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在长津湖枪杀军官后集体投降

炉边战史读书笔记

真是没想到,如今我竟然也在标题中用了“震惊”二字! 但是非如此,不足以表达我看到这份文件之后所感受到的震撼。

这份文件是长津湖战役时担任美国海军陆战队太平洋区总司令(Fleet Marine Force, Pacific)的Shepherd将军,在飞赴朝鲜前线视察回到夏威夷之后提交的一个报告。该报告详细纪录了他此次的行程,包括他在兴南同第十军和在古土里同突围中的陆1师指战员的会晤,根据他此次视察得到的信息,从人事、情报、作战和后勤(G-1 to G-4)几个方面总结了陆1师此次在长津湖地区的作战。

最让人感兴趣的当然是G-2情报部分(我稍后会在博客分享G-2部分,链接见文末)。Shepherd提到,陆1师一线的步兵连队普遍认为,志愿军士兵是相当顽强的战士(reasonably tenacious )。但是,并不比刚开战时陆1师在釜山防御圈遇到的朝鲜人民军士兵更优秀。也就是说,经历过釜山防御圈和长津湖战役的陆1师老兵们,觉得人民军士兵和志愿军士兵不相上下,作战都挺顽强。

陆1师一线作战部队多次向Shepherd提起的还有另一件事,志愿军在进攻时不能灵活变通,在陷入陆1师的强大火力网之后,依然不计伤亡、前赴后继地反复冲击同一处阵地,似乎对及时止损、退出战斗怀有愧疚之心。应该说,这是相当中肯的评价,有褒扬之意,也有贬损之音。在柳潭里和下竭隅里的阵地攻防战中,无论是27军79师还是20军58师都有这种表现。这种作战风格,可以称之为作战顽强,也可以理解为机械死板。

79师在柳潭里或许可以称之为作风顽强,因为陆1师在那里兵力雄厚,防线完整连贯,无论79师从哪个点进攻,都会遭遇陆1师的步兵连队。但58师在下竭隅里则更像是机械死板,173团和174团死命进攻的西南方向飞机场附近防线,是陆1师当时在下竭隅里仅有的两个步兵连队所处阵地,工事最为完备,且有坦克和重炮支援。173和174两个团在这里的战斗极为惨烈,无数战士灰飞烟灭。要是58师及时止损,把进攻方向换一下,对手就不会是陆1师最难缠的步兵连队,而是师部、营部等支援部队。

这份报告接下来谈到了志愿军俘虏问题,提及志愿军士兵单独或成群投降的事情屡见不鲜,并特别提到一线部队的一个报告————正是列举的这件事让我震惊不已,想必Shepherd对此也是印象深刻,不然不会专门写在报告中:

在撤出下竭隅里时,有约120人向担任后卫的陆1师部队投降,这些俘虏说放下武器投降之前,他们枪杀了部队中的军官。

志愿军枪杀军官,之后放下武器,举手投降,这真是闻所未闻。虽然战场上无论多么疯狂的事情都有可能,背后打黑枪的事肯定多有发生,但第一次见到这种纪录在案的疯狂,还是震惊不已。

冷静下来简单分析一下。

熟悉长津湖战场的朋友,应该不难看出,这支在撤出下竭隅里时担任后卫的部队是陆战5团2营。这件志愿军成建制投降的事,肯定就是发生在12月6日下午陆5团D连在攻占东山之后。当时D连发现西南方山谷中有志愿军部队,似有集结反攻之意,于是东山上的陆5团2营立即实施火力压制,迫使这些部队全部投降。稍有不同的是,根据陆5团2营的战斗日志,投降人数不是120人,而是220人。

这支志愿军部队,应该就是76师228团2营,因为12月6日白天部署在东山的228团部队就是2营。事实上,76师在白天沿公路一线展开的只有228团。而根据参战的228团人员的回忆文章,当时该团从南到北的部署顺序是2营、3营和1营。其它两个营的幸存者回忆,当天战斗十分激烈,“2营全部光荣了”。

全部光荣,无一生还。

老兵能确定的是再未见到过2营的人员,双方资料并不矛盾。

显然,枪杀军官之后投降,这是士兵缴械后报告陆1师的。

有可能确有其事,军官政治信念坚定,带队投降的事比较少见;

有可能子虚乌有,只不过是投降士兵们试图谋求更好的被俘待遇;

真假,存乎一心,仁者见仁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