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海外博客
按全文
按作者
首页
新闻
读图
财经
教育
家居
健康
美食
时尚
旅游
影视
博客
群吧
论坛
电台
热点
原创
时政
旅游
美食
家居
健康
财经
教育
情感
星座
时尚
娱乐
历史
文化
社区
帮助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他遇上了伯乐— 天才华罗庚
他遇上了伯乐— 天才华罗庚
2021-11-16 19:30:44
加州花坊
爱神爱人,有喜乐,有盼望,活得有滋有味,过的是精彩人生。
首页
文章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他遇到了伯乐
原创
徐敏
青衣仙子
今
天才华罗庚
© 徐敏|文
华罗庚
1940
年,
30
岁的华罗庚,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用
8
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老数学家何鲁在挥汗如雨的火炉重庆,审阅了这部书稿。他一边看,一边擦汗,时不时会拍案叫绝:“此天才也。”
就如同千里马,也需要有人发现,否则难免“骈死于槽枥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华罗庚是幸运的,他遇见了大数学家熊庆来,还赶巧诞生在了民国。
华罗庚出生时,没有惊天动地的红光,也没有难产,就悄悄地来到了江苏金坛县一个小市民家庭。父亲华老祥开一家杂货店,以售卖棉纱火柴为生。华罗庚小时候完全不像学霸,倒像是个学渣,因为贪玩,成绩很差,别人拿到手的是小学毕业证书,轮到他了,却只能拿到修业证书。
等到进了中学,读初二了,他脑袋突然开窍,数学成绩一下子蹦到了名列第一,连老师没有讲过的,他也早懂了。以至每到考试,数学老师李月波会把他叫到一边,挥手说:“今天的题目太容易,你上街玩去吧。”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去了上海,就读于中华职业学校。因生意难做,家里负担不起他每月的生活费,只好中途退学回家。他也因此一辈子只有初中文凭。回到家中,华罗庚一边帮父亲干活,一边坚持自学。
17
岁时,家里替他张罗婚事,盼着早添孙子,让他继承家业。没想到两年后,他却身染重病,患了伤寒。在床上躺了半年,大难不死,但留下了终身残疾,左腿关节变形,走路只能一瘸一拐。
一般人都认为他废了,他却在绝望中挣脱而起,决心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痛,在店子里拄着手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便点燃油灯,在阁楼上自学到深夜。
功夫不负有心人。
1930
年
12
月,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清华大学算学系的教授熊庆来,在图书馆见到了这篇论文,阅读后深感振奋,非常激赏。推测作者定然有留洋经历,但查遍了归国留学生名录,怎么也找不到名叫华罗庚的作者。
一打听,才知道华罗庚不是什么留学生,只是个初中毕业生,如今在金坛中学打杂,身份是庶务员。求贤若渴的熊庆来听了非常心疼,这不等于是千里马受困于马厩中吗?立即与校方交涉,将华罗庚邀请到清华。因为学历只有初中文凭,所以校方只能把华罗庚先安置在图书馆做助理员。
熊庆来是清华的数学系主任,他给华罗庚提供了从未有过的学习环境。一年后,熊庆来索性将华罗庚聘请到数学系担任助理。那段时间,华罗庚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仅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就自学完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还掌握了用英文读写的能力。
1933
年,围绕华罗庚的任职在清华展开争论。熊庆来认为人才难得,应当破格录用,有人则以清华应有起码的准入资格,初中生登大学讲坛有损清华声誉为由加以阻止。最终在熊庆来等人的坚持下,华罗庚被提拔为助教,教授微积分。一年后,又将他提升为讲师。
