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二次大战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在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和资本价值增值的需要而言的过剩。 经济危机一般表现是:商品大量积压、生产锐减、工厂大批倒闭,工人大量失业、信用关系严重破坏,整个社会经济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决定的,即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大危机由此开始。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刻的经济危机。
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激化了德意志国内矛盾。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德军于1939年9月1日向波兰发动进攻。随后英、法对德宣战,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英法进行“静坐战”。德国进攻法国后,英法联军被迫敦刻尔克大撤退。法国沦陷后,戴高乐继续开展对德斗争。德国按照“海狮计划”进攻英国,展开不列颠之战。德国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发动侵苏战争。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对日宣战。1942年,反法西斯国家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等加强团结。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国战败,成为重要转折点。9月8日,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战争最后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战胜法西斯告终。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在法国巴黎东北的贡比涅森林签订投降协议。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战争结束后,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和1922年在巴黎和华盛顿先后召开了国际会议,讨论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终建立了战后初期的国际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德国问题。英、法、美三国操纵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在处置德国时采取了“以暴治暴”的方法,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因此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德意志第三帝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的严酷条款怀有怨恨。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意志第三帝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阿道夫·希特勒违反《凡尔赛和约》20年停战的协议,开始秘密武装德意志第三帝国。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 —1945年9月2日,简称二战,亦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大日本帝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及仆从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其性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陷入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使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也愈演愈烈,以此为基础而产生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矛盾也不断地激化,其结果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原有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争夺国际市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愈演愈烈。为了摆脱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转移矛盾、转嫁危机,将关注点放在国外市场的争夺上,以倾销方式不断扩大商品的海外销售,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货币战,之后又进一步发展为“经济集团”的斗争。 在这场激烈的经济争夺战中,占有明显的优势的美、英、法三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巩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组成排他性经济集团,在内部实行互惠关税制度,在其所属的传统市场中排斥其他国家。而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渴望的德意日在经济上依赖于外部世界,其经济竞争力脆弱,无法与英、法、美组成展开对抗,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下风。与此同时,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进一步激化了德日的国内矛盾,客观上为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创造了条件。危机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军事矛盾的深化。继意大利之后,德日两国又明确选择了法西斯道路,加紧扩军备战,决心用战争的方式来夺取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由于反对德、意、日的共同经济利益的需要,英、法、美也逐渐联合起来组成了同盟集团。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对立和矛盾发展的结果,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22年10月,意大利王国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王国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王国开始建立。西方国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第一大党。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意志第三帝国上台,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3月通过《授权法》,继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笼,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对国家生活进行了全面改组,建立起集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加紧扩军备战。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军部为中心,从首先发动侵略战争着手,然后通过天皇制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适应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的“二二六”兵变,使军部实力大大加强。不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之后,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王国与日本签订反共产主义协定,并且干预西班牙内战。到1933年11月,法西斯运动遍及23个国家,半年后增至30个国家。
“大陆政策”是明治政府“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体现。 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第一个目标是征服朝鲜,最终目标是征服中国。为进一步推行其政策,日本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1915年,日本打着“日中提携”的旗号,以“援助”和“威压”两手,强迫袁世凯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还用“提携、援助”手段,扶植段祺瑞。同时,利诱盘踞东北的张作霖,攫取了东北大批权益。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召开了加紧侵略中国的“东方会议”,再次鼓吹明治以来的侵略扩张思想,要求采取积极政策,尽快以铁血的手段征服中国。1928年,当张学良为维护国家统一,决定“易帜”,服从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日本特务当面威胁。日本军国主义者企图以“和平外交”手段建立亲日政府的幻想破灭后,便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崛起和扩张,英法美等西方主要大国非但没有挺身而出,反而采取了明哲保身、处处退让的绥靖政策,极大地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气焰,对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起到了加速剂的作用。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英美等国出于想利用日本反苏、压制中国革命力量等目的,对日本侵华行径采取了姑息养奸的纵容政策。次日,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无视中国核心利益明确表示,“事件不是政府间而是地方局部冲突,不适用于国际公约”。英法操纵下的国际联盟对中国政府提出的申诉也只是通过了一个决议,要求中日双方停止一切冲突,并且把中国东北划为“非武装区”,由“国际共管”。这实际上是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行为的纵容和偏袒,进一步助长了日本的侵略野心。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但是,英美法等西方大国继续采取绥靖政策,不愿制裁日本,只是重申《九国公约》,对侵略者和被侵略者不加区别,要求双方停止战争行动,致使日本法西斯侵略更加猖狂。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并在英法的实际纵容下得手。1936年3月,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同时宣布废除《洛伽诺公约》。对于希特勒公然撕毁《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法国按兵不动,英国也不愿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制裁措施。这不仅使得希特勒这一冒险军事行动获得成功,同时也让他摸清了英法绥靖政策的底牌,导致日后德国的侵略扩张更加肆无忌惮。1936年7月,西班牙法西斯首领佛朗哥叛乱。德意法西斯借口反对“共产主义威胁”,出兵干涉西班牙内政。英法对此却采取所谓的“不干涉政策”,美国也宣称在冲突中保持“中立”。最终,促使德意迅速靠近,签署《柏林协定》,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938年3月,面对德国法西斯的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两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并与希特勒达成协议,希望把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在英法的继续纵容下,德国不费一枪一弹吞并奥地利,奥地利沦为德国的一个省。奥地利是英法的盟友,对此英法两国虽然表面上提出了抗议照会,但实际上4月初英法美就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侵略,分别撤销使馆,代之以驻维也纳领事馆。1938年9月,德国陈兵捷德边境,将侵略的黑手伸向捷克斯洛伐克。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阿瑟·尼维尔·张伯伦、爱德华·达拉第、阿道夫·希特勒和贝尼托·墨索里尼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慕尼黑开会,签订协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意志第三帝国。历史上把这次会议称为“慕尼黑阴谋”。会议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从10月1日开始10天内,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德意志第三帝国更加肆无忌惮,第二年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全境,德意志第三帝国军事和经济实力大增,加速了侵略扩展的步伐。
慕尼黑协议签订之后,苏联对英、法两国更加不信任,出于自己国家的安全考虑,1939年,苏联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由此,在与苏联商讨了瓜分波兰和东欧势力范围,得到苏联的中立保证之后,希特勒决定放手一搏。这一条约进一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