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成功地骗你点标题进来了。”--05/2022 小k
甜蜜甜蜜,人类对纯甜的感觉最开始是从蜂蜜来的,因此古巴比伦人就有王室养蜂人这个职业。圣经也一再提及要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去往流奶与蜜之地。古埃及亦有蜂蜜抵税的条款。无疑,蜜是富饶的象征,有钱的日子比蜜甜。蜜,是多么纯美的甜。
从植物得糖,主要有两种,一为饴糖,一为蔗糖。《诗经·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连堇菜和苦苣也像饴糖一样甜。饴糖是谷类制糖,是麦芽糖。《楚辞 招魂》也说:“粔籹蜜饵,有餦餭些",餦餭即为饴糖块(这个我严重怀疑并不甜。甜酒你吃过吗?不甜,是酒,对吧。谷类酿制糖,是微生物降解过程,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得到比较纯的单糖,因此周朝时候的麦芽糖不可能很甜)。蔗糖是甘蔗制糖,最早的蔗糖文献见于印度的《吠陀经》(这个是我抄的,梵文蚯蚓字我读不懂)和楚辞。《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诗句:“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这里的“柘”即是蔗,“柘浆”是从甘蔗中得到的汁(屈原不小心做了一回科学家,宋玉还要和他抢诺贝尔奖,但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包括我,都愿意颁奖给老师)。
据说古老的制糖技术就由印度向世界传播开了(季羡林说的,但我其实不信,但凡是个人,都能从甜菜或甘蔗嚼出甜味来,菜可以进口,但是怎样吃菜难道还要和阿三学?)。此处还有另外一条线,那就是中国的制糖技术在东亚传,至东南亚群岛等(这个你不信的话,我会举报你是叛国罪,直接把你隔离起来)。不管怎样,制糖的技术传播主线号称从印度到波斯,到阿拉伯再到北非和欧洲(这个和初中历史级别的教材目录同步,咱就不罗嗦了)。很纯的糖一直是奢侈品,因而很久仅是上流社会的专利。据说古罗马人为了追求糖的纯度,使用含铅的容器进行熬制。(可以想象,生下来的王子王孙们个个都可能神经高度损伤,因为铅是剧毒神经剂。怪不得罗马皇帝一个比一个不像样)。到了中世纪以及后来,欧洲上流社会以吃糖为奢侈的象征。英国人喝下午茶,对吧,放糖要放到斜过杯子,能看到底部的糖;喝咖啡,勺还要能在糖上站着,才算有钱人。据说太阳王路易十四摆宴席时,皇家餐厅要做糖的预算,到几百磅,可见他的奢侈不是苦的,是很甜的(我不记得我哪里看的,文献绝对不可考)。因此可以想象,欧洲贵族贵妇们其实都一口烂牙。更有甚者,据说那时候还发明了用糖来刷牙(你想想,那些油画上的美女你还敢亲吗?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蒙娜丽莎闭着嘴巴笑了吧,因为她长了一口虫牙)。这样也极度地催生了牙医这个行业,据说最早的假牙是死人身上来的(脑补一下吧,古人生活多么幸福啊)。这么多”据说”, 你看晕了吗?可是我说,你要是真全信了我写的,你就是颗甜菜,太sweet了。
这样就很容易理解北美,中美洲各大殖民地种植园主最喜欢种什么高价值输出物了(棉花不算高价值,但是棉花帝国有它的历史)。一个是甘蔗,另一个是烟草。至此你也可以明白了,人类对甜蜜和欲仙欲死的追求是这样永恒,一旦发生了技术突破,那么一定会是国际潮流。
今天(05/2022)聊世界的甜,就不得不聊俄罗斯。十七世纪俄国人发现甜菜可以熬糖,于是大建糖厂(你看俄毛子们总是有独立于世界之外的本事的)。罗宋汤你如果没吃过,也总归听说过。“罗宋汤”这个称呼其实中国人是从Russia soup翻译过来的,主要是起源于乌克兰地区。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可能集体发明了罗宋汤(甜菜汤)。他们就是拿了甜菜,土豆,胡萝卜等能捡到的蔬菜一锅煮,穷极了,就这么喝。所以罗宋汤就是一锅糊涂账。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这的话,小k很佩服你。毕竟我没八我家的甜蜜史,所以需要安慰你一下。如果你爱吃糖,不需要内疚不需要减肥,因为这是人类生存的天性。人类最初总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所以高效的糖代谢和脂肪保存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最重要法宝。回家你还是好好吃糖,吃完了多蹦达蹦达,就烧掉卡路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