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娟的得奖作品《冬牧场》

这里一年四季温暖如春,没有酷暑没有严寒......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大半年了,没有好好读过一本书。《瓦尔登湖》读了几章,没有读下去就还给了图书馆,想着自己买一本,Barnes Noble书店没有现货,就作罢了。在某人文学作品"无用论"的枕边风下,不断从图书馆借来最新的杂志,每日如蚂蚁啃骨头似地啃着,一本本杂志啃下来,似乎知道地球各大陆大小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似乎与时共进了,似乎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了,似乎不再孤陋寡闻了,可有一天突然就对桌边的杂志几分厌倦,遂捡起了从图书馆借了一两个月都还没有开读的英文翻译书--Winter Pasture.

一两个月前借杂志时,发现图书馆进门的书架上醒目地摆着一本新书。之所以破例把它一同借回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新(我可能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二是发现此书的作者是中文拼音Li Juan。那时根本不知道Li Juan是谁。这或许就是我和此书的缘分吧。。。

这是一本描写牧民生活的书,是国内至今为止第一部叙述哈萨克牧民生活的纪实文学作品。作者李娟在2010年的冬天跟随哈萨克族Cuma一家人去了位于乌伦古河以南的南疆,放牧生活了三四个月,然后把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事无巨细地用文字记录下来。 归纳总结一下,作者在书中主要写了三大方面:

(一) 冬牧场的大环境

作者李娟所踏上的是一个约三万亩的牧场,黄沙白雪,一望无际,空旷寂寥。说起牧场,人们会以为"那里‘奶水像河一样流淌,云雀在绵羊身上筑巢孵’——充分又丰饶。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荒凉和贫瘠,寂寞和无助"。那里的人口密度是每1.5平方公里住一个人。以这样的人口密度是不太有可能有什么像样的基础设施,所以黄沙遍野的牧场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路,交通极其不方便,能进出的只有两种车,摩托车和吉普,因此牧民平常的生活供给很困难。 他们日常的用电靠太阳能,一旦遇上阴天、下雪天, 电的供应也很成问题。 水更是另一个大问题, 唯一的水源是积雪。牧民每天要出门去拾集雪块,遇到附近没有积雪,还要走很多路去采雪块,再用袋子背回来, 一趟一趟。 这样辛苦背来的水除了每天的喝水,做饭,小心翼翼地用, 自然不舍得用来洗头洗澡洗衣服,所以要忍受几个月不洗头不洗澡不能洗衣服的日子。牧场的气温可以低至零下43F,有个别牛羊的乳腺也因此冻坏了。下雪时,雪花不是飘下来,鸽子蛋大小的雪像子弹一样从空中射下来,风霜打在人身上、脸上如"连被抽了十几巴掌"那般疼。2009年的冬天,牧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暴风雪,一半多以上的牛羊群活活冻死。然而这并未阻止Cuma一家2010年冬季再次带领牛羊骆驼马匹迁徙前往。

二). 牧民一家人的生活

作者跟随的那户人家,男主人Cuma近五十岁,他带着妻子和19岁的二女儿Kama一起去冬牧场放牧。Kama四五年前为帮助父母放牧,不得已高中辍学。 Kama有个姐姐在伊犁上美术学校,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弟弟在县城的学校寄宿上学。

在冬牧场,一家人住的是用牛羊粪便晒干后垒的地窝子,烧的也是晒干的羊粪。像旷野中打地洞过冬的动物一样,Cuma家的"地窝子"(burrow)掘地6尺。他们垒上晒干的羊粪做墙壁,架几根木头在顶部,再铺上草,盖上塑料纸,洞口再加个木板门。四五个人就窝在这一百多尺狭窄漏风的空间里吃住起居,躲避风寒。地窝子的屋顶上住着一只狗,只要狗在屋顶跑动几下,上面的尘土沙子就刷刷地往下掉,掉到床上,掉到正在吃饭的碗里。

牧民们一日基本上只吃一餐,其他两餐就是简单的茶(大多数时候是奶茶)+ nan (印度饼?)。每隔三四天有肉吃,在冬牧场里他们杀过一匹马,宰过羊,肉的供应想来还比较充沛,但是蔬菜水果却十分稀缺,两颗大白菜要吃上两个月。

牧民的生活是苦的,尤其是要出去放牧的Cuma, 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为让羊多吃几口草,常常放牧到天黑。常年坚辛的劳作、冬天的寒冷,夫妻俩都落下很多病,风湿性之类的毛病常常让他们疼痛难忍。为止痛,阿司匹林和止痛药当零食一样吃,每次两颗,一天吃四五次,有时候半夜痛的无法入睡,再爬起来加量。一日Cuma夜里又起来一次吃了四颗止痛片,结果第二日醒来鼻血止不住地流。女儿Kama也因劳作和长期缺乏维他命,年纪轻轻手指就已经弯曲变形。

牧民的精神世界又是孤独的。人走在旷野,寂静无声,“感到什么也无法填满眼前的空旷与阔大时,就只好唱起歌来,只好用歌声去放大自己的气息,用歌声去占据广阔的安静”。这种几乎与世隔绝,单调,一成不变的生活,这种不见人不见炊烟的大漠原野,带给人的不是云卷云舒,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既非凄凉也非激越",而是一种"说不出的怅然",一种无法排遣的孤苦。

