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录》-戏(1.2)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接着来解释词语。

装身子:在社火或大戏中扮演角色。

化马:烧纸。传统祭祀、办灯、丧事中的必要步骤。不是一般的烧纸,而是要点上鸡血。

神住堂:顾名思义,就是神灵或先人们住的地方。其实就是用来供奉祖先的东西,是一座很精致的小木房子,四开门,里面放贴着先祖名讳的牌位。

锅子:不是四川火锅也不是炒菜的平底锅,而是像一座小塔,中间伸出一个空空的圆桶,里面放火炭,四周用汤煨着各种肉、丸子、豆腐、粉条、菜等食物,有盖。也叫暖锅子,北方冬天最流行的吃法。老爸临走前特别想吃,我嫂子专门买了新的送到秋林坪,吃了好几回,最后一次还是我装的锅子......

 

在那个没有电、没有电视、没有手机的年代,秋林坪的正月十五是比除夕和大年初一还要热闹的日子!虽没有传说中“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盛况,但十五日的各项杂耍、表演、和元宵夜赛灯的情景,依然热闹非凡。我那时虽在掌灯队中,但夜里提灯笼去赛灯和走印大人们却是不许的,那是大哥的特权。因为天黑(那种黑是真的伸手不见五指),路窄(都是山路),跑不快(赛灯的大都是年轻小伙)。赛灯的灯笼和掌灯不同,是木框玻璃壁,里面点蜡,有人直接提着马灯。也正因为不能去,反倒能欣赏黑漆漆的夜里明晃晃的灯队蜿蜒在山路上的美景。尤其在大坪上走印,大把式带着长长的队伍一步步踏出一个完整的八卦印,远看就像某种神秘的力量点亮了那颗印(远处是看不见提灯的人的),让它慢慢浮现在漆黑的天地间,又缓缓熄灭。有一种某名惊心动魄的感觉。

 

那天,总是秋林坪人家里来客人最多的日子——以走亲戚为名来看灯的外庄人随处可见,晚上几个人挤一张炕是极寻常的。那天也是相亲、说媒、私会的好时候,更是孩子们难得每天有零嘴吃的日子。印象极为深刻。

————————————————————————
随感录
王在富
戏(1.2)

秋林坪村耍社火最热闹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和十六日。

  正月十五日,从早晨到晚上有很多活动,这一天社火队要去寨子梁龙王庙去给“黑爷和赤砂爷”上香。家户早饭都吃得很早,锣鼓傢俱在戏台前早早的就响起来。负责给庙里凑香蜡纸的人,早早的把香笼子摆在打锣鼓傢俱的墙头上。各家各户或大人,或少年拿三柱香一支蜡三张黄标纸,自动放在香笼子里。在社火队去庙上上香时,由负责凑香蜡纸的人提上庙里等灯官老爷上香。

  装身子的人吃完早饭要去戏台化妆,穿戴。有的角色穿戴戏箱里有的衣帽。大部分人穿戴都是借私人的衣服。有年轻姑娘、媳妇的,也有给老人准备后事的衣服。有新的,有旧的,有好的,有破的,五花八门。

  社火队准备就绪后,请来文、武灯官老爷,带着锣鼓傢俱和仪仗队及社火队,去本村塄上秀才家(现在的王宝德家)戴顶子。因为在清朝乾隆年间,塄上这家出过一个秀才名叫王学敏,秀才帽子上的铜顶子一直保留着。村上每年办灯,正月十五日灯官老爷都要到这家去戴顶子。到塄上后,这家人要放炮迎接,并用烟酒糖茶招待。两位灯官老爷跪在堂屋烧香,化马(烧纸)。由本家长者在神住堂内取出顶子,三鞠躬,递给文老爷戴在帽子上。老爷出门站在栏栏台子上说喜话。2012年元宵节,王宝德全家都在武都城里,便委托我给老爷戴顶子。我记得文老爷在打镲中说:“你不要看那顶子小,它可是咱村的传家宝,你不要说那是点铜,读书的传统要继承,激励户户出大学生,家家才会出能人……”两位老爷喜话说毕,就带着仪仗队、社火队去庙里上香。

