理由,人总是夸大自己对别人的恩典。亚伯兰要永远记得,是神使他得胜,是神“使他富足”。不要给魔鬼留机会,要防微杜渐。免得你说,????? ??????,lest thou shouldest say。靠我们对神的忠心和对财物问题的儆醒,根本不给世人诽谤和捆绑我的机会。唯有放弃任何贪心,我们才可以让所有比拉闭嘴。人言可畏吗?你先放弃你的贪心。

基督徒永远不占世界的便宜,那“掳掠埃及人”是怎么回事?答案是:以色列人在埃及作奴隶400年,上帝让以色列人拿走了他们该得的;那些财物不是打土豪分田地的项目,那些财物是以色列人400年作奴隶该得的工价。神是公义的。

(二)简单生活(24)

24只有仆人所吃的,并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

亚伯兰这里谈到了两个方面的人际关系。第一是仆人,第二是三兄弟。这里的仆人指的是318位精兵。???????????,the young men,这些年轻人。?????的的基本含义是a boy, lad, servant, youth, retainer。这个称呼显示了亚伯兰对精兵的爱护;这是他的孩子们,他要对他们承担起责任来。这也是所谓牧者的心肠,你要先考虑羊群的利益。亚伯兰也没有虚伪到什么都不要的程度,士兵应该得到他们该得的。亚伯兰没有慷士兵之慨,他还是要保护他们的利益。但何为该得的份呢?“所吃的”,?????? ????????,which they have eaten;他们已经消费掉的粮草。一方面,这是基督徒的消费标准:有食有衣就当知足,这就是我们对世界所要求的。另一方面,这粮草已经消费掉了,也不可能归还你。基督徒没有必要行善过分。如果要应用这段经文,可以指向牧者和教会在世界上最基本的物质需要。一方面,工人应该得工价,牛在场中得食。另一方面,教会反对奢华。

另外要关切的是“与我同行的亚乃,以实各,幔利所应得的分,可以任凭他们拿去”。首先我们注意到,三兄弟的名单顺序中,亚乃和幔利换了位置。也许这样安排是为了显示公平,也可能是因为在后的在先了。亚伯兰同时为这些盟军争取了利益,但也仅仅限于“所应得的分”。?????,portion, share, part, territory。这也是这个字第一次出现(这里重复2次)。他们也需要一定的财物,因为他们也是人,???????这个字我们已经在创世纪13:8以及12:20认识了。属肉体的人需要消费食物;属肉体的人不能满足一定会起来争战。“可以任凭他们拿去”,就是让他们拿去。亚伯兰不占他们的便宜,所多玛王也必须顺服这个分配方案。基督徒在世人面前应该主持公道。令人感动的是,亚伯兰这一番话中,完全没有提及自己应该得的份。实际上他得到了自己应该得的上好福分。

从世界的角度看,亚伯兰发动的这场正义战争几乎一无所获。十分之一上等的财物献给了麦基洗德;所多玛所有的财物归了所多玛。剩下的分给了盟友和士兵。亚伯兰什么物质利益也没有得到。他得到了基督。正因为如此,这场战争是正义战争;正因为如此,亚伯兰才真正是蒙福的。财物是粪土和试探,但基督是自由和幸福。这一点正如经上所记:“6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7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8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9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10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11但你这属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12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为此被召,也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已经作了那美好的见证”(提摩太前书6:6-12)。

应用:驯服得?胜者

1、魔鬼的谎言

得胜者是伟人,这是魔鬼的谎言。真相是,得胜者是罪人,甚至是罪魁,需要赎罪祭。但是古往今来,把得胜者粉丝成人杰,不仅让得胜者自己自以为神,而且让世人顶礼膜拜,或者嫉妒,或者效法。一个罪人,在罪人世界功成名就,有钱有势,一定比别人犯下更多的罪恶。这本是常识。但常识被颠覆,伟人谎言成为普世价值,大洪水前后,大抵如是。

2、魔鬼的陷阱

高举得胜者并捆绑为魔鬼的儿子,是蛇治理人类的通则。这可以称为得胜者陷阱。而没有经过圣餐礼的罪人和军队,得胜之后一定远离公义与和平,他们接下来的生活和统治,一定是罪上加罪,恐怖灾变加上恐怖灾变。得胜之后建立鬼魔的统治,这是通例。

2、圣餐的真理

胜利者有两大罪恶或两大陷阱:杀人与骄傲。杀人者当死,唯有藉着圣礼指向的耶稣之死可以赦免。骄傲者当灭,唯有藉着荣耀归主可以得自由。这就是亚伯兰得到的真正祝福。中国从来没有解决胜者为王,王者为妖的政治陷阱,更不可能带领胜者归主。但是今天 。解放的重点并不是把掌权者和有钱人关进笼子,而是将他们带到圣坛。我们被差遣到了沙微谷。假先知加尔文主义,我们预备圣餐。阿门。

任不寐,2017年7月9日

 

不寐之夜 发表评论于
第八课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TnsjUR6Yk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