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极地(副极地)应该说是一个很生僻的词。但对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等等其它一些极地地区的国家来说,它就常用得多。上图中的绿色区域就大致表示了我们要讨论的次极地地区。其次由于我们讨论的目标是印第安人,所以局限的地理范围便安排在北美。在爱斯基摩人盘踞的苔原地区以南,从纽芬兰向西到近白令海峡,位于亚北极针叶林的厚厚的常绿森林。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鹿,麋鹿,驼鹿,熊,以及各种哺乳动物。北美荒地驯鹿群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苔原,它们的也经常在迁徙的过程中暂时充当这片林地中的一员。冰冷的湖水和急流中生活着数不清的鱼类。每年春天的晚些时候天空中便充满飞鸟。
次极地地区的地表之下没有永久冻土,冬季长而严寒。如果我们按照平均气温为0度来划分冬夏的区别,这个地区每年至少有7个月的平均气温为冬季。夏季短促,平均气温介于10至20摄氏度之间,偶尔出现30℃以上的高温,气温日较差很大。此外,由于气温低,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多,导致全年降水量少。然而,低温使得水分蒸发也较为少,因此相对湿度高,仍属于湿润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温度低,降水稀少。
这个地区主要的植被是针叶林,形成了著名的北方针叶林地带(泰加林带)。这个地区虽然植被的覆盖面积大,但植物品种很少,只有针叶林下层的灌木会出产浆果。这不同于能够产出甜美果实的温带阔叶林,更无法与热带雨林所能够提供的食物总量相比。
这个地区的土壤属于典型的”灰化土“。针叶林每年将大量凋落的枯枝落叶覆盖土壤表层,在夏季,这些覆盖物不断被微生物分解,在土壤上层形成有机酸类化合物,增强了土壤的酸性。常见的表层ph值可以达到3.3~4.5之间。由于土壤表层的酸性比较强,在水的渗透下,土壤上层的很多矿物成分会与酸作用生成各种氧化物。并且多数氧化物会溶解于水,从土壤中流失。这样剩下的土壤中的二氧化硅成份大大增加,于是整个受有机酸影响的上层土壤会呈现一种灰白色的样子。灰化土只有浅表层肥沃,但酸性强,限制适合生长的植物。灰化土的浅表层以下的土壤由于上面介绍的灰化作用,肥力很低,加上该地区冷湿的气候,不适合农业种植。即使在现代社会,应用农业科技,也仅仅能够局部种植改良后的春小麦与马铃薯。当然,上述两种作物对于史前北美的印第安人来说是没有条件栽种的。小麦当时只存在于旧大陆,马铃薯也只局限于南美。据目前保存下来的资料来看,当时的印第安人仅有少量种植玉米的记录。
我们无法讨论百年前的亚极地地区,百年前的这个地区就已经基本属于白人社会了。对于我们关心的原始的印第安人的文化,我们就需要把眼光再向前100-250年。但在这个系列里,我不会大篇幅介绍原始的印第安历史,这个原因在下面的文章中会提到。我会主要把笔墨来描述,印第安人在与白人接触,交互的这200-350年时间内所发生的变化。大家会感受到一个落后文明在突然接触到先进文明后反应,它们的碰撞、妥协、演变、激励,信仰同化(经济地位的强者对弱者的价值观念的输出状态)。
这片泰加林带内几乎每个地方都稀疏生活着印第安人,他们基本上属于两大语族,阿尔贡基安人和阿塔帕斯卡人(Algonkian and Athapaskan)。那些生活在哈得逊湾南部和东部的人讲Algonquian语,包括Labrador的Montagnais和Naskapi,New Brunswick的Micmac,缅因州的Penobscot以及安大略省的Chippewa或Ojibwa等部落。西边的印第安人讲Athabaskan语,包括Chipewyan,Kaska,Slavery和Beaver部落。尽管两个大语族的印第安人之间存在差异,但他们从生产方式和文化上在这个广阔地区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在原始时代,他们都以游猎生活为主,猎杀了各种哺乳动物,鱼类和鸟类。仅仅在东部沿海的部分地区发现过印第安人尝试种植玉米和南瓜的痕迹。随着法国人和英国人的到来,在狩猎方式上,他们很快引进、掌握了陷阱技术。他们的捕猎生活与北方的爱斯基摩人邻居类似。他们建筑毛皮帐篷来代替雪屋;他们使用人力平底雪橇而不是狗拉雪橇;他们的脚穿着鹿皮鞋而不是海豹皮靴子;他们使用桦树皮制作独木舟代替爱斯基摩皮划艇。此外,他们也发明了各种巧妙的机关和陷阱;弓箭等远距离投射工具;渔网、鱼叉、鱼钩等捕鱼工具;还有许多其它需要严格工艺的工具。
