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拾趣(二):山羊上树与液体黄金

出生在饥饿年代,中小学混在文革,赶上改革开放并参加了高考,以治病救人为本,而立之年来美国奋斗。是个不算失败,但也难称成功的父亲和丈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月23日一早,我们的旅行车从Marrakech出发,沿摩洛哥公路R207,向海滨小城Essaouira驰去。经十天旅行后,略微疲惫的我渐入梦乡。突然,我被一阵杂吵声惊醒,顺着导游的指引,看到右侧窗外离公路不到百米的荒地上,有棵大树上站着一、二十只山羊!下车近看,山羊昂首挺胸,稳稳当当站在树枝上,或眺望远方,或踞高临下望着我们这些忙着拍照的芸芸众生!这就是曾被USA TODAY誉为15种自然奇观之一的“山羊上树”!

 

摩洛哥R207路旁的“山羊上树”

同一棵树背面的阿甘果

 

美国CBS报道的“山羊上树”和阿甘果,阿甘油

 

笔者曾在黄石国家公园中看到过山羊在陡峭的岩壁上攀爬。但山羊上树确是第一次见到。以前听郭徳钢和于谦的相声“羊上树”,也只当是“逗你乐”而己!但在摩洛哥这个神奇的国度,“山羊上树”却在每天上演着。

 

为什么摩洛哥的山羊要上树呢?即是环境使然,也有利益驱动的人为因素。

 

环境使然:摩洛哥南部由于受撒哈拉沙漠的影响,气候干燥少雨、土地贫瘠、缺少植被,只能生长一些耐旱耐高温的灌木。其中就生长着一种当地独有的树种Argania,简称Argan ,来自于当地柏柏尔人的称呼。中文音译为“阿甘”。这与奥斯卡影帝Tom Hanks主演的电影“阿甘正传”的“阿甘”同名,但此“阿甘”非彼“阿甘也。阿甘树每年4月开花结果,但直到次年6-7月果才成熟。阿甘果皮厚核硬。阿甘树叶,特别是阿甘果皮是缺乏植被荒漠中山羊难得的美食。所以,在阿甘果成熟季节,山羊吃完站起来够得到的阿甘果后,就攀上阿甘树吃高处的。久而久之,山羊就长了上树吃阿甘果的本事,并习惯成自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然生长的阿甘树,尽管可高达10米,但主干相对较短,且有不同程度的斜生;而阿甘树枝多横生,这也有利于山羊的攀爬。与其说这是摩洛哥山羊与生俱来的能力,倒不如说是为适应环境而获得的技能。其实,英国和瑞典的科学家就研究发现,山养是聪明,学习能力强的动物。经适当驯练,它就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工作。这可为笔者的推测提供了佐证。

 

人为因素:过去数百年来,当地柏柏尔人就发现,使用传统方法制作的阿甘油,即有独特的果仁香气,又可用来制做美食,护肤美容和治病。由于阿甘果皮厚核硬,如何去除厚厚的果皮和果核中坚硬的果壳就成为了制作阿甘油的第一道难题。柏柏牧羊人发现,山羊吃了阿甘果后,只能够消化外层的果皮,果核则太硬不能被山羊消化而排出体外,只要跟在山羊后捡拾去了皮的果核就可以省去人工去除果皮的烦恼。为获得更多的去皮果核,柏柏尔牧羊人就人为的引诱或驱赶山羊上树吃阿甘果。山羊也就成了阿甘果的天然“去皮机器”。据说柏柏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靠放羊为生的穷小子,却靠阿甘油发了财。但成了财主后,这个年轻人仍每天放羊不止。好奇的乡邻们不解,就偷偷跟在年轻人后面观察,最终发现这个富了的年轻人主要是为了检拾山羊排出的阿甘果核。随后,大家就仿而效之,传说也就成了今天的现实!

 

过去,柏柏尔牧羊人认为,阿甘果核是随山羊粪便排出的。这与南美洲的猫屎咖啡有些相似,只是没有猫屎咖啡在猫肠道里的发酵过程。现在有些介绍文章中也还采用这种说法。但摩洛哥的近邻,西班牙科学家观察和研究后发现,果核主要是从羊嘴里吐出来的,只有极少数是从粪便中排出的。山羊与牛一样,都是反刍动物,在进食一段时间后,就会将胃中半消化的阿甘果返回嘴里再次咀嚼,而最后过于坚硬的果核则被山羊直接吐出,成为阿甘果的“天然去皮机器”。另外,由于山羊是游动的动物,饱食数小时后排出的阿甘果核也起到“播种”阿甘树的目的。这也许在荒漠之地上自然扩大阿甘林十分重要。

 