在那里,手机基本没有信号,如果有也是很弱的信号,有时只能打出去无法接收到。地窝子里唯一的一台电视修好后成了他们夜晚主要的消遣娱乐,然而受信号和供电的限制,一天只有晚饭后有一段短暂的时光可以看,画面还非常不清楚。

(三) 冬牧场的牲口

此行去冬牧场,同时出发时的有三户两家,总共大概有30头骆驼,500匹羊,100多头牛和马。其中一户人家最后去了别处放牧。另外两家在作者待的牧场比邻而居。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队伍跋涉三天,顶着严寒霜冻,迁徙到一块可以继续牧养之地。而这只是四季里的一个季节。实际上,牧民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就是牧民的一年"。

游记中最触动我的有下面几幕:

----牧民们亲手宰杀了他们看着长大、千辛万苦带到牧场、悉心照料、朝夕相处的羊和马。。。但是或许这也无可非议的,牧民也要吃要活下去。

----牧民为了自己可以喝到牛奶,为了每日的茶水里可以有香奶可以添加,每日清晨天还朦朦亮,就硬生生将母牛和小牛分道扬镳,母牛向左走,小牛向右去。一天24小时,母牛和小牛只有暮归时才有十分钟的相聚。日久天长,母牛的记忆深处依然记得自己的宝宝,可当它深情呼唤着插肩而过的小牛时,小牛竟然无动于衷--小牛已经不认识不记得妈妈了。

-----一头母牛冬天产下小牛,欣喜地舔着刚刚出生的小牛犊。 牧民为了保证小牛犊能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存活下来,便把小牛犊抱进了地窝子里。伤心的母牛抗议叫唤了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不睡。第三天自己实在太饿了,匆匆出去吃了点草,回来继续在地窝子门口叫唤抗议。当几天后就可以奔跑的小牛被放置牧场,母牛又是四处追着贪玩的小牛,想让它多吃几口奶,这样的舔犊之情让人动容。(想起自己当年喂不肯好好吃饭的女儿,也是追着喂:))

我想作者之所以选择跟从牧民去体验这么艰苦的生活是因为得知国家颁布了要从牧民手中收回牧场,重新安置牧民的政策,也就是说,这是牧民最后一年游牧的机会,"从此牧民不再是这片大地的主人"。书中写到,国家将以一亩七块人民币的价格补贴给牧民,补贴持续七年。以Cuma一家为例,三万亩的牧场,Cuma一家大概持有三分之一,也就是说,Cuma一家能得到一年七万块人民币的补贴(2010年前后的人民币value)。国家或许是从保护生态环境,从改善牧民生活着眼。但是,没有了牛羊的土地"将失去它们最重要的养料-- 大量牲畜粪便。而没有了牲畜的反复踩踏,秋天的草籽也失去了使之深入土壤的力量。它们轻飘飘地浮在干的沙地上,扎不下根去,渐渐烂朽,然后在春天的大风中被吹散。脆弱的生态系统越发脆弱。荒野彻底停留在广阔无助的岑寂之中。。。。" 如果真是这样,难道不是更悲哀吗?

书中还提到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上的照顾。牧民的孩子上学是学杂费全免,包吃包住,除了一年45块人民币的校服钱要自己出。因此,什么无中生有的新疆genocide,我更是不信了。

我一生走过的地方不多,或许今生都不会有机会踏上大西北那片神奇的土地。感谢李娟的这部作品,它就像一首遥远的牧歌,从南疆传来,带着旷野的风,带着异域的风情,让我聆听,让我走近,让我沉浸其中。

后记: 为了写这篇文章,特意去搜了搜作者李娟和豆瓣网上的一些中文摘录。非常感慨,这样的文章和文字居然出自一个高中都没有读完的70后之手(李娟79年生,写这部时大概32岁)。这部游记还荣获了"人民文学奖"。感谢这时代,给每一个人提供了平台(level the ground), 不论出身,不论师出有门无门,每个人都可以施展各自的才华。我想,是丰富的生活经历赋予李娟以灵感,是新疆这块沃土孕育了神奇。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书中的英文摘抄:

In reality, year after year, everyone must submit to nature’s will, oscillating endlessly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In spring, the herders follow the melting of the snow northward, and come autumn, they are driven slowly back to the south. They are forever departing, forever saying goodbye. In spring, lambs are delivered; in summer, they are fattened; in autumn, they breed; in winter they are pregnant again.

In this homeland stretching over six hundred miles, in every secret winkle on the earth’s surface, every nook and cranny in which shelter can sought… youth, wealth, love, and hope., everything is swallowed up.

In the end, this wilderness will be left behind. The herders will no longer be its keeper. The cattle and sheep will no longer tread its every surface. The grass seeds that drift onto the earth in autumn will no longer feel the force of stomping hoovers that bury them deep into the soil. The masses of manure the fertilized their growth will no longer fall on them. This land will remain forever open, majestically alone in its vastness.  The wilderness will be left behind.

Chemical fertilizers will engorge luxuriant grasses with fats and juices.

Engorge: cause to swell with blood, water, or another fluid.

