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辩论时,如何不着相?
作者:逍遥禅
最初的辩论,你是要把对方看成自己的师父在考察自己,因此要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即觉即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觉了”。祖师也告诉我们:“思量那个不思量”“看那个不看的”,都是告诉我们“让自心回归见闻觉知性的空性”,灭除妄觉妄知的妄想习气。
如果盯着对方的对错辩论,而不觉自心悟自性,你辩论一万年也还是个“是非人”!
如果已经觉自心悟自性了,两个人辩论时,就要把两个人都看作是自己分别心化现,在佛性中的镜中像,两个人在玩游戏。。。。目的是通过演戏辩论,让对方或者看戏的人改变认知观念,走上觉悟真心本性的道路!也就是祖师所说的“两只泥牛斗入海,直至今日无消息。”
如果自己觉悟真心本性,并且“一切障碍即究竟觉”“通达一切心性境界”,就可以任意发挥,对机说法、与病给药!还可以在光明智慧心性让人得到强大的加持力,语言引导与光明智慧心性的加持同步进行!
佛法是智者佛法,不是妄想执着汉可以明白的佛法,费尽心机不遇出世明师,那是毫无意义的!不遇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
----------------
无空无不空。。。。。如何思维知解?
观者、能观、所观。。。。三轮体空。。。。。如何思维知解?
问:师父于行住坐卧如何修定?
答:觉照。。。。。定慧等持。
问:毗婆舍那?
答:不是三种圆觉方便。
问:定即奢摩他,观毗婆舍那。我问师父行住坐卧如何修定。师父说觉照,定慧等持。这样的回答貌似太笼统了。
答:止观属于凡夫定。
问:非也!止观有小止观与大止观。二乘行小止观,大乘行大止观。
答:小乘定属于觉者定,觉清净心(分别性)和光明智慧心(六性合为一精明)。
问:行住坐卧若常在定,会是凡夫定么?凡夫能依定修观么?
答:可以呀,四禅八定前的凡夫定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先明白自己修什么,再问别人如何。
问:如是!故我问师父平时行住坐卧如何修定?
答:你修过几种定?
问:师父还未告知行住坐卧如何修定呢。
答:觉照变换时空,而人的六根觉知不妨碍。
问:真正的觉照即是大止观,依止修观。
答:可以随时进入圆明常寂照。
问:如果能随时进入圆明常寂照,即能刹那入定,并能依定修观。
答:只是照寂寂照、定慧等持。。。。。一切障碍即究竟觉。
问:修定方法很多,有的依香为某业处修定。有的依佛珠为某业处修定,有的依足下为业处修定。有的依念佛为业处修定。皆有攀援。
答:别说人家了,你修哪种定?
问:惭愧!俺行的不好。师父若常能觉照,当知行住坐卧如何修定。
答:真心本性不失就是涅槃定,还修什么定?
觉照的正智、寂灭的如如,照寂寂照就是无上大涅槃,不需要再去找定了!
问:是无需寻伺。但亦无定。
答:要知道真心本性,与生生灭灭的现象根本就没关系!
问:非一非异。
答:进入圆明常寂照时,有啥生灭现象?实际理地,一法不存!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真心本性是不生不灭的,一念相应就是!当然不相应时,它也不会迷失!
自性三身也是如此。。。
问:一切有情自性涅槃,那一切有情亦常在定?不需要再修定?如果此意为真,何以释迦牟尼佛教导我等不修禅定不得解脱,不依禅那无有智慧。
答:修禅宗为何不依六祖坛经呢?
问:行门无量。
答: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修行禅宗,不需要像小乘那样长坐不起才是定,也不需要像大乘那样必须保持觉照智慧才能入定(般若定)。。。。行住坐卧、嬉笑怒骂、言谈举止都可以在定慧中,也可以只是觉照自己身心。。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觉照的范围任意取舍。
问: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非凡夫可为吧?
答:禅宗的“识路头”(凡夫随顺觉性)就可以做到呀!
动中有不动,只要识“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就行呀!
大家都体悟一下:所见的色相如何变化,见性是不是不变不动?所听到的声音如何变化,闻性是不是不变不动?。。。。。是不是“外不染内不乱”的禅定?怎么说凡夫做不到?
大家记住一点:定是指清净心、清净自性。。。。慧是指佛心佛力妙用(包括神力、慧力、法力、佛力),没有佛心妙用不能称之为慧!自心不清净不能称之为定!
即心即佛,就是在清净心性有佛心妙用;非心非佛,就是回归心性本空!
因此说,会念佛的人,就是修行高级禅(定慧等持);会修禅的人,就是念高级佛(智慧心性佛)!
就聊这些吧。
问:好!感恩师父。合十!
-------------
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不可能成就法身慧命。。。。。所谓“人心不死,道心不活”也!
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