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的克莱默夫妇--电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
假期结束了,看到几篇推荐电影的文章,都有“Marriage Story”,直接翻译为“婚姻故事”,或仿照国产神剧的翻译,“婚姻那些事儿”。就在Netflix上从头仔细看到了尾。
故事简介:
女主角妮可(Nicole)年轻的时候是一名小有名气的演员,在青春喜剧中演过女主,但后来遇到了男主角查理(Charile),一个大有前途的舞台剧导演,两人一见钟情,搬去纽约,结婚生子。妮可的家乡在洛杉矶,为了查理只身来到纽约,而且在查理的舞戏班子担任舞台剧演员。这时洛杉矶的美剧剧组邀请妮可加入,于是她决心离开查理,回到自己的家去开展演员事业。两个人虽然分开,感情依旧好朋友,但此时这个家庭已经不是两个人了,多了一个很重要的--六岁的儿子亨利(Henry),该跟谁生活?
电影其实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开篇就是两个人各自给对方写了一封长信,“What I love about Nicole/Charlie”,讲述对方的种种好处,蒙太奇的镜头对应着信里写的内容,生活中两人关爱的小细节,充满了柔情蜜意。等信读完了温情就嘎然而止,回到残酷的现实中。
问题
电影的情节开展有两条线:
-
明线:就是孩子问题,两个人都爱孩子,但一个在纽约,一个在洛杉矶,孩子怎么办?
-
暗线:就是上面讲述的这段两人故事。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议论等逐渐呈现出来。
明线是婚姻终止,两人要面对棘手的伤和气的问题。暗线是曾经的爱情经历和婚姻过程。
所以这部电影名为婚姻故事,实则为离婚故事。
电影不像海报上拍的那么甜蜜,充满了复杂的写实,其实用下面一张剧照更为合适。
两个人复杂的眼神,复杂的表情,分隔的距离,中间交集着无辜的孩子。
柔情主义的暗线,你能感觉的到但很容易被明线的残酷给冲淡,尤其是妮可请了一个厉害的女律师诺拉(Nora)之后,事情有了质的区别。查理不得不也找律师,准备对簿公堂。两人之间也从起初的仍然是好朋友,我们应该考虑分开,逐渐演变成我恨你,撕破脸皮现在就要离开;从相爱到仇视,从关心到恶毒。
电影对于生活的呈现非常的真实细腻,甚至有些残忍,虽然已经稍微温和的来表现,但还是看的心惊胆战。
应了一段话:家庭战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没有赢家,有的只是伤害。
随着明线和暗线看电影的同时,请思考两个问题:
-
这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模范夫妻,即使分居后也仍然关心爱护对方。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
关于孩子的抚养问题,起初两人同意了和平商量解决,到律师介入后两人对立,恶毒的诅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
?