"the river was engorged by a day-long deluge"

Besides, a sheep’s fate so seamlessly dovetails with the rest of nature—how they resemble plants! They sprout in spring, grow lush in summer, set seed in autumn, and harbor that seed in autumn, and harbor that seed all winter long, pregnant, waiting…  While chasing the flock through the wildlands, I often thought about how most of them were with child, how most were calm, content mothers. Suddenly I felt the winter’s significance running deep and far.

In a singsong voice

A paragon of decorum

Spinning around all day like a top

Chatterbox

Gurgle with laughter

Birds appeared ephemerally through spatters of claw marks. Though they belonged to the sky, I rarely spotted them overhead.

As mice leave prints on the ground, the birds leave squawks in the air. In the wilderness, when there is a sudden cacophony of birdcall, a person feels transported to a forest at dawn. But when you look around, there are no birds in sight. The only birds you see from time to time are the massive falcons that quietly land on top of the sand dunes.

Any of the other multitude of flora that sprinkled the wilderness.

Those hushed hearts in the most distant crevices on earth.

Not tinkering with nonsense

Center of gravity

Shirk on his chore

Rummage through the chest

It was the desert after all, but no matter how deprived or constrained you might be, you should not shortchange the dead. He wore the stars and the moon, walked in the wind and the rain, shuttled across this earthly loom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back. Then, one day, he died. He never had to move again, never had to migrate with the herd gain.

At some point, the western sky had cleared up into a stirring blue and white.

I noticed that on dark, moonless nights, the sky exploded with stars. But as long as there was a moon—even if it was only a sliver of a crescent moon, the Milky Way faded into darkness.

In a moment like that, a camera would have been a barbaric intrusion! My eyes captured the scene with more details and vibrancy than any less possibly could—the last of the nomads, the most quiet and remote way of life!

“Knowing” and “not knowing” grew out of one another. The world was opening from both sides. When I thought the world was a tiny seed, the world turned out to be an apple; When I thought the world was an apple, it turned out to be apple tree; when I thought the world was an apple tree, I looked up and saw the world around me—there was an apple orchard stretching forever in all directions….

Even if I did catch a glimpse of the fate of the nomads and the desert, and learned to understand the basics, I still struggled to articulate it with my unwieldy and anxious tongue. The more I try to make sense of the big picture, the more I’m tripped up by the details. What’s worse, the more I want to point out the most barbaric moments, the more I want to turn around and forgive human nature, especially forgive myself… I really am no use.

The desert was yellow, the snow white, the sky blue, the whole world was pale except for that single dark patch that animals and humans had called home, like a paperweight that pressed firmly down on the rolling land. On that black dot, the distance between sky and earth was farthest.

中文抄摘于豆瓣网,因为没有读过中文版的,摘抄有点多:

