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北部的小城布鲁日Brugge一直是我想去的地方。去之前不知道她曾经号称是北方的威尼斯,我只晓得她是一座水城。去那儿是因为我想看米开朗琪罗的一座雕像:圣母与小耶稣。这是米基唯一的一座不在意大利的雕塑作品。我喜欢亲眼目睹艺术品的愿望或许就像球迷喜欢现场看球一样的追求吧。因为看电视,看画报或者是看图片和在现场捕获的感情绝对是不一样的,那是更真实也是更加热烈的。
走之前匆匆订了车票,借了一本导游手册就出发了。LG送我到车站前问我,你不带上根拐杖吗?我瞪了他一眼,用那坏了的还没完全恢复力量的右腿踹了他一脚,左脚登上了车。到达布鲁日的时候,一座中世纪的小城呈现在我的眼前,所有的建筑和房屋都带着古老而沧桑的韵味,大街小巷,等着我去穿越它们。
这里是布鲁日最有名的明信片景点,很多情侣喜欢坐在这里看落日和夜景。大多数游客都是拿着长焦短焦的相机,像我这样只带手机来这里逛的真的是少数。远处右边耸立着布鲁日的钟楼。在13世纪的时候,这样的钟楼在弗兰芒地区,法国北部的城市以及荷兰南部都很常见,每个城市都竖立着这样一个高高的钟楼作为自己地区的象征和地标。
夜晚的明信片是如此这般的风光
第一天到的时候,天阴,给整个小城蒙上了一层古老的色彩。每个角落都是拍照的游人。古木屋,老桥,和这运河水道一起,穿越了800多年走到今天。布鲁日-Brugge在老式日耳曼语是桥的意思,不知道这座小城是不是也由此而得名。
中世纪晚期的时候,因为毛纺织业的需求,布鲁日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得以迅速发展起来,这里曾经是阿尔卑斯以北最富裕的城市,号称是北方的威尼斯。整个老城的建筑沿用了哥特式的风格,屋顶大多高耸陡峭,不易积雪,以适应北欧冬季多雪的气候。房屋的尖塔,窗户间的雕花,门廊上的雕塑,是从意大利带来的文艺复兴的潮流和当地的习俗混杂,各种细碎繁琐的装饰大杂烩,也呈现出当年尼德兰商人的审美和猎奇的情趣。左上:大市场,左下:市政厅。右中黑黑的建筑是著名的圣血教堂,在教堂里供奉着十字军第二次东征时,由布鲁日骑士从耶路撒冷带回的耶稣的圣血。每年天主教的耶稣升天日,这里引来无数的朝拜者。
布鲁日的钟楼,在这厅堂,我终于感觉自己穿越进中世纪的色彩:迷幻,诱惑和神秘的
钟楼从13世纪建到15世纪,以每100年建一层的速度递进,所以钟楼下的颜色古旧,越到上面越是接近新的颜色。每半小时一次的钟声仿佛把所有人都敲进中世纪的年代。若不是这群孩子悠扬的提琴声,我真的快要忘记我此行来的目的了。
她就坐落在布鲁日最古老的石桥旁 - 布鲁日圣母大教堂,在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她高耸入云的尖顶
教堂内部
这里陈列着米开朗基罗28岁时创作的雕塑:圣母和小耶稣。据说米基当时的恃主是罗马天主教的教皇,按理他是不能私自接单为私人雕塑作品的,这座雕塑本来也是为意大利锡耶纳的教堂而作。但迫于为侄子筹借钱财的需要,他把这件作品卖给了布鲁日的商人。因此他也没有在塑像上留下签名。只是凭借着商人购买合同上米基的签名和他的雕塑特有的手法,后人验证了这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布鲁日商人将这件作品带回布鲁日,称之为“布鲁日的圣母”。这是米基唯一一座不在意大利的雕塑作品。圣母挽着小耶稣将要挣脱的手,母子俩一起向下凝望的眼神预感着他们对未来命运的忧郁和不确定性。圣母额头的头巾上乃至整个头巾都围成一个希腊字母“Ω”,这是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品的特征,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想借此表达由始至终,因为"Ω"是希腊的最后一个字母, 或者也是, 终点亦是开始的循环往复?!
第一天的布鲁日,现代与古老的撞击,在蓝色中,落下夜幕
行走在傍晚的街巷中,马车踢踏踢踏的声音不绝于耳,真的会让人恍惚,是否回到了中世纪的古城。
在回去的途中,我又走上了这座古桥,桥墩上坐着一位美国来的老太太,久久地凝视着这副画面,对我微笑着说:看,这是多么的静美啊!
我对她点点头,说:是啊,非常有亚洲的味道,明静与雅致的美。。。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