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指出资本市场的三大问题 建议取消印花税(图) 文章来源:

饭面全戒先行者 快乐逍摇任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黄奇帆指出资本市场的三大问题 建议取消印花税(图)

文章来源:

原标题:黄奇帆评A股:晴雨表失灵,建议取消印花税(附演讲全文)           

导读:很多独角兽,中国资本市场没展开,到了国外变成独角兽。到了国外变成独角兽,又想回到中国来。引入了国外独角兽,就算中国资本市场有独角兽吗?不能算。引入了一个(独角兽)可能让中国股民高位举杠铃、套牢也是不可以的。

道琼斯指数群里的企业回购了8000多亿美元注销,半年就一万几千美元,是美国股市的5%。它们是这么多,所以今年美国加息本来股市应该下跌,但是还涨了20%。特朗普说,是他跟中美打贸易战产生的,胡说八道。实际上是美国资本市场上的这种制度、企业家、股东群本能的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好企业产生好的做法。

来源:黄奇帆10月20日在复旦大学第四届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的演讲(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订,仅供参考)

以下为演讲实录:

很高兴来参加复旦大学这个论坛:改革开放40年再出发。那么今天我讲的主题是关于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深化改革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一个非常重要的伟大成果,就是产生了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

一、股票市场28年的历程

90年建立了证券交易所,经过了28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去年年底,市场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二。这个市场也是从90年代启动,磕磕碰碰地起来了。如果现在想了一下当时原始起步的一些场景,大家可以知道我们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多么不容易,比如原始起步的时候,什么公司可以上市?

发额度的,就像发粮票一样,一年有多少个额度。上海几个,浙江几个,江苏几个等等,是国家统一分配的。那么(地方)政府拿到以后,他们就让困难企业去融资了,就给你一个指标。所以。当时来说这是额度(分配),现在想象起来很可笑,但当时是很神圣的一个活动。

第二个,老百姓怎么买股票?上市原始股,第一次上市的时候的发行认购证。大家记得上海最初90年91年初的时候发了100万张认购证,每个人一个身份证买十张等等,深圳在91年的七八月份也发了这样的认购证。

第三个怎么交易?尽管有证券交易所,大屏幕交易行情也有,但是证券公司在各个城市还没有分布营业网点,各种街道、社区都还没有。整个交易,上海在文化广场,那是可以坐2万人的非常大的一个房子改成的,长的桌椅全部拿掉,然后放上一百个电视机。那么老百姓在这里边人山人海,就像菜市场一样买股票。

第四,你的股票怎么运行呢?存量一个国有企业本来有十个亿,新股发行增加了两个亿,存量不能买卖,增量做交易。所以中国股市那时候听起来如果有1万亿(规模),真的可以流通为交易买卖的,是2000亿或者3000亿。

就是增量交易存量不动。一直到2006年,我们叫股权分置改革,就是股权制度的一个改革。尚福林任证监会主席的时候,才把存量的股权流通,建立全流通制度。

二、资本市场的六大功能

我讲这一段,大家不要看着现在高大上,而忘记原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从什么地方走过来的。所以40年改革开放,资本市场二十八年的历程,可以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那么资本市场这个20多年来对中国的经济的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我看来,有六种。

第一,那么多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以后,法人治理结构就发生了改变,国有的变成了股份有限公司,民营投资的也变成了股份有限公司,有很多很多。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变成股份有限公司以后就做大做强了。总之这是法人治理结构对我们的一个促进。

第二,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资本市场股票买卖用脚投票,以股票投资的方位来投票。所以弱势的企业、淘汰的企业在股市里得不到支持,优胜劣汰,资源优化配置,这是第二个。

第三,对中国的金融市场金融结构产生功能。那么本来是间接金融为主的,现在间接金融、直接金融体系健康完善。

第四,当然对整个中国经济发展起着一个动力的作用。几十万亿的市值里边募集到的资金,大体上这20多年也是十几万亿。股民、股东的资金投资到了企业,推动了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五,对社会来说,投资者多了一个理财投资的通道。

