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全球保健品市场,“抗氧化剂”产值 29.2 亿美元(约 191 亿人民币),预计 2022 年会增加到 45.3 亿美元。
“抗氧化”这种保健作用,总是和“防癌”“抗衰老”“有益心脑血管”一起出现,吸引力很强。
但权威医学期刊多年前就陆续发表研究:
抗氧化剂对人没有用,还可能增加患病和死亡风险。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曾通过超 18 万人的高质量研究发现:
摄入维生素 A、维生素 E 和 β-胡萝卜素这几种抗氧化剂,会小幅增加人的死亡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明确指出:
服用抗氧化剂对于普通人不能预防癌症,对于癌症患者还可能让结果更糟、让癌症发病率更高。
《临床营养》(Clinical Nutrition)总结了数十万人的研究,结论是:
“抗氧化剂防止冠状动脉硬化”的流行说法,并不能被证明。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维生素 A、维生素 C、维生素 E、番茄红素、花青素、叶黄素、姜黄素、辅酶 Q10、大豆异黄酮、类黄酮、葡萄籽提取物(白藜芦醇)、茶多酚、硒……
你可能就要问了,“抗氧化”这么如火如荼的商业宣传,是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其实不是。
“抗氧化”3 个字,每年能赚走这么多钱,就是因为大家对“抗氧化”“自由基”这些化学词汇,搞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又觉得非常厉害。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氧化”
只要人活着,身体就离不开氧。只要人在进行新陈代谢,就会不断产生“自由基”——它很容易对细胞造成损伤。
如果想要减少这种损伤,就要尽可能去清除自由基,这时候就需要身体的免疫系统来保护细胞了。
而抗氧化物质被证实具有中和自由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听起来,似乎确实能发挥保护作用。
抗氧化剂要起作用,有个前提
如果你是一只线虫(一种低等动物),在线虫的培养体系里加点抗氧化剂,线虫的寿命确实能延长。
如果你是一只实验大鼠,白藜芦醇——红酒、葡萄皮中最受吹捧的抗氧化剂,确实能在短暂的几周内延缓癌细胞生长(几周后也没什么用了)。
如果你是实验室培养皿里的细胞,抗氧化剂确实能防止或终止一些氧化反应。
抗氧化剂在非人体实验方面获得的研究结果,确实不少。
但是,我们是人,需要更多的临床试验结果。
人体的体内环境比实验室里的体外细胞、低等动物要复杂得多,不仅抗氧化抗不出来,反而还会有前面说的副作用。
如果所有体外试验有效就能说明对人体有用的话,那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癌症了!
而全世界的保健品卖家,正是利用了大众对研究本质傻傻分不清、对“抗氧化”“抗老化”“抗衰老”这几个词也傻傻分不清的弱点。
关于“抗氧化”你最该知道这 3 点
你知道,酱油中的抗氧化物含量是葡萄酒的 10 倍吗?
你知道,香菜的抗氧化能力非常强吗?
其实你不需要知道得太具体,你只需要知道 3 个关键点:
1. 没必要花钱吃抗氧化保健品
如果确诊自己是某种维生素缺乏疾病,你应该先听医生的话,选择价格亲民的药品类别的,而不是保健品。
2. 多吃新鲜蔬果,健康作用大得多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成分并不神奇,主要提取来源就是各种植物。
完全不需要去记它们的名称或者含量高低,只要平常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就好。
撇开它们的抗氧化成分不说,果蔬对于癌症预防、死亡率降低的意义都是非常确切的。
3. 远离吸烟、紫外线伤害和空气污染等,更重要
有一类值得关注、有杀伤力的自由基,其实主要来自身体外面:比如,吸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和空气污染等。
而能远离这些不良环境、不良习惯,就已经是在抗氧化了,不用多花钱。
所以说,想想文章开头说的每年几百亿,有没有你和家人的贡献呢?赶紧告诉更多人吧:
别再乱花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