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读的杂志只有几本: JAMA, JAMA internal medicine, NEJM,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另外偶尔读读柳叶刀。柳叶刀是鱼龙混杂。前面4本算是普通内科方面的权威杂志,这些杂志的文章可以说是行医的依据,或者改变行医方式的依据。 但哪怕是权威杂志,也不是什么都全盘吸收,不是篇篇是真理。侃两篇我不同意的文章。
第一篇:
Treatment and Outcomes of Inpatient Hypertension Among Adults With Noncardiac Admissions.
Radhika Rastogi, MD, MPH1; Megan M. Sheehan, BS2; Bo Hu, PhD3; et al,
JAMA Intern Med. 2021;181(3):345-352.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0.7501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fullarticle/2774562
这是JAMA internal medicine 的一篇文章。JAMA internal medicine 是我最欣赏的医学杂志。文章发表在Less is more 专栏,是我最欣赏的专栏。 同事把文章贴在住院医生群里。文章研究对于非心脏原因住院的病人,控制高血压有什么好处坏处。出院时,强化高血压治疗,后果怎么样。这是一个流行病学研究(Cohort Study)。跟踪10个医院22834 因非心脏原因入院的病人,跟踪他们住院期间几个指标,出院后跟踪他们一年。 如果只算配对的病人,入院后治疗高血压和没有治疗高血压的病人,分别是4520人。文章的结论是:对于没有末端器官损害的病人,强化高血压治疗,后果更差。
文章贴出来以后,同事的反应是:不要麻烦治疗住院病人的高血压了。一个医生说:护士告诉他,病人收缩压 >190。 他回答说:我不在乎。
我偶尔在医生群里批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好像还是有点效果。同事们上面的反应可以说是不同意过度治疗。但是避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不等于不检查不治疗。关键是过度的线在哪里。
这篇文章刚出来的时候我读过,没有什么印象。 文章就是如此而已,我不会因为这篇文章改变我的临床实践。病人血压高,我仍然会控制血压。同事说的热闹,我再把文章读了一下。完全不同意文章的结论。如上所述,文章两个结论。住院期间控制高血压,有害无益。出院时加强治疗,没有好处。这怎么可能? 控制血压反而有害? 这些结论违反常识,违反多年的指南,违反多年的行医常规。
先分析住院期间强化治疗高血压的害处。
根据表3(只看 matched cohort, 排除了干扰因素):强化治疗与不治疗相比:中风没有差别,发生率都是0.1%。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强化治疗组发生率是0.7%,不治疗组是7.9%,P
急性肾损伤的标准是肌酐增加 0.3 mg/dL。我一向认为这个标准太松,一大半住院病人都符合这个标准。但是,那么一点点增加,没有临床意义。为什么降低血压会引起肌酐增加?血压下降,肾脏灌流减少,肌酐稍微增加一点。但是肾脏功能并没有下降。肌酐增加这么一点,完全不能说明肾脏损伤。
再看心肌损伤。降压组,心肌酶稍微升高一点。为什么降压会使心肌损伤?这是不可能的事,除非血压降到休克的水平,使冠脉血流下降。根据下表(表2), 治疗组平均血压是161/78 (上下波动16),不治疗组是152/75(上下波动13-15)。我认为,降压组心肌酶稍微高一点,不是因为降压,而是因为降压前血压高,加上血压并没有完全控制。
这个研究完全不能证明降压对住院病人有害无益。
再看出院后结果。
出院后30天,强化治疗组与非强化组,中风发生率没有区别。1年以后,血压控制好坏没有区别。30天时间太短。血压控制再好再差,30天中风发生率不会有多大区别,除非病人一个月收缩压持续超过190。 一年以后,血压控制没有差别,原因可能是:强化组血压本来高,控制好了,和非强化组没有区别。或者家庭医生没有继续强化。这个研究无法证明出院时强化治疗,对于以后的中风/降压效果有没有好处,但是不等于证明了没有好处。仔细分析,也许对控制血压有益。
病人入院血压高,我仍然要控制血压,但是不要过度。这篇文章对我来讲,没有什么意义。文章的结论,经不住推敲。
再说第二篇文章。有一天,医院给医生发了个email. 新的氨基端末脑钠肽前体(NT-proBNP) 诊断标准。
正常标准:18-74 岁,
心衰诊断标准:450;50-75岁, >900;>75 岁以上, >1800。
这个标准,我认为问题太大。 50-75 岁超过900 是心衰, 75岁以上超过1800 才是心衰。幅度变化太大。一个老头子75岁是心衰,第二天76岁,就不是心衰了。脑钠肽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跳跃式 的变化。另外, 18-74 岁,低于125 是正常。 而这个年龄组,超过450或者900 才是心衰。那么,在125和450/900 之间算什么?正常还是心衰? 75岁以上的人,同样的问题。氨基端末脑钠肽前体在450和1800 之间,究竟算正常还是心衰?
我难以想象医院会采用缺陷如此明显的诊断标准。回了一个email,分析了这些标准的缺陷以后,问: 这些标准的依据是什么,文章在哪里?医院自然没有回答,我也不指望医院回答。
但是,有个同事给我发来一篇文章。说这是他找到的文章,可能是医院标准的基础。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rticle/27/3/330/2888121。文章于2005年11月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作者来自麻省总医院、荷兰、新西兰和西班牙的心血管科。查了一下,这篇文章是唯一的有点权威的关于氨基端末脑钠肽前体标准的文章,确实是医院诊断标准的依据,而且uptodate 也采用了这个标准。从头到尾读了一两遍,文章 并不让我信服。
文章是一篇综述,把4个实验结果综合在一起,制定了氨基端末脑钠肽前体正常和心衰的标准。总人数是1266 人。这么一点人,用来制定标准,实在太少。
心衰标准经过权衡而设定。50以下的人,氨基端末脑钠肽前体超过450就是心衰。 作者的理由是,年轻一点的人,门槛要低,一方面年轻人氨基端末脑钠肽前体低,一方面年轻人错过诊断,危害更大。年轻人漏诊危害大,老年人漏诊危害可能更大。以450 作为标准,阴性预测率是99%, 但是阳性预测率是77%,意味着23%是假阳性。75岁以上的人,以氨基端末脑钠肽前体 > 1800 作为标准。作者的理由是氨基端末脑钠肽前体随着年龄而升高,要避免误诊,所以把门槛设高。这个标准的阳性预测率是92%,阴性预测率是55%。也就是说,45%的假阴性,45%的老年人会被漏诊。
文章的设计问题更大。正常人只有两组: 18-74岁,75岁和以上。心衰只有3组: 50 岁以下,50-75岁,75岁以上。分组太少。取18-74岁中间年龄46 岁。 46岁和75岁及以上比较,中间年龄跨度太大。心衰组虽然分了3个组,但是也远远不够。57.5岁和76岁及以上比,也是非常大的跨度。分组应该是每5岁一组,45-49、50-54,55-59,60-64,65-69 ......。 但是因为整个综述包括是实验人数只有1266人,分组太多,每组人数太少,无法得出可靠的结论。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研究,增加人数,保证每个年龄组有足够的人数。
但这是唯一的关于氨基端末脑钠肽前体心衰标准的文章,估计不仅我这个医院系统在使用,美国大部分医院都在使用,全世界不少医院都在使用。这篇文章让我怀疑很多医院其它实验室指标,究竟有多可靠。
我怎么使用氨基端末脑钠肽前体?1. 600 左右作为分界,75岁以上也许以1000 作为分界。 超过这个分界,病人也许是心衰。 2.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动态指标,观察病人心衰程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