第六,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说,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资本市场上推动的是股份制。股份制是一种公众公司,一种共同的实践形式,所以资本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是讲六个方面,这20多年来产生的功能、成就。当然,我们也都知道,中国资本市场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毕竟是初期启动新兴的一个市场,是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市场。所以它(有)各种各样计划经济的痕迹,原始启动状态的那份痕迹。

三、三大问题

那么。我们如果分析一下我们资本市场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如果把它归纳一下,集中地说,我认为最主要的现在有三个问题。

第一个,资本市场应该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那么我们现在的这个证券市场跟晴雨表关系,至少眼下来说还真不大。比如这20年中国的国民经济从2000年的时候,是十几万亿GDP,现在到八十几万亿,翻了三番。基本上每五六年翻一番。

那么,我们的资本市场怎样呢?两千年的时候2000多点,现在2500点。从08年的时候算呢,从6000多点跌到2000多点以后,现在也差不多2000多点,这十年也没动。即使08年到现在十年,中国经济也差不多反了两番。所以,大家想一下,它是晴雨表的功能没彰显。

然后外围市场跌,我们大跌。外围市场涨我们不动,这个里面存在“晴雨表”的功能弱化或者丧失了,显然有机制、体制中的矛盾。

第二个,就是投入产出功能的这个功能(不匹配),任何投资总是要有一个投入产出。那么如果投资有10%的回报,也是可以的。(比如)我们整个中国工业,大家看最近五年中国工业营业额,就工业总产值利润率,不管国有民营捆在一起,总算帐基本上在6%左右。那么营业额6%的利润,资本回报率一般都超过10%。这个意思把整个中国几十万个工业企业混在一起算,一个企业的话,它上市的效果十倍市盈率还是蛮好的。

但是,我们的资本市场平均市盈率可是五六十倍,五六十倍还是由五六倍(市盈率)的一大批银行撑着(否则市盈率会更高)。许多许多企业,几百倍的市盈率,1%的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肯定很低,所以资本市场缺少投资回报。

长期缺少投资回报的市场。长期就是圈钱融资的市场,最后的结果是融资也融不成。因为股民也都是聪明人,你圈了钱就不管了,那么最后你老圈钱我就不投资,我也不跟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经常出现发一次新股,(公司)半年花了很多钱。花了以后呢,市场就跌下来了。投资弱化了,接下来以后发生什么?所以我们经常开展开关式(IPO)。这18年,资本市场发新股暂停再发再停,有八次之多,基本上两年一个循环。

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投资回报功能的市场,只圈钱、只融资、少回报的市场,最后圈钱也全圈不成。市场会教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所以,这个功能也是弱化了。

第三,关于资源优化配置。本来资本市场就是个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用脚投票的市场。高科技企业真的假的,在资本市场上就用资本看颜色。但是我们这个10年20年30年说,中国资本市场培育出庞然大物、独角兽,几乎没有。

很多独角兽,中国资本市场没展开,到了国外变成独角兽。到了国外变成独角兽,又想回到中国来。引入了国外独角兽,就算中国资本市场有独角兽吗?不能算。引入了一个(独角兽)可能让中国股民高位举杠铃、套牢也是不可以的。

所以今年6月15号在陆家嘴的金融论坛的时候,正好是我们国内要有引入一些独角兽的时候。我讲了高位引入“独角兽”,是钱多人傻的行为。不能干这个事。当然,应该说我们有关方面还是很明智的。就在那一段及时间及时地调整了,一批本来可能进来的独角兽没进来。当然那些那些独角兽的投资者很失望,但我觉得这个失望避免了一个劫难,非常好的事。总的意思,就是我们的选择功能、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弱化。

如果这三个问题长期存在的话,对中国资本市场是致命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再出发,怎么再出发?就是围绕问题再出发,问题导向再出发,解决问题再出发,用改革开放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再出发。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市场再出发就是要围绕中国资本市场晴雨表的功能再出发,投入-产出功能能够实现再去发展,资源优化的功能能够实现再出发。

