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所有认知, 都是充满偏见的。
当有人说我们的见解是一个“偏见”的时候, 我们往往不怎么开心。 因为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是“公允”的, 是圆满智慧的。
当有人说我们的见解是无上智慧的时候, 我们往往会很开心。
这里边的道理, 其实正是说明, 人类是充满偏见的动物, 而人类的认知, 也是充满偏见的大集合。
那么,偏见是怎样形成的呢?偏见的背后是因为“小我”, 而这个小我往往还很“自我”。
恐怕没人不知道苏轼, 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的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是个官员, 是个大文学家, 同时也是一个大居士,一个禅师。 所以, 细读他的诗, 往往有很多的寓意。 我曾经写过《你读得懂《西游记》吗?》。 里边说,极少人能读得懂《西游记》。 也举了苏轼的例子。 很多人觉得, 古文念的好, 就能读得懂古诗。 其实往往不成立。 因为古诗里边有很多文化历史哲学。 而如果一个诗里边同时有了“禅机”, 那么就很难被普通人看透。 就像禅宗的公案, 往往很难参透。
这首诗相对来说, 字面的意思非常直观简单。 但同时,却归纳出了人类认知的几乎最重要的特点,那就是认知的相对性,不完整性,和主观性。
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我们可以看到大不相同的东西。 比如山, 各个角度看,各个时间看, 各种心态看,往往都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边有客观的局限性,片面性,也有主观的局限性,带着主观色彩。 所以, 可以说人类的认知, 几乎全部是偏见。 那些用偏见归纳出来的“道”, 也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偏见罢了。
那么, 尽最大可能摆脱偏见的方法是什么呢? 从苏轼的诗里边,我们可以推论出, 既然“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那么, 为了识别庐山的真面目, 是不是可以通过“离开庐山”呢?
这个推论, 不完全成立。 从入世/出世的角度来理解。 要想真正的出世, 必须要有入世的经历。 但是,为了看清楚人间道, 恐怕又要出世,站在庐山外看庐山。 所以, 为了看到庐山的真面目, 恐怕既要身在其中,各种探索,还要有最后的抽离,离开庐山看庐山。
再比如静坐, 如果想理解静坐, 恐怕首先要成为一个静坐的高手。 如果自己从来不是静坐的高手, 就试图深刻理解静坐,一定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就算那些出现在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的书,专门讲静坐的书, 其作者往往不是什么真正的理解静坐的人。 只是一些逻辑推理,一些思想游戏罢了。 之所以成为bestseller, 也无非说明了“大众是盲目的”。或者说, 吃垃圾快餐的人, 往往是大多数。 在智慧的领域, 开放是好事, 但民主是一件坏事, 因为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但是, 如果想真正理解静坐, 在进入庐山,做各种详尽深入的探索后, 恐怕还需要有能力走出庐山。 也就是说, 静坐仅仅是一种修行的“方式”。 而修行本身,可以远远比静坐博大,丰富。 如果认为静坐就是修行的唯一一种“方式”, 也是一种“井底之蛙”的见解。 哪怕是关于静坐本身的理解, 也需要跳出静坐本身, 在大图景中理解。
这就像练瑜伽的人, 不能认为,这个世界只有瑜伽才是最好的健身方法。 或者, 练空手道的人认为天下最高的武术是空手道。 练咏春拳的人, 认为咏春拳是天下第一。 这些,都是一叶障目,井底之蛙的认识。
讲几个故事吧。
Pinnacles National Park 是离家最近的一个国家公园, 一个多小时就能开到。 但是, 以前从来没有去过。 就像在北京上那么多年学, 也没有去过故宫,颐和园一样。
上个周日,终于安排了一次Pinnacles一日游。 因为有不到三岁的小孩, 就选择了比较容易的Balconies Cave Trail.
