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反环保的各种手段

人生境遇不可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本人一直在研究实现降碳的正面实践, 但是看到反环保的各种借口,忍不住站出来总结一下反环保人士的各种手段, 以正视听。

一。攻击科学整体。

被商业利益收买或者出于政治理念的少数科学家攻击科学是反对控烟开始的。 烟草商通过烟草商策略阻碍禁烟, 一直跟科学斗到21世纪,害死了无数人。 参与者之一就是那个 Climate Change Reconsidered的最后那个作者Fred Singer.  Fred Singer 曾是冷战时期很著名的物理学家, 出于反对共产主义, 防备苏联的冷战思维,反对一切与政府调控有关的事情, 从吸烟,到酸雨,到 再到暖化,一直站在科学对立面。  每次都是错的,但每次都起到了延缓治理害人害环境的作用。  类似的还有Jastrow,  Nierenburg,等。  这些物理学家是出于政治目的。 而另一类是出于经济利益的有被石化公司收买的Willie Soon, 还有不是真正科学家的Patrick Michaels.    他们的视频或文章里犯的错就不该是科学家犯的错。 

这些科学家每次都[故意]站错,到后来把Rachel Carson当靶子开始,攻击整个科学界,才有现在大众对科学家的整体不信任。 科学家有不道德的, 比如上述几位物理学家。  但整体都不是为了钱的。 如果就想赚钱,就不干科学了--都是聪明的人。

二 。混淆科学与政治的关系。

科学与政治各有各的功能,并不是非要完全割裂的。 比如, 生物学界发现吸烟致癌,就需要政府行动禁烟,征税, 在烟盒上贴标签。 科学发现了事实,要通过政治解决问题。 类似的事情还有治理酸雨,臭氧, 停用DDT等。 如果科学界发现了暖化的现象,预测了不作为的危害,而不采取行动,那科学就没有完成它的任务, 可以说是科学的失职。

有人老把环保跟姓社还是姓资联系起来,比如,当初反控烟的Mongering之一, 就是现在政府来控制你吸烟, 就是走向共产主义的第一步。 

我们应该处理好科学与政治的关系,重视解决问题少谈主义, 不要谈社色变。 以科学指导政治,避免政治指挥科学。

三.故意用错误的方法来否认目标的可行性。

当美国当初要登月的时候, 科学家与工程师不是用各种蹩脚的方法来证明其不可行性, 而是用创造性的思维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比如, 用想出用月球轨道交汇(lunar orbit rendezvous) 的办法来解决燃料不足的问题。

如果要达到降碳的目标, 我们不是要人们停止呼吸, 不坐车,不坐飞机。  当然如果能少节约少排一点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要实现大规模降碳的目标就要从工业,系统上入手, 其实有很多已经实现的科技可以用来大量的降碳。有些正在具体应用在实践中,比如绿色建筑。 有些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例如,花旗银行已经在德州试点,正在逐步实现全再生能源的目标。

美国登月, 那是"nice to have"的事情, 尚且爆发出超级的创造力,  解决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是"must have", 不是不可实现。 

有人如大号蚂蚁说降碳是反工业,反进步。  实际上这是刻舟求剑保守的思想。要知道,  通讯科技与可再生能源代表着进步, 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守着化石的旧工业保守落后才是真正的反进步。 

四。人为制造完美拖延

Perfection Paralysis 本来是人不自觉的出于对完美的追求而不自觉地拖延。  而这一思维模式却被反环保人士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说, 人要是不想释放二氧化碳就得停止呼吸; 电池车也不是零碳, 也会有污染,等等。

巴黎协定给我们设定了11年后和30年后应该达到的目标,并不是我们现在就得是现在。  在此之前, 我们可以通过现有科技,大量降碳。  比如,美国给芯片做硅金属的工厂, 用的电足够供应一百万人的城市高峰时期的用电。 它排出的废气是800摄氏度。  现在就有科技可以二次利用这个废气供电。  这比个人在生活中能省的电要高得多。

降碳从今天开始, 循序渐进地实现2050零碳在技术上不是不可能的,需要的是齐心合力。  就算2050实现不了零碳,大规模降碳也比守株待兔强。

五。树立各种稻草人。

反环保人士树立了各种稻草人.  稻草人是一种逻辑谬误:就是把对方没说过的话,塞到对方嘴里,把对方没有的立场垫在对方脚下。 这可能是因为没有真正阅读过资料的臆想,也有可能是故意混淆视听的谣言。

比如carbon tax就是给 IPCC交税。 Carbon tax是各国甚至个州内部自己的事,不会把税交给联合国。 全世界有已经有四十多个政府自己实现了Carbon tax。Carbon tax可以实现revenue nuetral, 就是换钱于民, 并且其实阿拉斯加的石油dividend, 从本质就可以看成是一种carbon tax. 

 

SwiperTheF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dox' 的评论 :

科学家模拟了, 而且用模拟做了准确的预测,你还是没看Paper
mad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wiperTheFox' 的评论 :

二氧化碳当然对温度有影响,但现在并没有人能从逻辑上证明二氧化碳是当今气候变化的主因。你下面贴的所有东西,所有研究气候变化的学者,都未能做到这一点(当然,由于这个课题的不可模拟,极难归纳,变化周期长达几十万,几百万年等特性,这也不全是这些学者的错)。

在这样的情况下,着急地片面地把碳事实上归为万恶之源,不科学,不逻辑,不现实,而且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有些产业和政治势力夺取影响,获得利益,打击商业对手的工具,可悲。

更何况,从长期来看,至少以几百年,上千年为单位来看,现在地球究竟是在变暖,是不是就这么一直暖下去,还是处在又一个冰期的开头,也没定论呢。
SwiperTheF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dox' 的评论 :
暖化指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是整体

