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刚博士: 如何培养心智健康的青少年

你来过,我走过,我们是否相遇过? 也许是某一个场景,也许是某一个人,也许是某一首歌,也许是某一段文字, 曾经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感动,记录下这些生命的痕迹,在岁月静静流逝的长河里,让我们知道自己曾经这样活过。—— 晓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谢刚     相约晓霜 

 

9月8日讲座现场,照片由基督五家义工拍摄并提供

 

 

【晓霜写在前面】9月8号,谢刚博士来到基督五家分享了美国60年来教育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结合她20年在美国公立学校当心理学家的工作经验,告诉家长如何培养心智健康的青少年。200多人的大堂座无虚席,谢刚老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风趣幽默的语言,充满大爱的气场,让家长们深受感动和启发。

 

有幸在现场聆听了谢刚老师这场将近三小时的主题讲座,学到很多,于是整理了讲座的“节选版”,与更多的家长分享。文末有这次讲座的视频链接以及谢刚老师下次讲座的信息,欢迎观看和报名。

  

作者简介谢刚,北京师大心理学硕士,Temple University学校心理学博士,2000年起在Fremont联合校区从事School Psychologist工作,负责学习、情绪、行为、社交等困难的测评、诊断、咨询以及后续教育方案的设计。

 

*  *  * 

 

今天非常荣幸来到基督五家和大家交流过去60多年来心理学的一些发现和我自己工作20年来看到的一些案例。

 

2000年我刚开始在加州公立校区工作时很兴奋,以为自己找到了预测孩子未来成功的捷径,那就是智商测验。只要一个半小时,我就可以测出孩子认知能力的强项与弱项,画出漂亮的曲线图。我曾认为这是预测孩子未来成功的方法,因为从统计学上来讲,智商和学校成绩显著正相关。

 

一年后我就发现不对,因为很多孩子智商测验测不出问题,但是他们的行为表现、学习效果和智商分数不相符。

 

还有什么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呢?

 

不怕您说我是“种族歧视”,这20年来服务于各种族裔,我发现没有任何其他族裔像我们华裔,在子女的教育和成长上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时间和财力。华裔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不遗余力的付出,没有任何其他族裔可以相比!

 

我们的下一代先天条件好:比如智商,一般人口中只有 2% 是gifted(智商>130)。但我们校区,22%的亚裔学生是gifted。因为湾区的中国家长是考出来的,父母没有研究生学位的都少见。

 

我们的孩子们也刻苦。这张图片显示:高中生每周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亚裔学生是其他族裔的几倍 。

 

 

我们的孩子们行为问题还比其他族裔少很多。

 

可为什么,其他族裔的孩子们因为打架斗殴或卖大麻,都被开除到另外的学校了也没看出挫败感,父母都会很镇定地坚持,“他是好孩子,只是做了不好的选择。” 而我们的孩子们,成绩低一点就垂头丧气,甚至还有不敢回家的(美国公立学校拿全A的学生比率供大家参考:初中是7%左右,高中是4% ~ 8%左右。

 

我们华裔父母非常注重亲子教育方面的学习。曾经有位专家在讲座中提醒家长们“不要亲手打孩子,要准备个‘家法’,这样孩子做错了事用家法去惩罚,就不会影响到亲子关系。”有位父亲觉得很有道理,回家准备了‘家法’,告诉孩子以后家法会管教他。结果第二天发现“家法”不见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强硬的方法管教孩子是没有办法赢的, 他们比我们聪明。在当今的时代养育孩子实属不易,我们当然都希望孩子心里有一个“家法”,在离开家门前学会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今天这个讲座我们就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青少年成长中面临的挑战?

Challenges that our teenagers face

 

第二,什么可以预测孩子未来的成功和幸福感?

What factors predict the future success and happiness?

 

第三,怎样营造最健康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们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潜能?

How to build in such factors at home to help our teenagers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to the fullest?