一路上, 最大的两”块“岩石是The Balconies 和 Machete Ridge. 尤其是Machete Ridge, 可以说一步一景, 不断的随着位置,角度,远近,光线,和心情而变化。 顾名思义, 这是一个像大砍刀的岩石。
当绕到The Balconies那一侧的时候, Machete Ridge看上去并不像大刀, 而是一面很大很大的石头墙, 堪比Yosemite 的 Half Dome。 大儿子说, 看上去像一个猩猩的脸。 我和妻子开始并不觉得, 但经他一说,顿时觉得好像啊。 大儿子是左撇子, 据说左撇子的人, 右脑比较发达,也往往是偏向右脑型的思维方式。 妻子,也是一个典型的右脑思维的人。 右脑思维的人, 在左脑思维的人眼里, 往往是“无厘头”, 不着边际。 比如, 大儿子和妻子听音乐,都能听出音乐的“颜色”, 比如这个曲子是红色的, 那个曲子是蓝色的, 甚至有时候可以精确到浅红色带着一丝丝蓝色。
可能是因为左撇子的原因, 大儿子到现在7岁了, 拧螺丝都是反着来的。 我想, 当他很小的时候, 他会模仿大人拧螺丝, 而大人是右撇子,他简单的模仿过去,就很容易变成相反的。 时间久了, 这个模式就会留下烙印。 相反, 小儿子在两岁左右,就会拧螺丝,几乎从来不会错,他是右撇子。
所以,左撇子的哥哥和右撇子的弟弟,在很多地方都截然不同。
在The Balconies的下面, 有一片地方,长满了各种树, 在树林中,有一块大约十几米高的岩石。 这种圆咕隆咚的岩石,在Pinnacles里边,到处都是。 虽然这个公园叫Pinnacles, 但是, 很多很多的石头其实是这种圆乎乎的像鸡蛋一样。
在这块大石头下休息,喝水。 爱攀爬的大儿子就开始往岩石上爬。 在岩石上倒着一棵树,借着树的帮助,大儿子可以爬到大约3-5米高的地方。 看着儿子爬,最忍不住的自然是我。 于是卸下身上的背包,手机, 开始攀爬。 这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看上去就像有大碎石的水泥块。 这些碎石长在岩石上,颇为结实,所以爬起来,很像室内的攀岩。 不到一分钟,我就可以靠近顶端。 但是,最后的2米,也就是2-3步的高度, 有点难。 我有点犹豫, 因为是没有任何保险的攀爬, 如果一旦失手, 也可以把自己摔个半死,甚至毙命。 尤其是下来的时候。 而且我也不确定翻过去以后,背面是什么。 如果背面是悬崖, 心理负担会比较重, 骑在在顶端的时候,会很紧张。 想了想, 下面妻子儿子们都看着,还是保守点吧。 于是退了回来,嘴里念念说, 不冒险了, 犯不着。 妻子在下面说,终于长大了。
于是,儿子继续爬,上去又下来又上去。 儿子和我都鼓励妻子也去试试。 于是妻子也去试了几趟,大家都非常开心。 在下面看着的我, 其实眼睛一直盯着顶端,在筹划着一个万无一失的攀爬。 等妻子下来了, 我就再上去。 妻子一看我上去,就知道我要干什么。想制止的话,到了嘴边收了回去。因为既然要爬,就让我安心的爬,尽量减少干扰。
踩稳每一步。 也很顺利就到了顶端。 发现还好, 背面比较缓, 我就在ridge上走了走, 看看各个方向。 风很大。 也许是因为在山洞里一直抱着小儿子爬, 手臂脖子都不是很松快。 于是, 在石头的顶上盘腿静坐了几个呼吸。 算是定定神, 放松放松手臂和脖子。 然后, 踩稳每一步往下。 可能是因为疲惫,也可能是因为紧张, 腿有一点点的发抖。 不过,还好难度不算高,所以还能保证万物一失。
那么为什么第二趟可以比第一趟轻松那么多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一回生二回熟。 第一趟已经积累不少的经验,也开始进入状态, 而第二趟,是在第一趟的基础上, 可以省去很多悬念和未知,从而集中精力在最后的那几步。