当今,靠山羊上树、吃果吐核来获取榨油所需的阿甘果仁,以满足人们对阿甘油越来越多的需求己变得不可能!“山羊上树”也早己成了当地柏柏尔人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即“旅游经济”的一个部分。为此,牧羊人会引诱,有时会强迫山羊上阿甘树,以便从每个拍照的游客身上收取1美元或1欧元或10个DL(摩洛哥当地的钱)。摩洛哥人均GDP约9000美元,而50%的GDP来自于第三产业。而旅游业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山羊上树”己成为世界各地游客不可错过的独特景观。

 

阿甘树,学名为Argania spinosa,是一种多刺的常青树,可长成10米之高,树冠可达70平方米。这种树主要生长在摩洛哥苏斯河平原,小阿特拉斯山和西南部的阿拉拉斯山脉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区。维基百科介绍说,此树是距今6500万年到260万年第三纪(指地质时间。人类及当今的绝大部份动植物均属第四纪)的孑遗物种。我们比较熟悉的大熊猫、银杏和水杉也是第三纪常见的孑遗物种。阿甘树自种植起40到60年后才能结果。我们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只有阿甘樹是「前人栽樹,後人摘果」,是前人送給下一代人的一份珍貴的禮物!

 

 

阿甘树生长缓慢,质硬,但据称其的生命周期却能达450年之久!所以,有“摩洛哥铁树”之称。由于近几十年的过度放牧和砍伐,阿甘树森林面积减少超过了三分之一。为此,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阿甘树列为世界遗产类别,并将阿甘树林区列入世界稀缺和濒危生物圈保护区名录。摩洛哥政府也加大了对阿甘树的保护,颁布相关法律,规定在阿甘果生长期,不得在林区放牧山羊和采摘果实,直到成熟。据导游讲,砍伐一棵阿甘树,要被罚款1000美元。

 

阿甘树根系发达,即可深入地底去寻找水源,也能防止荒漠中的水土流失,使当地多种生物在干旱高温下的生存成为可能。所以,阿甘树也被称为“生命之树”,是荒漠中万物的生命之源。阿甘树还有一特殊潜能,即“休眠”。所谓的休眠,就是阿甘树在干旱季节的时候会停止生长和新陈代谢,直到雨季来临后才重新生长。阿甘树可真是植物界中“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

 

采用传统方法制成的阿甘油被誉为“液体黄金”。它是上海世博会中摩洛哥的镇馆之宝!之所以成为镇馆之宝和液体黄金,不仅是因为它身份特殊(第三纪孑遗物种,种植后40-60年方可结果,450年的生命周期,荒漠中的稀有植物),是摩洛哥独有的树种,而且其榨取过程费工费时、产量小,但营养价值高,是公认的天然养发美容护肤品。阿甘油中维生素E含量是橄榄油的两倍;其Omega 3和Omega 6等不饱和脂肪酸占80%,是比橄榄油更好的抗氧化剂。采用传统方法,需一个柏柏尔妇女花12个小时用石头敲开相当于五棵阿甘树的果核,才能收集到足够榨取一升阿甘油的果仁。

 

传统上,阿甘油由柏柏尔妇女全手工制成。现今,多由称之为“妇女合作社”榨取。社团雇用离异或丧偶又有家庭责任或负担如养家糊口的妇女。社团为这些妇女提供食宿或支付报酬,或兼而有之。近年来为增加阿甘油的销售,合作社也雇佣年轻貌美的女性专门负责宣传、推广和销售。作为GATE 1 的合作伙伴,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名为“MARJANA”合作社及阿甘油手工榨取的全过程。柏柏尔妇女将完全干的阿干果放在比较大的石块上,用一块小石头砸开干枯坚硬的果皮取出果核;再转到下一个妇女,用同样的办法砸开坚硬的果壳取出果仁;果仁经短暂烘烤出果仁香味后,放入石磨中加少量的水研磨成糊状;然后手工挤压出阿甘原油;最后经沉淀等步骤后制成金黄色、醇厚、带有特殊果仁香味的阿甘油。近年由于欧美对具有天然美容功效的阿甘油需求大增,许多地方已改为机榨,即增加了出油量也廷长了阿甘油的保存期。当然也为摩洛哥增加了收入。去年阿甘油出口为摩洛哥约赚取了6500万美元。

 

如果说椰枣,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中旅行者的生命之源,那阿甘树就是这片土地上万物的生命之源!

阿甘果(来自网络)

Marjana妇女合作社入口处的巨大Logo

导购小姐与玲琅满目的阿甘油及阿苷油产品。导游小姐介绍的眉飞色舞,几个游团的几十名女性游客,无论青春少女,还是资深美女,个个仁德之心爆棚,更何况也是为自己脸上贴“金”,所以立即扫货排队交钱。用一个字形容,就是“买”。

柏柏尔妇女用两块石头敲开果皮,取出果核(这里是允许排照的。在摩洛哥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拍照他人,特别是妇女)

敲开果壳,取出果仁

石磨研磨及手工挤出阿甘油

刚榨出的阿甘油原浆(左);沉淀等处理后的纯阿甘油(右下);加了蜂蜜的阿甘油(右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