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简称“匹大”(Pitt),是坐落在宾州西南部匹兹堡市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原属私立,1966年转为公立。匹大拥有文理学院,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信息科学学院等多个学院和研究机构。
匹大音乐系属文理学院,该系实际是以研究生课程为主。虽然也有本科课程,但由于本科生注册音乐为主修(major)的很少,所以本科课程多是给非音乐主修的学生开的选修课。研究生课程可以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攻读博士的学生也都要先经过硕士。硕士学位要求修够 36个学分,包括至少11门课(每门课3个学分)加一篇通过的硕士论文(通常算3个学分)。博士学位则需要72个学分,即取得硕士的36个学分以后,至少再修30个学分的课加一篇通过的博士论文(通常算6个学分)。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五年左右,即前三年以修课为主,并取得硕士学位;后两年以完成博士论文为主。也有的学生修够学分后边工作边准备博士论文,写好后再回学校答辩,这样会用比较长的时间,但整个过程最长好像不能超过十年。
上图是匹大的音乐楼(Music Building),音乐系的办公室,教室,图书馆,琴房等都在这个楼内(照片来自网络)。
匹大音乐系的研究生教学分三个专业(programs) ,即: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历史音乐学(Historical Musicology),和作曲理论(Composition and Theory)。简单通俗地说,历史音乐学主要是研究西方艺术音乐(Western art music),而民族音乐学则是研究西方艺术音乐以外的世界各族各地的音乐。我由于以前读书和工作的经历,自然是攻读民族音乐学。
根据音乐系的要求,这三个专业的研究生都必须在入学的初期完成以下四门 核心课程(core courses):
目录学与研究方法(Bibliography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民族音乐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Ethnomusicology);
历史音乐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Historical Musicology);
作曲与音乐分析的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可以看出,这是为了让各专业的学生都在音乐研究的广度上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只是偏重自己的专业。
上述四门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在入学的前两年之内修完。在选课时,我的导师荣鸿曾教授建议我尽早修完这些核心课程。所以我在入学第一年的秋季学期选了前两门;又在春季学期选了后两门。这样,一年就把四门核心课程完成了。选课时还必须注意的是,作为持学生签证的国际学生必须注册成全日制;而全日制要求每学期至少注册9个学分(夏季学期除外)。匹大通常是每门课3个学分。所以我在荣老师的指点下,前两个学期除选了四门核心课程以外,还先后选了拉丁M洲音乐(Music in Latin America)和非洲音乐(Music in Africa)两门课。
我第一年的留学生活比较辛苦,主要是必须适应新的环境。除了自己的学业,还要每星期做20小时的助教和助研的工作(后面将有专门的回忆),而所学课程的工作量,包括阅读和书面作业,都是很大的。当然在这一年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有意义的东西,由于专业性强,在此就不赘述了,这里只说一件有趣的事。
记得在上拉丁M洲音乐的第一节课时,教授讲了开场白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试卷,说明是听辨摸底测试,不记成绩。试卷的左侧列有25个拉丁M洲乐曲或歌曲的种类或名字,附标号;还列出了拉丁M洲的8个主要国家,附字母简称。试卷的右侧是有序号的25行空白,每行有音乐和国家两栏。教授播放了25个音乐片段,每段约半分钟,要求学生在试卷右侧的空白栏里按播放顺序写出音乐的标号和所属国家的字母简称。我当时对拉丁M洲音乐很陌生,所以没听出几个。一学期很快过去了,在这门课上学到了拉丁M洲各地区各民族的主要音乐种类及代表作品,使我大开“耳界”。有趣的是,期末考试的听辨部分和开学第一节课那个摸底测试的试卷和试题完全一样。拿到试卷我才意识到,那25段音乐都是在这门课里学过的。在考试后的最后一节课,教授把两次的试卷都发还给了学生。我看到自己在摸底时只听对了两三个;而在期末时听对了大多数。教授在总结时提到,在听辨方面进步幅度最大的是我。当然这没什么可骄傲的,因为最后听辨成绩最好的并不是我。重要的是,这门课使我把研究范围扩展到世界音乐迈出了重要坚实的一步。
常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其实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时这里的学生已经没有用手写作业的了,而是都用计算机打印出来。但我刚来,还没有自己的计算机。幸亏学校有多个学生电脑实验室,我每天都不得不到那里去打作业,把文件存在自己的软盘上,完成后,再在实验室打印出来。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年半,直到第二年我们买了一台苹果个人电脑。
上图是近年匹大的一个学生电脑实验室(图片来自网络)。上世纪九十年代,除了电脑不如上面图中的先进(那时都还是用大显像管),其它室内布局等都和上图相似。
前面提到过,我来匹兹堡第一年的住处是老同学XC帮我找到的。那是一幢私人的大房子,有三层。房东住在一楼,二楼和三楼的四间住房出租,租户们合用在二楼的厨房和浴室,我住在二楼。几个月后,我太太也来到匹兹堡与我汇合,并很快在匹大医学院实验室找到了工作,这对我的学业是个强有力的支持。
上图是1993年冬我在当时的住房(正面深红色那栋)前照的,我当时住在二层正面有两个窗户那间。照片左边靠上可看到远处匹大的主楼 Cathedral of Learning。
到1994年四月底,我的第一学年告一段落。经过努力,两个学期修的六门课我都得到了 A 或 A- 的成绩,并通过了系里对每个研究生第一年的“初步评价”(Preliminary Evaluation),为以后几年的学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图是匹大音乐系1994年4月发给我的通过“初步评价”的通知,是当时的代理系主任埃里克·莫(Eric Moe)博士签署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