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用理科定律思考社会现象(2)移民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用理科定律思考社会现象(2)移民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2018-04-20 10:51:21
有一位博主越吃越蒙山人在他的文章 中感叹,“数学几百年来如此的发展,仍然不能将社会学的东西归纳成可以计算的原则”。我也深有同感,甚至曾经想写一个系列,尝试用数理的思路去梳理错综复杂的社会学乃至人类三观问题。可惜干扰太多,才写了一篇就思路枯竭了。他的文章让我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有人说,如果把社会比成一个大宇宙的话,人类就是其中的一个个原子,那么,支配微观和宏观世界的物理定律,是否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有所借鉴呢?
中国所有的理科生都应该在高中学过著名的热力学三大定律。这里面的第二定律,曾经让我倍感神秘,它的描述如下:一个封闭体系的熵值总是恒定增加的。这个熵,是测量物质的混乱程度的一个物理参数。
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经用一个简单例子来说明封闭体系熵增加的过程。在一个密封瓶子里,放一层食盐,上面再覆盖一层黄沙,如此黄白分野,泾渭分明,是一个物质有序程度较高的状态,也就是说是,熵值比较小。而如果你摇动瓶子,白盐和黄粉必然混在一起,这是丝毫令人不惊的现象。但是,这个现象却孕育了一个仿佛无可奈何的宿命: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你继续地摇瓶,只会让两者混合更加彻底,熵持续增加。就是再摇动个几百亿年,盐和沙也不能自发回到原来分层的低熵状态。
将两者分离的唯一办法,就是打开瓶子,用水浸泡混合物,结晶食盐, 晾干沙子,才能回到初始。就是说,必须打开封闭,介入外部干扰,才能降熵重回秩序。
在我看来,人体机构的衰老退化,就是一个无可奈何的熵增过程。比如,早老性痴呆症,让曾经结构复杂而有序的大脑组织变得纤维缠绕粘如浆糊极其混乱;年轻少女水汪汪的大眼睛,明眸善睐黑白分明,绝对处于低熵状态,但是岁月沧桑红颜老去,一双曾经明亮的眸子开始变得混浊,本来应该被细胞紧紧包被的脂肪色素,无可奈何地溢出胡乱沉积,形成视网膜上的不规则的黄色斑驳。
人体是一个开放体系,所以能够经历从含苞欲放到茁长成长的减熵过程,但是到了暮年,新陈代谢的速率大大下降,越来越象一个封闭体系,这样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开始发挥了它的魔咒,让机体进入没有回头路的熵累加死循环。
如果我们把自己所处的整个宇宙看成一个封闭体系,那么人类仿佛面临着一个无可避免的宿命,那就是永恒的熵增,直至终极的高温,混沌,黑洞,和一片的死寂。好在,人的生命历程,和宇宙的周期比起来,就仿佛悠悠千年间,一滴露珠从草叶上滑落。我们大可不必为n亿年之后世界究竟怎样而幽思感叹,因为有句话,叫活在当下。
社会就象人体,也会有幼儿期,青春期,和衰老期。盛唐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开放自信的朝代,而到了明朝,成为“不许片板下海”的封闭社会,国运就离倾颓不远了。除了输入思想,人口的直接输入也是一个加快社会更新的有效手段。比如日本,是一个公认的民族单一,移民政策最为苛刻的社会,它在多年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经济衰退,人口减少,甚至有人悲观地估计,再过一百年,日本的人口可能减半,民族长远的生存前景都成问题了,更不要提经济的活力了。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很多富裕的欧洲国家。很多人对欧洲发达国家的移民政策困惑不解,觉得这些人长期生活在温柔乡,圣母情怀爆棚,居然打开国门让异族分享自己的家园。殊不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些欧洲国家,长期苦于人口老化,生育率低下,劳动力不足。他们放宽移民政策,主要的目的是补充劳动力和提高生育率,尽可能减低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的冲击。
和垂垂老矣的日本欧洲比较起来,美国算是一个发达国家中的异类,她的人口年轻且快速增长,虽然二战之后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人口大批开始进入退休年龄,但是美国社会距“老龄化”还有一段距离。这主要得益于美国自从立国以来,就是一个以提倡移民为国策的开放体系。一代代移民不仅仅给美国这个大熔炉带来了多样的思想和文化,而且初来乍到一贫如洗的新移民和他们的后代,有一种卯足了劲头向上奔的朝气,可以把整个社会的风气带活。
在Ellis岛的移民博物馆,有一段铭文记录了一个移民的笑话:
“我移民美国,是因为人家告诉我美国马路都是金子铺的。来了以后却发现三件事:1马路上没有铺金子2马路根本没铺3别人等着我去铺马路呢(I came to America because I heard the streets were paved with gold. When I got here, found out three things: First, the streets weren’t paved with gold; second, they weren’t paved at all: and third, I was expected to pave them)。