  • 长达半年的冬季以及土地的贫瘠,使哈萨克人的祖先不得不选择了“游牧”这种艰辛动荡的生产生活方式,年复一年恪守自然的规律在大地上穿梭。从阿尔泰深山一直到天山北部的开阔地带,牧人们每年迁徙距离逾千里。搬迁次数最多的,一年之中平均每四天就得搬一次家。 
  • 地窝子是大地上挖出的一个深两米左右的大坑。沙漠地带嘛,坑壁四周不垒上羊粪块的话,容易塌方。然后在这个羊粪坑上架几根檩木,铺上干草,压上羊粪渣,便成了“屋顶”。最后修一条倾斜的通道伸向这个封闭的洞穴。当然了,通道两壁还得砌上粪块挡一挡流沙。... ... 
  • 直到正午时分,我们转过一处高地,视野豁然开阔,眼下一马平川。大地是浅色的,无边无际。而天空是深色的,像金属一样沉重、光洁、坚硬。天地之间空无一物……像是世界对面的一个世界,世界尽头的幕布上的世界,无法进入的世界。
  • 传说中最好的牧场是这样的:那里“奶水像河一样流淌,云雀在绵羊身上筑巢孵卵”——充分的和平与丰饶。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荒凉和贫瘠,寂寞和无助。现实中,大家还是得年复一年地服从自然的意志,南北折返不已。春天,牧人们追逐着渐次融化的雪线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驱逐着渐次南下。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 荒野终将被放弃。牧人不再是这片大地的主人,牛羊不再走遍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本来就贫瘠单薄的植被,将失去它们最重要的养料——大量牲畜粪便。而没有了牲畜的反复踩踏,秋天的草籽也失去了使之深入土壤的力量。它们轻飘飘地浮在干涸的沙地上,扎不下根去,渐渐烂朽,然后在春天的大风中被吹散。脆弱的生态系统越发脆弱。荒野彻底停留在广阔无助的岑寂之中……荒野终将被放弃。
  • 而在北方,在乌伦古河两岸,为满足牧人定居后的需求,大量的荒地将被开垦成农田,饥渴地吮吸唯一的河流。河流渐渐断流,下游湖泊萎缩,从淡水湖转变成盐水湖,鱼类面临灭顶之灾。为了让停止南迁后的畜群渡过漫长寒冬,人们无法遵循贫瘠土地只能种两年停一年的轮耕法则,在有限的土地上大量投入化肥,催生肥大多汁的草料。还有地下水的抽取,还有生活垃圾的污染……这些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 当我又一次爬上一个高处,多么希望能突然看到远处的人居和炊烟啊!可什么也没有,连一个骑马而来的影子都没有。天空永远严丝合缝地扣在大地上,深蓝,单调,一成不变。黄昏斜阳横扫,草地异常放光。那时最美的草是一种纤细的白草,一根一根笔直地立在暮色中,通体明亮。它们的黑暗全给了它们的阴影。它们的阴影长长地拖往东方,像鱼汛时节的鱼群一样整齐有序地行进在大地上,力量深沉。 
  • 居麻又说地窝子这个好东西是后来才有的,以前的哈萨克牧民冬天也住毡房。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毡房中央堆一个火塘生一堆火,大家围坐烤火,脸是热的,背后却寒气嗖嗖。毡房之外,四面八方,全是冬天。真是不能想象……那时,穷困的哈萨克小孩,身上就裹张羊皮过冬,连衣裤都没有。 
  • 羊的命运又如此圆满地嵌合在眼前的自然中——羊多像植物啊,在春天里生发,夏天里繁茂,在秋天留下种子,又以整个冬天收藏着这枚种子,孕育、等待……赶着羊群走在荒野里,想到它们大多数都有孕在身,想到这些都是平静充实的母亲,便觉得这个冬天真是意义深远。 
  • 那么羊听到了吗?羊谅解了吗?这是一个被宰杀者看着长大的生命。宰杀它的人,曾亲手把它从春牧场上的胎盘旁拾起,小心装进准备已久的毡袋,再小心系在马鞍后带回家……宰杀它的人,曾漫山遍野带着它四处寻找最茂盛多汁的青草,当它迷路时,冒着雨把它找回来……曾一次又一次给它抹灭虱的药水,处理发炎的伤口……在寒冷的季节,领它去往开阔暖和的南方旷野……这些羊都记得吗?宰杀它的人,又有什么仇恨和恶意呢?大约生命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吧:终究各归其途,只要安心就好。 我喜欢的哈萨克作家叶尔西姐姐说:你不因有罪而死,我们不为挨饿而生。
  • 每当我独自走在暮色四合的荒野里,看着轻飘飘的圆月越来越坚硬,成为银白色锋利的月亮。而这银白色的月亮越来越凝重、深沉,又大又圆,光芒暗淡•••••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长夜缓慢有力地推上来,地球转过身去,黑暗的水注满世界的水杯••••••我不能形容黄昏的力量。 
  • 知道的越来越多时,会发现不知道的也正在越来越多。这“知道”和“不知道”一起滋长。这世界从两边向我打开。当我以为世界是籽核时,其实世界是苹果;当我以为世界是苹果时,其实世界是苹果树;我以为世界是苹果树,但举目四望——四面八方是无边无际的苹果树森林…… 越是向大处摸索,却越是总为细小之物跌倒。 
  • 雪停后的天空,明朗灿烂的无从形容,似乎天上真的全都空了,真的把雪全都交给了大地。从此天空不再沉重了,不再那么辛苦了。的羊永远也搞不清状况,只知跟着瞎走,只有走在边缘的羊才能看清周遭形势。尽管如此,边缘的羊还是一个劲儿地往羊群深处挤。大家都愿意盲从,好像世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
  • 大约因为,一进入荒野,当你微弱得只剩呼吸时,感到什么也无法填满眼前的空旷与阔大时,就只好唱起歌来,只好用歌声去放大自己的气息,用歌声去占据广阔的安静。”
  • 我站了一会儿,明明天高地敞,胸口却有些闷。想到下方大地深处的骨骸,想到他们也曾活生生地信马经过同一片荒野,那是他们还不曾闭了眼睛,枯了骨肉,萎了手掌和面容……又想到这世上尚能认得他们,心中怀念他们的人,现如今怕也是一一入土了,埋在另外的遥远之处……再想到所有的容颜和姓氏都将涣散,想到每一个人的消亡与植物飞鸟的的消亡一样不着痕迹……而他确曾活生生地经过这片大地! 这世间为什么总是这么宁静呢?大约因为死亡累积得太多,因为死的事远远多于生的事吧。 他们静了下来,怀念他们的心也渐渐归于宁静。天空下最大的静不是空旷的静,不是岁月的静,而是人的静啊。人终究是孤独又无法泯灭希望的……
  • 所谓“冬窝子”,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冬季放牧区。从乌伦古河以南广阔的南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边缘,冬窝子无处不在。那些地方地势开阔,风大,较之北部地区气候相对暖和稳定,降雪量也小,羊能够用蹄子扒开薄薄的积雪寻食下面的枯草,而适当的降雪量又不会影响牧民们的生活用水和牲畜的饮用水。
  • 一个人牵着驼队,孤独、微弱地走在沙漠中,整面大地空空荡荡,天似穹庐,唯一的云停在天空正中央。那是一团台阶状的梯云。前后无人,四顾茫茫……那感觉既非凄凉也非激越,说不出的怅然,又沉静。千百年来,有多少牧人以同样的心情孤独地经过同一片大地啊。

 

国内的堂弟正巧这个夏天去敦煌,拍了一些照片在朋友圈,借几张过来看看蒙古包和大漠黄沙。

 

 

 

那一日公司门口拍的云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yy56' 的评论 : 谢谢闻香的到来,不知道网上有没有,你可以搜搜。周末快乐!
yy56 发表评论于
謝謝你精彩的介紹,準備找來看看。