 

一、青少年成长中面临的挑战

 

1. 生理上的挑战

 

 

儿童的大脑区域功能图

 

这张图上显示了青少年大脑和成人大脑相比,明显未成熟的五个区域。

 

国家精神健康研究院总结:  大脑成熟的顺序从后向前, 是脑神经被髓鞘包裹的过程。神经只有被髓鞘包裹好后它的信号才能最快地传导到目的地。

 

青少年时期记忆力、阅读理解、数学分析、运动等功能逐渐达到顶峰,但与其它的脑叶相比,大脑的额叶(frontal lobe) 最不成熟、信号传导性能最差。而额叶却总管对危险和冒险的判断能力、控制冲动、计划和选择自己的行为,是大脑的总指挥。这是很多青少年情绪化、易怒、冲动、注意力不集中、欠条理、以及喜欢冒险等的本质原因 。

 

 

 

过去十几年认为人的前额叶完全发育成熟要到25岁,最近的脑科学研究证明前额叶完全发育成熟,女生要到27岁左右,男生要到30岁左右!青少年的大脑相当于 “马达”已经长好了,但“刹车”部分还没发育完全。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年龄阶段是17岁左右和青少年大脑的发育特点息息相关,易冲动、易受同伴蛊惑、无法有效预测后果。

 

大脑的发育特点也常造成手机和游戏上瘾的问题,因为奖励机制更容易被快速的反馈所吸引。

 

美国90%左右的青少年玩电脑游戏,达到上瘾的有10%左右,严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网瘾的机制和预防、干预措施,请参考http://www.overseaswindow.com/home/nodebody/14769/527)而女生则在social media上花的时间更多。

 

 

拖延症统计图

 

这个图表可以看到青少年大脑发育特点和时间管理的相关。85% ~ 95%的学生(包括大学生)有拖延症。30岁以后的成年人,一下子就降低到20%。

 

 2. 环境的挑战

 

2009年斯坦福大学的组织,Challenge Success,调查了湾区5000多名高中生,发现62%的高中生报告自己学习非常努力,但是只有10% 的学生享受(enjoy)学习的过程 。

 

虽然作弊被发现,处分会非常严重,但调查发现有59% 的学生在最近一年中至少作弊一次,34% 的学生有2 次以上 。

 

Challenge Success 的调查还发现,湾区高中生中54% 的女生,32% 的男生,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有3 种或更多的因为压力而导致的生理症状(symptoms of physical stress)。同时,高中生的睡眠时间远达不到推荐的标准。调查显示很多高中生平均每天只睡6.5个小时。

 

美国睡眠协会推荐高中生每天睡9.25个小时,孩子至少要保证8个小时。我们高中今年把学生的zero period 取消了,因为它不符合青少年生理发育的规律。

 

有些家长说,孩子到了高中都睡得少。我采访过很多优秀的高中生,发现他们极少熬夜,因为做作业时效率高。

 

New York Times 2016 年1 月的头版文章:Is the Drive for Success Making Our Kids Sick? 用的是我们Fremont 一个高中的数据, 1400多位学生的调查显示:

 

54% 的学生报告有中度到严重的忧郁症症状。

80% 的学生报告有中度到严重的焦虑症症状。

 

有学生告诉我,参加survey 时,老师提醒如果有任何症状就写上,所以结果比实际情况偏高。但即使把这个数据减半,也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数(约10.7% 的青少年有抑郁症,5.9%有严重焦虑症状)。

 

 

 

另外,在美国长大的青少年面临的压力也很大。The Stress in American 2014 报告发现,美国13 -17岁的青少年中报告的压力超过健康标准(5.8 on a 10-point scale, healthy level rated 3.9),近一半的青少年报告不知道如何应对压力。

 

2007年调查发现,73% 的青少年把学业压力列为他们吸毒的最主要原因,但只有7 % 的家长认为孩子会为了减轻压力而吸毒 。

 

压力和成绩之关系的图表

 

适当的压力,可以让人更加专注,提高效率和表现。比如大考时,我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成绩远超过平时练习。但是压力过大,就会变成Distress,不但会影响成绩,而且会影响身心健康。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3年春季在上万名9到12年级学生中的调查表明:  

近15%的青少年报告曾很严肃地考虑过自杀; 

13%报告已经为此作了计划; 

近8%在过去的12个月中已经尝试过自杀。

   

3. 文化的挑战

 

亲子关系的研究在中国很多。在美国,亚裔人口只占5.4%.  这个关于美国大学生的研究显示,亲子关系对孩子学业成绩的相关,只在亚裔家庭中出现。其他族裔,亲子关系好但没有传统文化对学业的重视,所以亲子关系和孩子学业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二、什么因素预测孩子未来的成功和幸福感?

 

Is it IQ? 是智商吗?