矛盾
从生活城市,个人性格,成长家庭来看,两个人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出生在好莱坞的妮可是真正属于洛杉矶的人,热情,关心他人,享受家庭。她和住在洛杉矶的母亲和妹妹关系都很亲近,也能非常游刃有余地往返于泳池派对和摄影棚。这样的她,在拥挤的纽约,紧张的布鲁克林公寓里,会“感觉自己很小”,而重返洛杉矶,她可以自由享受生活空间(space)。
而查理的灵魂归属地则是纽约,他与父母关系不好,早早独立,生活在冷漠的大都市反而让他安心。他看不上好莱坞的嘈杂,将身心都献给了剧院,而他习惯的场所,是灰暗而私密的小酒馆,只需和关系亲近的剧组成员交往。他不需要,甚至不想多听到空间(space)这个词。
电影从开始,两个人已经分手了,还是非常亲密恩爱,仍然像一家人一样,很多小的互相体贴的细节都能看出来。第一次两个人关系紧张就是查理收到妮可给他的正式律师通告,一下严肃起来,给妮可打电话。说着说着两人声音都开始升高,妮可痛斥查理当年出轨,挂了电话还与其他男人亲热,有一点报复的感觉。
妮可的针尖女律师,诺拉(Nora),犀利甚至有些刻薄,坚决帮助女主角争取法律甚至道德上的利益。她有一段维护妈妈权利,强烈抨击爸爸不负责任的话,为很多报道摘录,也有些争议。“三十年以前,好爸爸的概念才产生。”坚决相信社会拼命地压迫妈妈,对妈妈不公平,却对爸爸的错误无所谓。
而查理换掉了起初找的老帮菜律师,他只知道吃东西和稀泥,要把孩子让给女主角到洛杉矶,而找了凌厉的麦芒男律师,杰伊(Jay),他对诺拉女律师和离婚法律有充分的了解。这就到了针尖对麦芒的尖锐地步。而两个这样的律师当然不仅意味着昂贵的费用,为了争取各自最大的法律利益,不惜互相揭短,中伤乃至侮辱对方。
一个小例子发人深省,就是关于妮可当年的演艺生涯:
麦芒男律师说:妮可原就是个不入流的小演员,最多在青春性喜剧演了个脱衣角色,而查理作为有眼光的舞台剧导演,和妮可结婚,把她培养成先锋舞台剧的主要演员;
针尖女律师说:妮可本是大有前途的电视女主角,和查理结婚后不惜牺牲自己的事业,屈尊到查理的济济无名的剧组里,靠天赋和努力成为女主角,因而帮助查理成为名导演。
强势弱势
暗线所揭示的婚姻关系中,很明显女主是弱势的,男主是强势的:
弱势的一方跟着强势的一方走,搬到纽约,到欧洲工作半年,想当导演却回答是以后再说吧,男方的意见就是deal照着办,而到女方的意见就成了discussion不被重视,就连剧组角色上也是弱势的是演员,即使是剧组女主角,也要在强势的导演指挥评论下表演。
针尖女律师在弱势女主当了后台,两方来了个大反转,女主掌握主动成了强势一方,而男主变为被动成了弱势一方。就连最终的判决,针尖也残忍地争取到55%同地的抚养时间,而不是50%的一半一半,我就不让他赢。连女主都觉得不忍心。
十分钟
影片最惊心动魄的一段,无疑是两个人十分钟的暴怒吵架,这是一个极具震撼力的长镜头,也是全剧的核心。
从开始两人要谈谈,男主说女主利用他逃离洛杉矶,说她明明是自己选择了这种生活,却把对自身选择的不满都怪在婚姻上;
接着两人声调都提高了,女主说因为婚姻,她放弃了那么多,放弃了电影、放弃了洛杉矶、放弃了导演梦;男主说因为婚姻他放弃了更多,放弃了青春、放弃了自由,放弃了丰富的情爱生活。
吵到了男主的出轨,孩子的去向,地狱一样的婚姻,女主说:你的自私已经完全内化了,你甚至都感受不到自己的自私。男主一拳在墙上砸了个窟窿,两人一连串的恶毒诅咒,男主情绪崩溃,跪在地上痛哭。
两个演员的表演太真实了,咆哮着怒吼时拳拳见肉,迸出火花。看的感觉是就在房间的一角,眼睁睁目睹着这场血淋淋的撕咬,唯有扎心的疼痛。
答案
回到前面的问题,两人之间的问题出在哪里,和为什么两人变的凶狠。两个问题的答案其实是一个:个人价值的实现。
男主的个人价值得到了实现,话剧事业非常成功,有一个可靠的剧组班底,作品要到百老汇去演出;而女主的个人价值牺牲在了婚姻中,跟着男主远离自己的家洛杉矶,来到纽约,放弃了自己的影视表演,成为了男主的附属品,丧失掉了自我。
婚姻关系中两方是不平等的,强势一方的男主没有考虑弱势的女主,从而让女主逐渐否定了这段婚姻。而洛杉矶的影视,给了女主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接近片尾的对话中,女主也的确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导演行业。