問好!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大漠长河' 的评论 : 大漠来了,暖姐高兴啊! 读李娟的《冬牧场》一日突然脑海里想起大漠的诗句
"我经历过高原的极寒,所以文字散发着温暖,我饱尝过心灵的孤苦,所以目光浸透了悲怜":)) 想想就觉得新疆这个地方很神奇,刀郎,王琪和李娟都是高中都没有读完的人,都生活在新疆,都成名了。从读英文翻译版,觉得李娟的后半部(很靠近尾声)写得蛮松散,但是或许人们就是喜欢这种白描似写法。文学作品还是要以"新颖"取胜,至少题材要新。
是要少上网,少看手机,也为了眼睛"永远年轻":)) 这首歌要送给大漠呢,祝大漠好人好梦! 谢谢大漠喜欢,周末了,好好休息,周末快乐!
大漠长河 发表评论于
为了帮你减少上网时间,本来不想留言的,但还是忍不住为你这篇书评点个赞,谢谢分享这样一部难得的作品。从你的介绍和书摘,感觉李娟能把真实而近乎残酷的牧民生活写得深刻而又富有诗意,直击心灵。有机会得找来中文版读读。另外那首好人好梦唱得真好,听完就觉得有些上头,又听了几遍:)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舒啸' 的评论 : 谢谢舒兄谬赞,这本书更多的是一扇窗口让我们了解牧民生活。舒兄周末快乐!
舒啸 发表评论于
谢谢暖冬的文采斐然的精彩书评,翔实深刻、引人入胜。记下这本书了。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沈香好! 谢谢沈香来阅读,来夸赞,最近比较忙也比较懒,欠了很多:)沈香周末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彩烟游士' 的评论 : 游士好! 谢谢游士好心,网上免费可以下载的,我只是喜欢纸质的书,对眼睛比较好。是的,难得能静心的。游士周末快乐!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问候暖冬!谢谢介绍李娟的得奖作品!写得非常好,有机会也找来读图片好美!暖冬周末愉快!
彩烟游士 发表评论于
《瓦尔登湖》我有一本,借给暖冬读吧!;)

暖冬饱览群书,令人敬佩!现在这世道,我都很难静下心来看书了;)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7grizzly' 的评论 : Thanks, my friend, for your quote as an answer. I won't compete with anyone, but myself:))
Migration will bring forth problems that one may never face before. People may feel lost in the process. In the example you listed above, it looks like too much individualism left them directionless:))
Thanks again, my friend. Nice chatting with you.
7grizzly 发表评论于
> To him, I am not competitive against the new generation.
In return, you can say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 This essay collections were actually translated by two translators
Translation must be hard. I always felt amazed by the few guys who convert Murakami's work.

