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主家宴的故事--北美版之一暨金汤醋椒鱼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没想到《下厨记》一写,就写到第八本了,从最早的《梅玺阁菜话》开始,已经十多年了。我一直不承认“菜话”这种形式是菜谱,当年就是为了区别于菜谱,才起了“菜话”这个名字,家父给起的。“菜话”并不是完全说怎么做一道菜的,其实与菜有关的都可以说,那也就是和吃有关的都可以说了,简直什么都可以说了,不过我还是把“梅玺阁菜话”局限于关于梅玺阁主做菜的范围吧;因为我还有另外一个系列,叫做“食话”,是讲我吃别人做的东西的故事,包括在餐厅吃的,或是在朋友家吃的,也有从超市买的现成食物或外卖,这部分整合成了《寻味记》系列。

今天的这篇会很长,说的是阁主家宴的故事,你们可能在过去的文章中也看到过我提起,但我并没有认认真真地写过,这就写上一回。阁主家宴是在上海开始的,但这篇主要写美国的事,上海的阁主家宴,可能下一篇会写,也许下一本书再写,反正只要我不封笔,就不算是违背承诺。

上海的阁主家宴,很成功;到了美国,手痒,想把阁主家宴继续下去。

但是,有很多的问题。

比如说,火的问题,我在上海时弄了个炮台,港式炮台,可以加风的那种,火力很大,炸个熏鱼什么的分分秒秒;另外我还有一个普通的双眼煤气灶,是我买的一个二手的日本货,很好用,在起大油锅的同时,能够同时炖鸡汤和烧红烧肉,这样就有效率了。做菜,一二个菜三四个菜,你不会觉得效率的重要性,但一场标准的家宴是八个冷菜八个热菜打底的,什么东西先做,什么东西后做,能有几个同时做,都是很讲究的,时间都是掐准了来的,一乱,就会出问题。

我在美国的家中只有一个四眼的电磁灶,起先我以会火力可能很成问题,结果不成想要比普通的煤气灶好使多了,家用煤气灶经常会碰到“没声音了”的困境,特别是老房子中解放前就铺设了煤气管道的那种,起了一个很热的油锅,结果蔬菜一倒下去,“滋啦”一下之后就不再有声音了;有时炒海鲜也是如此,只能把东西先盛出来,让汤水留在锅里再烧开,然后“再”把物料放入锅中,如此反复地炒,怎么会好吃?好在这个电磁灶功率够大,倒不至于出洋相;还有一个好处是:灶台是平的,清洗起来比煤气灶方便多了。

火力的问题,虽然远及不上炮台,然而勉强是够用的了。

第二个问题,是空间与油烟的问题,美国的房子,厨房是开放式的,除非豪宅有独立的厨房,否则都是和起居室在一块儿的,就算餐厅和起居室分开,餐厅也是和厨房在一块儿的,我虽然很欢迎家宴的客人到后厨来看我,来监督一下厨师(或者我自己)是不是用了“小药”,但我不希望在烹调的时候与食客处在同一个开放的平面的中。另外开放式的厨房油烟也是个问题,中菜的烧法与西餐很不一样,飞溅的油花与大量的油烟,以及脱排油烟机的噪声,都不适合厨师与食客处在同一个开放空间中。这是个问题。

后来,我在美国找到了中式的多眼灶,也是饭店用的那种,有几十个各个方向的气眼,火力很大了,国内有些小饭店不用炮台的就用这个,烧个一桌二桌的不成问题。虽然我可以在室外架个灶头,同样可以起大油锅,没有油烟的问题,但我估计天天这么干,得飘出多少香味去,时间长了,难免未被邻居投诉。

好吧,家是家,家宴场是家宴场,阁主家宴只是个名字,并不是在家中招待食客,当然等我哪天发了大财,可能开出不收钱的真正的家宴,那我得买一幢大豪宅,厨房与餐厅分开,还得放上一张大圆桌,再放一个转台,这才象是中国人的饭桌。

对了,还有出行与停车的问题,上海的家宴是在市中心,客人如果开车可以停在周围数个停车场,有的客人图省事干脆坐地铁过来,而开车的朋友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叫到“代驾”。然而在这里,这些都成了问题,以十个人一桌来说,十个人可能就是十辆车,美国的小房子一般就是自带二三个车位的车库,门口还能停个二三辆车,那样还缺二三个甚至四五个车位,是的,难得一次可以停到邻居家门口,可是天天如此,又要被投诉了,美国人可喜欢投诉邻居了,我已经听说过树长得太高被投诉的,飬鸡被投诉的,甚至还有晒香肠晒咸肉被邻居投诉的,对待这种邻居,要天天炸臭豆腐来对付,不过,也可能又被投诉一回。

还是有很多问题的,没有足够大的可供电磁灶使用的炒锅,是的,在宜家可以找到很大的锅,比我在上海做辣肉的那个锅还大,然而中餐毕竟是要炒的,没有大的炒锅,就炒不了足够的菜,也不能“油里拉一拉”;没有圆底的炒锅,也就没法“颠锅”。别和我说你用平底锅也能颠,我也能,但你翻个反颠的“大翻锅”青鱼秃肺试试?

说到青鱼秃肺,就引出了食材问题,虽然我经常说加州什么都有、洛杉矶可以买到的食材比上海还多,我还说加州除了草头没见过别的都见过。那么?青鱼秃肺呢?

