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之遇(三十六): 手足之情

有兴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上接《儿女之遇(三十五): 儿子高中同学在我家聚会

(三十六)手足之情

大女儿和二女儿相差10岁,和儿子相差将近12岁。本以为年龄的差距使得她和2个弟弟妹妹形成代沟、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但实际上大女儿很喜欢弟弟妹妹,从小就能玩在一起,现在连最小的安迪也要上大学了,他们之间更没有代沟了。

大女儿在南京出生后不到2岁时,新搬来的邻居也有一个同龄的小女孩。她们常常在一起玩耍,有时在我家玩耍,有时在邻居家玩耍。她们同一天结伴去幼儿园,她们不哭不闹,边走边玩就很自然地进到幼儿园,以至于对幼儿园没有一点不适应。

大女儿4岁时我们一家三口来美国定居。没过几天,她在门外玩耍时就领回一个老外的女孩回家玩。大女儿讲着中文,老外的孩子讲着英文,她们居然还常常同时发出笑声,让我们很惊讶还以为有一种特殊的、不分国界的儿童语言。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把她送到幼儿园。在那里她很快结识了一个中国女孩,并成为一直以来的好朋友。

1999年我们在西圣何塞买了到美国的第一栋房子,共有5个房间,4个房间可以住人。大女儿有了自己的房间,她看着还有2个空房间,和看到很多家庭都有几个孩子,有兄弟姐妹、比较热闹,就不时地问我们什么时候她能有一个弟弟或妹妹。当时我们感觉来美国总算安定下来,也可以考虑要第二个孩子。但可能因为工作比较忙,我们夫妇俩都同时打着2份工作,一直也较难怀孕。后来还咨询了试管婴儿,被可能感染艾滋病的条款吓着,迟疑着没有立刻进行。那年圣诞节,我们没有出去旅游,因为我帮我到美国的第一家公司去韩国三星出差,调试半导体设备。适逢Y2K千年虫的问题,从1999年到2000年的新年夜跨年度是在回美国的飞机上度过的。2000年6月我们拿到绿卡,这样出国后再回美国就不用签证了。那年秋天我们全家到洛杉矶做豪华游轮去了墨西哥一趟。同年圣诞节期间我们一家3口回大陆探亲,顺便也在南京找朋友开后门看了一下专治不孕不育的专家门诊。医生劝我们工作不要太劳累,生活节奏要慢一些,心情要放轻松一些。最后专家门诊医生给夫人开了很多中成药。2001年,我们夫妇都辞去了第二份工作,但过了将近一年夫人也没有怀孕的动静。

买了房子后,因为当时没有积蓄,加之我们夫妇工作都比较忙,就一直没有装饰房间,过了2年也还是四壁皆空。2001年的圣诞节,我们夫妇决定不出去度假了,把家里房子收拾收拾,稍微装饰一下。当时大女儿9岁,圣诞节期间陪我们呆在家里,不像平时上学热闹、感觉非常孤单。有一天晚上,她突然像发疯似的,哭闹着一定要找小朋友玩。我们打电话联系附近有相同年龄孩子的朋友,他们大多出去度假了。只有一朋友家的女儿(年龄比大女大8岁)正申请大学,没有出去玩。那天她正好申请大学完毕,我们开车带着大女儿到她家。她们2个女孩并不认识,那家的女儿正值青春期,整天吊着脸,见到我们女儿也是爱理不理的样子。我们大人在楼下聊着天,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楼上2个女孩子的笑声。

说来奇怪,那个圣诞节和之后的新年过后不久,夫人发现怀孕了。大女儿高兴地说:“我要有个妹妹了,我以后在家不会孤单了(feel lonely)”!而我当时更希望她有个弟弟。无论男孩或女孩,只要有了老二,我们夫妇还是非常高兴的。这也是我们出国一个很大的欣慰:可以生个老二。但是真的等到二女儿出生时,大女儿忽然感觉受到冷落。有一天晚上我送她参加一个活动,看到她流着眼泪,就问她怎么了?她说她感觉脱离了这个家庭(out of family),大家都在以二女儿为中心。我吃了一惊,赶紧研究儿童心理学,发现生了老二后,要比以前更关心大孩子,否则大孩子会有被冷落的感觉于是我就比以前更关心大女儿,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她,让她对二女儿没有反感。她也很快发现二女儿玲珑可爱,喜欢看着她一天天长大。