孩子问题,撕开了温情婚姻的面纱,戳到了个人价值的内核上。对婚姻的向往不在,男主在纽约无所谓;亲爱的孩子只有跟着女主,她才能安心拍戏,实现自己的事业,而同时,当好一个妈妈,或许也是个人价值重要的一部分吧。
影片有一段女主和她的妈妈妹妹在一个聚会上快乐地载歌载舞,篇幅不短,看的人莫名其妙。其实这和在男主剧组里有些压抑的气氛形成对比,在纽约,她跟着走,无法自主,命运不受自己掌控;在洛杉矶,她是台上放松自如的主角,能够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角。这,就是两人根本的矛盾。
《克莱默夫妇》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不断地回想一部非常相似的电影,《克莱默夫妇》。从某种程度上,“婚姻故事”是对《克莱默夫妇》的致敬。就连电影海报都有些像。
电影《克莱默夫妇》上演于1979年,荣获52届奥斯卡五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导演罗伯特·本顿(Robert Benton)作为导演不算太知名,但这部《克莱默夫妇》却堪称电影古典主义的完美之作。加上两大明星主角,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和梅里儿·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演出的极为出色,经典的剧本,经典的表演,经典的主题,经典的年代,一起成就了这部经典电影。
其实电影名字是《Kramer vs. Kramer》,中文直译应该是《克莱默先生 对 克莱默夫人》。在原著的七十年代,女权运动的硝烟还在继续。女主人公乔安娜,也就是克莱默夫人为追求自我,毅然离家出走,泰迪,即克莱默先生,一方面要忙于工作,一方面又要照顾小儿子比利,生活一时陷入麻烦中,但他逐渐适应了单身父亲的生活,和儿子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十五个月后,克莱默夫人回来了,她已经是事业有成的自信女性,她回来要拿回比利的抚养权,而父子亲密的克莱默先生当然不同意。
两个人对薄公堂,法庭上的辩论,是十大经典法庭电影情节之一,律师唇枪舌剑毫不留情,互相无情的伤害。法庭的判决不出意外,但电影的结尾却出人意料,令人百感交集。
这部电影的经典情节比比皆是,值得一提的有两点:
-
父子感情:
电影有个中文翻译为“父子情未了”,也有些贴切,因为电影里父子感情的表演是精彩的亮点。小演员的扮演者非常可爱,演的也很自然,影帝达斯汀的表演更不必说。克莱默先生,从起初连早饭也不会做,到后来熟练地照顾孩子,孩子成为他生活甚至工作的一部分。
在儿子面前,他没有故作深沉的耐心,也没有被琐碎拖累的厌烦。儿子受伤了,他抱着儿子发疯似的冲向急救室;为了争取儿子抚养权,在一天内忍受屈辱找到一份低下工作。庸常生活中的温和,情到深处的忍辱,是父爱的最好的诠释。
“婚姻故事”中也有父子感情的戏份,但经典电影的表现更加细腻,更加接近生活。
-
男人反思:
克莱默先生是个极其负责的,注意反思的真男人。他对儿子解释妈妈出走的原因,没有一点怨恨,更多是自责,是对追求自由女性的真正理解。那一段的表演深情而动人。他在法庭上的一番叙述,说他能够理解家庭妇女出去寻找自己,他也可以接受,如果社会能够破除这种成见,可是为什么打不破母亲就一定是好于父亲的定论?电影上映之后,这番叙述,打破了整个社会对夫妻,父母亲角色的定义。
而“婚姻故事”中的男主角查理,从头到尾没有冷静下来反思,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站在女主的角度上去理解问题,夫妻问题,和父母问题。
“婚姻故事”中,针尖女律师那段著名的言论,“30年以前,好爸爸的概念才产生。” 注意,1979年的电影《克莱默夫妇》比她说的时间还早了10年。克莱默夫妇的问题,在漫长而短暂的40年之后,在人类的长河中,没什么太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