青鱼秃肺是不成问题的,99大华既然有新鲜的青鱼段卖,自然是活鱼杀的,那比要弄到黑毛肚还要方便。对了,说到黑毛肚,洛大机大多数的川菜店,毛血旺都是用牛百页做的,对的,白色的那种,你若是要理论,人家一句“毛血旺要用毛肚,但没规定一定要黑的呀,我们用的是白毛肚”来怼你,保证你二眼发黑,方向也没有。“方向也没有”是句上海俏皮话,有点象“找不着北”,指的是“无言以对”。

洛杉矶是有毛肚卖的,我找了一年之后,在新台湾边上的元盛发现了。河虾,海鸥超市有,可惜是冷冻的,可惜个头实在太小;茭白,见过新鲜的,价格从6.99美元到9.99美元都见过;大闸蟹就更不稀奇了,一年四季都有,也不贵,不过是煮熟后再包装的。

洛杉矶真是什么都有,话是这么说,实际上要整出一桌真正的上海菜来还是要花点心思的,就拿鱼来说吧,我在上海做过一道很受欢迎的醋椒鳜鱼,是用活的鳜鱼切成鱼片,用南瓜来调色,再用醋和海南的黄灯笼辣椒酱来调味的,这道菜,就要进行一点改动。

“醋椒鳜鱼”在以前的《下厨记》中写过,所以我只说一下在洛杉矶的改动。南瓜,洛杉矶有,癈话,人家可是有万圣节的地方,不过做道醋椒鱼可用不到那么大的南瓜,日本超市和华人超人都有小一点南瓜,不但小一点,还有切块卖的,有红的、有黄的,我喜欢用不是太红的,我更钟意偏黄一点的,那样可以做出“金汤”来。

鳜鱼,只有死的海鳜鱼,肉质很粗老,不能用了。考究的话,可以用一种大眼的“红衣”,也是活的,肉质很嫩,但是那个鱼头大身小,做一桌菜的话要二条。还有一种叫做“basa”的鱼,很多店把它叫做“龙利鱼”,其实是错的,后者是另一种鱼,一种比目鱼。Basa是越南特产,身白、肉嫩,市售的basa是去皮去骨的鱼排,很容易调理,所以很受中餐馆欢迎,很多中餐馆的糟溜鱼片就是用basa做的,由于太受中餐馆的欢迎,basa的价格也年年在涨。

醋,用的是白醋,米醋会影响汤色,在上海的时候,我找了很多白醋,国内的白醋有很重的化学味,最后我选了进口的享氏白醋,一瓶要二三十块,等到了美国,变成了“本土白醋”,一大桶才二三美元,象食用油那么大一桶。美国人最喜欢白醋了,配合小苏打简直什么都能洗,但凡洗不掉的顽垢,上youtube找解决方法,十有八九就是白醋加小苏打。

这道菜有个垫底有个围边,垫底的是金针菇,到处都有;围边的是蛤蜊,虽然找不到上海那么好的青壳蛤蜊,但也找得到大小相仿的腰蛤,摆出来也挺好看。

最关键的就是“椒”了,这道菜在最早的时候,所谓的“古方”里,“椒”是指“胡椒”,也就是白胡椒,而且是米醋,我把它发展成了金汤的样子,用海南黄灯笼辣椒酱取代了白胡椒,就是为了让味道丰富起来,虽然可以用回白胡椒,但“做回去”这种事,让我很不甘心。

要有辣味,而且还不能是红色的,所以洛杉矶所有市售的辣酱不能用了,然而我仔细一想,洛杉矶不就在墨西哥的边上吗?墨西哥不就是天下所有辣椒的祖宗吗?于是我去了墨西哥超市,结果还真被我找到一种habanero辣椒,小小的,黄黄的,长得比乒乓球小一点,样子很好看,回家一查,海南的黄灯笼就是这个品种。

但我不知道用量啊,我可以自己做辣椒酱,但我想可能不至于那么麻烦,我决定直接试着用。我用了一个很小的日本南瓜,用微波炉转了六分钟,然后把肉挖出来,再加上一个去了蒂和籽的habanero,加了一点点水,小半碗的样子,用手持式的粉碎机打成了酱,然后我用手指蘸着尝了一下。

一点辣味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正当我诧异的时候,舌尖开始热了起来,渐渐地散开,是一种很舒服的辣味,前后大约要有十来秒的时间才辣出来,多好的体验呀?我一直说好的菜要有层次,这种“慢来”的辣味,不就是我要追求的层次吗?

还要有个底汤,如果我自己吃,会用鱼骨鱼头熬个鱼汤,然而鱼汤易腥,虽然上海人吃海鲜长大不会嫌鄙,但我的家宴不是只做给上海人吃的,我也不必在家宴中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直接用鸡汤不就是了,我不用味精,清鸡汤是时刻备着的。

深盆中铺好去根后扯散的金针菇,用煮过搿开的蛤蜊围在盆边,烧滚鸡汤,放入南瓜泥,加白醋,勾芡,把鱼片一片片地错开放入锅中,待所有鱼片都放到锅中,转锅,然后倒在深盆中。深盆下面加火,上桌,完美。

名字得换换了,金汤醋椒鱼。

kittencats 发表评论于
Habanero 有一股异香,我个人觉得像奶香,绝对可以让口味更有层次感。如果想要更辣一些,不要去白筋。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