1936
年,华罗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剑桥大学,那儿聚集了众多的国际顶尖数学家。他不像一般的访问学者,花几年时间攻克一篇论文,拿一个博士头衔。他只是不断地听课、记笔记、写论文。当他离开剑桥时仍然只是初中文凭,但他却至少发表了
15
篇论文,这些论文大都足以使他拿到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甚至为他在世界数学界赢得了声誉。
1937
年,华罗庚回到清华,教授聘任委员会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直接将他聘任为教授。
不久,清华南迁,与北大、南开组成西南联大,落脚昆明。华罗庚随同前往,租房而居,将全家安顿在一个小村庄的两间小楼上。“晚上一灯如豆。所谓灯,乃是一个破香烟罐,放上一个油盏,摘些破棉花做灯芯。为了节省菜油,芯子捻得小小的。晚上牛擦痒,擦得地动山摇,危楼欲倒,猪马同圈,马误踩猪身发出尖叫,而我则与之同作息。”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堆垒素数论》撰写完成。
1941
年,
31
岁的华罗庚被国民政府授予首届国家学术奖一等奖。
1945
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提出中国也要搞原子弹。于是,国民政府决定派出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位科学家赴美国考察,并要求他们每人推荐两名助手一同前往。来到美国,因美方明确表示不能分享核弹技术,考察组解散。华罗庚借此机会,在美国治好了腿伤,从此可以扔掉拐杖行走。
1948
年,民国政府评选院士,华罗庚和姜立夫、陈省身、许宝騄、苏步青一起成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数学院士。也是这一年,华罗庚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终身教授。此时因国内动荡,华罗庚考虑把全家接到美国。等到具体办理相关手续,才知道大女儿华顺已经加入地下组织,正以燕京大学学生的身份从事秘密工作,因此不愿同行。非但如此,华顺还在新政权建立后,给华罗庚写信,希望父母尽快回国,参加祖国建设。
华罗庚受此鼓舞,放弃了在美国的洋房、汽车和半年的薪水,带领全家踏上了归国之路。船到香港后,他在旅馆里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1950
年
3
月
11
日,新华社向全世界播送了这封公开信。他后来的学生王元在为他作传记时说,“这封信是他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心书。”
当时,国内正在筹备成立中国科学院,各路精英人才济济,许多人都在摩拳擦掌竞选各所所长。苏步青是数学所的筹备主任,不出意外,应该是首位所长人选。
但根据竺可桢日记记载,华罗庚回国后,便毛遂自荐要出任所长一职。那段时间,他表现积极,既到处演讲又在《人民日报》发文,使得领导层的天平开始倾向于他。为使他顺利上位,中科院党组书记恽子强找到竺可桢,请他劝一下苏步青。最终,苏步青主动让贤,华罗庚如愿以偿。
1955
年,中国科学院开始评选学部委员,令大家感到意外的事情,是华罗庚竭力反对姜立夫成为院士。姜立夫是哈佛博士,也是“中央研究院”数学所的第一任所长,他曾多次推荐华罗庚,并为华罗庚出国访问筹措过经费。
1949
年
4
月,他将中央研究院数学所的图书馆打包运到台湾,自己却很快返回大陆,去了岭南大学任教,后来岭大并入中山大学,他就和陈寅恪成了同事。
华罗庚反对姜立夫当选学部委员的理由有两点:
1
、中央研究院院士陈省身赴美之后,姜立夫作为陈省身的老师,没有施加影响促使他回国服务;
2
、姜立夫负责中央研究院数学所迁台事宜,把图书馆所有数学书搬去了台湾。这涉及立场问题。
最终因为华罗庚的反对,姜立夫未能当选学部委员。
其实建国初期,国内曾有二十多名老数学家联名写信请陈省身回国,但陈省身没有回来。这是陈省身个人的考虑,作为他的老师,姜立夫怎么能勉强学生呢?
