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之城维尔纽斯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秋渔荫密树,夜博然明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维尔纽斯 (Vilnius) 老城区是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的历史中心,北欧规模最大的现存中世纪古城之一,由于各种政治及军事的原因曾经属于不同国家。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形成了70条街道及各种风格的1487栋建筑,迷宫般的老城区,天际线密布闪闪发光的十字架、尖塔与穹顶,各种建筑风格混搭。1994年维尔纽斯老城被收入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城共有40多座教堂,多种宗教并存,大部分教堂都是巴洛克风格,因此具有"巴洛克之城"的美誉,又被称为"欧洲晚期巴洛克的最后一道光芒"。2019年5月到此一游。

"维尔纽斯"是由立陶宛语"维尔卡斯" (狼) 一词演变而来,相传14世纪的立陶宛大公Gediminas在狩猎时梦见一匹铁狼伫立山头,望月嗥叫,左上图是"Gediminas骑士"雕像纪念碑。他醒来后遵从祭司的预言,在狩猎处的山岗上建造了红砖八角形古城堡 (右上图),并在山下修建了大公宫 (左下图)。城堡现在是立陶宛国博的附属馆,也是维尔纽斯老城和新城的分水岭。Gediminas的理想是各族人民彼此宽容以待,在这里过着和谐平静的生活,他邀请天主教徒、犹太人、外国手工匠人和商人前来定居,维尔纽斯逐渐成为以建筑、贸易、学术成就和多元文化而著称的繁荣城市。

维尔纽斯是欧洲最后一个泛神论国家的首都,1386年波兰公主下嫁立陶宛大公,次年立陶宛成为欧洲最后一个基督教化之地。维尔纽斯因此成为唯一的一座接壤并吸纳希腊 (或拜占庭) 与拉丁两大欧洲文明传统的城市,并且建造了天主教区主教座堂 (Cathedral Basilica of St Stanislaus and St Ladislaus)。大教堂最初是木结构的哥特式,现在的建筑是新古典主义风格,52米高的钟楼是13-17世纪的古城堡了望塔,教堂南侧的St Casimir礼拜堂仍保留17世纪的巴洛克原貌。

Casimir是15世纪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王子,因对上帝的虔诚奉献以及对病人和穷人的慷慨大方而闻名。他25岁病逝,17世纪封圣,成为维尔纽斯的保护神,右上图是礼拜堂中他的银棺。2018年教宗圣方济各曾来访维尔纽斯,并对信众发表演讲。大教堂在苏俄统治时期被用作仓库,直到1989年才恢复主教座堂的地位,很难不让人产生某种联想。大教堂在2006-2008年间重新装修过,但似乎缺少了沧桑感。左下图的纪念性建筑三十字架原建于1916年,苏俄统治时期被毁,1989年重建。

16世纪初维尔纽斯达到了发展的顶峰,1503-1522年间老城区周边建立了围墙。1569年立陶宛与波兰结盟组成共主联邦"波兰-立陶宛王国",成为当时欧洲面积大、人口多的国家之一。联邦实行被称为"波兰选王制"或"金权自由制"的政治制度,是现代民主制、君主立宪制及联邦制的先驱,并以当时欧洲少有的宗教自由闻名。18世纪早期联邦达到其黄金时代,还于1791年通过了《五三宪法》这个现代史上第二悠久的成文宪法,18世纪后期遭到强邻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和奥地利大公国的三次瓜分后于1798年解体。千面之城维尔纽斯,旅店五层大厅北面大玻璃窗正对老城,全景尽收眼底。右下图是建于1799年的市政厅,新古典主义风格。

维尔纽斯的罗马天主教堂属于多个教派,上方二图是现存最古老的St Nicholas教堂及主保圣人,大约始建于14世纪初,钟楼建于17世纪,砖砌哥特式,在1901-1939年间是维尔纽斯唯一使用立陶宛语作弥撒的教堂及文化中心。下方三图分别为属于道明会的St Philip and St. Jacob教堂、主升天教堂 (Church of the Ascension of the Lord),以及废弃不用的安慰圣母玛利亚教堂 (Church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 of Consolation)。后者属于奥斯定会,最著名的会士是1517年发动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虽然年久失修,但看上去比那些粉刷一新的更有味道。道明会和奥斯定会都是天主教托钵修会的主要派别,即完全依靠捐助而生存的天主教修会,他们不积蓄财产,需要发贫穷誓愿,以便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身于宗教工作。