巨变是指局部天气变化, 是整体暖化的后果

我下面给你的文章里总结的很清楚, 二氧化碳与温度的关系

mad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wiperTheFox' 的评论 :

有一点不对,暖化的主因并不确定,具体的我下面已经说得够多,不重复了。

更何况,这些年来,连“暖化”这个概念也不像以前那么肯定了,现在又多提温度及气候剧变。
SwiperTheF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dox' 的评论 :
不要混淆科学已经确定的结论与科学前沿内在的不确定性。

比如,吸烟致癌是确定的结论, 但是具体致癌是的机理仍在研究,仍有不确定想性。

同理, 暖化的方向与主因是确定的, 不确定的例如, 到底升温会是多少(我们现在有大概的范围), carbon budget有多少,等等“细节”问题

这一节正说明科学家认真的态度,知道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madox 发表评论于
还有阿拉斯加的石油盈利可以看成是一种碳税的观点,真是匪夷所思,不明白从那种逻辑推出的这个结论。我看,即使是提出发放这个的阿拉斯加州立法代表,也是把它看成开发本州自然资源所产生的盈余,部分返还于民的措施,跟什么碳风马牛不相及。碰瓷也不能这么个碰法。
madox 发表评论于
而且 ,老实说,现在这个碳税,不管交给谁,我认为就是现代版的罗马教廷赎罪券 - “当你买赎罪券的钱币掉到钱箱里叮当声响起时,你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罪孽都得到了上帝的宽恕”。
madox 发表评论于
这是你下面提到的报告的section 1.7,Summary, 你也仔细地一个字,一个字读一下:
(我下面不小心把1.7写成了17,对不起)

As this chapter shows, the history of the centuries-long effort to document and understand climate change is often complex, marked by successes and failures, and has followed a very uneven pace. Testing scientific findings and openly discussing the test results have been the key to the remarkable progress that is now accelerating in all domains, in spite of inherent limitations to predictive capacity. Climate change science is now contributing to the foundation of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our environment. Consequently, much published research and many notable scientific advances have occurred since the TAR, including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uncertainty. Key aspects of recent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are assessed in Chapters 2 through 11 of this report.
madox 发表评论于
这是你下面提到的报告最后一页,section 17 Summary 之前的一段,你自己一个字,一个字读一下:

In an effort to promote consistency, a guidance paper on uncertainty (Moss and Schneider, 2000) was distributed to all Working Group authors during the drafting of the TAR. The WGI TAR made some effort at consistency, noting in the SPM that when ranges were given they generally denote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although the carbon budget uncertainties were specified as ±1 standard deviation (68% likelihood). The range of 1.5°C to 4.5°C for climate sensitivity to atmospheric CO2 doubling was reiterated but with no confidence assigned; however, it was clear that the level of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had increased since that same range was first given in the Charney et al. (1979) report. The RF bar chart noted that the RF components could not be summed (except for the long- lived greenhouse gases) and that the ‘whiskers’ on the RF bars each meant something different (e.g., some were the range of models, some were uncertainties). Another failure in dealing with uncertainty was the projection of 21st-century warming: it was reported as a range covering (i) six 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 Scenarios (SRES) emissions scenarios and (ii) nine atmosphere-ocean climate models using two grey envelopes without estimates of likelihood levels. The full range (i.e., scenario plus climate model range) of 1.4°C to 5.8°C is a much-cited finding of the WGI TAR but the lack of discussion of associated likelihood in the report makes the interpretation and useful application of this result difficult.
SwiperTheFox 发表评论于
跟读者再多说几句,

现在不是我要证明暖化的危害性的问题,科学家早就证明了。 我只不是在业余时间读一点写一点。

并且,我现在关注更多的是Solution, 对于科学家怎么证明的,我会时不时写一点点,希望可以慢慢把《地球暖化推理的完整逻辑链》都写齐 https://www.wenxuecity.com/groups/bbs.php?act=bbsview&gid=3073&basecode=975960

, 但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solutions. 对于科学真正感兴趣的读者请耐心一些。

SwiperTheF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dox' 的评论 :

二氧化碳与温度的相关性被包含在:

https://www.ipcc.ch/site/assets/uploads/2018/03/ar4-wg1-chapter1.pdf

科学家得出结论不是那么容易的。 你自己先把这篇文章看完再说。
mad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wiperTheFox' 的评论 :

你那篇博文下面别人的疑问,你并未能给出令人信服的回复。

另外比如你那个二氧化碳中碳14含量的东东,并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含量对温度变化的影响,更不能证明其是地球温度变化的主因,那个“证据”即使成立,也只证明了人类近年的工业活动对二氧化碳的影响。

现在反碳派 - 碳乃万恶之源派 - 要做到的是,从科学上,逻辑上严密地证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地球温度变化的主因及最大影响因素,比如,证伪地球间歇冰期理论,证伪其它温室气体如水蒸汽对地球温度的影响,等等。而不是玩那种公鸡在早上打鸣,所以那就一定是太阳升起的原因,然后开始讨论公鸡数量的多少对日出时间的影响这种“科学”。
SwiperTheF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dox' 的评论 :

你没看或者没看, 不能说没有确切的证据。 地球长期温度,经过一百多年来的研究早有定论。

至于碳和温度的相关性到因果的推理,早有大气指纹的证据。 见我的博客文章:证明:全球暖化--工业化是主因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49113/201904/30926.html
madox 发表评论于
目前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来corelate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温度变化的必然关系,而且近年来地球温度长期来看究竟实在升高还是降低也无定论。

回到碳和温度,打个比方,公鸡说因为我打鸣,所以太阳出来了。你在早晨观测一下,这两件事确实发生在同一时间,公鸡的说法好像也能说通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