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马蒙坦美术馆的两层楼,还是没看到传说中的莫奈的’大量作品’,包括那幅《日出印象》,我有点疑惑是不是记错了。在一楼猛找,无意间钻进了'东方风情艺术画展'。该展从三月七日到七月中旬结束,汇集了50幅法国画家在去东方旅行或生活其间创作的画。说是东方,其实最东不过土耳其,很多是北非及东非--帝国时期的法国殖民地。
画展入口左侧是介绍,右侧的小肖像画令我顿时驻足。这不是英格尔的《大宫女》(La Grande Odalisque) 局部头像么。画旁的介绍,第一行(通常是画作者)也是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画框上也是'INGRES'。确定是英格尔本人画的无疑。前一天晚上刚在卢浮宫看到那幅大画作,全身的,宫女后背到臀部特别长,后来有骨科医生专门研究过,说这宫女要不多长了好几节尾骨,要不画家有意多画了一段,总之不成比例。原来同一个土耳其宫女还让英格尔画过两回?一回全身的一回局部的?
下面这张是卢浮宫的自拍,慌慌张张地没拍清楚,自己也没注意。
走进门框进入画展,赫然发现那幅全身的大宫女。昨晚上还在卢浮宫呢半天就给搬这儿来了?不可能啊。
仔细一看色彩特别艳,宫女的五官与门口那幅局部的也有细微差别,回家一查才知道这幅是法国画家Jules Flandrin 在1903年的临摹作品,是位于法国南部的英格尔纪念馆的馆藏,为这次东方展,特地运到巴黎马蒙坦的。
顺便放一张恶搞版的。
接着又一幅熟悉的英格尔的画--《瓦平松浴女》(La baigneuse Valpinçon )。也是昨天刚在卢浮宫看的,今天就跑这儿来了。我于是断定这是美术馆在搞鬼,这幅也是别的什么画家临摹的,于是决定不给它照相。回家一查懊悔不已。这个在马蒙坦美术馆的浴女是真的呀。是英格尔自己画的,叫《小浴女》,因为只有35X27厘米,是英格尔于1828年画的。那个脍炙人口的《瓦平松浴女》画于20年前,好大个,1460 X 975 厘米。相比于瓦平松浴女孤零零的一个人,这幅小浴女添加了六个正洗浴的土耳其女子做背景。当时根本没注意!
左 La baigneuse Valpinçon (1808);右 La petite baigneuse (1828);
接着参观。多美的犹太女孩啊,五官精致,神态高雅,卷曲浓发倾泻如瀑布。
《La Juive de Tanger》 (A Jewish Girl of Tangier)。画家是以擅长画东方人物著称的 Zacharie Charles Landelle 。画于1866年,比现在后期制作成油画效果的照片还要精准入微。人家这可是画出来的,不是相片。Tangier是摩洛哥北部的港口。
还有反映当时风土人情的绘画。这幅《奴隶市场》,画家是法国的Jean-Léon Gérôme, 作于1866年。画一出来引起法国公众的非议。画家有意将美丽的女奴画得犹如希腊雕塑,姿态造型与常见的雅典娜或维娜斯一致,这使观画者无意中把画上的女子当成高贵优雅美丽的化身。而这么高贵优雅美丽的化身却被黑不留秋的脏手掰开嘴检验牙齿,跟牲口似的,观众表示从情感上过不去,受到了伤害。
这幅好象比较有名,《Scène de Harem, Femme Mauresque à sa toilette, 1854》,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介绍。画家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代表人物Théodore Chassériau。画的是土耳其苏丹的后宫女眷出浴,和中国明清的文人乐衷于画贵妃出浴图有异曲同工之处。
上一张明代仇十洲的《贵妃出浴图》。呃,这已经是最美丽动人的版本了。其他版的贵妃都裹得严严实实的,一点不象刚洗完澡的,人也瘦的象竹杆,极力表现弱不经风之态,太对不起大唐盛世了。
两幅画都在表现贵妃被'侍儿扶起'那一刻。这么一对比,我很有些怀疑那幅苏丹贵妃出浴图的真实性。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心胸如此开阔么,会让一群壮汉'侍儿'伺候他的女人洗澡么。
这里竟还展出一幅柯罗的人物画。《躺在草地上的年轻的阿尔及利亚女人》。 巴比松画派的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 柯罗,人物画不多,其中有一半是异国情调的女子。据说他喜欢让模特穿上阿尔及利亚、罗马或者希腊的服装然后他照着画。异国情调的打扮在他眼里更具浪漫和奔放性,激发他的创作热情。
我脑袋后面那幅也是Theodore Chasseriau的,就是上面画苏丹贵妃出浴图的那位,这幅画也很有名《Danseuses marocaines. La danse des mouchoirs》,画于1849年,画名翻译过来,大概是"摩洛哥舞者的手帕舞"。
大图
还有一些'东方'风景画。
东方风情领略完,出口处有洗手间标志,往地下一层指。我们打算先去洗手间,再回来找莫奈。下楼到地下,迎面墙上贴着巨大的Claude Monet两个词,底下是他的介绍,和馆藏的作品名录。汇集了世上最多数量的莫奈名画,竟然都放在地下室?!