  社火队在村东上山,当走到村北约有两里路的平岭梁上,这里视线开阔,梁边七、八个村子的人都能看见。这时锣鼓喧天,号声嘹亮,炮声震耳,彩旗飘飘,伞盖如花,人人精神振奋。把式头儿使劲的跳着凤凰三点头,整个社火队各个角色都跟着把式头的动作,跳着、踩着、摇着、摆着、转着、唱着。看社火的人,有的早在山头上望着,有的在社火队后边跟着,孩子们在社火队里跑前跑后耍着,各村的人都抬头望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场面非常壮观。

  寨子山顶,建有一坐四方四正的庙宇。庙内将台上塑有黑脸黑爷(雷万春,黑池龙王候)、红脸赤砂爷(许远,赤砂祥渊候)两尊高大的正襟危坐的神像。前供俩神像的宣牌,这是一年攒神时抬的。庙门两侧,倒塑着山神、土地的神像。左边墙壁上,画有两位尊神领兵出征的激昂形象,上有风雨雷电四神登云驾雾个个作法的形象。右边墙壁上,画着两位尊神凯旋而归图,和风雨雷电收法归营图。到庙前炮手放炮,老爷进庙上香,化马,叩头。然后,在院内打小唱。再是老爷打镲(说些神灵保佑,风调雨顺的话)。然后,老爷带着全部仪仗队和社火队,在村北下山。一路上鼓乐齐鸣,歌声不断,炮声隆隆。

  村北头王邦君老人,每年都在家门前场里摆好桌椅,装好火锅,温好麦酒,桌上摆着水烟锅子,旱烟沫子,接待上香下山的社火队。高跷队和掌灯队提前在场里等着。哑巴老爷身穿长袍,头戴凉壳帽子,手拿竹扇,面画丑脸。一声炮响,几声号响,老爷走到场口。哑巴老爷右手摇着竹扇,上前迎接两位老爷一作揖,再后退十来步,又上前二作揖,再后退又上前三作揖。每次作揖,两位老爷都拱手还礼。然后,哑巴老爷陪二位灯官老爷在桌前就坐。锣鼓傢俱队坐在三位老爷旁边,但傢俱一直响着。把式头儿带着伞、旗、仪仗。和社火队,唱着路曲在场里转一圈。然后,大家都歇息,抽烟、喝酒、吃东西。

  酒足饭饱,乏气缓好。傢俱又响起,小把式翻穿皮袄,摇着竹扇,向三位老爷退后向前三鞠躬。便开始打镲,接着同两个旦角一起打小唱。然后,高跷队扮着各种故事的人物,和掌灯队一起摇着、摆着,在场里转圈,唱着灯曲。随后,把式头带着旗伞队和社火队,在场里唱着路曲儿走印。把式头在前面跳着凤凰三点头,蹿前退后,时不时的转身腕个花子。后面的丑角,头戴凉壳子帽子,身穿长袍,或翻穿皮袄,手拿牛尾巴刷子或竹扇。旦角头戴花冠,身穿彩裙,足登花鞋,手摇纸扇。在锣鼓子点的伴奏下,边跳边唱。丑角牛尾巴刷子上下翻舞,或竹扇子左右摇摆。旦角侧配合丑角踩着花步,摇着纸扇。随着把式头的指挥,男丑,女旦依次腕着花子,反复进行,有条不紊。在场里卷个白菜心儿,再退出来,再在场里转个大圈,就地暂停。

  三位老爷逐个打镲(说些感谢接待人家的吉祥话)。然后,是哑巴老爷倒骑光身子驴,几个小伙子打着驴奔跑,一路上哑巴老爷要从驴身上掉下来好几次,惹得人们捧腹大笑。小伙子们还是不依不饶,又倒抬到驴身上继续打着跑。