16世纪初的维尔纽斯老城区城墙共九门三塔,现在只有左上图的"黎明之门"保存完好。右上图是1671年建于城门之上的圣母玛利亚小礼拜堂,供奉的黑金双色圣母像是波兰天主教最神圣的圣象之一,几个世纪以来这幅画像一直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之一,同时也是罗马天主教徒和东正教居民崇敬的对象。1993年9月4日,教宗保罗二世曾到访此地,并诵念敬献圣母的《玫瑰经》。左下图是城门左边1650年完工的St Theresa教堂,外表很普通,但内部极为精美。这个教堂及城门上的圣母小礼拜堂内,是维尔纽斯十分罕见的不准拍照的地方,圣母像是在楼下手机放大十倍拍下的。右下图是城门右边的圣三一教堂 (Monastery of the Holy Trinity) 前的圣殿大门,第一座石质教堂建于1514年,现在属于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内部已很破败,大门建于1761年。

1495-1500年间重建的三塔St Anne教堂及旁边的St Francis & St Bernard修道院,前者是以曲线花饰窗格为主要特征的华丽哥特式和砖砌哥特式建筑,外墙使用了33种不同形状的红砖,塑造了其挺拔优美的线条。教堂右侧新哥特式的钟楼建于1873年,充分传达了哥特式建筑"上达天听"的概念。500多年来教堂外观没有太大变化,被誉为哥特式建筑艺苑中的瑰宝。传说1912年俄法战争期间拿破仑路过维尔纽斯,十分喜爱这座教堂,甚至想把St Anne捧在手心里带回巴黎。后者建于17世纪,其正立面上是哥特式尖拱形窗户和支柱,山墙两侧是双八角形塔楼。

16世纪基督教宗改后,为抵御新教,第一批耶稣会士于1569年来到维尔纽斯。耶稣会的最大特色是兴学,其格言是"愈显主荣",现任教宗方济各是首位出身耶稣会的教宗。十年后成立了波罗的海国家最古老的大学——维尔纽斯大学,上方二图是全城最高的St Johns教堂钟楼及周边的大学校舍,其68米高的钟楼是全城最高点。下方二图是始建于1604-1618年间的St Casimir教堂,维尔纽斯第一座巴洛克教堂,由耶稣会捐资修建。18世纪修建了巨大的穹顶,在立陶宛前大公国整个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堂在二战后损毁严重,战后修复。明末清初前往中国传教的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以及19世纪中期到上海开辟法租界的传教士都是耶稣会士。

上方二图是始建于1620-1630年间的诸圣堂 (Church of All Saints),诸圣堂和St Teresa教堂属于加尔默罗会,其会规包括苦行隐修。二战期间曾有一条地道连接诸圣堂和犹太隔都,神父通过地道运送食物及藏匿犹太人。19世纪加尔默罗会传入上海,建立了土山湾圣衣院,因建造上海电影博物馆拆除。位于犹太区的St Chatherine教堂 (下方二图) 建于18世纪,外观十分漂亮,属于本笃会。该会产生过24位教宗,重视教会音乐,1925年美国本笃会神父来到北京,创建了辅仁大学。St Catherine教堂在二战中被毁,是1990年代立陶宛独立后重建的第一座教堂,现在是古典音乐厅。

从13世纪开始,维尔纽斯就拥有东正教团体,17世纪以来该城又数次被俄罗斯占领,因此建立了多座东正教教堂。上方二图是圣母主教座堂 (Cathedral of the Theotokos) 和St Nicholas东正教堂,均始建于14世纪。左下图是1749-1753年间重建的圣灵修道院 (Orthodox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内部,洛可可装饰风格。傍晚来到圣灵修道院,夕阳从穹顶和正西大门打进来,照在圣母像上,一片圣洁。去St Anne教堂时也是傍晚,而且有一个晚祷。不同的是,天主教堂的神职人员穿白袍,东正教堂神父穿黑袍,而且东正教信众是在教堂内东南角的小房间里唱圣歌。

右下图是St. Paraskeva教堂,1705年大北方战争期间,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来到这座教堂,为自己的军事胜利祈祷,同时其教子汉拔尼在这里受洗。汉拔尼是来自非洲的黑人,参加了大北方战争并受到重用。北欧霸主瑞典就是在这次战争中败北俄罗斯北极熊,例如圣彼得堡就是在芬兰湾原属瑞典的土地上建造的,几年后彼得大帝还将缴获的瑞典国旗赐给这座教堂。2019年6月5日是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大文豪普希金220岁诞辰,汉拔尼是他的外曾祖父,因此普希金有八分之一的非洲血统。

维尔纽斯曾经拥有数目庞大的犹太族群,被称为"立陶宛的耶路撒冷",是全世界学习摩西五经的中心。左上图的合唱犹太会堂 (Choral Synagogue) 建于1903年,罗马-摩尔式建筑,维尔纽斯唯一的一座仍在使用的犹太会堂。二战前维尔纽斯曾有超过100座犹太会堂,均在二战及战后的苏统时期被毁。二战期间德国人在犹太人众多的维尔纽斯旧城中心地区建立了两个犹太人隔离区,在其存在的大约两年中,由于饥饿、疾病、街头处决、虐待、驱逐到集中营和灭绝营,隔都的人口从大约四万减少到几乎不剩一人。

