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从 - TikTok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何去何从 - TikTok

 

TikTok是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抖音短视频国际版,与国内的抖音共享同一标识。据信TikTok在全球拥有约5亿活跃用户,其中美国有约8,000万。该应用程式的用户主要是16-24岁的年轻人。

川普总统7月31日宣布,正在计划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在美国禁止TikTok。

没过三天,川普在本周一(8月3日)又称,他不反对微软或其他美国公司收购TikTok。但如果TikTok未能在9月15日前完成出售,将在美国遭封禁。同时他还说美国财政部应从转手交易中抽成,“因为我们让这个交易能够进行,”但他没有详细说明具体做法。

8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有关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在美展开商业活动,遵守美国法律法规,但美方以“莫须有”的罪名进行设限打压,这完全是政治操弄。我们呼吁美方认真倾听本国和国际社会的理性声音,不要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为各国市场主体在美投资经营提供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多做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事。

抖音海外版TikTok为何突然陷入了中美冲突?看看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罗列的罪名:

  • 向中国政府传递信息,数据包括面部识别模式、地址、电话号码和联系方式。对美国人民来说,这不仅涉及隐私,也构成国家安全威胁。
  • 按中国的法规进行内容审查,屏蔽敏感议题,损害网络言论自由。
  • 通过算法和大数据操纵公众喜好,涉嫌弄虚作假干涉美国选举和公共政策制定。

对TikTok的疑虑其实是对中国政体的质疑,西方世界不认为有哪个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对抗一党专政。如果谷歌,脸书,推特因为国家安全风险被屏蔽多年理所当然,那么根据“对等”原则,美国因为国家安全风险封禁TikTok也应并无不妥。何来所谓的无理打压和变相抢夺的霸道的行径?“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是中国企业的口头禅,也是必须把握的底线。违反了这个底线,把国内的玩法带到国外,如果企业不大,或许没事。但一旦做大(比如TikTok在美国现有8,000万活跃用户),威胁到所在国的国家安全,那就极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据说字节跳动公司创始人张一鸣居然欣然接受了事实,遵守美帝的法规,开始和微软公司讨论出售中国TikTok的事情。对于张一鸣这种秒怂的行为,引来了中国民众在各大网站上的一片骂声。多数人认为他失去了中国企业的"民族气节"。新浪网友更有甚者:骂张一鸣是汉奸,出卖中国独有的科技;没有华为的那种硬气,跪着赚钱;断脊之犬,没骨气的东西;在给外国人当儿子。。。

企业买卖自己的公司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业务,吃瓜民众没有必要动则上纲上线到刷刷抖音就特么爱国的高度。站在企业的角度上看,目前字节跳动卖掉美国"抖音"业务应该是最佳选择!前不久,印度突然封禁了TikTok在印业务;如果美国近期封禁TikTok在美国的业务,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新西兰等国肯定相继跟风效仿。假如字节跳动公司不做任何妥协,坚定地退出美国市场,那结果必然是失去大量的海外市场以及先期在美的几十亿美元的投入。这种不计成本的后果难道就是维护了国家利益,维护了企业利益,维护了"民族气节"吗?

反过来看,如果字节跳动将美国"抖音"业务卖给微软,那就会是另外一种结果。第一,如果TikTok直接退出美国市场,不仅一分钱都拿不到,而且还会便宜竞争对手Facebook。卖给微软,则能回笼大量资金并借此继续将企业发展壮大;第二,字节跳动即便卖掉美国TikTok,也不会影响其它业务,这与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差不多一个道理。第三,如果TikTok没有退出美国,只是换作微软公司运营,就不存在什么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其它西方国家再封禁TikTok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最后,如美国接纳TikTok,印度势必解禁,否则它的网友无法与美国TikTok用户交流。

综上,字节跳动公司考虑出售美国"抖音"业务虽然情非得已,但也并非是错误的决定,而是衡量再三,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张一鸣在发给全体员工的信中指出美国CFIUS(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要求不合理,但仍合法,要求员工能接受一段时间公众的误解。他坦承还没有完全决定最后的解决方案。下一步的方案会考虑用户、团队、公司三个因素,并对TikTok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零二零年八月五日

 

今留 发表评论于
赞一个。支持你的意见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