地下室的摆放也与地上迥然不同。上面两层小楼真的是家居生活的样子,有家具有装饰有烛台古董餐具,挂在墙上的名画们俨然陪衬品。这里可是地地道道的美术馆了。
进去以后右手边一个小角落里,单独一面墙上挂的《日出印象》。很寂寞,没人看。
我们仨围着它仔细观看了几分钟,无人打搅。很好,方便给妈妈和名画合个影。
此画是莫奈于1872年在法国北部勒阿弗尔港口创作的一幅油画。"该画描绘了晨雾笼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用美妙的光的变幻与运动展现了迷人景色,以及画家用轻快跳跃的笔触刻画了光在宽阔的海面上反射与颤动的生动景象。
该幅作品突破了传统题材和构图的限制,完全以视觉经验的感知为出发点,侧重表现光线氛围中变幻无穷的外观,是莫奈画作中最典型的一幅,也是日后最具声誉的经典画作,是印象画派的开山之作。" --摆渡
两年以后,1874年4月,“独立派”画家们在巴黎摄影家纳达尔的工作室举办了第一次自己的展览会。以莫奈、雷诺阿、西斯莱、毕沙罗、德加为中心,包括布丹、塞尚在内的30个画家的165件作品参加了展出。《日出·印象》在这次展览中首次展出,收获一大堆砖头,够他盖好间房的了。
"什么玩意…","乱糟糟一堆,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这也叫画?",有人问站在画旁的莫奈,您这是啥派?恰逢《喧噪》杂志记者勒鲁瓦,看到画的名字,不屑一顾地斥之以鼻,"还啥派?印象派。"莫奈一听,"啊对!印象派。我们这是印象派。"
几天以后勒鲁瓦便在报纸上刊登了评论文章,"印象派,乱糟糟一团浑沌,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除了留下点印象以外,什么都没看见!"印象派由此得名。
假如用上边的贵妃出浴图还有犹太女孩那些画的标准来看,这种乱七八糟跟小孩子涂鸦似的东西的确不能叫'画'。所以当时人们一提'印象派',就是'他们不会画','一群外行'。在如印象派那样画画之前,大众也好画家也好,既定的创作方针是真实,这已是几百年来形成的固定思维。你至少要画的象那么回事吧,鼻子眼儿的都能看出来,然后再谈其他的,技法。他们要是知道日后还有毕加索那样的鼻子眼儿全落一块儿的,不知做何感想。印象派,虽然不讲究轮廓,至少还能让你分清了哪儿是鼻子哪儿是眼睛。
看整体而不是局部。就是印象派的色彩理论之一。但理论都是先于大众审美而诞生的。大众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从"盯着画不放"的老习惯,进化到"退后几步,看画的色彩和整体气氛"。
十九世纪中后期,光学研究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为莫奈如三棱镜般的眼睛,提供了科学依据。大众之所以最终接受了莫奈的'一团混沌',皆因他们终于认识到光照射到物体上的色彩,是瞬息万变的,每一秒的变化都很大,根本不是同一色系。比如一束日光照到一片叶子上,这片叶子上会呈现一小块一小块的、深浅不同的细小区域,随着日光流水般倾泻于叶面,下一秒那些琐碎的小片就换了近似的颜色。普罗大众或者以前的画家如果想将这景象画下来,会用深绿浅绿 or whatever调色板上调出的绿来表现,但其实,那根本就不是绿,不是绿色系。正如光学中的日光分解,看着是黄色的,角度稍微一动就从黄中散射出蓝或者紫来,而发散出来的这些色彩,完全不是同一色系。莫奈的眼睛,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在他之前,人们连想都不想就会脱口而出树叶是绿的血液是红的,而真实的情况,是无论什么都包含着千百种颜色。就象哥白尼提出的地球绕太阳转,莫奈对色彩的认知和表现,在当时同样的惊世骇俗。
