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空观

数论是一门学科,也是我的人生。有人把酒论英雄,我用数字描天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观察到的世界是这样构成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核子(内)和电子(外)组成,核子由夸克组成,夸克和电子由(内)静子(最小的存在实体,其质量定义为一个单位,mo)和(外)力子(最小的、能动的虚体,没有质量,其动量定义为一个单位,mg)。往上呢,物质构成各种物体:首先是天体(星体、陨石、云团),天体再聚集成星系,星系组团成为宇宙,各宇宙的集合就是全部的天地。上下一共十层(重),不多也不少;再往上或往下都没有了!

静子和力子是永恒的存在,它们没有形状。我们可以把静子想像为一个“点”,在天地里占有一个位置;力子则是一段弧(叫弦也可以),漂浮在天地间,是离散的。由它们结合产生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在天地里占有一个区域。物体的结构都有内外之分,也就是说都有一个边界(一个物体只是天地的一部分,不是整个天地);边界是所有静子的外围,内部区域由部分力子暂时稳定地凝聚在一起;外部区域弥漫着富余的力子。两个同层次的相邻物体的外部力子区域互相重叠,从而相互影响。当一个物体的总力量与总静量的比值达到一定范围时,物体就产生了第十种存在:意识(叫记忆或者精气、神都可以),是一种对其它物体的感知能力。

天地是无限大的,也就是说,它超越了任何有意识的物体的感知范围。天地中的物体所在的位置,数学上可以想像为一个几何形体,有维度,有静量中心(点)和力量分布的中心(点),边界是一个低一维的“曲面”。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定义为静量中心的一个二元实函数,只要它合符“意识”,比如距离三公理(正定性、对称性、三角不等式),就可以称为一种距离。边界曲面上两个静子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叫做物体的“直径”。当总静量与直径的比值达到一定数值时,该物体的力子就只进不出,成为了“暗物质”或称黑洞。

力子永远在动,物体的形状、所包含的静量因此而变—随着时间;造物主(即天地)赋予了每个物体一定的寿命—此种形态最多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两种不同状态之间的间隔(持续过程)就叫作一段时间。比如,太阳从升起到落下到再次升起,就叫地球上的一天,也就是地球自旋一周的时间。也可以把一个电子转换一个能级的间隔叫做一费秒;问题是,两个不同事件A和B的间隔有可比性吗?

我们需要设定一个标准“时刻”。在一群有意识的物体们所能感知到的全部范围内,找一个公共的、周期性的、典型事件(时钟)C,比如对地球人来说,可选地球自转一周为一个时间单位(ms);其起始时刻(地球在轨道平面的某一位置之时,比如当某座城市对着太阳之时)记作数值0,终止时刻(该城再对着太阳之时)为数值1。把此标准过程设想为一圈连续的时刻点,过1加圈数,把时刻记位n:t, n是圈数,t是一个分数(0-1之间小数)。

当事件A发生时,它的起始时刻对应到0-1圈中的某个数值,终止时刻对应到另一个数值(过1则加圈数),这两个数值之差,就是事件A存续的时间t(A);它所对应的连续弧段就是它的存续期。对另一事件B,如果存续期与事件A有交集,则称为有同时性。t(B)与t(A)的比值,表明了其物质(静子)凝聚力的紧密程度,应当等于内能之比(公理1)。

各层次的意识体的感知范围、时效都是有限的,往上往下各有一两层;而且,这有限范围内的静子和力子数目太过庞大,需要某种方式把“信息”记录下来,以存储其分布规律(感知的目的)。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号,它可以是声(音)、光(影)、味(嗅);现代人类把它们都数字化了。有生命的物体,用“基因”记录往生的信息;无生命的矿物,本身即显示了其静子和力子的分布,只是因为没有意识,而无法言明。记录了本层及以下层次的所有信息,并且懂得用自身意识去改变它物的存在,可以称作为“神”。人类的所有发明,也就是一些“记号”;说最后的发明—智能机器人将毁灭了人类,完全是无稽之谈:记号是永远磨不去的,信息是“虚”的;神也不能毁灭十种存在,只是将它们变形而已。

意识体怎么去感知周围物体(包括自身的物质部分)呢?动物们用眼睛去捕捉光信号,用耳朵去捕捉声音,用鼻(口、舌)去捕捉嗅(味)觉信号。人类还有第六感官—体内某种腺体,监测身体变化状况。原理上,是用同层或更高层的物质去对信号作反应,再在信息处理中心—大脑某处,把此种反应与过去的记录相对照;遇到新情况时,还要凭过去经验做统计分析、预言,然后给出一个判断。这是思考的全过程,人类及以上层次的生物才有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可以学习的,也就是随着时间而累积的;人人都可以成神,只要你保持自己的记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