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印度王国”的日子-之三,之四

带着对盛夏的眷恋,新绿的期盼,以其生命中最璀璨的瞬间,迎接寒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之三 -  在硅谷一隅感受印度文化

    在就职“印度王国“之前,我在其它的每一家公司,几乎都有印度同事,但除了工作上的交流,基本上都是泛泛之交,因而,对于这个族裔的认知,更多的还是来自职场之外周遭的人们,特别是华人之间的谈论,有关他们的秉性,生活习惯,乃至气场很大的咖喱味……因而,当我第一天踏进新公司的大门,并意识到这是一个“印度王国”时,抵触之心油然而生,然而,立刻转身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我只好选择接受。

    在不长也不短的五年里,工作中的相处,午餐室的闲聊,让我身在硅谷,却得以比较全方位地了解印度,关于他们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乃至饮食习惯,并在认知中慢慢接纳。

    一直听说印度是一个很团结的族裔,尤其是在职场里,都很善于“抱团取暖”。以前在其他公司,身边的印度同事通常只有零星一两个,因而对于这点没什么太深的感知。如今,当我置身于印度人的公司,在印度人成堆的地方工作时,就真切感受到他们之间互助互爱,共同进取的职场友情,对本族裔老板的忠诚之心,还有他们表现出的以公司之忧为忧,以公司之乐为乐的主人翁精神。就比如,当加急样品如暴风雨般袭来,我们加班加点还几乎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象我这样主人翁感不怎么强烈的人,就会抱怨连连,甚至有甩下手中的活掉头就走的念头。而他们呢,却是忙碌中并着快乐,为这份付出得以换来公司的盈利而无怨无悔。同是公司的雇员,截然不同的态度,细想之下,还真感惭愧。

    印度的宗教是多元化的。之前以为印度只有印度教,但进入“印度王国”后才知道,在印度,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教派,也就是说,有不同的“上帝”,不同的崇拜庙宇。我同组的一位印度同事,她所属的教派叫Sikhi,这个教派的宗旨是提倡人类的平等,没有极富,也不应有饥饿的民众,因而,这个教派的庙宇,一年365天,天天24小时,都会敞开大门,为民众提供免费食品。出于好奇,有一天的午餐时分,同事把我带到公司附近的Sikhi庙宇,在那里受惠了一顿简朴地道的印度午餐,还对这个教派有了些粗略的感性认识。

    进入这个庙宇,首先要用那里提供的七彩头巾把头发包起来,但鞋子却要脱掉,光着脚丫行走。庙宇的大厅,中间一个稍高起来的平台上,供奉着这个教派的一本大圣经,用精美的丝质品覆盖着,四周摆设着所属于这个教派的一些饰物用品,在柔和的射灯下,场景庄重安祥,教徒们虔诚的膜拜之心,也从中略见一斑。

    走过大厅,后面就是用餐的膳堂。拿一个纸盘,走过自助餐一样的食品柜台,一位印度长者在为用膳者分派食物。由于这个派都是素食者,食物无非就是一些薄饼,米饭,豆子以及咖喱糊糊之类,还有甜饼,虽然简朴,但品味着地道的免费咖喱午餐,依然心存感恩。当时,膳堂里除了我们,只有三两个印度长者在那里悠然地闲聊。我问同事,这样的免费餐,平时会很多人吗?她说,不会的。想想也是啊,Sikhi庙宇,在百万富翁成堆的硅谷不止这一个,而这些简朴的餐饮,不会成为富人们的“锦上添花”,但却为贫困的人们“雪中送炭”, 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温饱的地方。这一小时的庙宇午餐体验,让我对Sikhi“人类平等”的教派宗旨深感认同并肃然起敬。

    印度的文化,也如同他们的服饰一样多彩。之前,我只有在印度电影里感受这个族裔的能歌善舞,印度女郎的多情妩媚,还有几十年还挥之不去的“拉兹之歌”。然而,在“印度王国”里,我有幸在银幕之外,感受印度多彩的文化与风俗。

    “Diwali”,又叫灯光节,是印度一个盛大的节日。每年的秋天,当这个节日来临之时,人们就会把自己的房子清洁得干干净净,在房子内外四周点上灯火蜡烛,意在驱赶妖魔的同时,迎接吉祥和喜庆。在节日期间,印度人都会穿上艳丽的服饰,烹调美味的食品,家庭聚会,朋友分享。