要从经济的、法律的措施,而不是行政的、短期的措施,进行深化改革。采取措施,要从体制机制性的角度进行深化改革,要从基本面特性基础性制度的角度,进行一个纵深的研究。

很重要的一点,用不着钻牛角尖对着自己的系统,整天研究问题,研究的越来越多,又想不出办法。资本市场是国际性的,是开放的。国际成熟资本市场200年的经验和教训,凡是成熟的、长期稳定的那种制度,我们要开放的引过来,做下去,就可以。

所以我自己感觉在这个问题上,不是什么事情都要根据中国自己的东西研究一大堆,研究了半天,你不是也无法结果。资本市场这个东西的顶层设计其实很重要,把国际成熟的、长期的、有效的、基础性的制度应该搬过来,正确使用。

四、一个市场只进不出,就是个僵尸市场

那么我下面就要回到前面部分,下面就讲今天要讲(改革的)若干思考的总结。说基础制度、体制改革不能总是在说套话,必须说一些具体的体制机制特性,有成效的基础性制度。我认为这个制度,六个方面要看。

第一个就是退市制度,退市之后跟注册制是一棵树,属于基干型的制度。资本市场证券公司,帮助企业上市到资本市场上市,那是注册制的概念。那么上市以后,有进有出,能吃能拉,是个正常的生理循环,是个优胜劣汰的一个过程。如果一个市场只进不出,肚子涨死,就是个僵尸市场——一定会是这样事情。

所以比如说,我们的一个新三板一下子上了一万多家企业。一万个这里,后来发现三年下来这1万个上市,除了上市那一天上市有资本活动,9000个企业一年到头没有一点点交易。

后来动了脑筋,理性地分配一下说,这个1万个里边9000个一个板,一千个活跃的一个板。你说你这把9000个是退市了还是没退市?就是基础制度如果不展开,只是在一个现成的概念上去绕圈子,再聪明也白搭。

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实不够好。美国华尔街我们说70年80年做3000多个企业,每年上市200多个,十年就2000多个,30年下来七八千个上去了。那它怎么现在没有1万个呢?还是三四千个。

(因为它)基本做到了“一年进来多少就出去多少”。可能某一年出去得多,进来得少;某一年进来得多,出去得少。十年一算账,进出基本平衡。

第二个,它退市的时候,有政府强制性的惩罚行为、制裁性的退市和企业上市公司总部自我决策、自主申请退市,基本也是一半对一半。所以这样的话,这个市场就进入了一个平衡。如果你每年进来的企业,总是带着新鲜血液,带有一定朝气,效益相对好的。同时,每年总是把一批差的退掉。所以你买股票买留在市场里的股票,一般效果会比较好。

但是这个制度,我们28年只退了一百多个,今年有所努力退了五个了,但今年我们上市上了200个了。我讲这个话意思是,一定要把退市制度建好,什么时候退市制度都建好了,注册制自然到位了,退市制度不到位,注册制永远到不了位。

所以这件事不是为未注册而注册制,打仗打的是一个综合体。注册制的手心手背就是退市,这两个是一个手的手心手背,你不能说只有手心没有手背,这是第一条。

五、引入长期资金

第二条,我们经常说中国资本市场缺少长期资金,缺少企业的机构投资。我们是散户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是炒作市场。这句话光说没用,一定要从机制体制上拿出长期资金来,拿出机构投资的体系来。那么主要是什么?

其实就是两种资金,把这两种资金到位了,长期资金也好、机构投资也有了。第一就是企业的年金。第二就是每个老百姓、家庭自己为自己养老保险、商业保险购买的保险公司的商业保险的资金。

在美国现在20万亿的GDP,他的企业年金是多少?40%,9万亿美元。那么企业年金的使用方式,法律制度规定,就是所有的企业年金投资于证券市场45%,投资在股票市场,买股票。还有45%买企业债券,也是证券市场中的债券。那么还有10%左右买货币资金。

