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大学林校长在北大120周年校庆大会上读错了演讲稿中的“鸿鹄志”,视频发到全世界,闹了个大笑话。事后,林校长发表了一篇给北大师生们的“道歉文”,解释说自己在校读书期间正值文革,没有机会好好读书识字。末了,他告诫北大学生们,别让这个无关紧要的小事干扰了他要传递给你们的理念: 焦虑和质疑不会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社会进步。
人都会犯错,尤其是比如读错一个字那样的失误更是难免。至少我不敢肯定自己读的字发音都是正确的。我在这方面的原则是: 不怕读错,欢迎批评,有则改之。
但某些人在某些场合是不应该出现某些错误的。所谓不应该,其中一个意思就是这种错误与他的身份不相符合,或可以由此证明他根本就不称职。
比如,做小学语文老师的人是不应该在课堂上读错小学课文的单词的。
我读小学时候的教学条件和林校长当年的情况大概差不多。有一段时间我们整个小学五个年级只有两个老师,一位退伍军人负责我所在的高年级所有的课。不仅是他把不知在哪里当兵学来的官话当成普通话教我们(记得他把“我们”读“瓦们”),而且他把课本中自己不认识的单词读成别字是很经常的。比如,他把“层层梯田”毫不犹豫地读成“屋屋梯田”。每天晚上,母亲必得检查我当天上的课,再给我补上一遍。这种情况发展到后来,我不得不转校了。估计我的这个老师当兵是个好兵,所以退伍后不用回去干农活,被安排当了民办小学老师。但错别字连篇的他当小学老师显然并不称职,完全在误人子弟。后来听说他就不再当老师了,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个好事。
至于大学校长在演讲中读错不算那么生僻的“鸿鹄”问题有多严重?这就不是那么分明了,存在讨论的空间。从一方面来讲,想想历任北大校长里曾经有哪位出过如此低级的错误?从另一方面来说,毕竟大学校长的主要职责并不是教学生识字,而是掌握和领导大学的办学方向的。
但我注意到林校长道歉文中强调让学生们牢记的,竟然是如此惊人之语:“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这真是一个大学校长应该对师生们灌输的理念吗?
大学,不仅是学生们学习当今各学科最前沿知识的课堂,更是研究者们进行观念交流辩论、探索未知领域、发现科学真理和培养新一代探索者的场所。上述的一切过程都必然以质疑开始。没有质疑,哪来的辩论,哪来去伪存真,哪来发现真理?一个不会质疑的年青人怎么可能成为新一代的探索者?这些不正是“质疑”的价值所在吗?怎么“质疑”竟阻碍了迈向未来的脚步?
除了林校长,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大学校长说过“质疑不创造价值,反而阻碍社会进步“这样的糊涂话。我们随便找几个大学校长的相关言论看看。
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Drew Faust)2017年8月对新生致辞中说:“我们相信,追求真理的过程需要经过持续不断的测试和评估,经过无数次地论证、挑战和辩论。我们从不故作自满地相信一切万无一失。真理既是渴望也是灵感。”她说的“挑战”和“辩论”,差不多就是“质疑”的具体行动了。
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Peter Salovey)在2017年的新生欢迎辞中说: “人文教育之美在于将你从狭隘的、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习计划中解放出来——这也正是耶鲁本科学院所提供的教育。我希望你们能够好好利用并享受这种思想自由。你们可以选择各种课程,了解不同领域的人是如何思考并理解这个世界的。你们的教授会给你们介绍很多丰富有趣的观点,并且要求你们进行思辨。教授会要求你们对那些正统观念提出质疑,而不是对某一观点深信不疑地接受。这样的学习,毫无疑问,将充满挑战,但也是思想解放、振奋人心的一次经历。”这位校长非常自豪地把鼓励“质疑”作为值得夸耀的耶鲁教学环境。
再看看北大的老校长们是怎么看“质疑”的。
蔡元培老校长认为: 大学教育有两大弊:一曰极端国民教育,使得受教育者迁就于政府的主义,“皆富于服从心、保守心,易受政府驾驭”;二曰极端实利教育,意思是把大学作为一个职业训练所,所有人都是生产流水线上一个驯服的小零件,配合永续生产而永远不发问,配合永续消费而永远不要求答案。蔡校长这里指出的两点弊端,都和不鼓励质疑有关:首先是不质疑“政府的主义”而把学生培养成极端国民,第二是不质疑流水线生产线的生产环境而甘愿自己做一个默默驯服的小零件。
胡适先生教导青年人,“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
大学是做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探索就从质疑开始,这是大学校长应该认同的最基本道理之一。其理所当然的程度,大概就像小学语文老师理应知道“层层梯田”不读作“屋屋梯田”一样。
我不敢说林校长读错“鸿鹄志”有多么要紧,但大学校长居然不理解“质疑”的价值,这个北大校长真是不称职了。
网上看到有林校长在2017年北大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讲,题为《吃亏就是占便宜,战士永远不会失去青春的活力,祝大家永远青春飞扬》。先不说这种“吃亏就是占便宜”的逻辑和“战士”的概念放在一起是多么不相称,多么滑稽,我想说,大学既不是培养要么就吃亏要么就要占便宜的市井小民的地方,也不是培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士兵的地方。大学是观念交锋的地方,是探索真理的地方,是培养学生质疑和思辩习惯的地方,是鼓励学生去质疑类似“我吃亏就是我占了便宜,你占了便宜反而就是吃亏” 这种歪理的地方,是培养敢于挑战而不是默默服从威权的新一代的地方。
不鼓励质疑、喜欢把大学生当战士培养的林校长,去当个军官也许合适,当这个曾经引领中国大学思想自由之风潮的北京大学的校长,肯定不称职。
林校长的这个理念错误得让人不可思议。但是,在21世纪的中国知识界,不可思议的事情太多了。有时候我们这些旁观者甚至搞不清楚,这些知识“精英们”是不是只要弄些不可思议的东西来愚弄别人,愚弄下一代?但不管他们的初心是什么,事实上是,愚人者反而经常在公众面前把自己弄成一副愚不可及的样子(参见我的《愚人者也愚己》)。林校长何其不是又一个例子。
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