美国移民高潮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绝大部分新移民没有什么特别技能,承担了确保社会运转国家建设必须的大量低端工作,而把大批本土人士解放出来,要么享受富裕的生活,或者从事更加高端的白领或者科技工作。而这些贫苦劳力干活还特别实心卖力,因为他们确信,有了今天的付出,就有明天挤入高阶层的可能;即便他们自己无法实现出人头地,他们的下一代人也必然享受作为真正的美国人的特权。如此,社会各个阶层各安其份各司其职,大伙怀揣不同的美国梦却各个一心一意奔小康,这个国家就是一个井然有序,稳步上升的良性状态,简言之,低熵。
当前,大量低端工作被来自墨西哥的非法移民所占据,从表面上看,这好像是夺取了本土人士的工作机会,但在另一个深层次方面,这又何尝不和一百年前的景象类似,也是是给社会带来熵减效应的进步因素呢?
夏圓 发表评论于
2018-04-22 07:57:05
回复 'cng' 的评论 :
c大师,我读了《the last question》,感叹之余,有点小得意,一直胡思乱想宇宙是无始无终的,根本没有起点(奇点)。上帝创世也罢,大爆炸也罢,貌似无中生有,其实不然。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宇宙的起源庸圆永远无解。
本圆相信我们这个宇宙有过无数的前辈,这个过程就像我,是一个圆。; )起点即终点,终点即起点,一圈一圈圆又圆,无始无终无穷无尽。
圆论(轮)不是基于科学和宗教,而是基于无厘头的圆脑洞,哈哈哈!
Liberty-bell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9:28:48
回复 'cng' 的评论 :
老兄说的有道理。只是对于我这样的unbeliever, 见不到科学上的理论,数据和结果,还是有些疑问。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9:14:18
回复 'Liberty-bell' 的评论 : 显然,聪明人都认为灵魂是可以脱离肉体的。
中国自古有元魂出窍之说,
阿西莫夫假想灵魂可以附体于星辰,
摩西说:就是一口气的事儿,“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Liberty-bell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9:06:18
回复 'cng' 的评论 :
受教了。这conscience本质上是什么?这灵魂真能挣脱肉体的束缚吗?真是谁也说不清。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8:43:09
回复 'OutOf_Africa' 的评论 : 你们这么一深究,我发现自己对第二定律的理解还很浅薄啊。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8:38:07
回复 '夏圓' 的评论 : 圆导好!喜欢脑洞的话,可以读读自由钟推荐的阿西莫夫的《the last question》,结尾是个大脑洞。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8:35:51
回复 '越吃越蒙山人' 的评论 : 可不敢这么说,我不是物理专业的,也就是逮着瞎说。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8:34:46
回复 'wangtora' 的评论 : 好像必须改姓日本姓才能入籍
OutOf_Africa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2:51:58
你是想说“孤立系统”(isolated system)?封闭系统(closed system)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但可有能量交换,熵可增可减。
鲁钝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2:44:38
还可以理论下去,但是不想了。温度高低也是外力。
carox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2:29:56
回复 '鲁钝' 的评论 :
有意思,绝对零度它们应该都是固体,不会混合
常温下呢?一个瓶子原来左右各一半不同气体用一块板隔开,然后去掉板,它们应该均匀混合吧
气体有温度在微观上就是因为分子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
鲁钝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2:05:15
回复‘carox’的评论:你的比喻也不够严谨。因为氢气和氧气的比重不同,如果真的没有外力,也是不会混合的。
carox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1:46:55
回复 '鲁钝' 的评论 :
盐和沙的例子也许不太好。用一半氢气一半氧气的例子也许会好一些?