总的来说,这个年金只要一产生,美国资本市场现在二十几万亿的市值,企业年金在里面4万多亿。就是股市里面就1/5的一个板块,所以这是很大的一个比重。

企业年金并不是几万个企业用自己的年金自己炒股。企业自己炒股,跟散户炒股没区别。主要来说,就是它的资金都委托了专业的私募股权基金,各种基金去投,那么这些基金有长期的LP,长期的资金来源他就有了。有了长期资本,又有了机构投资。

中国有7万多个私募股权基金,PE、VC有7万多个,全部的资金量12万亿。实际上,我们的中国的股权资金缺少大资本来源。那么从这个意义上,年金自动解决了。

我们国内现在有多少年金呢?十几年前我们国家就规定了,企业可以搞补充养老,搞年金。但是到今天为止,全部企业年金1.1万亿,跟我们GDP80几万亿比呢是1/80,1%点几。

我们资本比重这么低,本身社会保障系统全靠政府保障,政府五险一金保障,五险一金只占GDP的百分之十几,要托底,保障会有难度。美国的五险一金就是养老医疗,4万多亿,企业年金呢有9万多亿,然后老百姓家庭自我买保险的保险金呢也有4万多亿,整个加起来18万亿,跟GDP几乎相当。这里面就是政府保障,家庭保障,企业帮助职工保障三家抬。

从这个角度,我们年金没推开,那么为什么没推得开?是因为有一个有的概念税收制度。美国的401K讲的就是企业年金,只要这企业为职工买年金,60%企业出钱,40%职工自己掏钱。60%部分企业掏钱,可以税前抵扣企业所得税,这工人高出的钱部分抵扣个人所得税。

那么等于买年金的部分,1/3的钱来自于国家的税收支持。那么国家支持是对的,这么一个支持,保障系统平稳。第二,股票市场多了。股票市场市值的1/3是年金支持吧,养老保险资金支持吧,是各种各样的保障资金支持的。

我讲这一段呢就是要用这个税收鼓励。我们目前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制度没有任何税收优惠的。我认为我们给企业减税,给个人所得税减免税,刺激消费直接发展,是应该的。

但是给养老保险中的保障资金、年金优惠减税(还不够)。这个地方减1万亿,一方面年金可能增加10万,另外一方面股市增加了10万亿,最终的企业发展市场发展的税收可能回来2万亿,这个是是划得来的一件事。

还有一个,老百姓、家庭的养老保险,或者其他的商业性的保险。这种保险不管在香港在欧洲美国成熟市场都有免税、抵扣。这也就刺激白领买保险,保险公司就会得到一大笔资金来源。

我们因为没有抵扣,我们的保险公司怎么卖保险,怎么卖保单,就像农民传销一样的,搞保险。所以你看你是干什么的?保险。然后他说是保险的白领,过了一阵子跟你熟了,亲戚朋友里面,唉你买保险,就传销式的。主要白领自己没有自己买保险,钱留在自己家里,但是如果有退税制度,从理财的角度就会主动,这是讲的第二条。当有长期资本基金投资机构投资的时候,中国股市的结构会有所变。

六、董事长抛股票,要小心

第三个。股市里边上市公司的行为方式,有三种要支持,有三种要控制。比如该支持的一种,当股市跌了以后,上市公司市值股价跌破了它的发行价,或者董事会认为是市场低估了,自己对企业有信心。那么可以动员、决策以后就是股票回购注销。

这个回购注销,大家注意,不是现在我们常常在干的,低了以后董事长或者大股东们公告,我们个人增持多少多少,这个增持没多大意义。当时当刻有点意义,但是哥们股价一回来他高抛低息。其实一回事。

那么美国人在讲的回购,它不是增持,它是注销。那什么意思呢?

