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107)高考文言文备考之八

古稀之年,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寻其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教育随笔(107)高考文言文备考之八

翻译练习五

(一)许多文言实词都可以活用,如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等。这样的实词要根据变化了的词性来翻译。例如“王无罪岁”中的“罪”,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就不能译为“罪行”,而要译为“怪罪”、“抱怨”等。请参照这个例子,翻译下边这段文字,并解释黑体字。

广(李广)之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水,士卒不尽食,光不尝。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史记·李将军列传》

(二)仔细阅读下边这篇短文,先回答文后的问题,再翻译全文。

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①,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②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五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③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④。往时食马肉者相谓⑤曰:“可以出死⑥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⑦胜晋,获惠公以归。                      《说苑》

  •  
  •  
  • 食骏马肉不饮酒者”和“以次饮之酒”,你能看“杀人”一语的确切意思吗?
  •  
  •  
  •  
  •  

(三)把下面这篇短文多读几遍,先抓住故事的线索,理清文章的层次,思考后面提出的问题,然后翻译全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岸),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①。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②数小舟,曳(yè,拖,拉)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招生讲课),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③,是非木杮(fèi,削下的木片),岂能为④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⑤,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同颠)乎?”众服为确论⑥。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⑦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niè,咬)⑧沙为坎穴,渐漱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置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溯流逆上⑨矣。求之⑩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⑾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⑿欤?

                            《阅微草堂笔记》

  • 从“临河干”和“二石兽并沉”,你能看出“圮(pǐ)”的意思吗?
  • 棹(zhào)的宾语是“舟”,由此你能推断出“棹”的意思吗?
  • “物理”一词可以理解为“物理学”吗?
  • “为”是动词还是介词?
  •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说的是前提,讲学家由此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 “论”在这里是“主张”的意思,你能从前面的“服”字推断出“确论”的意思吗?
  • 老河兵从同一个前提“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又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 “啮”这里是拟人的写法,改用一般叙述方式该怎么译?
  • 用科学的表述方式,“溯流逆上”一语该怎么译?
  • “求之”中的“之”可省译吗?

⑾“傎(diān)”是个生僻字,你能据这件事的结果和“求之地中,不更傎乎?”这句话来判断它的意思吗?

⑿“据理臆断”一语是指谁说的?

翻译练习六

(一)文言文的标点法跟现代汉语不尽相同。有时文言文断作一句,而译成现代汉语却可能断作两句或两句以上,例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论积贮疏》)这句话译成现代汉语时,就可以断作两句:“仓库里的粮食充足了,百姓就就懂得礼法。”这是因为原文后半句“知礼节”省略了主语“民”,而译时必须加以补充的缘故。有时文言文要在主语后面家标点,而译成现代汉语时却大多可以省去,例如“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同上),就可以译为“储备粮食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根据上述道理,看看下面这段文字中哪些句子在翻译时应当调整标点,并试加翻译。

高士所贵,不与俗均(相同),故其名称(名望),不与世同。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行与孔子比穷,文与杨雄为双,吾荣之。身通(通达)而知(同“智”)困,官大而德细,如彼为荣,于我为累。偶合(拉关系)容说(同“悦”)身尊体佚(同“逸”),百载之后,与物俱殁;名不流于一嗣(三十年),文不遗于一札(写字用的小木片),官虽倾仓(俸禄丰厚),文德不丰,非吾所臧(赞许)。

                                  《论衡·自纪》

(二)文言文中有些短句,也可能包含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意思,为了清晰地表现句意的层次,译成现代汉语时可以把它们分成两句或两句以上。例如“可以为富安天下” (《论积贮疏》)就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为富”,就是有充足的粮食储备,说的是手段;另一层是“安天下”,就是使全国人民生活安定,说的是目的。把这两句译为“(本来)可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使全国人民生活安定”,层次就清楚了。下面这段文字中有几个句子可以分成两句译,请你找出来并加以翻译。

庞葱与太子质(作人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质罢,果不得见。        《战国策·魏策》

