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合中不负使命(9:26-31)

这里是一些个人的读经分享。知识就是力量,我们生命的力量是从认识真理开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第28段讲的是保罗回到耶路撒冷得到众使徒接纳的经过。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因为保罗之前离开耶路撒冷去大马士革是要抓捕门徒。现在三年过去了,保罗却以耶稣基督门徒的身份回到耶路撒冷。这个转变实在太大了。而且在当时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保罗在大马士革的经历和所行的事情不会那么又快又准确地传回耶路撒冷,所以使徒们一开始都怕保罗,不信他是门徒。然而,因为有巴拿巴的参与,保罗逐渐被使徒们接纳,可以出入来往了。不但如此,当保罗面临说希腊话的犹太人的逼迫时,耶路撒冷的弟兄们还想法子把保罗送离耶路撒冷,打发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这些都可以看到保罗在与使徒们的磨合中逐渐被接纳成为一家人了。

在这个艰难而成功的磨合期中,我们也看到一个“很保罗”的现象,就是保罗没有停下他传道的步伐,即便回到耶路撒冷这个逼迫信徒的大本营也是如此,毫无畏惧。保罗这次在耶路撒冷一共只待上了十五天(加1:18)。可是就在这短短的两个星期内,保罗又和讲希腊话的犹太人“干”上了,导致对方想要杀他。我们可能会想,保罗刚从大马士革回来,还在逐渐和使徒们磨合的过程中,他就不能稍微低调一些,等逐步熟悉了耶路撒冷的情况,也逐步和使徒们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关系,也等自己从在大马士革被追杀的紧张情绪中稍微缓一口气,再开始传道也不迟吧。然而,保罗就是保罗。如果他要缓一口气的话,他就不是保罗了。即便是在磨合期、休整期、适应期,保罗仍然不负使命,因为他的生命已经被使命所驱使,他活着的每一天就是要履行主托付给他的使命。

我们也可能会觉得有些希奇,为什么保罗回到耶路撒冷的传道会引来说希腊话的犹太人的愤怒和逼迫呢?为什么彼得他们常住在耶路撒冷的使徒却没有受到这样的逼迫呢?这有可能是因为保罗回到耶路撒冷,初来乍到,还不知道需要隐藏自己,所以多是在公开场合来传道;而彼得他们在耶路撒冷有一段的时间,知道当地逼迫的情况,所以多是在非公开的场合传道,所以也避免了很多冲突发生。当然,从《加拉太书》来看,也存在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彼得他们对于犹太人多有忌惮,所以他们对讲希腊话的犹太人传道会非常的谨慎,甚至会在福音的道理上有所调和,以至于不那么容易和犹太人形成对立。这样的做法当然也有利于他们在耶路撒冷长期、稳定地传道,建立教会。而保罗却没有那么多顾忌,他持守从耶稣基督而来的福音启示,不做任何的妥协和让步,所以和犹太人的冲突在所难免。虽然我们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推论出彼得他们当时在耶路撒冷的传道有问题(经文最后描述当时教会平安、兴旺的情景也让我们知道教会的建立总体上是有根有基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保罗在这段磨合期中没有受到彼得等使徒的影响,继续放胆按照他从耶稣基督得来的启示忠实地传讲。

在磨合期中不负使命,这就是保罗给我们的榜样。无论是磨合期还是休整期、适应期,保罗都没有给自己任何调整的机会,无论是在身体修养上的调整,还是信仰真理上的调整。这在我们看来可能是太过拼命、太过执着,可是对于保罗来说,这是他使命人生的写照。惟愿我们在当中都有领受,被保罗所感染,所激励。

默想经文:整段经文。

静默思想:进入场景,设身处地去靠近保罗身上那股传福音的火,让自己也被激励、被点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