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要从娃娃抓起(上)

快快乐乐每一天,吃吃喝喝不能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小时候一直认为养生是上了年纪人的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要想中年后还能身强力壮,最好从小就开始养生。养生首先离不开吃,年轻的时候吃东西从不忌口,什么咸菜、油条、蛋糕、五花肉,怎么顺口好吃怎么来。每当听到有人说什么这不能吃、那个要少吃,心里多少有些不屑。吃是人生大事,如果连吃都这么束手束脚的,那活着的乐趣岂不去了大半?改革开放后,商店里的食物品种越来越丰富,我把所有的零花钱都贡献给了小食品。那时最爱吃的是鸡味圈、米乐、干吃方便面、饼干买东西吃从来不看成分和过期日,包装上好像也没给相关信息。幸好家里没那么多钱让我胡吃海塞,虽然很馋那些现在被说成是垃圾的食品,吃的最多的还是白菜、萝卜、土豆和红薯。

       出国后,有朋友英年早逝,爸妈陆续患上高血压、血管硬化、高血脂、脂肪肝,再加上去医院年检时读了很多免费宣传小册子,逐渐开始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没病的时候,很多人容易忽视自己的身体状况。身体一旦开始出现问题,想要恢复健康就没那么容易了。

       很多病是从小吃出来的,以前看过一篇报道,大概是说二代移民得的病趋同于所在地人群。例如,生在美国的华二代肠癌发病率高于父辈和生长在中国的同龄人。文章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所导致。这不禁让我想到周围的ABC,他们去朋友的生日聚会吃什么就不用说了,即便是华人聚会,家长们也会给他们准备一些披萨、热狗、布朗尼之类的食品。每当看到孩子们端着一盘盘装满油炸、烧烤和甜点的食物,笑盈盈从我身边走过,我会不自觉的多句嘴:多吃点菜!对于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学校也宣传食物金字塔,但我觉得收效甚微。做义工时,看到绝大多数的孩子会把午餐里本来就不多的菜倒掉。

       孩子的饮食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觉得这主要受家庭的影响。有一次,看到一位推着婴儿车的女士停下脚步喝可乐,坐在婴儿车里一岁左右的女娃娃望着那女子露出好奇渴望的眼神。女子弯下腰喂了一口可乐给女孩儿,那孩子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使劲挺身子试图抓住可乐瓶。女子被逗得哈哈大笑,又接着喂起来。孩子最初的味觉是张白纸,养成什么口味主要靠家长。如果家长坚持健康饮食,孩子自然会跟随。有人说,小孩子长身体代谢快,吃些油炸食物和甜品没关系。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习惯是从小养成的,长大后很难改,而且有些不好的东西吃进肚子对孩子的伤害更大,短时间内看不出,日积月累下来就不好说了。曾有位妈妈向我们诉苦,说她的孩子只爱吃肉,不爱吃蔬菜水果,好几天才大便一次而且很费劲。她很着急且试图改变,但口味已养成,习惯很难改。

       那怎样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我的经验是,在孩子刚开始接触固体食物时,先介绍不同种的菜糊,然后介绍水果,最后是肉类。孩子能自己吃饭后,每次要求他们先吃几口菜再吃肉。饭后或饭前一到两个小时,吃水果和少量小食品。小食品尽量选健康的,像坚果、自制爆米花、黑巧克力等。食物品种摄取要广泛,有机会就跟他们讲吃不同种类食物的好处。尽量不吃快餐,尽量不买加工食品。让孩子们真正明白,良好的饮食习惯是拥有健康身体的基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