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站里,我慢慢地向着车头的方向走。当我停下来时候,看见有一位挺着大肚子的黑人妈妈正坐在椅子上,她的小儿子正站在椅子边玩耍。小男孩看上去大约4岁左右的样子,他把他的玩具小汽车放在那个双人的座位上。黑人妈妈坐在那里,可她的眼睛始终都没有离开她的儿子。孕妇妈妈看见我走过来,刚要示意她的儿子把小汽车拿开,我赶紧摆摆手,叫他们不要挪动,我站一站就好。孕妇妈妈对我抱歉地笑了笑,小男孩仰起头忽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直直地看着我。
不一会儿,地铁列车开过来,那位孕妇妈妈拉着她的儿子上了车。母子俩走在我的前面,妈妈紧紧地握着儿子的手,在车厢的人群中慢慢地往里挪着脚步,孕妇妈妈想找一个宽敞些的地方。这时,母子俩的行为引起了一位黑人女士的注意,她四下看了看,正要示意她身旁座位上的一位年轻女士给孕妇妈妈让个座。与此同时,那位年轻的女士已经站起了身,孕妇妈妈紧走两步,把儿子牵到了椅子上。孕妇妈妈一边叫儿子赶快坐好,一边连声地道谢。只见那位一直紧张地注视着他们母子俩的黑人女士正在跟孕妇妈妈说着什么,看她那急切的表情,我猜想她是想让那位孕妇妈妈也赶紧坐下来。那位黑人女士还指了指小男孩的座位,好像是在说你自己也要赶快坐下来。妈妈伸出两个指头比划着,像是在告诉那位女士,她只有两站地就下车了。那位女士好似还不理解,她还在那里跟孕妇妈妈说着什么。这时儿子座位旁边的一位男士赶紧站了起来,他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这位孕妇妈妈。孕妇妈妈又是一番感谢,再看看那位一直劝说她的黑人女士,她的表情总算舒缓了下来。
我看到这位孕妇妈妈在地铁上的一系列举动,心里很是感慨。“细微之处见真情”,妈妈的这一连串的行为完全是出于母爱的本能,也许母亲保护孩子的意识是与生具来的吧。母亲们以她们特有的细腻情怀呵护,关心和照顾着下一代的成长。
正所谓“代代传承”。当儿女们长大以后,他们也会作父母,他们也会像他们的父母亲一样去关爱自己的孩子们。在现代人人都讲要赢在起跑线上的时代,年轻的父母们会更加悉心地考虑小家庭的事情,他们会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照顾他们的自己的子女,这样有时难免会忽略了老迈的父母们。地铁里的那个小男孩大概一辈子也不会记得,他的妈妈曾经在地铁里如此地关爱他。那位孕妇妈妈也许早已忘记了在地铁里的这一段爱的小插曲,因为母亲的这种行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处处上演。这种无私的爱的奉献就像是涓涓细流,滋润和灌溉着像小树般成长的孩子们。孩子们,甚至是母亲本身都对她们的这种给予和付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微不足道。因为司空见惯,因为习以为常,因为微不足道,我们往往就忘记了感恩。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逻辑,因为人们的眼睛总是习惯于往下看,所以我们永远在注视着下一代。因为人们的眼睛很少往上看,所以我们总是会忽视上一辈,也就是那些老去的一代人。当我和朋友聊天时,我们总是会互相问问各自父母的情况。我发觉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父母双全的已经很少了,这时大家都发出“父母在,家就在” 的感叹。我们怅然若失,心无归属,仿佛自己变成了漂泊的片片浮萍。“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也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上,可我们是否想过怎样做才能使父母放心和满意呢?“父母在,不远游。”但对于我们这些身在国外的人来说,虽然我们不能常回家看看,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可我们可以经常和父母亲通通话,聊聊天,陪他们解解闷儿,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状况。这样也多少可以减少他们的牵挂和担心,聊以抚慰他们寂寞的心灵。为了不给自己平添更多更大的遗憾,我们要尽可能地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孝敬我们年迈的父母亲,给他们更多的爱和温暖。我们这样做也是给自己的子女做榜样,因为我们这些浮萍终归要成为我们孩子们的有根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