  哑巴老爷走后,两位老爷领着仪仗队、社火队、掌灯对、高跷队,一路跳着、唱着,傢俱响着往下一个接待场走去。看社火的人像潮水一样涌向下一个接待点。

  下一个接待点是王红顺老人家。再下一个接待点是王万安老人家。接待情况,社火队表演情况与前一个接待点大致相同。然后,社火队向戏台走去。戏台前摆着桌子,装着锅子,温着麦酒,泡着茶水,坐着外村来看戏的贵宾,有专人招待。后面坐满了看戏的人。社火队走到戏台前,除仍要在台上演节目的人外,其余全部卸妆。

  两位老爷带着四个衙役和锣鼓傢俱上台打镲(赞美闹元宵的热闹气氛,表扬灯头,欢迎来宾等)。两位老爷退场后,接着就是打小唱,然后做过场,就是演一折高山戏。

  高山戏演出时的化妆、穿戴,根据剧中人物或官、或民、或富、或贫、或男、或女而有所不同。大都很简单,不像正规戏班那样整齐。表演形式,生角以跳、摇为主,旦角以扭、摆为主。表演道具,生角右手拿竹扇,旦角右手拿纸折扇。出场时,生角用竹扇遮住脸,唱四句,然后多为道白。旦角出场时,用纸折扇遮住脸,唱四句,然后也是大段道白。下场时不论生角、旦角也唱几句,腕个花子转身下场。很苦的生角或旦角,唱着苦音板出场或下场。苦音板是:“可怜家也唉可唉怜,实唉可的唉怜唉唉唉,嗯……”边哭边诉的情节,往往惹得看戏的人也抽泣不已。如是武打戏,手执刀枪棍棒(均为自制的),面对面耍几下,再调换位置对打,打败者转身跑下,胜利者亮相含笑,或大笑追下。这些真哭、真笑、真闹的表演,总能把人带入角色,或高兴,或同情,或愤恨,或怒骂,使人感触很深。

  当过场做到一半时暂停。就开始“打加官”。就是一个演员扮做朝官,头戴官帽,身穿莽袍,手执笏板。台旁有人口念台下某贵宾名字,“XXX的加官”,朝官连续三鞠躬。那位贵宾就向收钱人捧着的盘子里放钱。最大方的放一个银元,多数人放一、二十个铜板。还有些村不“打加官”,而是在戏演完后,大灯头站在台上说:“谢谢各位贵宾来我村看戏,请多多指教。”这些贵宾一一起身,将钱放入收钱人捧着的盘子里。这算是给村上办灯筹集经费吧。

  “打加官”的村,等“加官”打毕后,接着将停演的一半戏演完。一声炮响,正月十五日白天的活动就结束了。

  我们村正月十五日晚上有赛灯的传统。就是家户至少一盏灯,由两位灯官老爷带上锣鼓队、号手、炮手、掌灯队和家户花灯队,沿着白天去寨子黑爷庙上香的路线,在庙山头绕一圈。灯头们前后照应,注意安全。所谓赛灯,我想一是和邻村相比谁家的灯笼多;二是本村家户相比,看谁家的花灯形状好看,谁家的灯笼明亮,谁家的灯笼中插的蜡烛大。因为赛灯的人多为青少年,攀比心强。赛灯时,远处看更好,有时是“一”字形,有时是“之”字形,有时是“S”形,有时是“U”形。特别是走到山梁上,炮声、锣鼓声惊动各村人观灯。花灯一个接一个,忽明忽暗,忽动忽静,忽快忽慢,好似天上繁星闪耀,十分壮观。

  赛灯队回到村子里,和社火队合在一起,在村子里的大场里或大块地里唱着路曲,由大把式头带领走印。最好的把式头,可以带着社火队在大地里踏出一颗八卦印。然后走到戏台前就停止了。锣鼓队和两位老爷衙役登台打镲。接下来就是开门帘、打小唱。再接下来就是做过场,就是演高山戏。十五日晚上看戏的人多。就要选本村拿手的“大过场”,就是本戏。一般都要演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才结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