 

Terman Study of the Gifted,是全世界关于天才儿童研究时间最长的跟踪调查,由Stanford 大学在1921年开始, 1528位智商在 130 以上的学生参加。

 

研究发起者Dr. Terman把成功定义得非常广泛,只要有professional job 都算成功。

 

结果表明,成人后从事professional job的被研究者比例不到一半。

 

Dr. Terman不得不承认:“无论用任何方法来看这些调查数据,高智商和成就远远没有完美的关联。

 

Is it GPA? 是学习成绩吗?

 

“成绩”对“成功” 的预测力有多强?著名的伊利诺依州 "Valedictorian "研究从1981年开始跟踪调查81位各高中的毕业生代表 14年,其中46位女生,35位男生,发现他们大部分大学时成绩也不错,但成人后在工作岗位并无突出成就。大部分从事传统职业,如会计师、医生、律师、工程师、护士和老师。四位没完成大学。 研究者14年中收集了11000多页的采访记录,结论是: 高中毕业时成绩最高的学生代表,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循规蹈距、上课如鱼得水但缺乏创意,没有突出成就, 原因在于 “从未发现自己热爱的领域并投入所有热忱” 

 

Is it prestigious college? 是名校吗?

 

举个例子,美国化学诺贝尔奖得主25人,他们去的本科大学,其中有不少学校我们没听说过。

 

 

 

名校要什么样的学生?

 

What’s Harvard asking for ?

 

什么能够给你动力?你是否有确定的方向?你有主见吗?你是否有主动性?

想一下,一年以后你会做什么?5年以后,25年以后会做什么?

你会为这个世界贡献什么?你会在哪里贡献?怎么贡献?

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What’s Princeton looking for?

 

学术上的好奇心

在学校里、社区能够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家里的责任和你的工作责任

你在乎什么?

你做了什么承诺?你怎么去履行承诺?

 

What’s MIT is asking for?

 

什么给你动力,让你激动?

你如果面对失败和挫折?

你如何接受挑战,超越平常课堂所学?

 

2019 - 2020年大学申请 Common App 中的作文题目 (附上中英文以便查看)

 

我们从遇到的困难中汲取的教训可能是以后成功的基础,回顾一下你面临挑战,挫折或失败的时刻,它如何影响你以及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经验?

 

The lessons we take from obstacles we encounter can be fundamental to later success. Recount a time when you face the challenge, setback, or failure, how did it affect you and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描述一个你已解决的问题或你想解决的问题。说明对你的重要性以及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或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

 

Describe the problem you have solved or a problem you do like to solve. Explain it to significance to you and what steps you took or can be taken to identify a solution.

 

描述一个如此吸引你,使你忘记所有时间的主题,想法或概念,它为什么那么吸引你?

 

Describe a topic, idea, or concept you find so engaging that is made you lose all track of time. Why does it captivate you?

 

这些大学为什么问这些问题? 

因为这些是预测孩子未来成功和幸福感的因素!

 

谈谈我的经历。

 

如果没有高一的班主任老师,我应该在高中辍学(drop out)。

 

我小学靠着小聪明,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在初中三年没有好好学习,家里没人管,父母常吵架。到了高中就更跟不上了,周围都是好学生。

 

高一期中考试,我的成绩除了语文都不及格。高一的班主任老师突然在成绩出来的那天傍晚出现在我家门口,说:“你的年龄是班上最小的,看上去学习能力挺强的,不知道家里有什么事,成绩变这么差?有什么我可以帮助的?”

 

当时我想那么有经验的老师认为我的学习能力强,那我肯定学习能力挺强的。从此开始好好学习,进步很快。但老师从来没当面夸过我,看我的眼神好像进步是理所应当的。那种信任和尊重,让我不仅找到了自信,而且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改变了我一生的道路。

 

老师半小时的家访,他的信任和尊重改变了我的一生。如果在家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我们会创造什么奇迹呢?

 

教育是什么?我特别喜欢爱恩斯坦说的这句话:教育是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忘掉后所留下的东西。(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what one has learned in school)。

 

 

How Children Succeed

 

2013年,保罗·塔夫(Paul Tough) 在他的畅销书《How Children Succeed》中总结,最能预测生活满意度和高成就的七个性格因素,分别是:

 

Grit(坚毅)

Self-control(自控力)

Zest(热忱)

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能)

Gratitude(感恩)

Optimism(乐观)

Curiosity(好奇心/求知欲)

 

大学录取不仅看GPA,GPA 代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现在的状况,大学在找预测学生未来成功的因素。

 

美国公立大学六年的毕业率平均只有60%左右 。

 

60%的美国大学生在本科期间会换一次专业;50%的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大学的专业没关系。

 

如果孩子在高中还不知道他/她的Passion,没有关系,这有个探索的过程。

 

 

  三、怎样营造最健康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们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潜能? 