假如你有五亿股,一股十块,50亿市值,你觉得现在股价低了,我就回购一亿股。回购了以后,由董事会宣布注销,那么我们这个上市公司只有4亿股,4亿股面对50亿市值,均价是12块5,不相干的股民看这个股票升了,就去买一点,说不定还生成14块了。这个意思,它是支持股市向上。好的上市公司是通过这个手段是维持的。

那么它一种是回购注销,还有一种回购了干嘛?董事会放着,对优秀员工优秀管理者优秀的技术骨干,把股票馈赠给他,奖励给他,回头要干这个活。总之它是积极的。

那如果回购了就是增持的,到时候又抛掉,而且它不是企业的行为,是每个企业中的个人股东的行为,那是两个概念。今年美国公司纳斯达克1到6月份,企业回购了6500亿美元促销了。

道琼斯指数群里的企业回购了8000多亿美元注销,半年就一万几千美元,是美国股市的5%。它们是这么多,所以今年美国加息本来股市应该下跌,但是还涨了20%。

特朗普说,是他跟中美打贸易战产生的,胡说八道。实际上是美国资本市场上的这种制度、企业家、股东群本能的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好企业产生好的做法。这是一种。

第二个,当然要鼓励上市公司分红。中国的企业几十年上市几十年不分一次红,这也是铁公鸡。就是制度上要做出红利。比如说什么情况下至少拿40%分红?什么情况下50%,什么情况下60%。

当然企业总有积累,总有自我扩张,所以不分红大家也同意,但是至少有个四十五十六十要有这种法的定义。这是鼓励分红。

第三,要鼓励上市公司收购兼并资产重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天经地义。资本市场本来就是个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的市场,这个地方让他能够有健康的发展,但是我们现在管制的太严。

市场重组一个方案出来,就跟一个新股要上市一样,审批半年一年两年。任何资本运动都和市场环境有关,这个时点是英明的聪明的行为,那个时点是愚蠢的倒霉的行为,那么时点不同,你就会变得合理或者不合理。

重庆就有过一个企业曾经收购的时候九块,那时候是对的,因为市场12块,它这个地方九块收购当然是对的。审批的过程整个两年批准了,企业收购了。这时候两年过程股价跌到了八块了。

后来审计查这个企业,说你这个企业国有资产流失,你怎么会市场八块你怎么九块去买呢?那个经理讲不清了。后来我知道了,我跟审计讲了一句话,你看看这个时点,政府管制管了他两年,等到批准了,他又不能不干。

后来这件事当然就过去了,因为这是公事公办的一个标准,要了解实情就行。总之,注册制就是说审核只要放松一点,只要不造假,信息披露没有造假,愿买愿卖重组的各方资源,首先是资产重组过程中的行为,审批宽松一点,而且应该支持一点,就像注册制对待审批、新股上市。

现在首先把注册制的思想精神用到资产重组的审批上去,这才比较好。同时对资本市场中企业上市公司企业不规范的行为,倒要遏制或者要管制,或者要加强监控,比如高位套现。

股市好的时候,董事长悄悄的把自己的股权都抛掉了,贾跃亭。怎么可以?一个上市公司别人都可以抛股票,董事长爱这个企业,操作了这个企业,信任这个企业,有信心,他怎么会抛掉自己的心血呢?

它抛掉就不准备好好的干,你就要当心了,所以这高位套现,特别是董事长个人都是要特别(注意)。国有企业的董事长不干这和活,但是民营企业中是有这种情况,都要反思。

七、限制股权高位质押

第二个什么呢?高位质押。高位质押,股票一跌百分之七十六十底线突破,平仓。最近突然发现5万多亿的质押。现在可能是这么回事,是值得同情,而且点对点的要予以救助等等。

但是从逻辑上讲,任何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率50%,同时股权抵押了,银行才借你百分之五十六十的融资。所以你的股权事实上是你现在企业债务的一个抵押,你突然把这个企业“一女二嫁”,把自己的股权又去抵押了,再去弄一笔钱,不再投资在企业中,投到别的地方去炒股票买房子了,干别的活了。那么股市一跌呢出现踩踏,这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合理。

第三种,长期的股市里面长期的停牌,这也不合理。两三年停牌停在那里,或者一看苗头不对,我现宣布停两个星期,本来要跌停板的就不跌了,我躲过一劫,就这一类的随意性的运作不合理。所以上市公司运作的机制体制里应该有一些机制的制度性的安排。

