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五十里路去看电影

农场连队运输,主要靠小车(轮式拖拉机)拉拖斗。春夏秋冬,一年到头,忙个不停。拉小麦大豆,盖房的砖石,沙子,木料,取暖的煤。牛车马车,管地里送饭,到团部拉回全连吃的用的。农闲时,东方红75拉个爬犁,装着人带着行李,到几十公里外,去修水利,打条子。

平时在连里干农活,挖沟修路,都是走去走回。冬天去挖沟,扛着锹和镐,来回二十里。去时一帽子白霜,回来总是刮大风。一次风特别大,直着根本站不住,向风的方向想倒都倒不下去,身体倾斜45度才能平衡,就那么斜着走回家。

走多了,就不把走路当回事。有两次团部演电影,我们几个走着去看。来回五十里。

那时候的公路是沙石路,到处是小坑。跟小车去装车,去的时候空拖斗颠得一塌糊涂。不敢坐,必须站着,腿还得弯着点缓冲。回来倒是挺舒服,拖斗被压得颠不起来,忽悠忽悠,像坐船。

拉沙子,拉石头都是有点悬的。大沙坑下边越淘越空,一边装沙子,一边往上看,就怕塌方。采石场在山上。拖斗装满石头,比小车重多了。拉着拖斗下山,用最慢的速度,所有装车的都在边上跟着走,抱块木头时刻准备掩轮子。就这样,有时拖斗会把小车推得横过来,成回头望月之势。这时候,就要掩住拖斗轮子,把小车摘了,调正,重新挂上。

小车到伐木场拉圆木,装车时在拖斗上搭两块跳板。装车八个人,四付抬杠。两人一组,一左一右,用号子协调。一个人领喊号子,其他人接着号子喊“嘿”。抬起圆木,号子喊起来像这样:挺起胸呀,嘿!向前走呀,嘿!腰杆硬呀,嘿!压不弯呀,嘿!每嘿一声,向前走一步。一步。一步。圆木在号子声中抬上车。

伐木场的规矩挺有意思:八个人如果抬不动,减两个人,六个人抬,如果还抬不动,再减两个人,四个人抬。我就琢磨,八个人抬不动,四个人怎么可能抬得动。反正照这规矩,还没有抬不上车的木头。

东方红75拉着爬犁可以去各种地方,穿草甸子,跨雪原。记得一次拉爬犁开过一片几十里方圆大草甸子。望着远方的地平线,绕过水泡子和塔头,穿过五花草地和看不到边的小叶樟。四周完全没有人迹,只有我们的爬犁印。

坐爬犁上,是可以看蓝天白云,莽莽雪原,但是冬天特别冷,用不了多久就冻僵了。那时候备战,学了点冬季野外生存知识。不动胳膊腿,让身体产生热量,有两个简单方法:一个是脚趾不停屈伸抓鞋底;另一个是绷紧肚皮,用力增加腹压,心里数到十,放松,重复。我坐爬犁都试过,管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