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两天写了 “中国政府在香港铸下大错 之一“。 文章中说出了中央政府和垄断资本家沆瀣一气,没有真正做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再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补充一下,主要说说在香港的中资机构。
在香港,中资机构的定义就是:在香港经营的中国国有企业。香港本地人对这些中资机构爱恨交加。中资机构没有给香港人民带来什么大的实惠。
1980年到1997年,香港人,包括香港富豪,对中资机构的高管是非常巴结的。他们“爱”这些中资机构, 主要是看重这些中资机构后面的权力。 大陆国有企业派驻香港的高管,虽然账面的薪水不高,可是却个个趾高气扬的。 他们的靠山是背后的党,国家,军队。 香港人是崇尚实力的,那时的中资机构,虽然口袋里面没有现钱,可是背后的国家给了他们极大的实力。香港人自然高看他们许多。
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荣毅仁的儿子,中信驻港的话事人,荣智健先生。 荣智健先生开始没有那么多钱,是不能和香港的富豪平起平坐的。 但是他有很大的权力。中信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中信的老板荣毅仁是他的爸爸。当时深圳市长想见荣智健先生,都得排队,还不一定能被接见呢。 香港富豪为了在大陆投资赚钱,在大陆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只能结交这些中资机构的高管,把他们作为跳板投资内地。 所以香港富豪争先恐后地巴结这些中资机构的高管。 普通的香港人都以富豪作为自己的榜样,对中资机构也非常崇拜,觉着所有的中资机构都手眼通天。1980年到2005年,香港人把中资机构直接叫做“阿爷”,就是有钱,有实力,有势力,也有些土老冒的意思。我认为“阿爷”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金融靠山,赔了钱不怕,爷爷再给钱补上。
举个例子。1994年,我一个北京的哥们被某个部委派到香港来办个公司。 他那时一句广东话不会说,让我陪着,做他的粤语翻译,去银行办理些业务。 我们经朋友介绍去了西环的东亚银行,到了前台,我的哥们递上名片,用普通话报上姓名。 前台的女孩以为我们都不会说广东话,就没有避讳,打电话给总经理,说“钟先生早晨,阿爷来咗。” (钟先生早晨好,阿爷来了)。
1997年前, 中资机构的高管,虽然自己口袋里非常寒酸,可是在香港商界的地位优越。当时几乎所有的省,稍微大一点的城市,大的国有企业,都在香港设有办事处。 搞得好的有招商局,华润,中银,中信,中旅,光大等等。 一点不夸张,中资机构那时多如牛毛。但绝大多数的中资机构没有给香港做什么正经的好事儿,没有给本地社会做出大的贡献, 反而引起了香港人的恨。
首先,在这些中资机构中,派来的大部分都是“衙内”。 业务不精,靠着国内的关系趾高气扬。 我猜想中国政府当时的意思是让这些国有企业,利用香港先锻炼一下,之后可以走出去,到欧美更大的舞台上,可以多赚欧美的钱。 这些中资机构,没有真正地把香港当作跳板走出去,他们把香港只当作一张外资的“皮”, 用这张“外资皮”,转身又回了内地赚钱了。 这些中资机构在香港的企业,也没有真正地做大做强,更没有给香港本地人带来太大的实惠(就业和高薪)。
其次,这些中资机构衍生许多腐败。例如荣智健先生,能力过人,手眼通天, 生活豪华,为人高调。利用种种金融运作,自己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豪。 他自己和女儿名下有多匹名马,这和中资机构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 最后被金融局调查,败走英国。 香港普通人民虽然怕“阿爷”,可是心里都有杆秤。这些中资机构不但没有好好地代表好中国,还让香港人有说不出的反感。 其他的腐败包括把大陆的钱弄来香港,炒高了香港的楼价。 这些中资机构的负责人,不认为香港是自己的家园, 没有根植香港, 建设香港的理念。 由于社会制度不同, 许多中资机构的负责人有任期制, 所以大多数都“捞一把就走”。
我想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会慢慢解决的。 香港风波过后,也会理智下来,和珠江三角洲更加地融合。 到时候利用香港自己的制度优势,东方明珠会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