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个假冒伪劣的城市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建个假冒伪劣的城市

                                      2004年11月30日

何必

近年来,上海外资因为各方面成本高而迁出的例子并不在少数……(略。)

看上去,这好像是个上海的产业政策产生奇怪现象并引发争议,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地区扩散,或者说,把脏活累活都给其他地方去干。近年来,上海市雄心勃勃地着力打造四个(金融、经济、贸易、航运)全国乃至东亚乃至世界性中心,信誓旦旦来不来就要弄个什么全球性名列前茅,这种肤浅浮躁而急功近利的思路已经严重影响了上海的整体竞争力。

该报道说,上海市有专家认为,不要把商务成本看成是制造业的障碍,商务成本上升,使一个城市的产业门槛提高,这恰恰给产业升级提供了机遇,促使其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转移。因为后者的土地、人力成本占其整个成本比较低。

其实,就这里所谓专家的看法本身就存在着问题。要知道,所谓的竞争力,就是性价比,是用等量投入获取更多产出的经济追求。商务成本的提升,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是一件可以沾沾自喜的事情,反而要成为发人深省的信号。从上海来说,成长主要依靠外资与房地产(姑且不说吸引外资和依靠房地产拉动的合理性),这本身就已经有着很大的经济风险,且不说政治和国际方面,一旦出现类似汇率和利率等金融工具风吹草动,这两个领域就会由于其金融敏感度高而剧烈动荡。最近国际几千亿美元热钱涌入中国,其中针对房地产的炒作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域。前不久的数据表明,上海平均房地产价格已经达到8201元/平米的全国最高价,不能不说与国际炒作有关,更令人担心上海经济的安全性。

而且,我们习惯于用产业眼光去研判经济走势,比较合乎规矩并能够当作口头禅的就是产业结构调整,把经济运行中的现象解剖开来,逐一进行分析,但却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由于有较强的专业性而为广大人群所不那么津津乐道的题目。实际上,如果把产业政策调整当作是时间上的要素,那么往往缺乏的就是空间上的关注与应对。

比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产业能够快速健康发展;而产业发展的目的又是什么?是地方经济取得成效;地方经济成效的目的是什么?是使地方居民安居乐业并增强地方竞争力。可这地方竞争力是靠了性价比来表现的,如果质次价高把人都吓跑了,还口口声声说什么成本高不是件坏事,那么只能怀疑所谓专家要不是专业水准实在不可恭维,要不就是居心叵测。

通常,我们总是喜欢把产业(及其组成部分,例如商务成本)与整个城市对立起来,这种习惯与计划经济时代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相关,同时也有着把生产与消费截然分割的视野。事实上,如果从空间角度看,可能会有别样的视角。

商家生产一种产品或服务是要供顾客消费的,建造一所商厦(包括购物环境、商品丰富性、服务水平等)也是要供消费的。同理,运作一个城市(包括其中的产业、公共环境、生活水平等)也是要供消费的,这里的消费者无非是内外两部分人群。对内而言,提升生活质量、享受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福利保障是应该城市管理当局锲而不舍的追求;对外来说,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服务、环境则是吸引消费者前来旅居投资的不二法门。

如此,降低城市运行成本,抑制城市生活支付水平攀升势头,都是各国城市管理部门的首要工作内容之一。(另一个也许更为重要的就是就业,按照上面所谓专家的说法,产业升级是件好事,但对于就业来说却是灭顶之灾。)商务成本里面包含了许多方面,具体则体现在衣食住行、企业运行、社会秩序、行政效率、生态环境等领域。很难设想,在房屋价格高居全国之首的格局里,会对城市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并对解决本地就业起到拉动作用。

该报道见报的同一天,北京市就6个世界文化遗产门票价格上涨举行了形式化的听证会。看来涨价已是大势所趋。但如果从空间政策方面看,也还是损害着城市竞争力。

在如今与民争利的行政习惯里,不出现这样的事情倒是怪了。但要看到,这当然不是长久之计。

当然,如果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目前,中国也出现了上海那样的商务成本提高而让投资商望而却步转道于周边新兴发展中国家(比如越南、印度等)的情况。而中国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以及日渐恶化的投资环境,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竞争力,阻滞了世界各国的人们成为中国这个国家的消费者。

在现行体制下,人们好大喜功,干着把中国的城市弄成千篇一律的勾当,并不计代价地大兴土木为了政绩做着这样那样的形象工程,力求在GDP上有所显示,结果却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的价格越来越昂贵,最终由于所有城市都被假冒伪劣了而在全世界彻底无人问津。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