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茅峰, 阿土参, 骨牌草一个中国男孩的梦想

三茅峰, 阿土参, 骨牌草

by Kan

      马克.吐温 (Mark Twain) 在《汤姆.索耶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中说:“每个正常的男孩的一生中,都有一个奇怪的时期,到了这个时期,他就想跑到某个地方去挖掘宝藏。” 当然这是说的美国男孩.。那么中国男孩在这个奇怪的时期做什么呢? 我在汤姆.索耶那么大小的时候,最想的大概就是去深山古刹求仙学道了。中西文化的差别就像不同基因的表达那样顽强而又准确。四川峨眉山,东海崂山那时候对我来说是太远了,不比上天容易多少,事实上到今天我还没有去过这两个神仙居住的地方。当时我心目中的无锡惠山三茅峰就神秘得很,娘娘庙,白云观,还有石门,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不晓得 ”若要石门开, 要等邵宝来” 这句话的人,我们认为就不可能是无锡人。

无锡惠山三茅峰望二茅峰上的电视塔。

白云洞外观,白云观山门半掩。

今石门下建有公园,有邵宝塑像。

“无锡轶事” 中就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无锡某街某巷有某姓名的一位某先生,平生乐善好施。某年某月某日某先生去惠山游玩,在二泉下一个角落看到一群八个叫花子,当然了中间有一个女的和一个瘸子, 席地而坐呼幺喝六在吃东西.。这位先生看他们吃得热闹,不免好奇, 就站下来旁观。这时侯八人中的一人拉着他坐下来, 说这位先生有缘,请不要见外, 一起随便吃些。先生勉强坐下,但看他们吃的东西实在肮脏, 也看不清吃的是些什么东西, 因此不敢吃。到后来, 瘸子拿出来一个荷叶包, 打开来热气腾腾, 先生一看,大惊失色,原来是一个蒸熟了的婴儿。这八人一面劝这位先生吃, 一面自己抢着很快就把它吃完了。瘸子看先生终于也没有吃什么东西, 就说: “哎呀, 这可是好东西呀, 你不吃可是要后悔的!”。趁他不备, 卷起荷叶包, 把剩汁抹到他嘴里去。先生闪避不及, 汁水抹到了他一半的胡须上了。

          吃完,这八人又邀请先生一起登山游玩。先生看他们豪爽又有趣,自己一人反正也是玩, 就跟着他们去爬山了。奇怪的是平时爬惠山十分吃力,今天手脚轻捷, 健步如飞,不一会就爬过了头茅峰,二茅峰,到了三茅峰,一下就到了石门下。这时候瘸子问大家要不要游太湖,大家说好呀,好呀。某先生奇怪想,这里在山上,到太湖有一段路呢,怎么走? 只见瘸子用他的铁拐敲敲石门,嘴里喊道: “石门开来, 石门开来!” 那石门果然就慢慢开出来了! 走进石门不远,豁然开朗,就是一片漫漫湖水。又见瘸子把他的铁拐往水里抛去,铁拐顿时化作一叶扁舟,那八人嘻嘻哈哈,争先恐后就往船上跳,一边喊着先生上船。先生看这八人实在好玩,也想跟着往船上跳。谁知凑近了一看,那船没有底,一半淹在水里,那八人手舞足蹈满船乱晃。先生不禁想到家小子女,想想还是不要跟这群疯子去冒险吧,就没有跳上去, 看着那八人乘漏船向湖中飞驰而去。

民间传说中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图:汉钟离(扇子)、张果老(鱼鼓)、韩湘子(笛子)、铁拐李(葫芦)、吕洞宾(宝剑)、何仙姑(荷花)、蓝采和(花篮)及曹国舅(玉板)(借用网络,谢谢原创,原发)