(三)在文言文中,位于句首的某些词语有时有修饰、总领全句的作用。翻译这样的词语,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可以在它们的后面加标点,跟原句分开。例如“已而相如出”(《廉蔺交欢》)这句话,就可以照“已而,相如出”这种断句形式译为“过了些时候,蔺相如(从家里)出来。”下面这段文字中,有几个句首的词语译成现代汉语后也可以加标点,跟原句断开,请你找出来并试加翻译。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开辟),人民给(jǐ丰衣足食),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以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něi,饥饿)。昔日赵攻鄄(juàn,地名),子不救,卫取薜(bì)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众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真实情况)。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资治通鉴》

 

【翻译练习参考答案】

翻译练习五

(一)请参照这个例子,翻译下边这段文字,并解释黑体字。                   

  •  
  •  
  •  
  •  

(二)先回答文后的问题,再翻译全文。

  • 一句话:秦穆公曾经外出而因此丢失了自己的骏马。
  •  
  • “是”是动词、副词。文言文中还是指示代词。这里是“这是”的意思。
  • 确切的意思是“有杀人的念头”。
  • 指代“秦穆公”。
  • 可以活译为“一致表示”。
  • “出死力”要确切一些。

⑦指秦穆公被晋国包围了。

翻译全文:

秦穆公曾经外出王宫而因此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他亲自出去找,看见有人已经把自己的马杀了并且还正在一起吃肉。秦穆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马。”这些人都害怕惊恐的站起来。秦穆公说:“我听说吃骏马的肉但不喝酒的人会有杀人的念头。”于是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都惭愧地离开了。过了三年,晋国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围困住了。以前那些杀马吃肉的人互相说:“我们到了可以以死报答穆公给我们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时候了。”于是击溃了包围秦穆公的军队,穆公终于解决了困难,并打败晋国,把晋惠公抓了回来。

 

(三)把下面这篇短文多读几遍,先抓住故事的线索,理清文章的层次,思考后面提出的问题,然后翻译全文。

  • 是“坍塌”的意思。
  • 是“划”的意思
  • 在这里是“事物的道理”的意思。
  • “为”是介词“被”。
  • 结论是“沿河求之,不亦傎(同颠)乎”
  • “确论”是“正确”的意思。
  • 老河兵得出石兽“溯流逆上”的结论。
  • “啮”这里是“挖”的意思。
  • 用科学的表述方式,“溯流逆上”就是沿着水流逆行而上的意思。
  • “求之”中的“之”不能省。

⑾“傎(diān)”是个生僻字,据这件事的结果和“求之地中,不更傎乎?”这句话来判断它的意思就是“颠覆”。

⑿“据理臆断”一语是指“讲学家”说的。

翻译全文如下: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位于河边,寺庙的大门倒塌在河里,门前的两只石兽也一起陷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没有找到。僧人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往下游寻找了十多里,不见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教书,听说了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只不过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泥沙松软轻浮,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荒唐吗?”大家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结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这件事后,又笑着说:“凡是河中丢失石头,应该到上游去寻找。石头坚硬沉重,泥沙松软轻浮,河水不能冲走石头,由于石头的反击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走沙子形成陷坑。越冲刷,坑越深,到了石头的一半那么深,石头必定倒转栽倒在坑中。像这样又一次冲刷,石头又翻转一圈,不停翻来覆去,石头于是就逆着河水移动到上游去了。到下游去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河底寻找,不更加荒唐吗?”人们按照他说的话去做,果然在下游几里之外找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是很多的,可以凭借常理而主观推测吗?

翻译练习六:

(一)“身通而知困”、“官大而德细”。这两句话都是后半句省略了主语。“(有的人)身位显达,才智贫乏”,“官居高位,德行渺小”。

(二)“三人言而成虎”可以分成两句译:三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

“议臣者过于三人”,可以分成两句译:(那些)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人。

(三)“然吾使人视即墨”译成现代汉语:但是,我派人视察即墨。

“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译成现代汉语:这是因为你花很多钱贿赂我身边的人,让他们为你说好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