 

这是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通往幸福人生的五个维度今天我们只有时间讲 R:Relationship,关系 。

 

 

 

从前面的内容,大家可以看到 Resilience(韧性和毅力)、Grit 等品格对孩子未来成功和幸福感的影响。而韧性的根基,来自于良好的家庭关系。同时,Resilience 也是青少年自杀防御的关键。

 

R(relationship),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父母的支持和良好的沟通是关键。

 

我们家长有positional power,在父母这个位置上就有positional power,但是, 请想一想我们有没有relational power,这就是亲子关系问题。

 

曾经有位学生,因为在校园卖大麻被开除到我们学校来。他对我说:“I will do everything you ask me to do because it kills me seeing my mom being so sad.” 为了妈妈,他什么都愿意做,因为不愿看到妈妈这样伤心。这就是一种relational power。我们家长中有没有这种relational power?

 

提升家庭关系,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及时看到孩子值得欣赏的地方和微小的进步。

 

我先生是MIT毕业的,5年拿3个学位,是个非常自律的人。越是优秀和自律的家长,越不容易看到自己孩子的好处。

 

他说在高科技界工作了20多年,深知什么样的品格才能立得住,因为在孩子身上没有看到这些品质,所以焦虑得已经睡不着觉了。问我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老大是个学习上根本不用操心的孩子。我建议爸爸每天找到孩子三个值得欣赏的地方并表达鼓励。

 

结果两天后再问,爸爸说一个值得赞美的地方都没找到。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认知偏差叫 Ascertainment Bias。你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比如说我爱吃包子,在北京大街上看到的到处都是包子铺。有一次我回国在飞机上丢了眼镜,戴着唯一的一付隐形眼镜,一下北京机场,满街看到的都是眼镜店。

 

和孩子间的互动也受类似影响。比如有一次我在家看到孩子在电脑上总用 discord 聊天室, 就情绪不好,责问他为什么浪费时间?儿子反问:这一个小时内我作业也做完了,你怎么只看到我在discord上?

 

我们看待孩子的行为,请避免认知偏差,因为自己的担心,就只看到他们做得不好的地方。每天一定要把和孩子积极的互动,比如鼓励性交流,和指正性的交流,保持在 3:1 左右,才能建设健康的亲子关系。

 

在学校开会时见到家长,我常会告诉他们,“您的孩子是我见到的最懂礼貌最合作的。”  90%以上的家长会表现出一幅不解的表情,问我:“您是在说我的孩子吗?他在家里完全相反!”

 

我们往往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了家外的人。孩子也是一样。请相信,您在家里看到的孩子,不是他的全部。您看到的现在,更不代表孩子的未来。请从成长的角度看孩子目前的一些挑战,才能建设良好的关系。

 

关系好的第一个表现是什么?微笑!请问在家里您微笑的比例有多少?

 

 

父母的心情跟家里的气氛直接相关,我们的情绪会影响家人的关系。积极情绪下思维是开阔的,学习效率更高,记忆力、专注力、创造力和做决定的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

 

孩子在教育中所有的问题都是他成长过程中最佳的学习机会。

 

我儿子下棋,他从输的那盘棋中一定比赢的那盘棋学到的更多。孩子犯的错,都是一盘下输的棋,是最佳的学习成长机会。

 

我们华人的父母非常爱孩子,但是孩子往往感受不到,为什么呢?因为表达爱的方法不对(讲座中举了很多例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有在和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感受到自主性同理心和接纳孩子才能感受到爱。(见《正念父母心》由童慧琦老师翻译。)

 

我们管教孩子的初衷应该是to guide,是为了孩子未来的成长去引导他们,而不是为了过去的行为去惩罚。

 

柏拉图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所有的学习都有情绪的基础”。当孩子感受不到爱和温暖的时候,他底层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不可能努力学习去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

 

情绪的影响力,圣经中也早有记载: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言17:22)

 

 

 

积极的情绪来自哪里?

