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地人到二等公民
一个中国大陆第一代移民的经历
CATHY 日记,原创文学。
题目里的两个头衔中国人都很熟悉,尤其是海外的中国人,对后者更敏感。在开始讲自己的看法之前,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的简历。希望大家能更好的理解在我的角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从小出生成长在边远山区的一个军工企业。父母都是当年支援三线建设的知识分子,祖籍是北京的,家谱能追溯到上十几代人在北京。由于特殊的原因,按他们的话就是为国家三线贡献了他们的一生和子女,那就是我们。
但父母时时魂牵梦绕的还是让我们回到城市,大城市,还有就是故乡北京。儿童少年时期读书的目标也不过如此。当然我算比较幸运的一个,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那张户口本,离开了偏僻的小山沟。尽管小山沟很偏僻,但得天独厚,我能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因为毕竟小山沟80%的居民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从五湖四海而来。刚到北京时,当地的胡同串子会经常在我面前用北京土话来调侃外地人。
对外地人来说,北京土话也不是很容易能听懂的,尽管非常刺耳。那是我熟悉的乡音,能明白,也能兑回去一两句。但被排挤的感受是深刻的。不过现在这种北京土话已经不多了。话外题,其实北京有官话和胡同里的土话,当然官话更是消失了,也演变为现在的标准普通话。北京话里的请和您,我一直保留到了现在,那是文明礼貌的一个象征,好像也在渐渐消失。
但是比较显眼的是北京的著名高校里,大学教授都是外地人,都是一口外地口音。所以当时的北京高校里要倡导说普通话,大学老师还要过普通话等级,我也帮助过外地人纠正口音,学习普通话。现在,外地人在北京创造的辉煌,已经令世人瞩目,但是北京当地人呢?当时有句俏皮话: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这是一个真实的写照,当你的平台高了,你就更容易想着再上一个平台。他们可能是中国最早期的在国外的二等公民吧。此处已笑,神对人真是公平啊!
在北京有一条金标准,有户口和没户口的处境是截然不同的。尽管钱能帮助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有北京户口的人经常会问外地人:你有没有户口?谈婚论嫁的时候已经是首要的问题。当然多少有趣的故事就此展开,大家都知道了。
按同理心,中国人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了海外的移民,那也是二等公民。这是中国人的习惯性操作,自己的同胞也会这样对待你,何况有种族歧视。再加上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和对当地文化的不了解,更容易下此结论。当移民在在求职和创业上感觉极为极为受挫,很容易的,就把这归结为当地人对二等公民的排斥。按人性来说,人对人之间的排斥绝对是有的,无需否认。
种族歧视在国外已经是一个几百年的话题,加拿大政府把它列为非法的问题来对待的。还一定会存在下去,但目前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毕竟法律除不了人内心的恶,只能加以限制。
有一些事实移民毕竟要面对。
一个是加拿大的人口量,还有就是已经完美发展的经济体制和信用体制。这让第一代的创业者举步维艰,而且最低工资制度,人权保护制度,税务制度会规避一代暴富的梦在加拿大实现。但加拿大的法律和务工制度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大多数人的平等权利。淘金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了。
第二就是加拿大的高失业率,都一般在6,7%左右。加拿大政府是相对的比较诚实的。可能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导致北美的工厂很萧条。加拿大人大学普及率的很高也很早实现了,但本地人读博士的很少。那是因为博士的就业率原本就很低,据说以前不到10%,现在不到5%,加上外地移民来的高端人才的竞争,就业率就会更低,当地人也有一些抱怨。
需要补充的劳动力往往是一些当地人不愿意干的。因为社会福利好,当地人有懒惰思想或者吸毒迷茫的人,宁可选择吃政府救济,也不愿意从事辛苦的最低工资工作。
其实,正因为他们需要一些工作岗位,稀缺的时候,有些英语不好的移民来的人士也能顺利找到工作。比如说10多年前学电脑专业的人员,语言不能交流也能顺利找到工作,但是现在就不可能了。因为一方面加拿大的本地技术人员已经补充了很多,再经过10年的调整,软件行业的公司都移到了中国和印度,不需要在加拿大开公司了,成本高么。
当然本地好的工作都是有目共睹的,本地人都在为之而努力,当然会对外地人来防范,因为他们本来就不缺人,而是自己都在争斗中。
再回到语言上的歧视。想想当年带有外地口音的人,在上海北京遭受的歧视,我觉得加拿大人已经是相当有爱心了。还会有人主动的出来教你英语,给你免费的英语学习。当然人不可能做绝对的好人,每个人都有自己能承受容忍的限度。
也有一些种族极端分子,但是因为碍于加拿大法律和文化的限制,就算他们心里1万个愤恨,当面还得有微笑。顶多是不拿眼神正眼看你而已,也不能光天化日之下做些坏事。就算偶有一事,也会很快被法律制裁。到这里初来乍到的中国人觉得是非常友好的,一个是他们专注的眼神总在凝视着你,这只是它本身的一个固定的文化特点。另外,他们必须要见面客客气气的,一般当面都避免冲突。所以,他们都能做到有礼貌,很安静,在公共场合不搅乱秩序,这也是加拿大人基本素质教育比中国高的一个典范。但人的道德和内心世界是没办法用法律来规范的,在中国,可以随便把他的愤怒和偏见都宣泄出来,在加拿大却要小心规矩的掩盖,这就是不同。只有当你不熟悉当地的套路和语言的时候,才容易掉入陷阱。不过一旦你有了信心,知道他们的规则,就算进了陷阱,也不会让人得逞,甚至能让他们被绳之以法。
只是顺便热心呼吁一下,有一些英文和工作已经非常不错,稳定生活在加拿大的中国人,不要把时间都放在做饭上,我也在改。经常到公共场合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选举,这样就让自己族群的形象能更好一些。但也劝一些英文水平不是很高,但自以为很高,到处试图在西人拉关系的人,回家多磨练一下英语,再出门。因为西人绝不会当面嫌弃你的,不要把自己的机会早早的给扼杀掉,还是要有点耐心,不要那么过于急功近利。
另外更理解中国人做父母的心。来加拿大以后,公共教育体系是不讲究竞争的。所以,孩子一味的学习好,在学校也得不到鼓励,相对会显得更孤立一些。当然这和西人的教育理念有一些相左,我曾经和一个非常喜欢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交流过。我说到过这个特点,老师从来不排名,更不会鼓励学习优秀的。老师的回答是为了防止学习差的人被打击。另外,她很欣然的对我说,你既然学习已经很好了,那么就去得到你该得到的吧,没人能够阻挡你,为什么还需要没用的鼓励呢?你的分数已经鼓励了你,过多的炫耀只能带来嫉妒和打击。她甚至告诉我加拿大有一个名言:第2名是最好的。因为第1名付出太多,而且要遭受各样的嫉妒打击,反而是第2名各得其所,乐在其中。真是很睿智啊!
我知道很多中国的父母,都是本着为孩子牺牲来的加拿大。生活上尽力的改变和经历各种的不方便,已经心情很低落,再加上学校教育的不同,有的父母会变得很失落和愤慨。而且要面对同一个问题,那么就是孩子即使得到了哈佛的博士,就业率也很低哟。不转变教育思想也影响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过早的判断自己被二等公民之前,还是先负起一个公民的责任。不偷税漏税,不要在小事上无底线的犯错,让你对得起加拿大这个公民的称号。而且学习加拿大的文化和法律,才能行使出你公民的权利,就像当年那个加拿大老师鼓励我的话: 这里没人能真正阻止你去做任何对事情,好的事情。如果你够好,就去拿到你想要的,做你想做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