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不需要写“英国”这个词,当今世人心目中,“女王陛下”只有一位,就是Elisabeth II.
昨日晚饭时分,得到消息:女王去世了。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25岁登基,享年96岁,二战中穿过军服,上过战场,做过护工,经历过热战,也亲历了冷战,石油危机,数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还赶上了新冠危机,去年还感染了阳性。
伊丽莎白二世。我不认识这位老太太,可是她的去世却让人莫名难过。
女王去世占据了今日五大洲四大海的新闻头条,真正意义上的“铺天盖地”。
白金汉宫昨晚18h30发布了女王去世的消息,15分钟后,法国总统府的官网就换上了女王的头像,爱丽舍宫大厅正门换上了英国国旗,法国国旗和欧盟盟旗退居两侧。马克龙发布了悼文,宣布法国公共部门周五下半旗,向女王致哀
巴黎市长下令,将埃菲尔铁塔“熄灯”,直到女王葬礼结束。图。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女王葬礼期间,美国政府部门下半旗致哀。
美国历届在世的总统开始发悼文,克林顿,布什,奥巴马,川普,回忆有幸和女王共度的时光。
北约下半旗致哀。
欧洲各国政府,以及幸存的各王室为女王去世悲伤降半旗,乃情理之中;然而正在打仗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林斯基,不约而同也在第一时刻向这位伟大的女性致敬。普京还配上了自己和女王的合影。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家世仇,对女王的去世表示了同样的悲痛。以色列首都的市政大楼打出了英国国旗的灯光秀。图。
意大利的罗马正在举办欧洲足球联赛,闻得死讯,球场上空的大屏幕换上了女王的头像。
英联邦的那些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加纳,马来西亚,etc etc,就不用说了,连墨西哥,巴西,伊朗,埃及,土耳其,大洋中看不见的一些小国,都给英国发唁电悼念。
印度总理莫迪发悼文的时候,还配图回忆女王生前向他展示收到甘地送的结婚礼物:手帕。
这些回忆女王的悼词,有些词反复出现:献身,毅力,善良,幽默。
女王肯定是个很有趣的老奶奶,她在2012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和007邦德一起跳伞空降到体育场(当然跳伞的是替身)。
今年5月份,女王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伦敦地铁‘伊丽莎白线’揭幕,还学着为地铁卡充值,图;然后6月份,和帕丁顿熊合拍了庆祝登基70年的2分钟短片, 片中的女王展示了自己手袋里藏着的三文治。图。难怪人们热爱一位没有实权的君主,对手握大权的首相却不屑一顾。
20年前,我偶尔和英国朋友谈英国王室。我那时受的教育,“王室就是笑话,宗教就是鸦片”,还自认为脑瓜伶俐:“王室就是寄生虫,生下来就有特权,这不是民主啊,为什么英国人不废除王室呢?” 我觉得自己很克制,没有说要砍王室成员的头。
现在想来,人家当时的反应是“不和无知的人辩论”,很和气地岔开了话题。
后来我慢慢了解到英国近800年来“君主立宪”的艰难过程,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英国人以热爱自由著称,却养着一群王室“寄生虫”,这不是愚笨,这是“契约精神”。当初,女王的祖上和民选的议会达成协议,王室将权力交给议会,议会答应保留王室的财产和皇冠。王室不插手政治,议会不驱赶王室,所谓“不流血的革命”。法国人砍国王头,太血淋淋了。
1898年康有为和光绪帝计划的“戊戌变法”要是成功了的话,中国就走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谭嗣同等改革者就不会横尸街头,中国历史会改写,今天的10几亿国人就不会被一个西方进口的斧头镰刀党可着劲儿地折腾。
说“英国纳税人养皇室”有点伪命题。 女王一家祖上有钱,的确养尊处优,但是比女王有钱的英国人多了去了。女王每年收入透明,上多少税,老百姓都可以查到。据统计,王室每年为英国带来的旅游收益,和纳税人养皇室的钱,几乎相抵。
女王子孙的丑闻绯闻数年来养活了各类八卦小报,女王从未吭一声。好莱坞把女王的家丑拍成电影The Queen。女王为饰演自己的女演员Helen Mirren 授勋封爵。网飞netflix把女王的一生拍成了电视连续剧The Crown,正赶上了Covid全球YI情,让隔离在家的人们追剧追得乐此不疲。
说英国皇室的人“无所事事”,有点冤枉这些“寄生虫们”。打开每日的“The Times”(泰晤士报),最后几页除了私人的结婚订婚诞子庆生讣告之外,还有王室成员当天的日程表:这位王子要接待哪些外国访客去哪国出访,那位公主要拜访哪家医院孤儿院或慈善机构,etc etc. 这类工作可以说是“花瓶”,然而,“花瓶”的工作也是工作,世界上哪个国家都需要“花瓶”呀。
当然,如果不想做花瓶,要自立,要脱离王室,也可以,比如女王的二孙子Harry, 娶了个美国太太,要离家要独立,不要尽王室义务。于是女王就免了他的义务,也取消了他的王室津贴。
女王的去世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过去70年,英国国歌是 « God save the Queen »; 从今天开始,73岁的查尔斯成为国王,从此英国国歌就是 « God save the King ». 可以肯定的是,他在位的时间,以及将受到的爱戴,都不会超过他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