2003年3月大女儿放春假时,我们带着她和6个月大的二女儿去夏威夷游玩一周。回来时,夫人感觉口味不太正常,就去CVS买了一个自己测试怀孕的测试盒,一测果然怀孕了。此时的我已经认命我只会生女儿了,完全没有顾及到大女儿在一旁高兴地说她要有个弟弟了。我思量着我有2个千金(斤),已经是一吨(2千斤)了,再生一个女儿就是一吨半也无妨。

2003年12月底,儿子安迪出生了。这才发现每次大女儿希望或预测的妹妹和弟弟都很准确。有了老三,我们还是注意要更加关心大女儿。大女儿那时是小学5年级,上课时我们去送,下课时有中文学校接去上课外活动,我们下午下班再去中文学校接她。

大女儿和2个小的有交集的时间都在晚上。初中后期和高中期间,大女儿下午放学回家较早。但2个小的上幼儿园都是一整天,后来上小学也是被中文学校接走进行课外活动直到我们下班去接回家。相对来说,周中期间2个小的经常在一起的时间较多。只有周末3个孩子相处的时间才会多一些。大女儿平时喜欢捏一些泥人,2个小的也比较感兴趣,3个孩子常常玩得非常开心。他们3人对艺术都有兴趣,都喜欢画画,共同的爱好让他们常常玩在一起,不分大小。

安迪小时候和他2个姐姐玩过山车没有胆怯的问题,他们三个常常玩冒险的游戏流连忘返、不亦乐乎。有几年我们还买了大美洲主题公园(Great American Park)的年度通票(Season Pass),周末常常带他们去游玩。忽然有一天安迪在大美洲主题公园(Great American Park)就变得胆小了,很多过山车不肯坐了。一开始2个姐姐有些失望,好在她们没有怂恿(push)他、也没有取笑他。从那之后出去游玩的时侯她们都考虑一些安迪也能游玩的项目,之后我们也就停止买大美洲主题公园(Great American Park)的年度通票(Season Pass)。当时以为这是安迪的个性,小时候胆子大是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长大一点慢慢的个性就体现出来了。那时我们还认为这对男孩来说也许是好事,也许是他能客观分析,有时候不值得冒险。安迪胆小的情况一种持续到初中毕业,后来由于他的体质大幅度提高,胆子也随之增大。高中一年级春假时可以和2个姐姐一样在新西兰游玩时参加了蹦极,这让2个姐姐对他刮目相看,也为他胆子变大而高兴。

2010年大女儿上大学时,二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安迪才上小学一年级。但大女儿非常有童心,常常给他们讲故事,也非常有耐心和弟弟妹妹玩各种游戏和扑克牌。2个小的也很崇拜大姐姐,常常认真听大姐姐讲故事、或目不转睛地看着大姐姐进行游戏布置和示范。

大女儿上大学那段时间,两个小小孩个头差不多高,年龄只差1岁3个月。他们平时若不在一起时,一个总是问另一个在哪里,什么时候能回来一起玩。2个年龄差不多大的孩子在一起的好处是他们能自己玩在一起,不太粘大人。但他们真的在一起时,整天打打闹闹,小小年纪,一有机会一个就设法恶作剧另外一个。起初,我们夫妇总想制止2个孩子争吵。有几次外出餐馆吃饭,在等待上饭的过程中,他们俩经常打闹。开始我们根据我们自己观察现象、主观判断加以制止,但往往和事实不符而冤枉其中一个,父母干预说其中一个错都会出现袒护另外一个的错觉,反而把事态扩大。有时因为我们夫妇制止的观点不同,反而我们大人争吵起来。可气的是,没过多久,我们夫妇俩还在气头上,那两个小的倒没事了、和好如初,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正应了我们家乡那句话:“小孩子越吵越好,大人越吵越老”。

后来我们在他们争吵时,我们逐步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我们不管他们时,他们一会儿吵得不可开交,一会儿又欢天笑语,乐成一团。

其实即使是同事之间、或朋友之间有时候发生争吵,也不要轻易去劝架或调停。这是因为我们会根据自己片面观察的现象、主观判断加以调停,但往往和事实不符而冤枉其中一个,也存在说其中一个错会出现袒护另外一个的现象,反而把事态扩大。后来通过养狗的经验也证实了这个观点:

安迪初中7年级结束的夏天,他在西雅图夏令营结束时,我们去那里游玩几天顺便去接他。当时家里养的狗才6个月大,不适宜住狗的旅馆,就让我们朋友来我家住几天帮着管狗。朋友有一只小狗也带过来住,为了不让狗在自己领地的抵触心理,根据驯狗师的经验,让狗在房屋外面先见面,交了朋友后,再回家就不会有侵犯领地的感觉。但朋友的是可畸小狗,有点怕大狗,在外面见面还是不愿意,见着我家的狗就叫唤。后来朋友提出让他们打一架,可能就好了。果真,放开它们后,它们自己折腾一会就相安无事了。孩子之间的争吵也应该如此,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他们会摆事实、讲道理,在后来的争吵中越来越没有小时候因为不会讲道理而声嘶力竭难以说服对方。这样他们将来到社会上,也会理性地自己解决各种问题。

有一年(2018年4月8日)春假期间我们带2个小的去日本游玩,大女儿直接从纽约飞到日本和我们会合。有一天晚上,大女儿计划错了、买错了2张不能利用的地铁票,二女儿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喔,这就像水漏到地漏里去了(drain掉了)”。过了一会儿,我忽然注意到大女儿不开心,问她怎么了?她说:“我买错了2张票,梅根说我浪费钱”。我本想说2张票才几个钱,但马上意识到这不是要得罪二女儿吗?尽管二女儿并没有责备大女儿的意思。于是我保持沉默,很快二女儿以她们特有的方式和大女儿沟通好了,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欢天喜地地一起去看樱花展览去了。

有一年暑假,夫人生日的前一天,我们和另外几家去到靠近洛杉矶附近的度假村去度假。在纽约工作的大女儿从纽约飞到洛杉矶直接到度假村和我们会合。3个孩子想给他们妈妈一个惊喜party,他们也没有让我知道。2个小的没法自己出去买东西,在大女儿的遥控下,就把家里的party 材料,藏在每个人的行李箱里带到度假村。大女儿也买了一些补缺的东西带来。第二天,在我们外出散步回来后,发现3个孩子已经布置好了挂好各种气球、横幅等生日庆祝装饰。第一次感觉他们配合得非常默契。

在2个小的孩子小时候,通常大女儿和他们玩他们年轻人的打牌游戏。当安迪初中毕业的时候,安迪打牌游戏水平突飞猛进,常常游戏结束后,得到大女儿的夸赞,并说会看好安迪聪明才智和以后的事业发展。等到安迪上高中后,几个孩子喜欢拉着我们夫妇俩一起打牌。起初我不是太积极,夫人说:“以后你想和他们打牌,人家还没时间呢,现在他们主动找你打扑克,你还不偷着乐!”也许是以前我们几家一起出去旅游时,常常打“找朋友”的扑克游戏,他们对此也很有兴趣。通常用3副扑克牌,出牌规则与升级差不多。这个游戏没有固定的盟友,5个人玩时由庄家每次叫一个盟友(6个人时叫2个盟友),每个人单独记级。大女儿的牌技其实不如二女儿和安迪,她的兴趣也许不在输赢上,而是享受一家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样子。

二女儿小时候非常聪明、成熟较早。安迪因为小时候送回国内寄养半年,回美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安全感,成熟较慢。二女儿从小就怜悯安迪,觉得他在幼儿园、尤其是转学到学前班时没有朋友显得可怜。安迪上初中时,二女儿有点瞧不起他,觉得他很多方面都比较差,言谈中希望他要努力,但安迪自己却很自信。当二女儿高中11年级发现9年级安迪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她就有些嫉妒和不服气。当二女儿到高中最后一年12年级时,10年级的安迪的有些课程和他们12年级一起上,并且安迪的成绩在这种混合班上名列前茅,有些12年级的学生对安迪也很佩服(有一次有一个数学测试项目,安迪说比较难,结果一些没有做出来的12年级同学欣慰地说:“难怪我们做不出来,连安迪都说难!”),这时二女儿也开始对安迪佩服、并以他为荣,以致上大学放假回来也和12年级时一样有时带着安迪和她的同学聚会。

去年12月中旬安迪本以为把握较大的大学优先申请ED1失败了,需要赶紧再进行多一些选择的普通申请。他本想取消圣诞节去夏威夷度假,用来集中精力申请大学。但考虑到2个姐姐要参与度假,12月22日安迪就和我们一起从圣何塞出发到夏威夷度假。2个姐姐当天分别从纽约和维吉尼亚飞到夏威夷,与我们在那里汇合。度假期间,安迪自己表现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2个姐姐也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安迪说说笑笑、把旅店房间的办公桌和一切有利于安迪用电脑的条件让给安迪,帮助安迪拿早餐,让他抽空完成新增加的大学申请。