Back to Cuma. His story reminded me of a guy from Russia. He said that back in the days of the Soviet Union, many choices were made for the elites (e.g., jobs, houses, or maybe even spouses to some degree). After they migrated to the West, where individualism is the culture, they couldn't make their own choices, couldn't do as well anymore, and sank into depression.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7grizzly' 的评论 : Thanks, my friend. for your reading and comment. You wrote more conclusively than I did:)) You are absolutely right that their traditions are challenged as the world is changing fast.
If you are interested, you can compare Chinese version with English one here for a few paragraphs. The other day, I said jokingly to him that I wish that in ten years someone may come to me, asking me to translate Chinese works (I know I am not ready now, but you ARE). He scoffed at the idea, saying that it is not "forward-looking" (缺乏前瞻性:))To him, I am not competitive against the new generation.
This essay collections were actually translated by two translators, one Englishman and one Chinese (how could they align stylishly?). Maybe in ten years, we can work together:)) Just kidding. In ten years, I will be definitely retired, but you might be still young:)). But who knows that with the financial freedom, you may retire earlier than I do:))
Just a joke. Thanks again for your visit. Have a great weekend!
7grizzly 发表评论于
Thanks for sharing a great read. From your vivid report I could try to empathize with
Cuma. He must have been following his ancestral way of life. It was hard living
but it had kept the tribe so far. The world's changing and he had felt it in
many ways and the awareness made him feel trapped. He was too old to break the
mold thrust on him since the day he was born. He had even lost the will to fight
a way out. But the feeling of desolation and helplessness was just as real as
the anxiety from the changes without.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心中之城' 的评论 : 心城好! 查了查Out of Gobi好像是2019年的作品,这个作者还写Money Game,有意思,有空我也来关心一下这位Weijian Shan,估计作者是在北美的华人。谢谢心城这段话语,作者李娟在文中也写了自己无法融入他们(哈萨克牧民)的生活中,他们的世界我们真是知之甚少。期待心城的书评! 谢谢心城,周末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溪姐姐' 的评论 : 小溪姐姐好! 你和菲儿都提到花生,可能太早了或是没怎么注意,我听说花生时,她好像已经生病了,也不记得读过花生的文章。看来李娟很受大家欢迎,我是第一次知道,早上刚刚还在YouTube里听了一篇她写外婆的,没有觉得特别好:))一定是我没有进入。谢谢小溪姐的推荐,我待会找来读读。我想,李娟打动人的是她独特新颖的经历,'新'很重要,unique很重要,加上她文字的风格。谢谢小溪姐的信息,祝姐姐周末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云上的熏衣草' 的评论 : 欢迎新朋友薰衣草! 看来不少人喜欢李娟的作品呢,我真是要找来原作读一读。谢谢你的input,祝夏安!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弄弄好! 弄弄说的是,看来我得赶紧还了,让更多人了解新疆这块土地。谢谢弄弄留言,周末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一凡好! 谢谢一凡夸赞,书里写到宽广无垠的牧场真是天似穹庐,笼罩四野的。是这本书打开我们的眼界。谢谢一凡,周末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杜鹃盛开' 的评论 : 杜鹃好,《我的阿勒泰》比《冬牧场》早,刚刚查了查,《阿》好像是写到2009, 《冬》写得是2010年。我没有读完一本她的书,读的是翻译的英文,但是《冬牧场》后面的几节有点松散的。我最近读了不少你的散文,真是写得好,几乎每一篇都是样品精品,结构啊语言啊,最后结尾都是画龙点睛之笔。小说才看了几篇。看看周末能不能集中精力写一写。杜鹃周末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igerlily66' 的评论 : Lily好! 我读的过程中也想到电视剧《山海情》,国家扶贫的力度大,相信这十年里他们的生活一定有所改观,加上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上是有优惠的。不过中国穷人还很多,是的,人只有想解决温饱问题才能谈别的。 Lily之前还读过李娟的作品,我是第一次知道:))谢谢Lily的留言,周末快乐!
心中之城 发表评论于
赞暖冬的好文笔!这篇书评写得很感人!“我一生走过的地方不多,或许今生都不会有机会踏上大西北那片神奇的土地。感谢李娟的这部作品,它就像一首遥远的牧歌,从南疆传来,带着旷野的风,带着异域的风情,让我聆听,让我走近,让我沉浸其中” 暖冬的这段话让我也沉浸其中了。“youth, wealth, love, and hope., everything is swallowed up.” 牧民的精神世界是我们所想像不到的。也许孤独也是一种信仰。去年有朋友推荐我一本书 《Out of the Gobi》书没找到就先看了手头上作者写的另一本书《Money Games》。看了暖冬的书评,才体会到了作者的坚韧,顽强,乐观是来自原来在大漠戈壁经历。谢谢分享好书评!周末愉快!:)
小溪姐姐 发表评论于
昨晚读了暖冬这篇朴实深情的书评,的确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早晨再细细读过一遍真是很喜欢。突然又想起当年刚开博城里议论花生博主抄袭李娟的热题。于是在网上搜到了李娟的新浪博客,还顺便读到她的一篇《童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bfedf0102x1yt.html,好像有点意识流的写法。李娟是有灵性的写手,是受上帝眷顾,有写作天赋的人,她能和哈萨克牧民生活三四个月,亲身经历后写出这篇感人至深的纪实文学(那是谁也抄不走的),相信她会有更多的好作品面世。
云上的熏衣草 发表评论于
李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已经读了很多年。她的阿勒泰的角落,遥远的向日葵地,我的阿勒泰,都是反复阅读。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这书多少能让西人了解一下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活,挺好的:)
寒一凡 发表评论于
蒙古包和大漠黄沙的照片很壮观啊。暖冬的书评生动感人,寥寥数笔,给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天苍苍野茫茫的窗,让人有了更多的去了解那里的欲望。赞!
杜鹃盛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暖冬谬赞了。我有一本李娟的书,《我的阿勒泰》,特别喜欢她的文字和文风。我估计咱俩的或许是同一本书。里面还有很多插图。你读的比我细致多了,我一般午后,随意读一段,好像还没有读完:)