这种情况,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 很多新鲜的事物,我们第一次接触的时候, 会因为陌生,有很多的顾虑, 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零碎的。 但是当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 这些零碎的认识,就会慢慢的形成一个整体。 到最后,我们就有了一个全景图。
静坐也一样, 每一次实践, 都是一个碎片,当碎片越来越多的时候, 并且渐渐的拼凑在一起的时候, 我们渐渐的就能看到静坐的本来面目,一个完整的景象。 也是一个更立体,更深入全面的景象。 那个时候, 我们就会做到自由自在, 好像静坐是我们的第二本能。
这里边, 涉及很多的因素, 包括身体的,心理的,哲学的, 精神的。 而真正把我们带到岩石顶端的, 只能是一步一步的亲自的攀爬。 不管多么精心的想象中的攀爬,都是不够的。 也只有当你踩下每一脚,每次伸出手抓住那一个个突出的小石块或者一个个小洞洞, 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攀岩。 也只有这样, 才能去揭开一个个悬念。 直到最后看到岩石的另一边是什么样的。 骑在顶上,吹吹风。
虽然是一次很小很小的冒险。 但是也具备冒险的所有元素。 也同样有生命的威胁。 而当生命成为赌注的时候, 我们往往会放下没必要的虚构和幻想, 也更为脚踏实地,更真实的面对自己。 比如, 我妻子,是绝对不会尝试去爬到顶端的,因为摔下来的几率非常大, 而摔下来,丧命的几率也非常大。就算她多么的不服气,多么的要强,多么的对我不屑一顾,她也没用勇气亲自去证明。当然她没有这么多想法。
但现实中, 人们往往如此, 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行, 也可能没有任何的实践,却夸夸其谈,自命不凡。 其根本,就是没有这样的一个现实的“威胁”。
在很多时候, 人们并不是很在乎自己的生命。 大抵是因为“性命攸关”在很多时候是不那么显而易见的。 当人们“看不见”的时候, 就会“勇敢的赴死”,就像飞蛾扑火。 不是飞蛾不怕死,而是飞蛾不知道会死。
所以健康的人, 或者好好活着的一种重要素质, 就是“看得清”。就像如果有人把你的眼睛蒙上, 你是决然不敢开车的。 但是, 事实上, 我们大部分人的眼睛是被蒙上的,可是我们往往并不知道这个现实。 也正因为此, 才有了那么多的人间悲欢离合五彩缤纷的故事。 健康,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于是,才有了那么一波人, 为了“看清”这个世界, 不惜一切代价,上下而求索, 孜孜不倦。
=====================================================
给《傻人的乐观主义》一个小小的注解。 这是今天早上收到的信:
先生好!
谢谢您在百忙中的回复,所说的一切我都完全认可。我是有点悲观主义,容易先想缺点。也知道这样不好,一辈子的毛病了。这是否与身体的阳气不足有关呢?现在的我用以前的观点看是完全健康的人,能吃,能睡,也不头晕,精神尚好,但是认识了您,教会了我观、觉与静坐,每当安静的时候就清楚的知道身体哪里有紧,哪里不通,想去除这些不畅,变得有些贪心。其实自己已经很幸运了,若不是您,我以后的生活就是带着这些紧、痛、失眠、头晕等慢慢的走下去,理所当然的认为人老了都应该是这样,是您改变了我,至少身体的好坏自己可以部分作主。我已经变好很多了,身体的紧已减轻不少,假以时日,我相信会更好,因为有先生您在关键时刻的指点!
昨天晚上去菜地浇水,提一桶水时突然觉得右腰下方疼痛,然后就不能弯腰了,强忍着回家马上躺下放松观觉痛点,然后做压脚练习,感觉好些后又静坐半小时。今晨起来还是有些痛,马上就练习压脚功法,半小时过去,走路一点问题也没有了,弯腰还是有点感觉,但比昨天明显好些。今天我主要做这个练习,您说我处理的方法对吗?
谢谢先生,祝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