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躺平”与彼“躺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论自愿躺平与被迫躺平的区别。

躺平一词成了热词。 一提起来就想起一个形象,啥也不干,啥也不想,葛优躺。前几天一个新闻,隔离期间某男的在家躺沙发上好几个小时叫不起来,后来睡着了。 女主人拿针线把他给缝沙发上了。还顺便给他做了个美甲,孩子给他画星星。 一醒过来动弹不得,明白过来一家人大笑一番。太解压了!

 

厉害国也常常抨击其他国家尤其美丽国和周边疫情突出的国家在抗疫行动上“躺平”。 意思是,不搞全民检测,不搞封城封控,不搞静态或动态清零, 不封闭国门,不搞闭环管理,任由老百姓不负责任的乱跑,任由疫情蔓延,妄想全民免疫,和病毒共存,人民为政府的不作为付出了巨大的生命的损失。由此来为自己的严格抗疫行动辩护。笑话别国连作业都不会抄,笑话别国制度性草菅人命。

其他国家想不想抄作业是一回事儿, 能不能抄是另外一回事儿。 恐怕一是根本不想把严格限制人民的自由成为选项, 另外厉害国的很多神操作在别的国家也根本不可能实现。

疫情初发早期各国也是采取了一些果断严厉措施的,断航,撤侨,国际航线飞机停飞,总统令禁止疫区外国人入境(travel restriction),驻外国领事馆停办签证,全民居家隔离(lockdown),公司居家办公(work from home),学校老师学生在家上网课 (home schooling),绝大部分商业公务交流用远程开会方式(remote meeting,Zoom, Webex Meet等等,这些包括和银行办业务,与律师咨询,与保险员交流,甚至与法院办公法官审案子都可能在网上提交文件,预约时间网上视频交流),饭店、电影院、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人员聚集的地方停业关门 (business closure),理发店、美甲店、按摩店、牙医诊所等等关门。 连教会小组查经,家庭聚会,大堂崇拜都搬到网上进行。

但是这种关停只持续了一小段时间。后来就有限营业,比如饭店开始送外卖,或者堂食限制桌数,人数,室外摆放桌椅室外用餐。其他不紧要的但有关民生问题的地方,理发店牙医诊所等等戴口罩也可以开业。 我就是在2020年4月lockdown 期间有一颗以前补过的牙崩掉了一块儿(十几年不遇,疫情期间碰上了一回),恰好牙医诊所不开门,等了一个月才预约到,回去把牙补起来。 牙医本人是接听电话的,只是没法亲自给我处理,只能提建议怎么护理不让情况变得更坏。

小孩的学校是在家上课时间比较长的。2020年春季后半部分开始,2020年秋季,2021年春季三个学期都是在家上课的。 一天时间安排是到上课时间开机,上课老师讲解几分钟,然后留时间读书,写作业,玩,吃饭, 然后再上课。一天开机下机好几次。全国范围内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家上网课。也造成很多精神疲惫。侧面造成大house房价大涨,供不应求。居家办公上学,哪家都觉得不够住的,需要更大一点的空间, 离不离商业中心近,离不离办公地点和孩子学校近,离不离公共交通近出行方便已不是最最优先考虑条件,房间要够多,恨不能一家几口人,一人一间卧室,再一人一间办公室。

大学里限制课堂人数,实验室里也为了限制人员同时在岗人数,而搞轮流三班倒,好错开工作时间上班。实验课一学期改成了网课,另一学期是hybrid,改成三分之一的人来上课,另外三分之一看视频观摩,还有三分之一网课讨论。本来一学期十个实验,只开了五个,其中一个在家自己动手做。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已经完全恢复正常。

一年多时间老师们都练成了网红。2020年春季下半学期开始上网课前,学区对家家户户都有问卷调查:家里有没有网络?有没有电脑或平板?没有的话学校可以免费提供, 到指定地点免费领取电脑或平板。有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本来可以周一到周五在学校每天免费吃两顿饭的,上网课后免费的饭照样可以去领, 在指定的时间到学区的离家最近的高中,可以一次领一周的。2021年秋季开始网课结束后正式开学了,变成所有的孩子无论家庭收入都可以在学校免费吃两顿饭了。

有些部门是从来没有停工停业的,比如医疗行业,医学实验室,医学检测机构,学校教育,科研单位,卫生保障,食品供应,超市员工,交通运输,加油站,修车行,邮局, 快递, 建筑业,水,电,煤气,电话,网络公司,家电房屋维修,这些部门的从业人员归属essential worker,是疫苗出现后最早打疫苗的一批人,和70岁以上老人第一梯队一起打的(2020年底到2021年初,基本到2021年底按自愿原则打过三针了)。 如果家里有70岁老人同住的,陪老人打疫苗的陪同人员无论多少岁可以一起打。 这些人打过后, 按年龄排先后顺序, 60岁以上, 50岁以上, 18-50岁,13-18岁,5-12岁是最后一批,2021年11月开打。通知到了,就自行在网上预约,到自选或指定地点打。全免费。会查个人健康保险信息,没有保险一样给打, 有保险的也从来没看到账单,不知道打疫苗花了多少钱。 5岁以下到现在还没有疫苗可打。一方面疫苗临床实验时没有把幼儿和儿童包括进来,幼儿本来染疫后症状就轻,基本自愈,另一方面也是担心未知的疫苗副作用对快速发育中幼儿的影响。