Tigerlily66 发表评论于
暖冬的书评写得详细平实感人,很赞。这种物质条件的艰苦,让我想起去年看的电视剧山海情。如果温饱都解决不了,所有的能量都为了一口饭,确实不太可能顾及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李娟的散文我以前读过一点、记得有篇叫寻常的,读了很喜欢,还推荐给周围的朋友。暖冬周末愉快!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王妃好! 是的,这些地方一般我们不太能亲自涉足,这样的作品能给我们一个窗口透视边远地方人们的生活。谢谢王妃!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林兄好! 最近比较忙,也是想尽量少上网,对眼睛不好,错过林兄的几篇博客呢。谢谢林兄的肯定,现在读书是疫情下的一种打法时间。谢谢林兄留言,八月好!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眸影摇红' 的评论 : 摇红好! 摇红在大山生活过,能得到你的肯定,很高兴。我们这代人虽然也有过物质缺乏的时候,但是比起牧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呢。再看看全球各地,还是有很多穷人连饭也吃不饱的。谢谢摇红!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omo_sharon' 的评论 : 墨墨好! 墨墨读诗写诗一样一样,诗写得那么好,要向你学习呢! 谢谢墨墨!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松松好! 牧民确实辛苦,他们除了有肉吃,估计是大块吃肉那种,其他的物质条件很匮乏。不知现在改善些没有? 谢谢松松!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夏圓' 的评论 : 师傅好! 师傅的高度夸赞让徒儿倍感鼓舞,师傅就是贴心! 是的,师傅也是善心人。我们这些人都不太敢杀生,不能想象去宰杀自己一手养大的动物。记得当年自己养过鸡,女儿到今天为止都不吃鸡肉的。不过,小时候,我在农村也是看人杀猪,亲手养大的猪,大概人们想当然猪养大了就是吃的,都麻木。再次感谢师傅的妙语,师傅八月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觉晓' 的评论 : 觉晓好! 谢谢你给我留了两个言,一定是意犹未尽吧:) 是的,李娟高中没毕业就跟着母亲卖杂货,打零工等等。相信她一定是有天赋的,当然这样不同常人的生活也给了她很多创作的素材和第一手资料。她的写法是白描似,我读到后面都感觉应该要有所取舍才好:)) 不过很多人可能就是喜欢这样的直白,这样没有太多人工痕迹的自然流露。中文就不读,豆瓣上摘选就可以让我回味了。谢谢觉晓留言和对李娟的了解和分享!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波城冬日' 的评论 : 波波好! 波波还读过李娟的散文,你们都是博览群书,也是因着对文字的喜欢。谢谢波波的留言,祝你的大作销售成功!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好! 谢谢你特意回来写这么多感想,你们很多年前就知道李娟这样的作者,我是不太看国内的书籍,应该不管网上还是印刷的中文小说/书籍看得都很少,觉得时间不够用,眼睛也不太好。我是写过Hillbilly Elegy,但是《无依之地》我连电影都还没有看过呢:) 估计这三本写得都是比较低端人口的问题。我读的是英文版,后面找来豆瓣上摘录补了补一点点原作,有很多人喜欢李娟的文字的。再次感谢菲儿对作品的引申! 八月快乐!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这样的书写得好的我也喜欢读,风土人情都有了,特别是如今封城出不了门的时候。谢谢美文分享!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谢晓青夸赞! 祝好!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杜鹃盛开' 的评论 : 杜鹃好! 杜鹃都知道这个作家,看来你们读的书真多。从文字角度,我honestly觉得你的比她好。你的功底深。谢谢杜鹃!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我生活着' 的评论 : 生活好! 生活这点说的好,还真是不一样的体验,也因为独特,才让她的书崭露头角,得奖的,我想。作者也是吃了苦去体验了才能写得出来。谢谢生活留言!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海风随意吹' 的评论 : 海风好! 这是写哈萨克牧民的第一本书,如果游牧结束了,她这本书就更珍贵了。谢谢海风!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秋水天长' 的评论 : 秋水好! 我相信有美的地方,富饶,茂盛,所以才有这样《看草原》之类的歌,但是估计现在人类的破坏,过度从大自然索取,已经让草原/地球不堪重负了。《鸿雁》这首歌我也喜欢。从书上看,这些民族歌唱得好,也是因为太空旷寂寥,只有用歌声去填补这种寂静,一代代传下来后,整个民族都能歌善舞了。
秋水很感性,写得留言很打动人心,谢谢秋水啊,我们都要快快乐乐生活!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京妞好! 是啊,牧民苦的,书中的19岁女孩其实很聪明的,只是没有条件把书读完。人从某种角度说,为了生计生存,有时候也蛮残忍的。谢谢京妞临帖,八月好!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Once-always' 的评论 : Oncemm好! 今天后来心情不好,想想自己真没用的。不过再比比牧民的苦,我们的苦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其实书读得少的,这本也是碰巧有眼缘,她的书真可谓是一个独特的窗口。我读的是英文翻译的,当时读的感觉是觉得文章的后半部太松散,不够紧凑,还感慨说作者年纪太轻:) 我想更多的是她的独特性,白描似事无巨细地写法也是很多人喜欢的。谢谢Oncemm阅读,八月快乐!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声音' 的评论 : 小小好!今天很忙,心情也不好,工作上的事,也只有想开了。就希望我们都能早点有financial freedom。
小小说的是,读这本书我很进入,一个多星期就读完了。想想牧民的苦,我们的这些人真是没什么可抱怨的,不知道他们现在的近况如何,有没有改善? 想想中国虽然这些年富裕了,富人很多,但是穷人更多,西北那一带穷得可怜的。国内的生态也是个问题。谢谢小小的共鸣,夸赞和鼓励,就不多写了。祝小小八月安康!
林向田 发表评论于
书评写得非常好。
看到你还经常去图书馆借书,感到很惭愧,我有两、三年没有去图书馆了。
眸影摇红 发表评论于
哇!书评写的如此引人入胜,看上去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来自大山深处的我,能理解那种贫瘠和艰辛,还有牧民们那深入骨髓的淳厚,勤劳,韧性,与无奈。。。谢谢分享!
momo_sharon 发表评论于
已经很多年没有好好读过书了,暖冬读书好仔细,书评写得这么好,要向你学习。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谢谢暖暖的精彩书评,这本书对草原生活的真实描述让人感到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点点好! 这三张照片是国内堂弟拍的,拍的正是时候,这样的毡房冬天牧民住还是太冷了,书中写到,胸前可以围着暖炉,但是后背是冷风嗖嗖的吹。这本书也是为我打开了一个窗口。谢谢点点,最近比较忙,等有空去拜访你!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梅华好! 今天上班很忙,公司手机信号也不好,回复晚了。谢谢梅华的共鸣,牧民真是不容易。但愿十年后的今天他们的生活有改善了。谢谢梅华临帖!
夏圓 发表评论于
极具水准的归纳总结。最触动你的几幕,也深深触动了我。精心摘录的片段震撼人心,照片气势磅礴。。
谢谢徒儿用心“烹调”的精神美餐!
我庆幸自己命中不是牧人,不然的话,如何面对宰杀的牲口的场面?心碎。。
觉晓 发表评论于
忍不住,我想起来了,读到过一篇,她写母亲在新疆(?)承包一块地种庄稼,玉米?最后收成欠。底层人民的艰辛在笔端。难得文字里没有控诉的腔调,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写作品质。因为阅读时,会令我想到有些经历政治动乱年代后,包括章怡和写的,免不了个人情绪太流入于文字。
暖冬应该读原著,翻译总不一样。
觉晓 发表评论于
先赞暖冬认真的书评。我第一次读李娟的文章还是《读者》杂志上的散文。她的文字质朴干净温暖,得到过奖。
老实坦白,这篇我没有细读,要做家事去。留着下次拜读。哈哈,
波城冬日 发表评论于
喜欢李娟的散文,也喜欢暖冬的书评,还又英文版的,膜拜!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暖冬的书评让我想起了你原来介绍的《Hillbilly Elegy》,和赵婷《无依之地》的原著。我很多年前就听人提起过李娟,那个时候花生还在写博。