二女儿小时候,每次帮助安迪后,总想得到安迪的回报,否则就觉得亏了,并常常因为帮助安迪得不到回报而搞得很不愉快。我一有机会就告诉她:“帮助他人不求回报,你才能快乐”。在看到我们夫妇常常就是这样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后,二女儿逐步不斤斤计较了,并且也变得善解人意了。在她12年级甚至上大学后,她经常带着安迪参加她同学和朋友的聚会。年初我们一起从夏威夷度假回来后一天早晨,本来前一天晚上安迪和她说好带她一起参加安迪朋友的活动,但早晨他们都起的很晚,安迪等不及二女儿梳洗完毕,就匆忙开车离开了。晚了几分钟的二女儿发现安迪已经离开了,就耸耸肩:“It’s OK,可能安迪感觉我去不方便”。她看起来一点都不在乎被安迪甩了,这和她小时候大不一样,让我感到很惊讶。

在安迪当高中学校报刊杂志主编一段时间后,他要添选编辑人员。因为高中报纸和杂志的编辑对报考大学的写作非常有帮助,很多学生都想参加。有几天他回家闷闷不乐,因为他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有2个人选,一个是他的好朋友,另外一个是写作能力还不错的、他不熟悉的同学。是要原则还是要感情?他又想、但又不愿意让我们提供意见,非常矛盾。我们决定让他自己好好想想,自己做决定。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做好了2种心理准备,任何一种我们都可以接受,他如果选择任人唯亲他会看到怎样的后果,他会从这件事上学到很多东西。很欣慰的是安迪经常和二女儿商量,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最终他艰难地选择了任人唯贤、选择了那个写作能力还不错的同学。

今年2月份伯克利大学(UC Berkeley)EA发榜时,安迪被M.E.T双学位项目录取了。安迪犹豫着还要不要等其他学校的结果,二女儿因为是过来人,对这个M.E.T双学位项目非常了解,果断地让安迪就去这个M.E.T双学位项目,放弃其他学校包括藤校。尽管开始安迪心有不甘,但还是听从了二女儿的建议。直到他的另外一位印度籍同学放弃了MIT等藤校只去M.E.T双学位项目时,安迪也由衷地、欢天喜地地接受M.E.T双学位项目,放弃了其他所有的学校。

再过一周,安迪就要开学去上大学了。上周五大女儿特地从纽约回来和我们团聚2周,可以陪伴安迪10天左右,也让我们全家又回到过去5人的世界。有一天晚餐后,大家一起闲聊到美国的治安、大选等政治话题,孩子们和大人的观点和意见不一致,难免出现争执。大女儿很较真,没过多久就很激动,并且流下眼泪。我感觉我们和孩子们的意识形态相差很远,互相之间无法说服对方。孩子们完全被社交媒体的新闻所引导,相信新闻媒体的一切说辞。加上他们还不成熟,无法正确了解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大女儿从2010年开始在纽约上学和工作了9年多,2019年底回到硅谷工作2年,于今年初又回到纽约工作。她说她这次回到纽约发现纽约比以前更加脏、乱,街道上驻扎着很多穷人。她说她要帮那些穷人,让他们摆脱困境,否则穷人多了会出现混乱和治安问题。夫人担心她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接触很多负面的东西,让她照顾好自己才能去照顾别人。多年来,她每周都抽出一个晚上时间去义务教一些低收入区的孩子的电脑编程,并以此为傲。我感觉她还有很长的路才能对社会真正正确的了解。于是劝她多看一些历、哲学和人物传记,逐步学会客观地了解社会和社会现象。也算是为将来的开导开一个头,我和她说:“你不要只看到穷人,我和你妈妈也需要帮助”。她惊奇地问:“你们又不缺钱,怎么还需要帮助?”我告诉她说:“我们到美国头20年,很有安全感。但这几年开始,我们没有了安全感:虽然在家里准备了枪,但每天晚上睡觉还要把大门和车库的门顶上。每次开车外出采购东西都担心车窗被砸,尤其是去旧金山,很多朋友的车都被砸过”。听到这,大女儿若有所思,喃喃地说:“喔,你们也需要帮助”。我顺势对她说:“想一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就在我和大女儿聊天开导她对社会如何客观认识时,忽然2个小的来到我们面前表演了歌唱节目。歌词显然是他们为大姐姐创作的,听得大女儿感动得又流泪了。于是大女儿起身和他们又说说笑笑玩在了一起,3个人聊到很晚才去睡觉。

我感觉:如果能开导了大女儿一个,让她对社会和世界能比较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她就会影响其他2个。

(未完待续)

下接儿女之遇(三十: 送孩子上大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