      先生原路退出石门,石门就又关上了。先生若有所失,怏怏往回家的路上走,不一回就来到城中。奇怪的是出门时是春末,现在已是寒冬,正在飘雪。看自己身上衣衫单薄,可也不觉得冷。慢慢踱回到家,只见门庭冷落。进门一看,厅上摆着灵堂,神主牌位上居然是自己的名字。正在惊诧莫名的时候,厅后走出自己的夫人。看到自己,吓的呆若木鸡,僵立在那里。等全家人闻信到齐,才弄明白原来这位先生离家已经半年有余,家人百般寻找没有下落,以为已遭不测,故而设了灵堂。先生讲了自己的故事,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先生遇仙了。后来先生老而弥健,仙风道骨,一半的胡须从来墨黑不白,原来他们吃的是人参果,可怜先生凡胎肉眼不识仙果,错过了长生不老,立地飞升的机会。不过先生终于长寿,无疾而终,与人算命测字, 无有不中。 

      这样的故事现在看来不过是某先生,一位算命先生,编出来的神话替自己做广告的,那一半的白胡子原来是白癜风。对一个混沌初开的少年来说,看了这样的故事难免一面惋惜这位先生慧根太浅,坐失良机,一面对自己信心十足,要是自己遇上了仙人,不管他们如何变化,也将一眼识破。由此也对不同正常的人,如僧尼残丐,总要多加留意,生怕是仙人幻化。

      同学中顾永源最与我志同道合,并在经验和胆略上都比我强,也比我大一岁。他讲起惠山人参的功效,就跟那仙人吃的人参果一样。顾永源还说惠山三茅峰除了出惠山人参,石门下娘娘庙附近还出一种仙草, 叫“骨牌草”(无锡人读起来叫:“角{音go}牌草”),只要心诚,就能找到,找到了你就交好运。我有些胆怯地问他识不识人参和“骨牌草”,他别一别头:“当然!”

      一个星期日的上午,两个人就兴冲冲出发觅宝去了。当时没有公共汽车,有也乘不起。我先去北塘三里桥附近信德桥路二号他家约了他就走三里桥,过吴桥, 沿通惠路到惠山横街,再往西一直向龙山脚方向走。走了大约有两个小时才到“石门下”路口,就往山里走了。因为听说这条路上有“仙人脚印”的古迹,据传这“仙人脚印”看起来不大,但不管谁的大脚放上去都比不过它。我们一路走,一路低头寻找。运气实在不错,在一个石路板上发现了一对脚印。虽说太粗糙了一点,我们都坚信那就是“仙人脚印”。把我们的脚放进去也确实比不上它。在那里比来比去玩了半天,才又兴致勃勃往山里走去

      当年的三茅峰确实荒凉,一路无人。记不起是什么季节了,但草深可以没腰。零散的荒坟东一座,西一座。有的只剩一抔隆土,墓碑歪斜,甚至断裂。讲究的还有坟墙,也多破残。我们不敢走近细看,似乎坟墙背后藏有鬼魅。因为三茅峰较陡峭,太阳下山得早。一过午就阴气森森,渺无人声。

      爬了不到一半的山路,道旁有一处院墙,门洞大开 -- 其实根本就没有门。爬上零乱的石级一看,好象是“龙海寺”什么的。探望里面是一座破庙,没有一点人声。我们就进门在院里歇息了,吃些带来的大饼充作午饭。后来看“红楼梦”写贾雨村偶游“智通寺”,我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联想到的就是这座破庙。不过当时没有留意到“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的破对联,也没发现既聋且昏在那里煮粥的翻过跟斗来的老僧。看到院里茂盛的野草和叫不出名堂的植物,顾永源就说这里就有人参。我们的探宝事业就从这里开始。

今日龙海寺外观

            人参混在杂草里,不识的人确实找不到。顾永源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棵。我凑近一看,他不说这是人参我还真认不出来。尖尖的叶瓣有着齿状边缘,原也没有什么特别。但这就是千里迢迢跑来寻觅的仙草,顿时就觉得这棵小草看着娇贵又亲切。摆开带来的工具,不过起子,无锡人称“旋凿”,和小刀,因此挖掘人参的工程十分辛苦。顾永源慎重交代挖人参要挖出全根全须,不然,效能就大打折扣了。结果发现,一棵小指大的人参要挖一尺直径一尺深的土还不能保证全根全须。就像所有有趣的事情一样,原来都是一动手就会变得没劲。我们在”龙海寺”才挖了两三棵就断定这里的人参不多也不大,再往上爬才能找到又多又大的人参。我们就又出发了。