有人把李娟的散文和和散文家沈从文比,他们都来自边疆,都生活在底层,都缺乏现代文人标配的学历,而我觉得他们最相似的共同点是作品特别的生活,接地气。她说:“到目前为止,我的写作只与我个人生活有关”。李娟的作品大多纪实,一手资料,直面社会、民生等问题,也是个牧民生活和书中事件的参与者,和《《无依之地》了一样。文字也是真实,细腻,生动,好像还喜欢用排比句。

片片很震撼,小小说得好,“暖冬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不曾有过的新视野,国内发展不平衡,希望这样真实的故事能引起高层的重视,加大投入开发与建设!” 谢谢暖冬带着我们大家一起读好书,写好评!发现英文翻译得也挺好的,但感觉读中文更接地气。:0
晓青 发表评论于
写得真好!谢谢分享!
杜鹃盛开 发表评论于
看来我们想象里的草原与现实差距还是很大。我也非常喜欢李娟的文字。谢谢暖冬分享!
我生活着 发表评论于
游牧民的生活真苦,是该结束这种生活了。本书的作者有机会跟随牧民深入了解游牧生活也是一辈子难得的宝贵经验。书评写得真好,引领大家见识了不一样的体验。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谢谢详实的书评。这位李娟,简直像人类学家了,这样的记录太珍贵了。
秋水天长 发表评论于
一直以为牧场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遍地野花香呢。西北大牧场大环境如此艰难。牧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又是这么的贫乏,让我想起了《鸿雁》这首歌来,有种草原的悲壮,震撼人心。羊的一生就是牧民的一年,心酸。再看到暖冬描述的触动人心的几幕,潸然泪下,动容。。。
暖冬的文笔细腻优美,真情感人,带我聆听南疆传来的遥远牧歌~~~
整齐蒙古包,大漠黄沙上的那一轮明月,苍凉中又有了些温情,感动!再看到暖冬公司门口的那片片流云,大漠孤烟到云淡风清的感觉,很感恩!谢谢暖冬精彩分享,预祝周末愉快!:)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好感人的读书札记。 牧民的生活真艰苦。 看到母牛和小牛的分离,心很痛。 也想到牧民和孩子的分离。
Once-always 发表评论于
暖mm你真的是博览群书,牧民的生活题材,我也读得很少,谢谢你简单明了的介绍。看来文字和学历并无关联,有心有情就能写出好文章。我没去过这些地方,估计以后去的可能性也很小,牧民们在我们眼里一直是那种狂野的形象,希望他们不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失去太多。你这几张照片有一种震撼的美,很很应文呢。
小声音 发表评论于
暖冬,昨晚临睡前看到你这篇书评,很感慨,见你关闭了留言:))
感谢你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不曾有过的新视野,大草原的实际生活并不像歌曲里唱的那么美好,我们大学群一同学,一直向往着去美丽的大草原,去过以后再也不发声了,说那里是难以想象的贫穷和艰苦。
谢谢分享你堂弟拍的pp,苍凉的大漠黄沙,幸有蒙古包的点缀才感到有些人气。
暖冬书评写的好,故事打动人心,国内发展不平衡,希望这样真实的故事能引起高层的重视,加大投入开发与建设!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白色的蒙古包和高高的沙山,把人瞬间带进了辽阔的大西北。暖冬书评详尽,生动,为没有看过此书的人打开了一扇洞悉的窗口。谢谢分享精彩!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看着他们亲手养育的,,,亲手宰杀,,,他们也需要生活下去!是啊,人生征途很现实,很残酷啊,常常是逼不得已!谢谢好文佳作分享了,祝快乐吉祥,健康如意!!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谢谢亮妈,最近都没怎么去看你,问候亮妈,谢谢你的来访和阅读!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回复:菲儿和麦子: 对不起,不小心按了关闭评论的键,谢谢你们的惦记和临帖!

麦姐 2021-08-05 05:43:39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1,谢谢暖冬精彩书评,没看过李娟的书,先从你这儿学习下。
菲儿天地 2021-08-05 05:00:46
回复 悄悄话 赞暖冬的李娟书评,怎么不开门?:)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暖冬这篇读后感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故事令人感慨。为你点赞!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