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点感触较深的是日本人的情感表达方式。日本人性格内向,内心敏感情感丰富,但不习惯似乎也很不屑于用语言表达。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比较含蓄曲折,彼此心照不宣,但很少人会甜言蜜语或花言巧语。书中绿与她父亲的关系是很明显的例子。她父亲用经营小书店的辛苦钱支付昂贵学费将绿送去私立女校(高中)读书,为女儿幸福着想的用心显而易见,但他不了解绿在私立女校的感受,那里是有钱人家子女就读的地方,绿在那里因出身低微而自卑压抑孤独,她含糊其辞刻意向同学隐瞒父亲的职业,在女校读书期间丝毫没有幸福可言。绿与父母的关系缺少交流与和睦,她母亲死后,父亲因悲伤过度失态出言伤害到她,使她难以释怀。绿感受不到父亲对她的爱,至少从语言上感受不到。但她父亲并非不爱她。他父亲在医院里弥留之际对病床边上陪伴他的渡边说了:“上野,车票,绿,拜托”几个词,渡边答应着,但不解其意。后来向绿求证,原来绿小时候曾经两度离家出走跑去福岛姑妈家,他父亲知道后去上野车站买了新干线车票去接她回家。绿记得回家路上父亲一反常态对她说了许多自己幼年时候的事情,还买了便当给她吃。父女俩极其难得的边吃边聊的景象绿依然记得,她父亲也一直没忘。当她父亲生命行将结束,意识已不很清晰时,仍念念不忘拜托渡边去上野买车票接绿回家,他以为渡边是绿的男朋友,但其实那时渡边还只是绿的普通朋友。
当我读到小说里上述内容时,想起以前读过的一篇高仓健怀念儿时的一个女老师的散文。高仓健那时心里很喜欢那个漂亮又亲切的女老师,总想引起她的注意。有一次似乎是得了急病,那个女老师非常着急地将他抱起送去医务室,高仓健说他那时觉得无比幸福希望永远病着就那样躺在老师的怀里。可是后来那个老师要结婚了,穿着很漂亮的和服问她喜欢的学生高仓健:好看吗?高仓健脱口而出:难看死了。并且难以抑制地对那老师口出恶言,使她伤心地边哭边转身离去。那事高仓健记了一辈子。高仓健后来在银幕上的角色其实基本都是本色出演,他寡言少语,但内心并不冷漠。向高仓健那样的性格一辈子大概也憋不出一句“爱你一万年”那样的话来,但其实他心里的爱比起所谓“爱你一万年”来并不短斤缺两。不习惯不喜欢将内心的情感用露骨的字眼挂在嘴边大概是许多日本人共有的性格特征吧。
村上春树的叙事风格颇有特点。他擅长人物对话,《挪威的森林》里有大量传神的人物对话,引人入胜。读时感觉好像独自坐在咖啡馆里打发时间时,不期然被邻桌的对话所吸引,听得入神忘乎所以。由那些对话可以分明感觉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我觉得村上氏写人物对白的本领是毫不逊色于戏剧名家的。此外他叙事不煽情,摈弃夸张的渲染,即便叙述KIZIKI的死亡和渡边内心受到的冲击,也都是一种近乎漠然的平淡口吻。这种叙事风格让人想起海明威。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也是竭力避免煽情的,他有意砍去带有情感色彩的所有形容词,其结果反而更加使人印象深刻。村上春树在这一点上与海明威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海明威小说里的人物多是那种所谓硬汉,只在美国西部片里看得到的那号人物,村上春树的人物就是平常生活里随处可见的普通人。
村上春树的俏皮话也是挺有特色的。《挪威的森林里》对那个结巴的从小喜欢研究地图的室友的描述,轻描淡写却传神而幽默。戏谑他看着床头墙上挂着的阿姆斯特丹的运河相片自慰的玩笑让人发噱。还有渡边关于升旗的议论也挺有意思,他每日看早上升旗晚上降旗自寻原因而不得其解,认为晚上国家也没有消失,为何要降旗,而且夜里工作的国民大有人在,降旗岂非对他们不公等等,诸如此类的议论让人留有印象。
村上春树的其他小说我没有读过,鉴于之前读“枪版”的教训,打算有机会还是买原版读。我读过他一些随笔,都说文如其人,我由他随笔中得到的印象,觉得仿佛与《挪威的森林》里那个渡边多有相似之处。他写随笔选材真是随意,身边随便什么芝麻绿豆信手拈来就是一篇。减肥理发听音乐看电影说方言穿西装喝酒戒烟读书写字跑马拉松等等都是他随笔的话题。但没有心灵鸡汤没有正能量,没有忧国忧民没有日本梦。好像也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人生哲理之类。倒是时不时有些俏皮话,看了让人会心一笑。比如:通往肥胖的道路是平坦的,而减肥之路是崎岖的。比如:人可以从任何地方学到东西,即使那地方是大学课堂,应该也没什么不妥。只是,我本身不大中意学校那种地方。尤其是早稻田大学虽然上了七年之久,但东西则什么也没学到。说起在早稻田大学得到的东西,只是现在的老婆,问题是找到老婆并不足以证明早稻田大学作为教育机构的出类拔萃。等等。村上春树在随笔里提到他不喜欢交际应酬,情愿逗猫休闲。有人传闻他有自闭症,他郑重其事地声明他没有。但他的确不喜欢受打扰,偶尔去酒吧喝酒,有女孩去陪他说话,他如坐针毡,边不知所云地应酬边在心里想如果有本教人编织的杂志之类的给她看使她闭上嘴该多好啊。
拉拉杂杂扯了许多,还是回到本文开头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大江健三郎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得奖之后,除了极少几个之外,几乎都再未能写出好作品。他认为与其关心得奖与否不如将心思放在如何写好下一部作品上。我猜村上春树对于诺贝尔奖的态度大概也是如此。对于一个知名度远在许多诺贝尔奖得主之上,即便在本领域之外也广为人知,其作品也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读者的作家而言,诺贝尔奖的意义至多也就是个象征罢了。许多日本人或许会急切希望村上得奖,给日本带去第三次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誉,但村上春树本人恐怕并不那么望眼欲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