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交响曲:勃拉姆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1877)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不到一年后,勃拉姆斯又于1877年夏天写出了《D大调第二交响曲》(以下简称“勃拉姆斯第二”),并于同年12月在维也纳首演。

勃拉姆斯是在访问奥地利的小城韦尔特湖畔珀查赫(Pörtschach am Wörthersee)期间完成的这部作品,那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一般认为美好的景致激发了作曲家创作的灵感,并进一步把这部交响曲说成是勃拉姆斯的“田园”交响曲。

然而,作曲家本人似乎并没有说出过这种意思。据研究,勃拉姆斯在1877年11月22日致他的出版商的信中写道,这部交响曲 “是如此多愁善感,以至于你将无法忍受。我从未写过如此伤感的作品,总谱必须在哀悼中表现出来。”("is so melancholy that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bear it. I have never written anything so sad, and the score must come out in mourning.",见英文维基百科的相关条目)。

勃拉姆斯的这段话为我们欣赏这部交响曲提供了一把钥匙。当然,这段话并没有(也不可能)涵盖作品表达的全部内涵。正如我们以前说过的,勃拉姆斯的交响曲总体来讲都很深沉,表达意境丰富。具体这部“勃拉姆斯第二”中,当然有作曲家本人所说的“多愁善感”的情绪的段落,但作品的其它地方也表达多种其它情绪,例如全曲结尾的狂欢气氛。

我觉得,前面提到的把这部作品与田园风光相联系,与作曲家本人关于“多愁善感”的那段话并不矛盾。因为“触景生情”是人类常有的体验,包括看到美好的景色后激发出伤感的情绪也完全是可能的。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众所周知,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幽州台上看到悠悠天地的壮丽景色,触发了诗人悲伤心情的产物。可能在这一点上与之相似,瑞士韦尔特湖畔的如画美景激发了勃拉姆斯多愁善感的情绪,并以作品表达对生活的多重感受。当然这表达本身是非常美的,也就是音乐的优美动听。

“勃拉姆斯第二”全曲由以下四个乐章组成:

I:不过分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D大调;

II:不过分的柔板(Adagio non troppo),B大调;

III:优雅的小快板(近似小行板)(Allegretto grazioso(quasi andantino)),G大调;

IV:有精神的快板(Allegro con spirito),D大调。

全曲用时约40到50分钟左右。

“勃拉姆斯第二”的乐队包括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各两支,圆号四支,小号各两支,长号三支,大号一支,加定音鼓和弦乐。

 

下面是 “勃拉姆斯第二”的一个音像,由卡洛斯·克莱伯(Carlos Kleiber)于1991年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

Brahms: Symphony 2- Carlos Kleiber- 199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mkl7GM_es&ab_channel=zongorista

 

下面是“勃拉姆斯第二”的一个音频版本:由卡尔 伯姆(Karl Bohm)于1975年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

**?Brahms : Symphony No. 2 in D Major, Op. 73 / Karl Bohm &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7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T0Vscz-us&ab_channel=fukax4Adagio

 

还有多种版本的勃拉姆斯四部交响曲全集的唱片或录像。下面是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的音频(年代不详):

Brahms, Complete Symphoni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kQ6imtnCA&t=2270s&ab_channel=ArieMolendijk

 

关于这部交响曲的更多概况,英文见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ymphony_No._2_(Brahms)

中文见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B%83%E6%8B%89%E5%A7%86%E6%96%AF%E7%AC%AC%E4%BA%8C%E4%BA%A4%E5%93%8D%E6%9B%B2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