            再往上到石门下要爬 “七十二个摇车弯”,其实就是因为山陡开成的七,八十个曲折山路。空山不见人,鸟语更听得旷远。山风吹过松颠,犹如波涛般浩荡。我们爬得汗流浃背,一停下来就觉得山背后的阴冷。抬头一看,原来已经来到了石门下。仰看石门是一堵峭立的山壁,石门二字是端正雄健的颜体,果然古朴苍劲,气势不凡。当时一直以为这是邵宝的书法,无锡人才有“若要石门开,要等邵宝来”的谚语。现在知道这“石门”二字及旁边的题词都是光绪年间无锡知县廖纶的手笔。石门附近有庙宇样的建筑,也没有去看清是娘娘庙还是白云观,只记得油漆剥落,楼上窗格内仍见烛光摇曳,也谙无人声,一付肃穆神秘的气氛,觉得住在这里修行的人必是仙人了。我们在附近又寻找了一会人参,大概又挖到了几棵。那骨牌草到底也没有找到一棵,预示了我这一辈子运气不好的先兆。

回顾摇车湾。山上供给都要靠人工背上。

      从石门再往山上爬没多远就到了三茅峰,为惠山之巅。往东南远眺可见太湖。南面山坡仍然阳光明媚,我们就往东沿山脊经二茅峰, 头茅峰回到惠山脚下,一路回家,完成了一次孩提时代寻仙觅宝的经历。

惠山之巅南眺可见太湖,好天气时湖山清晰,波光潋滟。三山半落青天外,隐约可见。

位于头茅峰的玉皇大帝殿,玉皇大帝是个好干部,其殿宇不如一个街道办事处;

玉帝的狗也是好狗,警惕性很高。

      回到家,兴冲冲将人参给母亲看,要她煮了给我吃. 母亲不经意地说:”哪里弄来的阿土参!”我大为诧异,问”你懂?” 母亲说:”这个惠山上多得很!” 我知道惠山上多得很有些夸张,但母亲识得阿土参不容置疑,我顿感失望。那阿土参洗干净了咬一咬有些苦和涩,有与其他草根一样的生腥味,终于也没有吃,后来那阿土参就不知所终了。现在想想,说不定就像那位某先生一样还是错过了仙草, 所以至今没有成仙,也可能终算咬过一咬, 所以还能活到今天,这可是与上帝一样很难证其有也不能证其无的事情啊。不过,与人算命测字,从来不准。

      至于骨牌草,多年后一次重游三茅峰看到有土人在路边卖一种小草,状似韭叶,但宽短, 叶瓣上半背面有黄色小点,成双排列,如骨牌花色,但有多至七八对以上者。卖者说这就是“骨牌草”。但那时我已经断定我的命运与这小草不会有什么关系,没有买。

二零一五年二月游夏威夷,在住处门口发现这一小草叶瓣背面有如骨牌草一样的斑点,只是更多,且叶瓣多叶,很像惠山骨牌草。这斑点很可能是孢子,这类植物应属厥类低等植物,待专家考定。

团圆爷爷的旧作。原发在我的新浪博客《友情刊登》栏目。阿土参印象中是无锡人讥讽人的话,意为不见世面的人。

canh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妹妹首席看帖加评分享。这是团爷爷的旧作,我曾在新浪博客里发表,这次搬家再读,发现他加图更新了,就转发到这里了。那某先生的故事是他胡诌的吧?也或无锡民间故事,反正我只在他那里听过。哈哈!你可不是阿土参哦!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多谢canhe姐的图文并茂的好帖,我还真是不见世面,这个故事第一次听到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