第四个是证券公司和证金公司。我们的证券公司一百多个,03年的时候有个法,就是把证券公司的买股票的保证金,证券公司不得沾染,然后呢放在银行里,就是由银行托管。证券公司的报表里有总资产,有净资产有债务,但是没有托管资产这个概念。

一个证券公司有1万亿的保证金在他这过手,和100亿是代表证券公司两个档次的重要区别。就像一个银行有10万亿存款和1万亿存款,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的银行。

但证券公司却把他阉割了,不能表达出来。中国的银行这十几年,银行的规模原来在全世界排在后边,现在全世界前十位中的银行,四家、五家是中国的,保险公司前十位的也有。证券公司一家没有。

原因什么,他不管资产,它的资产哪怕1万亿保证金在那边和他无关。实际上一个强大的证券公司(10几个20个)是资本市场“杀手锏”。它既是上市的动力,也是资产理财的动力,资本运作的动力。

同时也是市场出现各种危机的时候,那证券公司当然也是救市或者操作的一种动力,所以这是个工具,是个重要的杀手锏,应该把它给向所有金融企业一样。

第二个,证金公司它是危机的时候救市的一个基金,1万多亿,1万多亿这种基金应该来自于财政部的债券,反正应该是国家无息的一笔钱给他。然后他低的时候买了,买了以后如果涨上来赚的钱给社保基金,全民所有,平时按兵不。

现在证金公司一万几千亿的银行借款,8%的利息,那一年没有给1000亿的利润,利息还不了,五年十年时间这个资金没了。所以,这个情况下逼着证金公司如果也来平时低的时候买高的时候抛,就变成了坐庄的人搞股票了。所以,这件事也是体制机制性的制度性的安排,不是任何经理出的错。

八、印花税可以免掉

第五呢,当然就是讲税收。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的税收应该有专门的考量,比如印花税,现在应该就可以取消。全世界一百多个证券市场,现在只有中国和印度收印花税。

印花税在过去几十年都是对的,因为每个股票要一个份额要一张纸。这么多的雪花一样的这个发票,当然要收点成本费。现在电子、手机上买了股票,手机一看根本不要做(纸)了,所以全世界都取消了。我们一年2000亿,3000亿,完全如果取消,说不定股市涨两点。

我讲这么话就是说,减税减税这种方式是可以考虑的。另外,红利税或者基金的收税,或者我们刚才说到的保险公司的税收或者年金的税收等等各方面都可以考虑。

最后一个就是有关指数。现在的上市公司,我们的上证综指或者深圳的指数。我们这个综指呢是90年代初,那时候上海只有几十个股票,当然全部算在里面的一个综指。

那么现在3000个4000上市公司,应该成分股。成分股现在也有,12年以后搞了。上证五零或者蓝筹的300等等,但是这只是研究部门内部用。对外公布的总是这个全算账的综指。

美国道琼是三千个股票,只算30个,当然是好中又好,所以美国GDP翻一翻。道琼斯指是从6000点变25000,翻两番。但是美国全国的市值涨多少呢?也是翻一番。现在30万亿,十年前他是15万亿。

我讲这段就是说他企业里面总有好有坏,有中不溜。你如果要把所有的好中坏的,放在一起拉一千点,千难万难。那好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引导,向上的这个引导,从这个角度,我们股市哪天把综指废了,就说上证五零或者三零也可以。

定了以后就只算这一个,而且每两三年把差的丢掉,好的再选进来。这样就产生一个向上的事,这不叫掩耳盗铃,也不叫拔苗助长,就是资本市场的功能,老百姓炒股票只要盯着指数就好,然后专家们你自己去研究,你去研究那个3000个然后倡导每天被淘汰退市,股市的机制体制的改善了。

基础性基本面的制度改善了,向上的发展的投入产出率高的(改善),资源优化配置强的晴雨表功能的制度(改善),那么中国指数就有希望。我特别高兴的是昨天副总理对股市有很重要的讲话,还有一行两会领导也有重要的讲话。我的确相信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股市的春天会来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