左下图是位于维尔纽斯犹太人隔都中心的大屠杀牺牲者纪念碑,2018年教宗圣方济各来访时曾在纪念碑前祈祷。在1942年相对安定的时期,隔都设有剧院、图书馆、档案馆、统计局、科学工作室、博物馆、书刊亭、邮局和运动场,右下图中立陶宛语Parduotuve是"店铺"的意思,好像是个书店。

维尔纽斯种族屠杀受害者博物馆,位于苏俄时期KGB总部大楼内,又称为KGB博物馆,是波罗的海三国中规模最大的一个。1939年8月23日苏德秘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9月1日清晨德军入侵波兰,二战正式爆发。1940年苏军占领立陶宛,1941-1944年间立陶宛落入纳粹德国手中,之后又纳入苏联版图,直到1991年独立。在苏联占领40多年的历史中,有40多万立陶宛人被逮捕、流放、杀害。博物馆中展示了苏统时期对立陶宛人民的残酷镇压迫害、抵抗组织的顽强斗争,以及KGB的组织机构。

左下图是一个纪念碑模型,右下图是监狱里政治犯精心制作的女红。1989年8月23日条约签订50周年之际,波罗的海三国举行了一场名为"波罗的海之路"的追求独立的和平示威,200万人手拉手组成一条超过600公里的人链,维尔纽斯大教堂广场就是人链的起点。这一天后来成为波罗的海三国和欧盟的纪念日,被称为"黑丝带日",1990年立陶宛成为第一个宣告独立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博物馆地下一层是从前的监狱,包括审讯室、囚室、禁闭室、水刑室和处决室,先后被盖世太保和KGB使用过,记录了20世纪立陶宛苦难和悲惨的历史。除了规模很小外,比奥斯维辛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感到人性之丑恶、自由之宝贵。左上图的监房是纪念被屠杀的天主教神父的展示室,中间是教宗圣方济各来访时的赠礼。右下图的监房用于纪念被纳粹德国屠杀的犹太人,1941-1944年德国占领期间,在维尔纽斯郊区发生了对犹太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0多万犹太人命丧九泉。

维尔纽斯老城区的Uzupis"对岸共和国",简称UZ,被Vilnele河环绕,是当地一群艺术家、文化人和流浪汉的集中地,到处洋溢着波希米亚风情。1997年愚人节,该地区宣布成立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以复活节彩蛋作为标志,并拥有自己的国旗、货币、总统、宪法,但暂时未被任何政府承认。对岸共和国的宪法共有41条,其中第1条为"每个人都有权在Vilnele河边生活,Vilnene河有权在任何人身边流过",第13条"一条狗有权去作狗",第13"猫没有义务爱它的主人,但需要时就要帮忙",第16条"每个人都有权快乐",第17条"每个人都有权不快乐",每一条都散发着无可救药的迷人气质。

左上图是UZ桥头的共和国界碑,右下图是多种语言的共和国宪章墙,对岸共和国的标志后来换成右上图的守护天使,位于共和国中心广场,以表现该区的艺术自由气氛。彩蛋则被拍卖,某日在老城漫游,无意中在街头发现了这枚孵出对岸共和国天使的彩蛋 (左下图)。Vilnius市长也经常出席对岸共和国的活动。

位于维尔纽斯郊外的特拉凯 (Trakai) 是14世纪的立陶宛旧都,维尔纽斯的后花园,国家公园的湖光山色与斯德哥尔摩有几分相似。特拉凯以14-15世纪建在加尔维湖湖心的半岛城堡闻名,有一条长桥与陆地连接。城堡为砖石结构,其整体样式为带有罗曼式色彩的哥特风格,屋顶琉璃瓦及玻璃彩窗十分漂亮,塔楼内设有特拉凯历史博物馆。城堡建造之初用于抵御条顿骑士团的袭击,后来曾用作监狱和修道院。特拉凯是世界上少数有卡拉伊姆人居住的地方,大酋长于1397年邀请了来自克里米亚的数百个卡拉伊姆家庭到特拉凯居住,担任城堡警卫和仆人。卡拉伊姆人是信奉卡拉派犹太教的说突厥语民族,是目前仅存的几个古老民族之一,现已面临绝迹的危险。

维尔纽斯的小确幸:大街上居然有一间喵星人咖啡吧,还在一家以加州冠名的餐厅中发现李小龙的一颗星,一个月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都没有找到,商店门口及橱窗的摆设也很有趣。

五月初夏,满街都是卖画卖花的大娘及跳跃的音符。 ????这里比斯德哥尔摩纬度低,铃兰都已经开花了,真是一个让人流连的地方。

日期:2019-10-01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