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我读小学一年级,一天放学回家,快到家楼下的时候,周围一个小朋友激动地冲出来跟我说:“xx, 快回家看看,你家买电视了!”,我三步并作两步回到家,一看,一台崭新的12寸索尼黑白电视,父母当时工资才几十块,靠厂里“来惠”集资抽签,运气好,所以比较早抽中了,去友谊商店花500多搬回来了这台据说当时最贵的电视。从此我就踏上了电视迷的“不归路”。
八零后九零后是看港剧或韩剧长大,而我却是看美剧和日剧长大的,电视刚买回来第一年就放“加里森敢死队”,每天全家不错眼的追剧,结果放一半被禁了,据说因为太暴力。后来又有美剧”大西洋底来客“,“神探亨特”,当时我被亨特的搭档麦考尔迷住,经常模仿她的眼神和表情。中小学时,日剧来袭,更是万人空巷。血疑,排球女将,无数日本动画片把我们迷得不要不要的。我至今还会用日语唱出“排球女将”主题曲“青春的火焰”,因为当时用汉语拼音一个字一个字的标注了日语歌,每个女生都倒背如流。到后来伴随青少年时期的港剧,一个也没错过,“上海滩”,“霍元甲”,“万水千山总是情”,“射雕英雄传”,每个女生都有几张翁美玲的大头贴,还有很多同学在日记里给蓉儿写信。再后来港剧没落,中年生活兴起韩剧,元彬,玄彬,不管哪个彬都不想放过,见一个爱一个,统统收入”后宫“,中年少女生活无比充实。
本人没啥别的毛病,就是在看电视上好玩物丧志,不学无术。对影视歌三界明星八卦如数家珍,倒背如流。从第一次看电视四十几年过去了,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对电视的热情和耐心。我可以陪婆婆看几个小时的经典咏流传,女儿小时候,不送她去任何培训班,却陪她一起津津有味的看完600集动画片”名侦探柯南“。
儿子在学校和家里都不爱说话,老师建议我和儿子一起看电视。我乐了,这不是我的长项吗?于是一起把”鱿鱼游戏”看了三遍,意犹未尽,又一起看日本版鱿鱼游戏“Alice”,现在还在等第二季。一起看“勇敢者游戏”,“黑客帝国”三部,施瓦辛格的”魔鬼终结者“,以及科幻片2012,后天,以及小李子今年的新片“Don't look up”,儿子看电视特别认真,我陪他看不能开一点小差,哪怕低头看一眼手机,被他发现都要被制止。必须全程两眼盯着电视。他也慢慢形成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正如我不屑于和我妈妈一起看抗日神剧一样,他不想和我一起看抗美神剧,最近我在看豆瓣9.1分的”功勋“,第一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讲的是抗美援朝英雄故事,我邀请他一起看,他看了几个片段后说”stupid",其实这已经是最好的抗美局了,以至看到最后一集,我在床上哭的稀里哗啦,这时儿子进来了,看了一眼我的脸,问“Are you ok? Are you sick?", 我说没事,在看剧,他瞟了一眼我看剧的手机,一看是那个”stupid"剧,再小心翼翼的看了一下我死去活来的表情,这次没有笑话“stupid"了,而是安慰的说”It is war, all people may die", 真是我的贴心宝宝,我含着泪点头道,嗯,妈妈知道了。再过一年儿子就进入teenager了,我也进入更年期了,当更年期遇到青春期,我并不担心,因为我们娘俩可以一起看电视。
女儿自从上大学后几年不在家,这两年托疫情的“福”,能经常在家了,由于跟我的脾气爱好南辕北辙,基本没有共同语言,唯一能说上话的,就是韩剧和港剧了,对韩国明星我们俩都最爱玄彬,于是一起看玄彬的“爱的迫降”,一起回味他的“我叫金三顺”,对于我的韩星第二爱金秀贤,她答应看我推荐的金秀贤的新片“某一天”,而她的第二爱是朴宝剑,我陪她一起看宝剑的成名片“请回答1988”,还特意去温习他的另一部“云画的月光”,对于港星,我最喜欢古天乐,于是女儿陪我一起回顾经典“寻秦令”,我陪她一起看林峰的经典“家好月圆”,在家长里短的剧情里,一起讨论,我及时加塞我的看法,包括人生观,婚恋观。我告诉她韩国艺人张紫妍的悲惨命运,用讨论剧情以演艺圈现状,代替古板的说教。母女关系随着剧情每天更进一步。
现在,我“火”了,两个孩子都抢着跟我一起看电视,有时我们三个人一起看,终于我的不良爱好成了我跟孩子们沟通的“秘密武器”。哦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