所以印象派最善于表现的,就是色彩之间的关系和外光对它们的影响,通过所画的物体,体现光色的微妙的,斑斓的变幻。
象这个,上次提到的那位女画家默里索的《苹果树》,Berthe Morisot - In the Apple Tree, 1890, 树后面那位连五官都不给人画,可就因为她画出了光线笼罩下的朦胧重叠,阵风吹来那一刻的模糊不清,就成了名画,收藏在马蒙坦里。
不讲究细腻的线条,通过“零乱”的笔触来展示光、影、雾交融的景象。这对于正统沙龙学院派来说乃是对艺术的叛逆与亵渎。印象派的画完全是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是画家瞬间作画情绪使然,和官方学院派艺术推崇的那种谨慎而明确的轮廓,呆板而僵化的色调的美学要求完全相反。”印象派的诞生是美术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是色彩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将光与色的科学现念引入到绘画之中,开创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它科学地分析和表现了光色之间的关系,简洁,洗练、灵动。对现代的绘画色彩和设计色彩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与借鉴意义。” --摆渡
我们俩正看的那两幅,右边的是1877年莫奈画的巴黎Saint Lazare火车站。左边是1875年画的日光下的雪景。
当然这里最多的还是睡莲。才知道莫奈画了这么多睡莲啊。虽不比桔园的几幅巨卵形的震撼,也够叹为观止的了。这里的三四十幅睡莲,用我爸的话,是”见证了莫奈从画世间珍品,到画农村炕头上大花被面的全过程”。他把晚期莫奈的睡莲比做印花被面,重复印刷,俗气而没有新意。比如这些
爸指着画上几条垂柳,"你看看这个",他依次指过去,"你能看出这一条和那一条有什么区别么?他画到最后都成体力活了,不动脑子,重复劳动。"
莫奈43岁那年搬到吉维尼的花园洋房,直到86岁高寿去世。他后来患上了白内障,体力也明显下降,所以他50岁的睡莲,比如这些,
确实是比80多岁睡莲技法更精,艺术价值更高。
我问我爸,为何梵高怎么画都不被人认可,而同样'开辟鸿蒙'的莫奈能成为成功人士。爸的回答很简单,"活的长。"
寿命长,就算你的画'辣眼睛',你总有机会翻盘。只要你不断地画,时不时拿出来吓唬公众一下,总有一天会被接受。而艺术家的特点,就是一朝成功吸睛,名利双收。
1890年代-莫奈开始专注而且持续的以睡莲主题创作。他出生于1840年。
1900年代-莫奈的视力开始出现问题,但他仍继续绘画,而且还在画睡莲,越画越大。
1910年代-莫奈遭受第二任妻子在1911年去世,1914年长子去世的打击,视力也急速恶化。讽刺的是,莫奈到此时才算是成功画家,作品开始受到国家收藏,并有钱建了大型画室。他开始画大型的睡莲壁画。
1920年代-莫奈的晚年仍持续创作,这个时期他的重心放在卢浮宫即将展出他的睡莲作品,尽管视力越来越差,已经接近失明,他还是画到1926年12月5日去世为止。莫奈在画坛不倦探索,辛勤耕耘了70余载,为后世留下了两千多幅油画、五百多件素描作品。这个记录好象是名画家里面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