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自由之声

这一章回主要讲述了美国的先驱们是如何为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以至于当今世界上除了美国,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赋予自由如此至高无上的价值,并将这种价值根植人民心底。 

1630年建立起来的马萨诸塞湾殖民地的清教徒们实行"己所欲,施与人“,在这种理念先,所有其他宗教派别,甚至是基督教(新教)的其他派别,都被视作异端邪教进行打压排斥清除。 历史就是这么惊人地在重复着:饱受压迫残害的清教徒舍财弃亲,远离故土,为的就是一片信仰自由的天空。 却也终究只是建立了一个与他们老东家旧大陆一样的宗教专制体制。
1631年2月,罗杰·威廉姆斯,一位28岁的清教徒学者来到波士顿。是个天赋极高的语言学家,精通拉丁语、希伯来语、希腊语、荷兰语、法语等9种语言。是一位虔诚的清教派教徒。威廉姆斯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传教生涯, 亲身感受到因信仰不同而引发的宗教战争给欧洲人带来的苦难和英国教会的腐败与专制。因此威廉姆斯拒绝了温斯洛普总督邀请他成为波士顿波士顿教堂助教的提议:他不愿意与一个实行宗教专制的团体合作。

在威廉姆斯的宗教哲学中,他最看重的是以下两点:第一,宗教自由。人们可以追随自己的心灵的感受去选择宗教,这是上帝赐给每个人的礼物“强迫的信仰会让上帝觉得臭不可闻。”第二,政教分离。 威廉姆斯认为,“基督的花园”(教会)与“野生的世界”(世俗)之间应该有一道高高的“隔离墙”:政府管理世俗事务,不得干涉人们的精神信仰;教会进行人与神之间的交流,不能介入政府的施政方针。他说,耶稣从来没有号召用“钢铁之剑”去帮助“精神之剑”。这在当时奉行”国教“,实行”政教合一“,君权神授”的欧洲国家的君主和神父们看来, 简直是大逆不道。 

威廉姆斯离开波士顿后,来到了分裂派建立的普利茅斯殖民地。可是,即使是分裂派,也一样地死抱着宗教专制。 于是,1633年,威廉姆斯又离开了普利茅斯,来到了相对比较开放宽容的马萨诸塞湾的塞勒姆镇。在那里,他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观点。

直到, 他对土地发表了看法。 威廉姆斯认为,英王没有权力对一片根本没有所有权的土地实行监管并签发“土地授权书”。 英王应该先从印第安人手中购买土地并取得土地的所有权,然后才能授权建立殖民地。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1635年10月,马萨诸塞湾议会对威廉姆斯进行了审判并决定在1936年1月将他驱逐出马萨诸塞送回英国。 当执法人员来到威廉姆斯家逮捕他时,却发现他早在三天前就溜走了。当时正直寒冬,积雪深至腿膝, 威廉姆斯还生着病, 硬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140多公里,才到了纳拉甘西特湾。住在这里的“万帕诺亚格部落”印第安人救了他的命并收留了他。
1636年,在部落首领马萨索伊的帮助下,威廉姆斯从纳拉甘西特湾的其他印第安部落手中购买了一块土地并命名为——普罗维登斯殖民地,意思是“神意”“天佑”。后来,这块殖民地与另外两个小殖民地合并成为“罗得岛殖民地”---- 就是现在美国的罗得岛州。

威廉姆斯与当地印地安人友好平等相处,并努力学习他们的语言, 还出版了第一本关于印第安人语言的字典《美洲语言入门》。 正是这本书帮助了罗德岛在英国政府中获得了合法的殖民地位。 
在罗得岛,威廉姆斯完全实施了“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主张。虽然他自己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但他欢迎并接纳所有不同信仰的人,包括当时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教友会和犹太教教徒,甚至无神论者。终其一生,他没把任何一个印第安人“教化”成基督徒。在威廉姆斯的领导下,罗得岛成了真正的“自由乐土”。这个只有4000多平方公里,100多万人口,在地图上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岛,在美国的民主建设史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巨人。
1683年,80岁高龄的威廉姆斯去世。后来美国的“建国国父”们几乎全盘照搬了威廉姆斯的“宗教自由”和“政教分离”的思想并把写进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权利法案》的第一条(第一到第十修正案合称《权利法案》)。第一修正案是“美式”自由与民主的基本保障,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基督教成为“国教”的可能,从而避免了折磨欧洲一百多年的宗教战争在新大陆的重演。它不仅为新生的国家带来长治久安,也为自由提供了最广阔的发展空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