对于这个地区的印第安人在原始时期(白人到来之前的)的文化的研究,只有极少量信息存在。这个主要原因不是白人对印第安人文化遗产的有意破坏,实则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受到“土著与白人皮毛贸易”的影响,非常早也非常迅速地改变了。白人也带来了疾病,当年其肆虐的严重程度今日难以想象。由于缺乏对天花、鼠疫等等旧大陆流行病的免疫力,几乎整个北方的印第安人口都因一系列的流行病袭击而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哈德逊湾公司的一名探险家报告说:仅在1780年发生的一次流行病就让Chipewyan中90%的印第安人死亡。除了疾病,印第安人口由于部落之间的战争、饥饿和不停地迁徙活动不断的变化着。
因此,很难从地理上跟踪亚北极印第安人的部落组织变化。对于爱斯基摩人,我们有办法来跟踪其部落和家庭的历史轨迹。这是因为爱斯基摩人严格遵守父系家庭。夫妻生育的所有女儿都会出嫁,夫妻生育的所有儿子都可能居住在一起组成大家族。这样我们沿着父系的脉络就能够把握某一只爱斯基摩族群的前世今生。同样在以父权为主的古代中国,通过阅读家谱来推导出人口变迁的历史,也是研究人员的一种常用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亚极地的印第安人这里却行不通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北方人都无法通过男性,女性或其它方式来追踪谱系。妻子可能会与丈夫的家人(双亲)住在一起,或丈夫与妻子的家人一起居住,或者新婚夫妇可能会选择出户居住。有些时候,亚北极印第安人似乎拥有基于氏族图腾的强大的部落社会组织;在其它时候,他们几乎以家庭为单位各自独立生存,这主要要归结于相关证据缺乏,让我们很难从历史的迷雾中解读出当时印第安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即便是作出上述推导的证据,也是源于印第安人与白人交易站(就是有名的POST)的相关交易记录。比如有些时期,印第安人会由某位处于领导地位的人(如酋长、头人)来主导交易;有些时期,操同样语言的印第安人分散以家庭或者小团体来交易皮毛。当时的记录中没有提到背后的原因,于是便留给后人各种各样的猜测。但有一些现象我们还是能够从这些珍贵的记录中分析出来。比如,当白人刚刚接触到印第安人的时期,他们发现当地土著以捕猎驯鹿、驼鹿野牛这样的群居大型食草动物为主(见下图)。这种捕猎方式需要大量的组织工作、准备工作和大团队的配合。后来印第安人转向使用陷阱捕猎beaver、狐狸、野兔等等小型动物。显然,这种捕猎方式不需要大型团队配合,以家庭方式就完全能够胜任。虽然下面我将会仔细分析,这里我先简单地概括一下这个变化的原因与影响。这是一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典型案例。这反应出了当地印第安人从经济生活上逐步依赖于白人外来者。对旧大陆的白人来说,小动物的皮毛有着更大的经济价值,这种对货物的偏爱影响到了印第安人狩猎对象的转移,因为印第安人是那么的需压白人提供的各种金属工具,武器,纺织品等等。自然而然,过去为满足大型狩猎活动的部落组织解体。因为小型毛皮动物的分散性,印第安社会回归到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体。造成这个改变的另一个因素是印第安社会中私有制观念的逐步建立,过去半共产主义的部落体制下,与白人交易而来的商品所有权是属于整个部落的。而捕猎那些价值高的皮毛动物常常靠那些富有专门经验的猎手,长此以往,必定造成这些人心理上的落差。同时,由于印第安人越来越依赖白人的产品,这样对部落的就越来越小,部落制度解体也就成为必然。根据考古资料,在白人到达之前,奥吉布瓦北部的一个狩猎部落的规模能够超过一千人。而当他们被纳入白人经济体系后,这个地区仅仅存在着孤立的猎人家庭。
为什么极地圈的人不用担心吃到有毒的动物?
