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繁花》中常用一个词“不响”,上海话,不言语。可能是无言以对,可能是不想说话,没意思了,不如不说。
我现在就到了这种地步。网上看到一些我比较了解的事情,别人明显错了,我也不响,不想更正,不想说了。对了错了又怎样?反正大家都会死去,留下对错在人世间。
年轻时还追求点审美啊三观呀,现在都淡漠了,只剩下活着。对,活着。具体说,今天是这样,明天是这样,死的前一天,也是这样。活到尽头了,达到一种定格。
你不要以为我很消极,这是很正能量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每天劳作,有一天,劳作完毕,做饭吃饭,倒床后,仙逝了,这是不是福?人们以为人到一定岁数,病来了,倒了,在床上慢慢熬死。不一定是这个程序啊。如果免去生病这一环节,是不是很神奇?
我目前不需要很多客户,可是客户很急切,都是别人不爱干的事儿,所以客户来找我,求助恳切,帮助一下,千谢万谢,说明我是被需要的。我怎么还活着呢?上帝觉得我还有用。
接触病人多了,大部分病人还是心理病。病人听医生的话,吃药休息,越发没有前途。如果主动锻炼一下,会好起来的。但是,不,就是不动,还吃很多营养食物。这就是普遍的人性,不劳作,讲吃喝。
我家原来有个小时工,她长了一排整齐的小米粒牙,鲜粉色的牙床结实地包裹着牙根,好看极了,这可是现代美女花上千块钱才能得到的。这小时工的牙是真的。她父母40岁就死了,她15岁就扛起的家庭担子。开始是种地,后来生产队把地卖了。她就扫大街。我妈妈看到她,把她请到家里来了。于是邻居们也都请她,她最后就在邻里间帮助老人做家务。
刚认识她时,她的脸红扑扑的,58岁,身体非常好。她说她早上出门前喝一碗玉米粥,到晚上五点回家,做饭,吃晚饭。一碗玉米粥可以支撑九个小时的劳作。我现在也可以这样,她的话是对的。干活儿是最好的健身,粗茶淡饭是最好的食物,不需要什么营养补品。人们最需要的就是清空大脑,伸展四肢。
摩登世界,不花钱就不是生活。锻炼要去瑜伽馆,穿衣要去品牌店,吃饭要找营养餐,最后还是一身瘫。
回到“不响”,上海人是很自豪的,这是共识吧。现在上海“太响”了,打开媒体,想不关注上海都不行,上海响当当了。封城下的人憋坏了。今天听说上海有小区排大队领稀饭吃。中国不能乱,只有7%的可耕地,稍微一乱,就是饥荒。谁想过上海人如今排队领稀饭?人口集中的地方不安全。当年三年饥荒时,就有很多城市人回到农村。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可以一瞬间就消失。一切都是虚幻。
未来几个月如何?仗继续打?城继续封?这次疫情是考卷,考核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