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轻症
■ 推荐:
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
银花15g、连翘15g、桑叶10g、菊花10g、桔梗10g、牛蒡子15g、竹叶6g、芦根30g、薄荷(后下)3g、生甘草3g
麻杏石甘汤加减:
炙麻黄5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5g、知母10g、浙贝母10g、桔梗10g、黄芩15g、柴胡15g、生甘草10g
■适应症:
咽红不适,轻咳少痰; 口渴咽痛,眼结膜充血
从中医角度讲,流感属于温病,一老一小最易中招,所以尤其要留意流感的蛛丝马迹,在流感初期便加以遏制缓解。
一般来说,流感初起时多出现咽红不适,轻咳少痰等症状,轻症患者的中医治疗可内服银翘散合桑菊饮。银翘散合桑菊饮由10味常见中药组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抗温病效果显著,被历代医家作为治疗温病的常用方剂。
如若患者感受外邪,出现高热,严重咳嗽,黏稠不易咯出,口渴,还有咽痛,眼结膜充血等症状时,属表寒里热证,此时急当清泄肺热、止咳平喘,所以推荐麻杏石甘汤。
这是源自“医圣”张仲景的治咳良方,临床大多用于治疗各种肺炎、支气管炎、鼻炎等,在治疗肺热咳喘上有显著效果。方中炙麻黄为君药,辛甘大寒的生石膏为臣药,且用量倍于炙麻黄,可使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杏仁降肺气,生甘草益气中和,用为佐药,助清肺平喘。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马融提醒,儿童脏器发育不健全,用药剂量需遵医嘱调整,一般3~7岁患儿吃1/2成人量,7~14岁吃2/3成人量,14岁以上吃成人量即可。此外,此次新方案中首次推荐儿童抗流感中成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等都是轻症患儿的选择。
流感重症
■ 推荐:
宣白承气汤:
炙麻黄6g、生石膏(先煎)45g、杏仁9g、知母10g、鱼腥草15g、葶苈子10g、黄芩10g、浙贝母10g、生大黄(后下)6g、青蒿15g、赤芍10g、生甘草3g
参附汤:
生晒参15g、炮附子(先煎)10g、黄连6g、金银花20g、生大黄6g、青蒿15g、山萸肉15g、枳实10g
■ 适应症:
高热不退,喘促短气,或伴心悸;神识昏蒙,口唇紫暗,四肢厥冷
对于流感重症患者,《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版)》中细分为毒热壅肺、毒热内陷两种类型辨证论治。
毒热壅肺型流感患者一般会出现高热不退,咳嗽重,喘促短气,头身痛,或伴心悸,躁扰不安等症状,此时需解毒清热,泻肺活络,推荐基本方药宣白承气汤。
马融介绍,宣白承气汤与麻杏石甘汤同是宣降肺气的温病治疗方剂,不同之处在于,宣白承气汤中加入了有通便之效的生大黄,成为了肺肠脏腑合治的代表方,方中石膏、杏仁清热,宣肺气之痹,大黄通腑,去肠胃之结,特别适用于“清肺定喘、泻热通便”的治疗。
毒热内陷型患者则会出现神识昏蒙,口唇紫暗,呼吸浅促,咯粉红色血水,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汗出尿少等症状,此时当需用急救垂危的良方——参附汤。参附汤是救急方,方中重用人参,其甘温,大补元气,附子温壮元阳,是中药里能够“回阳救逆的第一品药”,有利于治疗四肢厥冷、脉细欲绝的急症,从而补气回阳。二药共用,最能振奋阳气,益气固脱,适用于病势危重者。
但要注意,附子味辛甘,有毒,此味中药用法用量要求极为严谨准确,用得好可“起死回生”,疑难重症往往能收奇效,用错可能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谨遵医嘱。
流感恢复期
■ 推荐:
沙参麦门冬汤:
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浙贝母10g、杏仁10g、青蒿10g、炙枇杷叶10g、焦三仙各10g
■ 适应症:
神倦乏力,气短无力,咳嗽少痰
此次新方案中一个典型更新之处还在于加入了流感恢复期的治疗方案,使得流感治疗更为全面。一些流感患者,在退热后仍旧会出现神倦乏力,气短无力,咳嗽少痰的症状,刘清泉解释,此为流感导致的气阴两虚,正气未复,推荐服用沙参麦门冬汤进行调养。
“沙参麦门冬汤”是清代中医名家吴鞠通记载在《温病条辨》书中的中医名方,常用于治疗温病后期,燥热邪气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的病证。主要由沙参、麦冬、五味子、浙贝母、炙枇杷叶等8味中药组成,方中主药沙参、麦冬可清养肺胃,生津止渴,炙枇杷叶可下气化痰,对流感恢复期调养有良效。
参考链接:
2.“健康时报网文章“流感诊疗国家方案来了!3个阶段3个药方”
如有错误,欢迎各位网友指正。
具体用药请务必咨询执业中医师。
【声明】我不是医生,在文学城论坛和博客的言论皆为网友互相探讨,不构成任何人求医的指南和依据。身体有恙,请看医生。本声明适用于本人在文学城论坛及博客的所有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