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电影话剧等, 演哪个角色的演员, 导演都会给个任务, 为角色写个小传, 加深对角色的理解, 从而诠释得更加贴近角色本人, 当然现在的演员打死也不愿意这么做了, 导演绝对不敢要求演员这么干, 否则会被打死。
疫情期间又出不了门, 咱在这儿木事扯蛋玩玩, 给白老师写个小传, 这部戏中实际未说清事的就他多, 一个浙江人, 怎么跑到宁夏教了一辈子乡村小学的, 一定有故事。
还是小白的时候,是在社会福利院长大的,文革期间基本上是在参加文艺宣传小分队到处宣传毛泽东思想表演节目, 随着上山下乡的大浪潮, 从浙江来到宁夏,能吃苦耐劳, 很快就当上了民办教师,七十年代初, 被推荐去上了工农兵学员的中等师范学校,读书时遇见也是杭州知青, 甚至也是社会福利院长大的同学, 居然也被推荐到同一所中师, 顺理成章地两人谈起了恋爱。
中师毕业要想两个人分配到一起, 于是按照当年的潜规则, 被分到条件比较艰苦的涌泉村小学,因为都是孤儿, 就没有什么家庭牵挂,也没有很强的回浙江念头, 俩人在一起, 那儿就是家。
他她就在海固县涌泉村过起了日子,虽然努力学习当地方言, 但还是没有学到骨头里。
等到知青大返城的时候, 因为已经是公办教师, 不符合返城条件, 加之还都没有什么家长退休可以顶替, 也就随遇而安地在涌泉村安下家了。
还是无法解释麦苗师农村户口的疑问。
所以麦苗妈得是个农村户口的人。
把这段改掉。
小白在下乡时遇见了他的小芳,麦苗妈, 麦苗妈是外来户, 那年头也是有些盲流的, 否则不好解释麦苗没有什么姥爷姥姥舅舅姨妈啥的。
小白在村里教书, 有一份工资, 麦苗妈在队里干活, 挣多挣少也不太影响生活, 麦苗赶上第一拨独生子女, 小白那时积极响应了号召。
这么一来, 小白是如何坚持在涌泉村教了那么长时间的书,既没有想着回浙江, 也没想着把麦苗送回浙江区见见市面, 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