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 1 法兰克福 **
如果美国是one Nation under God,那么德国就是one Nation under Goethe。Neil MacGregor在他的德国记忆书中如是说。
从某种程度来说,歌德是德国文化的代名词。难怪,传播德国语言和文化的Goethe Institute以歌德冠名。
法兰克福是歌德的出生地,到了这里才体会,真的是All about Goethe。
下了飞机,路过机场餐厅,初见歌德,很人间烟火。
再见歌德,是在入住的酒店大堂,很浪漫风情。
第三次是真迹了。歌德在罗马Goethe in the Roman Campagna,by Johann Heinrich Wilhelm Tischbein 。作于1787年,现存于史泰德艺术博物馆Städel Museum。
歌德当时正在意大利游历,对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艺术的崇敬,促成了这次朝圣般的远行。Roman Campagna在罗马附近,以田园风光著称,台伯河和阿涅内河流经此地。此时的歌德目光炯炯,神态潇洒。他当时不到40岁,功成名就,意气风发。
法兰克福一直是个强势的都市。神圣罗马帝国时期是皇权重镇,1372年成为帝国的自由城市free imperial city。自古就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1585年就有证券交易所了。18世纪犹太裔银行家罗斯柴尔德家族Rothschild从这个城市发家;欧洲银行的总部设立于此。
老城Altstadt,包括从西边的Römerberg到东边的Domplatz。二战中完全被毁的老城区,用了从2012到2018的6年时间精心重建。其间还毁掉了两座20世纪新建的楼房,就是为了把老城完全恢复到战前的模样。
老城广场Römerberg热闹非凡,人气兴旺。坐下喝杯生啤酒,这里是Binding Brewery的天下。头顶艳阳天,看斑斓广场,看人来人往,可以什么都不想,也可以回想一下古往今来。
Römerberg中文叫罗马广场。从字面意思来看Römer是德语Roman, berg在德国地名很常见,山的意思。那么这个地方叫罗马山广场喽?不由得想起来,罗马建在山丘上,叫City of Seven Hills。这里是市民集会,庆典和贸易场所。从1562年到1792年为止,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皆在法兰克福举行加冕大典(此前的六百年在亚琛)。皇帝加冕后,民众在罗马广场狂欢。罗马广场的西边一排楼名字更绝,干脆就叫Römer。从1405年开始就是法兰克福的市政厅。谁说神圣罗马帝国非神圣,非罗马,非帝国?
游客如织的地方,吃饭未必是好主意,但喝一杯一定是!
罗马广场。中央的Fountain of Justice是法兰克福最古老的喷泉,在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加冕庆典期间,会盛满酒而不是水。据说罗马广场的圣诞市场气氛极好,大概是因为欢庆的传统由来已久。
罗马广场西边的旧市政厅Römer。一楼有Emperors’ Hall,悬挂着从公元768年到1806年,所有52位神圣罗马帝国帝王的油画。
罗马广场东边的一排木骨架老房子,每幢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Großer Engel (Great Angel),Goldener Greif (Golden Griffin),Schwarzer Stern (Black Star)。背景里面的尖顶教堂是法兰克福大教堂,1562年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加冕典礼在此举行,因此也称皇帝大教堂:Kaiserdom。
广场南端是老圣尼古拉堂Old St. Nicholas Church,是个新教教堂。建于15世纪,幸免于1944年的老城大轰炸。我们很喜欢它的小巧和古香古色,有历史的厚重感。
从街边的介绍牌,了解了一些历史。北边有条街,名叫Buchgasse (Book Lane),有个图书集市。马丁路德1521年曾经在附近下榻。当时德国各自为政的小王国/公国思想开放,图书管理也比欧洲其它大国相对开放。当时正值宗教改革初期,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技术已经普及,大量印刷品出现在集市上,路德的书籍和德语圣经得以迅速传播。现在法兰克福每年还在举行规模最大的国际书市。
老城区附近街景若干。
放了一节断墙在街边。
发明家古腾堡先生,和他的两名共同创业印刷厂的同僚。碑座上有美因茨,法兰克福,斯特拉斯堡,威尼斯四个城市的纹章。这四个城市是古腾堡印刷机最先使用的地方,也是当时的欧洲大陆比较自由开放的城市。
远方的玻璃建筑是欧洲银行总部。
1794年歌德在法兰克福出生,歌德故居Goethe house不可错过。我们在闭馆之前仔仔细细地看了一个小时,虽然是二战后重建的,却尽力恢复每一个房间18世纪的原貌,古董挺多,非常值得一游。当时在这所小楼里居住的是歌德的父母,歌德和妹妹四口人。我们拿了英文和中文的简介,按他们的建议,从三楼的写作房开始向下参观,到二层的卧房起居室,到一层的会客室和餐厅。最低层是厨房。
歌德四岁生日收到的礼物:木偶剧院。冥冥中注定了他的人生,换了4所大学都没能完成法律学位。却在1774年24岁的时候,在这个居所,写了本国际畅销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奠定了德语第一次成为世界文学语言的地位。据说拿破仑阅读此书七遍,并携书出征埃及。
歌德和他的剪影。那个时期大概很流行剪影,整个歌德故居墙上挂了非常多的剪影作品。
歌德故居。
1815年建的史泰德艺术博物馆Städel Museum,命名来自它的捐助者,银行家Johann Friedrich Städel (1728–1816)。
正赶上史泰德博物馆举办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画展,主题是RENOIR. ROCOCO REVIVAL,我们非常喜欢。自从在伦敦看过一次梵高的画展之后,逐渐意识到,艺术博物馆除了永久展品permanent collections,还经常举办special exhibition。这种主题展览,汇集世界各地其它博物馆的展品,不仅收集画家本人的作品,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其它艺术家的艺术作品。通过对照,比较和总结艺术家们的生活氛围和艺术发展脉络,引导观者理解画作,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观后感慨:看来艺术和风景及美食一样,是旅游的动力和原因。
1815的建筑风格,显而易见地有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传承。
我们喜欢的几幅画。
这一幅是梵高的作品,Farmhouse in Nuenen, 1885。那时候的梵高34岁,换了几次不成功的职业,上了几天不太顺利的艺术学校,但是已经决定要以绘画为生了。去巴黎接受意象派熏陶之前,在家乡荷兰的乡村,Nuenen和Antwerp,描绘了一些乡村景色的画作。这幅画很平和,也很生动,虽然没有他后期画作的执着和热情,我们仍然非常喜欢。
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是法国现实主义画家,我们很喜欢他的这幅The Wave,1869。他曾在5年间去诺曼底海边60多次,就是为了捕捉暴风雨中大海的灵魂。
“For Courbet, the wave signified violence and destruction, but also creation and renewal”。暗叹,这岂不是德意志近代史的写照?!
Main River流经法兰克福市中心, 河畔到处都是休闲的人群。从咖啡馆Maincafé买了啤酒和本地特产Apfelwein,躺在长椅上,看三五成群的人们或散步,或骑行,或席地聚餐。云淡风轻,岁月静好,悠哉悠哉。法兰克福的自行车专用道很棒,到处都有,让人羡慕。
法兰克福是开始体验德国餐饮第一站,印象相当好。第一餐居然是酒店住处傍边的Vegan餐馆: Plants & Cakes。吃得很满意。后来,在歌德故居附近吃了奥地利餐馆Salzkammer,veal schnitzel,蔬菜沙拉和炸鸡块,都好吃。
也许因为对法兰克福没有太多的期待,两个半天的游览,很惊喜,很满足。
谢谢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