 

在生理上,要保证足够的睡眠,睡好睡足。锻炼身体,也会提升积极情绪。

 

在心理上,孩子需要安全感。我们可能不赞同孩子的行为,但是要让孩子知道我们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 保持积极情绪,还需要学习乐观的态度。

 

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决定了自己的情绪反应。考试,是老师检查孩子学习结果和自己教学效果的措施,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雅各书1:19 提醒我们:

你们各人

要快快地听

慢慢地说

慢慢地动怒

 

 

情绪控制不住的时候,深呼吸,呼、吸和之间各默数4下,把一分钟内的呼吸频率降低到4-6次,能提升自控力。

 

我们华人传统上都觉得要有自我批评精神才能进步,其实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发现will power 就是意志力,它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我批评。

 

孩子看上去最不想跟我们说话的时候,实际上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  *  *

 

我们可以做一个练习。请大家站起来。

 

在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您觉得跟父母的关系是被信任、被尊重的,什么话都特别愿意跟父母说的,请继续站着;回答是No的,请坐下。

 

(一大半人都坐下了。)

 

站着的家长们,为你们鼓掌,你们在为人父母的起跑线上,已经赢了。

 

坐下的家长,更为你们鼓掌。我们虽然没有原生家庭的榜样,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成为更好的父母!

 

每个孩子都不同。如果您按爬树的能力来评判鱼,那么鱼会终生相信它是愚蠢的。

 

 

我们要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内驱力来源于自主感、成就感和归属感。

 

孩子从过于紧张焦虑到无聊之间,找到最佳的挑战与能力的匹配;明确的目标;即时的反馈,会达到最佳的心流体验(后续讲座会详细讲解)。

 

斯坦福大学 Challenge Success 组织提出,每个孩子每天都需要PDF时间:play time,down time & family time (玩的时间,休息的时间和家庭的时间)。

 

家长要花时间和精力,安排和孩子固定的家庭时间,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陪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希望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对家的记忆。  每家有个family tradition,一起做有趣有意义的事。

 

 有位家长总结得很好:孩子的行为决定于三个因素:基因,环境和一生必走的弯路。一些容易听大人话的孩子会少走一些弯路,听不进大人话的孩子也许会多走一些弯路。但只要我们能在养育过程中把握住底线,特别是优良的品格,孩子总会找到自己的路。大人说的话也不一定都对。这是双面的。

 

我是2014年受洗的。没孩子以前,我都不知道自己的脾气有多么急躁。以前我跟孩子的相处方式,受我原生家庭的影响,虽然学了多年的教育心理学,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像罗马书 7:18 - 19节所讲:“立 志 为 善 由 得 我 , 只 是 行 出 来 由 不 得 我 。故 此 , 我 所 愿 意 的 善 , 我 反 不 做 ;我 所 不 愿 意 的 恶 , 我 倒 去 做 。”  感谢主,这五年来时常警醒自己的亏欠,有机会不断成长。

 

回到开头的家法。如果世上真有“家法”,应该是孩子心里为人处世的准则。世上的育儿之道多变,一会儿是“虎妈”,一会儿是“猫爸”。可圣经,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流传千百年,再版无数次,一个字都不会更改。认识主的家庭何等有福,因为有圣经在帮我们养育、带领孩子。希望自己一生最美的祝福,临到在坐暂时还不认识主的家庭,让育儿的过程充满平安和喜乐。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 22:6)。

 

谢谢大家的时间!

 

 

注:除了文中注明外,照片由谢刚老师提供。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面整理的讲座稿是讲座的“节选版”,内容有删减。便于大家了解主题,经谢刚老师同意,文章的顺序和讲座的顺序也有所变动。附上谢刚老师9/8日讲座的视频链接,欢迎大家观看全部内容:

https://youtu.be/TSXOo5CbauU

 

 谢刚老师讲座预告


2020年元月19日,谢刚老师将会在基督五家举办另一场亲子讲座,欢迎大家届时参加。

近期活动】 10月20日(周日)下午谢刚老师会在 Milpitas 佳音举办亲子讲座。讲座主题是“积极管教”,具体时间和地点请见下面的活动通知。感兴趣参加的朋友请加微信号mei94539,一枚生活会把你加入10/20的讲座微信群,有关讲座的信息和slides会在微信群分享。

 

 

谢刚老师的书《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中国购书网站购买。

 

 

 

 

Additional References:

1. Galloway, M. K., Conner, J. O., & Pope, D. (2009). Stanford Survey of Adolescent School Experiences

2.  Josephson Institute Center for Youth Ethics (2010)

3.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e teens deal with stress)

4.  2013 Study by the CDC on students in Grades 9 through 12

https://www.afsp.org/understanding-suicide/facts-and-figure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