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曾公开支持法国“黄背心”抗议的意大利副总理兼劳工部长、民粹的“五星运动”党领袖迪马约(Luigi Di Maio),因为发表了“没有在非洲的殖民地,法国的经济体量恐怕只能排全球第十五”的大实话,遭到了法国的抗议,但他曾坚持他自己的看法。我想,作为从政者,他能说出这个大实话,实在难能可贵。再做深一层次的思考,恐怕不止法国,世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如果不殖民,恐怕都没有今天的发展成果。换一种说法,如果不进行殖民,它们能成为发达国家?
殖民的“殖”是繁殖,孳生之意。殖民则指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掠夺原当地人民的利益。从17世纪到上世纪60年代,法国控制了诸多的殖民地。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为了仅次大英帝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在1919至1939年这个巅峰时期,它横跨了1234.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把法国本土也计算在内的话,它的面积就达到1289.8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土地总面积的8.6%。这就说明,殖民是法国历史挥之不出的一部分,时至今日还有14个国家使用法郎,牢牢地控制着他们的经济和金融。如果没有这些殖民地,法国肯定就没有今天的地位,这个事实其实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但只有迪马约敢于指出“皇帝的新装”的实质,说出这样一句大实话,其诚意可敬,其勇气可嘉。
其实不止法国,现在世界上排在前列的发达国家,都有其殖民的历史,其发展也都受益于殖民地。英国就不用说,那是世界上头号殖民大国,“日不落帝国”不是荡来的虚名,现在的所谓“五眼同盟”,除了英国本身外,都是它曾经的殖民地。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都是老牌的殖民大国,澳门1999年中国才从葡萄牙手中收回,台湾曾被荷兰殖民者称之为“福尔摩莎”,西班牙的殖民地更是遍布美洲,至今的南美还被称之为拉丁美洲。俄罗斯的巨大版图也是殖民和掠夺的结果。我们耳熟能详的“八国联军”中的八国,他们或他们的继任者都成了今天的发达国家。世界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其实质上就是新兴崛起的德、日、意强国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向老牌的殖民大国发起的战争。令人遗憾的是,意大利在这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失败了,所以它的政客才感到“不公平”,心生醋意,捅破这层纸,翻出他们的血与泪的历史。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应该有长达千多年的历史(当然,那个时候没有发达国家这个称呼),曾几何时,宋朝的GDP占全世界的`60%,但风水轮流转,到第二次世界打战结束时,是美国的GDP占全球的60%。那么在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也是靠殖民吗?显然不是。中国的文化是一种重农抑商的文化,这种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国家是不会有殖民的思想,哪怕偶尔有张骞出使西域和郑和的七下南洋的壮举,都是为了显示皇恩浩大,不会想到殖民海外,最多换回小国的朝贡,已是莫大的虚荣了。所以,郑和下南洋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批农民迫于生计,自发地移民到东南亚,接受的是当地文化,并非由政府引导,去殖民,使当地接受中华文化。如果当初中国也去殖民,那么,今天更多的是由别人来学习中华的语言,遵守中华的法律,而不是大家打破头去考托福和雅思,洋插队。
与中国相反,西方的文化是一种重商文化,追求利润是这种文化的本性。为了去东方寻找那金灿灿的黄金,上至国王,小至平民百姓,全力以赴,最终由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实现了环球航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在新发现的这块大陆上,欧洲人不像中国人一样自发地移民,而是用枪把曾经的主人或赶走,或杀绝,由政府组织,把这块新土地起上“新英格兰”,“新苏格兰”、“新法兰西”等名号,大批地移民过来,有的甚至通过把妇女冠之以“国王的女儿”,驱赶她们远嫁重洋。自然而然地,宗主国的语言和法律自然就延伸到此,真正实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以,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来到这块土地,就只能学习他们的语言,遵守别人的法律。
也许,有读者认为,新加坡、韩国没有殖民,不也成了发达国家吗?的确,这两国没有殖民的历史,也勉强算是发达国家(新加坡自己还是觉得工业基础薄弱,当然韩国则信心满满)。但它们都是弹丸小国,用奥巴马的话说,可以搭“顺风车”成为发达国家。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搭顺风车是不可能的。特朗普上台以后的一系列对华政策,就是最好的明证。殖民吧,既没这个传统,在当今也没这个可能:看看今天中国在非洲的一些投资,本来是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却总被一些西方媒体放大为新殖民主义,这对我们就是很好的警示。
诚然,这些年来也确实发展了不少。最新出炉的2018年统计数字,GDP达到了90万亿元,人均也接近万亿美元。但就是这个中等的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建立在剥削基础之上的。当然这个剥削不能对外,只能对内,对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对内,就是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剥削,不仅实行低工资,而且还没有最起码的福利保障。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掠夺更是无出其右,现在全国大多数土地都被重金属化,大部分河流都被污染,大部分天空都受到雾霾的影响,大多数矿产资源都接近枯竭。华夏子孙将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我真不知他们将赖何以生存,因为这一切都被我们这一代人为了所谓的GDP过度的开采和掠夺。
今天,中国已达到所谓中等发达国家的阶段,正处于中等发展的瓶颈。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和内部矛盾不断积累加深的双重压力下,中国试图像我们的先辈一样,在不殖民,不剥削他国的前提下,突破中等发展这个瓶颈,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重新跨入发达国家行列,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