    除“Diwali”之外,对于他们来说,另一个盛大的节日,就是新年,他们的新年不同于阳历的新年,当然,也不同于中国的农历新年。在“印度王国”里,每年到了这两个盛大的节日,印度的同事,就会穿上艳丽的服饰,带上精心烹调的美食来上班。午餐时分,我们这些“异族人士”,也无一例外地参与分享他们的节日庆典。看着平时职场里素颜便装的印度女郎,在浓妆艳丽的衣裙下尽显的妩媚,真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品尝着他们用心烹制的,极具味蕾刺激的美食,就像就餐于一家美味的印度自助餐厅;而当我沉浸在他们节日的喜庆里,置身于他们的欢声笑语时,真仿如走进了印度……

    常常,我们从图片和传说里认识印度,几乎无一例外地渲染着他们落后的生活,贫穷的人们,脏乱的环境,也许,硅谷的印度人,给我展现了他们更文明和光鲜的一面。然而,在“印度王国”被他们的文化习俗熏陶了五年的我,却产生了一个冲动,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走进真正的印度,去体验传说并更深度地认识这个神秘又充满争议的族裔。

之四-洋溢着咖喱味的友情

    人在职场,免不了同事之间的交往, 工作上的沟通合作,工作外的家常闲聊, 从而缔结出一段段职场友情。它们有些只像漂荡的浮萍,在岁月的河流,渐游渐远,直至在记忆的海洋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有些似盘根的大树,连同一个个职场的故事,深植于记忆的土壤。

    在“印度王国”五年的时光,足以让我认识一个个身边的同事,职场内的,职场外的,并酿造出一段段洋溢着咖喱味的异族友情,或深,或浅。

    不是都说,物以类聚,人为群分吗?相同的文化,相通的语言,令到我在之前就职的所有公司,都是与中国同事走得比较近,而有些至今还保持联系的,无一例外,都是中国人。然而,置身于“印度王国”,我也别无选择地要与肤色,文化以及语言都相异的印度人交往,工作之余,我们会谈及宗教习俗,家庭琐事,儿女情长,当然,也少不了饮食文化,并分享美食。

    在我的组里,就有两位印度女郎, MJ 和SS。每天我们关在同一实验室里干活,少不了磕侃闲聊,拉家常,拉着拉着,就拉出了我们之间的那段超越职场的友情。

    MJ, 是一位能干的四孩之妈,有着恬淡却又充实美满的家庭生活,四个孩子,个个都培养得很出色。在实验室里,她的职位不高,主要负责样品的处理过程,却干得麻利爽快,有条不紊。

    当我第一天走进实验室,她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憨厚少语的“印度大妈”,说话时,黝黑的脸上总泛着浅浅的羞涩。

    当我刚进公司,还在被培训的那段日子,MJ时不时就会以老板的口吻给坐在电脑前的我分派任务,比如去帮忙干一些称量土壤,萃取,过滤等一些不在我职责范围内的活,那时,我开始对她的这种善于驾驭的老板作风有些反感。不过,在后来的相处里,我发现,她不仅只对新来的我,以老板的口吻发号施令,而对她这点不满的也不止我一个。我们都在背后议论,也许,她的这种老板口吻,是在家里习惯于驾驭四个孩子而养成的吧。这样的解释,不知是否属实,但我们都释怀了。的确,同在一个团队,相互的包容合作很重要,况且,MJ并不是一个只会驾驭的人,她干活很卖力。

    在实验室里,MJ的仪器在我的旁边,所以,我们有更多的机会闲聊,沟通和了解。相熟了的她,没有了给我第一印象的那份羞涩,侃侃而谈地给我讲述她人生的故事。从当年她如何从报纸刊登的征婚广告,找到现在的丈夫,到随夫来到美国,个中穿插着令我听着新奇又好笑的趣事;她从小丧母,父亲再娶,自小跟着姨妈长大,言语间充满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当她讲述着对四个孩子的培养以及家庭琐事,我看到了一位自豪的母亲,贤惠的主妇,一个和谐的家庭以及她对生活的淡泊和满足,而她谈吐里透着的人生哲理和智慧,更让我对这位印度大妈平生几分的敬意。

    有一天中午,作为Sihki教徒的她,带上我和组里的几位同事到庙宇体验他们的免费午餐。就餐时,她热情得像主人接待客人一样,又是端水,又是收拾餐盘,弄到我们都有些过意不去了,心里暗想,这还是那位在实验室里嗜好驾驭我们的她吗?

