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之学术大师,中华传统之罪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遭受冲击,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然而,有一些丢失与扭曲却不是因“现代化”,而是因学术大师被西学洗脑,对中国经典不求甚解而起的。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兹举一例。
先引原文,论语,述而: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背景:据考,孔子与弟子经过宋国,  遭桓魋追杀恐吓。弟子劝孔子快逃命,孔子就说了这句话。
对“天生德于予”,一般解释为“天赋德于我”。这当然没有什么大错,但是一般的解释都没有细究“生”与“德”的关系。
其实“天生”不是我们今天说的“天生的本能”的“天生”。
依古文语法,“天赋德于我”不需要“生”字,可以而直接说 “天德予”或者“天德于予”。但孔子没有这么说,而是加了个“生”字。这说明,天生德于予并不完全是“天赋德于我”。
从文意上看,依照儒家的思想,每个人都承载天性。如果每个人都承载天性,每个人都有自己天定的命运,孔子承载天性与万民无异(各有其命,生死不由己),又怎么能成为普通理解的“我不会为桓魋所害”的理由呢?
这就涉及对“生”和“德”的理解。实际上,生很有可能是“性”(二字古文通用),“天生”即“天性”。“天生德于予”就是“天性德于予”。天性德于予,就是“天赋之性,已经成德于我”(天予之性,已经成为我的德)。这种理解与传统的“天赋德于我”的不同在于:
“天赋于。。”并不是孔子的特例,因为每个人都由天赋性。而天赋之性能不能转化为个人的德,却是人人不同----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天赋之性活出来,因此才有君子小人圣贤与不肖的差别。
这种差别是不是俺硬加到古人思想中的?那就看经典中有没有类似的说法为佐证。有,则不是;没有,则是。
那么同一部经典中,有没有辨别君子与小人同异的话呢?有没有君子修正身心达到不同境界的话呢?
有。有。
那就至少可以证明,天性德于我与未德于我的差异是可能存在的。
孔子把“天性德于予”作为不畏桓魋的理由,实际的意思是“天赋之性已经成为我的品德,我又怎么会怕桓魋呢?”
“桓魋其如予何”表面的意思是“桓魋能把我怎么样”。但这个“能把我怎样”并不是“不能把我怎么样”,而是“  最坏的情况发生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以现代汉语,理解成“我怎么会怕桓魋呢”更自然易懂。   依据也很简单,因为自己的命运如何完全依天而定,说死就死了(比如颜回子路)。深谙天命的孔子不可能说出“天赋德于我,所以天不灭我,桓魋不能把我怎么样”这样的话来。结合上下文(“桓魋其如予何”的背景是弟子劝孔子快跑时孔子说的)可知,更合理的解释不是“天命祐我,桓魋不能把我怎么样”而是“我已经明白天命,怎么会怕桓魋呢”。
简单地说,就是圣人之为圣人,并不是因为他有神力避祸,而是面对祸福不惊不乱。
这样的理解,有没有经典佐证或者依据呢?当然也有。比如朝闻道,夕死可矣-----真明道的人是不怕死的。
有人把这样一句镇定自若的话说成是表达孔子“自信”或者孔子为自己“壮胆”(比如李泽厚)。这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为“自信”或者“壮胆”的潜台词相似,一个是“相信自己不会有危险”,一个是“希望自己不会有危险”,而孔子的本义是“如果该死那么就死,不该死那么就不死,不用担心”。壮胆说、自信说与淡定说字面上差别不大,但实际上就是君子与小人的距离。君子安于天命,应之若素。小人则唯生是大,存心于苟且。
 
今人不读古人,或者读,但是带着成见,或者不带成见但是带着世俗见解,或者没有世俗见解但是应用现代思维,都不太容易明白。
可惜的是多数人要么以为不需要读,或者自己读懂了,自己理解的就是古人要说的(包括俺自己),不去细究了。
更可惜的,读了或者还没有读,就先给自己一个成见:古人说的是“传统”,要么玄妙莫测,要么必然腐朽。无限高推或者无限贬低。这样的人,已经被成见套死了----为名相所迷,一听西方的就拜下去,求知若渴,一听中国古代的,就弃之如蔽履。
其实如果抛开器物世界的不同,在精神上思想能力上,古人跟今人有什么不同?
呵呵,平等心,真难啊。
化外人 发表评论于
好文!夫子之心胸坦然,一如“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