要阐述的观点是一样的
夏圓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1:10:42
脑洞越开越神奇,受教了。要多开,请继续。
越吃越蒙山人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1:08:48
C学者又浮想联翩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是我感到最神的定理之一,原来也打算写点认知的感想的,看到你写的,就不敢乱说了。呵呵,混论是常态,混乱难逆转。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0:50:55
回复 '鲁钝' 的评论 : 老兄想的比我全面。我在想,如何定义这个“封闭体系”,也许指的是,“不和外界发生物质交换的体系”?受到外力作用,不能改变瓶子是个封闭体系的定义。
鲁钝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0:35:41
一个封闭系统的熵值总是恒定增加的。我不打算挑战热学定律,但是盐与沙的混合,而且越来越混也是由于外力的参与造成的,如果没有外力,盐和沙的分层就不会改变。就像一间房间,把一间整理好的房间弄乱需要能量,把一间乱成一团的房间整理干净也需要能量。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10:13:46
回复 'ziqiao123' 的评论 : 其实“机器人”和真人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现在的机器人,是机械电子仿真材料人;真人,是化学物理人。唯一的区别,是ego和conscience,这俩东东是怎样附着在我们的肉身的,谁也说不清。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09:25:06
回复 'Liberty-bell' 的评论 : 没读过。经你提示,读了。这是我第一次读阿西莫夫的作品,真是痛快。早就听说阿西莫夫曾设想人类的conscience附身于天体,在茫茫宇宙中发射光芒,却一直不知出自哪篇。这下解惑了。
不过还是发现阿西莫夫的一个疏忽:“You can't turn smoke and ash back into a tree”。
正确的答案是You can. 但是极其消耗能量,需要外力介入。如果把烟和灰锁在一个封闭体系,就不能了,熵增定律take over.
ziqiao123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08:08:05
“数学几百年来如此的发展,仍然不能将社会学的东西归纳成可以计算的原则”?等人都变成机器人了就可以了。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06:27:12
回复 'MoatCity' 的评论 : 美国非移和北京民工呢,还有所不同。非移子女是美国公民,民工孩子没有北京户口:(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06:23:03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小康也是理科的吧。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06:03:04
回复 '文以止戈' 的评论 : 问好止戈兄。
cng 发表评论于
2018-04-21 06:02:09
回复 '为写而写' 的评论 : 我越来越觉得,非法移民问题,其实更是一个经济问题,而非移民法问题。
wangtora 发表评论于
2018-04-20 23:17:59
日本其实是偷偷引进移民。一方面不想引进黑鬼伊斯兰等低端入口,一方面又要装B各种政治正确,所以制定了当日本人比当华侨容易的移民政策。日本是中国人移民的天堂,日本就是由中国各个历史阶段躲避专制的前朝遗老遗少组成的。当然你看不出来有多少中国人移民了,因为都长一个样子。
Liberty-bell 发表评论于
2018-04-20 22:06:10
好文!CNG兄可曾读过阿西莫夫的经典科幻小说“The Last Question "?
MoatCity 发表评论于
2018-04-20 21:20:36
同理,中国近几年的发展,和到城里打工的农民息息相关。金字塔,长城都是劳工造的。美国白领的优越生活方式,是新移民廉价的劳动提供的。
川普及他的追踪者们,眼光短浅,看不到移民给经济带来的活力。精明的总统应该提倡把墨西哥并入美国版图,作为廉价劳动力的永久源泉。美国近代的发达,受惠于高端的移民来支撑科技教育,低端的移民来支撑社会繁荣。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2018-04-20 19:47:00
学习了理科知识,谢谢分享!
文以止戈 发表评论于
2018-04-20 19:04:08
写得好!
为写而写 发表评论于
2018-04-20 18:40:55
“一代代移民不仅仅给美国这个大熔炉带来了多样的思想和文化,而且初来乍到一贫如洗的新移民和他们的后代,有一种卯足了劲头向上奔的朝气,可以把整个社会的风气带活。”同意。从贫困奔小康的阶段恐怕是幸福感最强的阶段。那个阶段少有迷惘,痛与苦都不过是快乐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