    有一次,我忘了带手机上班,在如今这个没手机就变得不淡定的日子,她看出了我的失落。为了填补我午餐时分的无聊,她说,午餐后跟我去走路吧。她经常午餐后就到公司附近走路,手机对于她,不过是与亲朋保持联络并偶尔看看新闻的工具而已。那天,我第一次跟着她开车到离公司不远的地方散步。那是一个很幽静的地方,远有群山,近有小湖,我们沿着湖边的小径匆匆而走,絮絮而谈。从此,我喜欢上那个地方,如果午间不太匆忙的话,我也会随她而去。当我对她把我带进如此美妙的境地表达谢意时,她说了句开玩笑却很暖心的话“不用谢,我没能力天天送你午餐,但这样的健身是我能给你的。”

    MJ是一位很能干的煮妇,她的作息是早睡早起。每天早上上班之前,就把全家一天的餐食准备好。素食虽然少了肉类的烹调,但青菜豆子,咖喱糊糊,还有每天新鲜烙的印度薄饼,也花去她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在我们公司里,她做的印度美食Samosa(据说被译成印度金三角)是大家的至爱,所以,每次开Party,她总会更早地起床,做上一大盘的Samosa,还细心地分成两小盘,一盘的馅是辣的,另一盘是不辣的。当她知道我那嗜爱印度餐的儿子特别捧她的Samosa场时,她十分高兴,从此每次做Samosa带回公司时,都不会忘记用一个小纸碟装起几只,说是留给我儿子的,令我心生感动。

    写着“印度王国”里的人,不得不要花些笔墨写写公司的大老板。M老板,是我遇到的一位在职场上最严厉,职场下又最随和的老板,有时,我真搞不懂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他。

    职场上,他不但对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求尽善尽美,出不得半点差错,更甚者,”洁癖”的他,看到仪器上铺着灰尘,都会把我们给训一顿。然而,职场之外,午餐室里,他又摇身变成一个风趣幽默,没有半点架子的老板,言谈里还不乏哲理和睿智。每年公司的圣诞年会,在做完一年的工作报告之后,他都会把书写着对每位员工的谢意和新年祝福的贺年卡,亲手送到每位员工手上,并以诙谐的口吻,带上几句对员工很个性化的表扬和鼓励,有时还会逗得在场的员工们哄堂大笑。年会之后,便是一顿丰盛的圣诞大餐。那是我们在公司里最轻松愉快的时刻。

    有一年,爸爸突然突然病倒,我连假都没请就飞回广州。在那期间,作为独生女的我,需要与妈妈一起照看病床上的父亲,就这样过了一月又一月,而公司那边却在还耐心地等了我一月又一月。当我在半年后重返岗位时,M老板不但没有对我有半点的责怪,还口口声声赞我是个好女儿。

    当他知道我的业余爱好是笔耕文字,并出了一本散文集时,不懂中文的他,硬是向我要了一本书。不知是出于好奇,还是企图在我的文字里更深地认识我?他曾在我面前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你每天午餐时间给我翻译一篇”。可是,我没有那样做,一方面,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再者,我的英文也不至于足够地好,可以把那些文学性那么强的文字完美地译成英文而让他理解和欣赏。直到我离开公司,他还打趣地说“你欠我一个翻译”。呵呵,是的,我估计这就是一份无限期的欠单了。

    离开公司前,MJ专门给我做了一大盒Samosa,这么用心烹制的地道印度金三角,估计很难再有。组里的另一位印度大妈SS,主动提出为嗜好印度餐的我做一个星期的午餐,盛情难却,最好的欣赏和谢意,就是接受。在最后的一周里,SS每天上班,都多带几个小盒子,里面放着我的午餐-她变着花样烹制的印度美食,咖喱糊糊,印度薄饼,香料炒饭,自制酸奶,甜品……品尝着这些印度美食,味蕾被刺激着,而我自己,却被浓浓的友情簇拥着。

    印度同事,以咖喱美食为我送行,“印度王国”,留给了我一段咖喱般辛辣芳香的岁月……

后记-

    挥别了“印度王国”,我回国度过了一段轻松洒脱的日子。陪伴父母,游历山水,真有追逐“诗和远方”的畅快惬意,然而,“诗和远方”毕竟只是生活的奢侈品。在职场生涯这道漫漫的旅程里,我从一个驿站逃了出来,潇洒涣散了一段路,命运又把我引回下一个驿站,继续人生常态的苟且。

    在下一个工作面试时,我在“印度王国”里收获的全方位仪器分析技能,得到面试官满意的认可。当他们给我打“预防针”般地提及,这里有时会很忙,要加班,你受得了吗?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经历过前公司魔鬼式的历练,把我放哪都可以生存的”。不知是我的技能还是这句大无畏的回答,我被录用了。

    生活又回复链条般的忙碌,而“印度王国”里的人和事,喜怒和哀乐,还是会不经意间在我心底泛起阵阵的回味,有如一缕缕弥漫的咖喱,五味杂陈,又挥之不去,在实验室,还有,在我敲打这些文字的时候……

此文刊发于《星星生活周刊》2018年5月4日第866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