在极地生存的人,对有毒生物的防范能力是相对最低的,因为在这个地区,你很难接触到对人类有毒性的生物。可以这么说,无论是植物还是鱼类、动物,只要看起来可以吃,品尝起来还算可口,除去手册上有限的几种,其它都可以吃。
先以植物来说,这里有一个阿拉斯加的手册,里面你可以看到,只要记住其中2-3种浆果不要食用就可以了,其它的有毒植物口感都很差,正常人都不会选择吃到肚子里的。
https://www.alaskacenters.gov/trip-planning/stewardship/safety/poisonous-plants
至于北极地区人类的主要食物 - 肉类, 来源就更不用担心了。基本上极地的鱼类与动物都没有毒性。
有毒生物一般都生活在温暖的气候中。热带地区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因此它们应该有更多的有毒物种,事实也恰恰如此。那么这就能回答上面的问题了吗?事实还没有简单到这种程度。
对动植物来说,无论是用来捕食还是防御,制造毒液是一种化学手段。而使用锋利的牙齿和利爪是物理手段。从生物学上来讲,化学手段的成本有可能相对比较高。也就是说,生物要想保持产生毒液的能力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化学防御作为对生存的投资,需要以影响个体成长和繁殖能力为代价。
节约成本的做法,很多有毒的动物会根据特定的饮食来辅助制造化学毒素。这些动物对吸收的毒素提纯和二次加工。这需要专门的器官和特定的身体机理去完成这件事情,器官的维持和运行都是需要大量能量的。就更别提有些有毒生物没有特定的饮食习惯,它就需要用更多的能量去完成”制毒“的工作。那么当食物有限时、或者有选择的压力呢?北极地区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缺少食物,并且物种多样性缺乏的地区。而动物由于”制毒“器官的存在又不能停止生产”毒素“,那么面临的生存压力就更大。尤其的北极地区的冬季,如果你无法生存,那么多么”有毒“都是没有用的。
有人会问:那些生产麝香的鹿和生活在寒冷气候下的狼獾和黄鼠狼呢?麝香相当于动物的体味,动物用它来吸引配偶,这是为了满足在地广人稀的极地地区能够有效繁殖的需要,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昂贵但现实的功能。但没有动物使用毒物来吸引配偶,毒素并不以强烈的味道而著称,使用它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另外,我们所知的有毒生物多为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昆虫。这些生物在极地地区不太常见。我们最常见的有毒生物,比如蛇、青蛙和某些昆虫,它们必须具备很高的耐寒能力,这样才能在低于零度下生存,但任何多余的能力都是需要代价的。同样的原因,由于存在寒冷的冬季,在温带气候下比在热带地区所有类型的有毒生物(无论是有毒还是无毒)种类都相对较少。到了更北的阿拉斯加就根本没有蛇 - 无论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而那里只有3种主要的昆虫和两栖动物发展出了耐寒能力,一种木蛙和当地的蚊子与苍蝇。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毒液会被用于两个环节中的一个 - 攻击或者防御。对于攻击来说,使用毒液的捕猎者常常是坐等食物接近,然后发起攻击。但这种捕猎方式在食物分布稀疏的极地地区并不适合。反倒是热带地区能够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允许的生物密度更高,才给了上述捕猎方式以机会。
the 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 的学者Mark Dufton提出,现代哺乳动物的掠食者不需要毒液,因为它们聪明而高效,足以用牙齿或爪子快速杀死猎物。 而毒液这种高分子化学物质,无论多么致命,都需要一定时间来让猎物麻痹或者死亡。
我们再从生物密度的角度来分析。极地地区生物分布很稀疏,并且大部分为平原。这样被捕食者需要发展出的最有利的能力之一,就是快速逃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热带地区就不太合算。首先,热带雨林中障碍物太多,会影响逃避的速度;更重要的是,热带地区的生物密度很高,被捕食者在逃跑的过程中很容易会闯入到其它捕食者的狩猎范围中。所以,热带地区的生物往往会发展出一些其它类型的”防御“手段,如毒液、拟态、伪装等等。
有人会疑问,很多沙漠不属于热带地区,那为什么沙漠中的有毒生物比较多呢?这个要与沙漠的特点联系起来看。沙漠中的生物分布非常不均衡,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生命,极少数地区生物密集(如绿洲)。这样根据上面的结论,在范围有限的沙漠绿洲中生存的生物发展出”毒液“就是一种有利的选择。
另外,还有下面两点也被认为能够间接影响生物产生有毒物质。热带地区是植物生活的理想气候。植物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并有丰富的水和阳光,不同植物争夺空间和其他资源。竞争被认为是多元化的驱动因素。植物多样化为其他生物创造了新的选择。而寒带就不具备上述的特征。
还有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热带地区的基因突变速度更快。至少对于冷血动物来说,更高的温度意味着更多的新陈代谢,来导致更高的突变率。还发现可能在温暖气候下的哺乳动物也具有较高的突变率(未经普遍证实),由于在温暖气候下比一般较冷的气候条件下更高的代谢活性(动物通常减慢其代谢以在寒冷中保存能量)。
作者保留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