在整个疫情期间,哪怕是lockdown期间,据我所知,没有任何人受到出门看病、买药、买生活物资的限制。没有任何封门、封小区、封高速路、给住户贴封条行为。没有任何绿码、健康码、行程码的限制。在美国国内坐飞机,自驾开车出行也没有遇到过限制,虽然短暂地曾经有过进超市、医院、办公场所,建议戴口罩,要求限制室内人数,保持社交距离。

从不关门的地方:

  • 医院, 包括急诊室 、手术室和病房 (hospital emergency room,in-patient, out-patient surgery rooms,hospital center),
  • 医疗服务场所 (health service),如老人疗养中心 (senior centers, hospice),养老院,虽然限制外来陪护和探视人员进入,
  • 复健中心理疗师 (rehabilitation center, physical therapist),给受外伤手术后及患中风脑梗患者长期康复提供支持的地方;
  • 各种专科医生诊所(specalist doctor‘s clinics),虽然限制上门预约人数,有的提供网上谈话诊断,
  • 急症诊所(urgent care), 开药方后医生发给病人指定的药房,病人或家属可以直接去离家近的拿药。
  • 任何卖食品、药品、家居用品的超市,如所有的 grocery stores, Home Depot,farmers market, Walmart, CVS, Costco, 等等。
  • 网购的上门投递公司(Amazon, Fedex, UPS),
  • 邮局 (USPS),
  • 加油站,
  • 垃圾回收,
  • 市政维修,各个修路,修桥,建筑工地。2020年初好几个月没怎么出门,一次出门发现常走的高速公路和家附近的比较繁忙的道路竟奇迹般的拓宽了一条或两条行车道, 大学附近好多新建筑拔地而起。
  • 给中低收入家庭,有小孩的家庭发现金。 一次发几百到几千美元不等,好几次直接寄支票到家里或打到银行账户上。没收到支票的家庭或个人只能是因为收入过高了。

当美国用自己的科技力量,人才知识储备,国家和私人投资,迅速开发研制,并短时期内实现大规模生产出来高效抗病毒疫苗和高效抗病毒特效药,免费给全体国民开打,而且订单纷至沓来,销往全世界,甚至公开特效药配方和生产专利,谁有能力仿制就制, 只要能治病救人。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免费,自愿,家家邮寄免费的抗原检测试剂盒,自领,公共场所门口有免费的口罩或免洗消毒液和湿纸巾,自取。当隔离不隔离成为自愿,戴不戴口罩成为自愿,打不打疫苗成为自愿,CDC会给防疫指南,检测阳性后有人会电话跟踪随访,打过疫苗后App会提醒填入任何不良反应信息,人们的染疫成为了个人行为个人选择的结果。

真的面对严重后果时,人们得到过积极的及时的治疗,没有人哭天抢地,怨天尤人,骂政府,最多后悔没听话早点打疫苗,没听话老老实实戴口罩或者呆家里不出门浪。

没有人饿死,没有人不能出门看病只能在家等死, 没有人因为没有核酸检测报告在医院门口进不去门,看不上病,没有人会被禁止出门去商店买任何东西。我所经历的美国这两年,社会基本安定(除了2020年底大选前后出过乱子,基本和疫情或防疫措施手段无关),人心安稳(有过居家隔离的焦虑,但是和封城比不值一提),市场繁荣,国内物流通畅(进出口货物有短暂积压物流不畅,如在洛杉矶港口集装箱码头),有过短暂的消毒液厕纸限购N95口罩买不到的物资短缺,后来就到处都是,基本没有看到超市货架空了。两年来物价有升,通货膨胀,感受最深的不是吃的,而是汽油价格,发生在2021年秋季放开以后,和供求关系有关?股市房市都出人意外的大涨,和居家办公,政府发钱有关?

这也算躺平吗?

 

 

 

 

齐风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看到了。上海人还是放松心态吧。硬钢政府自找苦吃。 隔离就隔离,方舱就方舱。 新冠不可怕。可怕的是对疾病的恐惧和对得病的人的恐惧。没打疫苗的老年人和有基础病得人(心脏病,肺病,糖尿病)可能会有比较严重的后果。一般的年轻人,健康人,打过疫苗的,都当感冒对待就好了。
齐风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太空风' 的评论 : 我在美国。亲身经历的美国这两年。
太空风 发表评论于
加拿大还是美国?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推特上广传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镇的情况,好吓人啊,在美国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对人权的剥夺到了这种地步也真是恐怖。
洛城强爷 发表评论于
好文,应该转给国內的人看看,庆幸能在美国 !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