姜立夫的这种思想境界,是正值春风得意的华罗庚不会理解的。那几年,华罗庚既是清华数学系的系主任,又是学部委员,还是中科院数学研究所所长,坐了国内数学界的头把交椅。但很快,三反五反和思想改造运动此伏彼起,华罗庚赴美前寄放在清华的书籍中,被人发现了蒋介石赠予他的照片……华罗庚因此需要在各种大会小会上作出检查,为自己的“清白”反复解释。
1957
年,华罗庚和曾昭抡、千家驹、童第周、钱伟长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很快就被确定为“一个在科学工作方面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纲领”。在之后的划右派过程中,华罗庚虽然逃过一劫,但仍被视为“漏网右派”。他跟钱学森一样,都被迫在《人民日报》上紧跟形势,宣称超英赶美指日可待。
1966
年文革风暴席卷全国,华罗庚的长女华顺首先遭到冲击。她丈夫王敬先过去曾和江卿在一个支部,当年在延安时他曾说“江卿根本不懂马列,只会喊几句革命口号”。运动一来,早年说过的话被追究,王敬先在苏州地委副书记任上被批斗致死,妻子华顺则身陷囹圄。
然后是华罗庚的伯乐熊庆来。
1957
年,经过华罗庚反复努力,让身在法国的熊庆来打消疑虑决定回国,并培养出了数学家杨乐与张广厚。
1969
年
2
月
3
日夜,在白天写完检查之后,熊庆来在一声喊叫中突然离世。华罗庚得知噩耗前往熊家,得知遗体已被送往八宝山准备火化。
华罗庚奔向八宝山停尸间,在一堆尸体中一具一具地掀开遮面布寻找,见到了恩师熊庆来。
华罗庚后来对熊有德说:
“没想到你爷爷,那个当年赫赫有名的数学家,会死得那么惨。
躺在一大堆尸体中间,没有花圈,也没有追悼会……”
为了躲避无穷无尽的批斗,也为了响应领袖当时的号召“知识分子到工农中去”,华罗庚开始远离书斋,走向祖国各地去推广“双法”:统筹法和优选法。在四川甘洛,他差点掉下悬崖;
1975
年在黑龙江,因积劳成疾,华罗庚患上了心肌梗塞。
文革后拨乱反正,华罗庚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1985
年
6
月
12
日,华罗庚在日本东京用英语演讲时突发心脏病,因抢救无效去世。《人民日报》发表讣告说: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学部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6
月
12
日下午在日本东京因心脏病突发病逝,终年74岁。
考古学家夏鼐在日记中写道:“华公数学天才,但热衷于名,鞠躬尽瘁,苦于奔波之劳。他的兼职头衔极多,这次讣告上只有‘数学家’是他的本行职务,其他都是社会活动所得的政治待遇。”
有人评价说,华罗庚的后半生没能做出与前半生相称的贡献。但无论怎样,他的家国情怀,即或掺杂有部分私心,也比后来某些利欲熏心的所谓院士科学家要纯粹得多。
参考资料:
谈资原创《天才华罗庚的另一面》
百度百科《华罗庚》《朱光亚》等
登录
后才可评论.
今日热点
东北名菜锅包肉 -- 年夜饭餐桌美食
美羊羊2015
中国谁来养老?
谢盛友
漫谈坚果:“腰果”
袋鼠国Bob
我的舌尖上的瑞典
XQQ
美国最穷的总统,教会了世界首富如何花钱
溪边愚人
为什么过去两年美国股市大涨?
林向田
亚裔庆祝川普总统就职的盛会
YukongZhao
放松自己解放自己
gaobeibei
回忆最接近用枪自卫的一次经历
流浪枪手
周末随笔
晓青
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
追忆21
吃在欧洲
天然红树林
造就时势的英雄路易吉?
梧桐之丘
川总蹲在马历园
BaysideCPA
一周热点
美国国防部鹰派放鸽子,鹰派将变鸽派?
北美_原乡人
痴呆,是怎样炼成的
魅力野花
回国生活:这些APP太坏了,但还有更坏的
我生活着
'难民'遇上小红书, 能爬梯多久?
BeijingGirl1
杂感·随笔总汇(88)独立人格的力量
野性de思维
人至中年只为悦自 他言仅为沿途景
康赛欧
竟然有高手总结了中国社会的现状,绝了
sandstone2
在温哥华自建独立屋 (十)- 新房建成和经验教训
枫叶糖浆007
兄妹 “ 乱伦 ” 的凄惨下场
mayflower98
华二代的挣扎,与父母的关系
菲儿天地
人老了能做什么?
淡淡的日子
特大丑闻
平等性
别样的回国经历。。。5
金米
晒晒二十年前温哥华、多伦多:特鲁多前的加拿大可真是人间天堂
SUDrea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