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叫“老百姓”了行吗?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别再叫“老百姓”了行吗?

(写作具体日期不详,应该是在2000年以前)

何必

现今,翻开报章、打开电视机,形形色色的各级官员们都在眉飞色舞地谈论着如何给“老百姓”造福、如何让“老百姓”得到安心等。

在浩如烟海的各类报道中,出现“老百姓”字眼儿的数不胜数。信手拈来如下几个。

《新闻评论的平民化趋势》里说:“……上述情况表明,党报的平民化倾向是一种明显的趋势。这里所说的平民化倾向,是指改变了过去那种直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言论的做法。而是从具体的、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事实出发进行即时评论”;

《别跟老百姓玩新概念》里说:“我们国人早就有‘新迷信’心理。更为可悲的是,长期以来,竟有人故意利用这种心理,拿一些新名词、新概念来吓唬群众、糊弄百姓。我姑且把它称作跟老百姓玩新概念吧”、“那时候老百姓特别信‘主义’,也特别怕犯‘主义’,有人就专门拿各种‘主义’吓唬人。……总之只要你一称主义,老百姓就立刻诚惶诚恐、伏伏贴贴”、“于是,跟老百姓玩新概念就风起云涌,漫天飞舞,时而金光万道、时而黑云压城”、“干部跟老百姓玩新概念到可以理解,没想到有些经济学家也有意无意玩起新概念来”、“我们不能只是跟老百姓玩玩而已,而是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否则,老是这么玩下去,总有一天老百姓会不买帐的”;

《像电信专家一样思考?》里说:“所谓专家,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比老百姓知道得更多的人”、“如果硬要代表老百姓说什么单向收费更有利于消费者的事,我们坚决不依”、“如果专家的观点不能得到绝大多数老百姓的认同,那么这种观点肯定站不脚”、“不能代表老百姓根本利益的观点注定是要被人唾骂的。我们发表任何观点亦或做任何事情,首先要考虑的是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如果我们老百姓都有二位电信专家那样的收入,我们对于实不实行单向收费无所谓”、“中国电信业目前缺少的是专家,技术型专家,不是整天没事,拿咱老百姓开涮的所谓理论专家”;

中国青年报载文:“有人质疑:专家,专和老百姓过不去的家伙?”“惟一能解释得通的,是王炜的观点并非出于科学精神,而是出于故意———专和老百姓过不去!”“专家之所以是专家,在于他有专门的知识。他们的观点常是理性的、冷静的、客观的、深刻的,而普通公众的观点却不免是冲动的、浮躁的、不实际的、表面的。然而,一旦触及个人利益,公众的反应则又不免情绪化。公众应以冷静的心态对待专家意见,不能动不动就上升到动机”;

《房屋贷款 何时让老百姓明白消费?》……;

《“余小平自杀事件”暴露的问题》里,“地级市委书记这么大的官‘自杀’这么大的事,官方竟然长时间里保持沉默,任由民间形形色色的猜想,任由小道消息满天飞,这很难向老百姓交代”、“只要老百姓关心、事关老百姓利益的‘突发事件’政府就应该及时通报,市委书记突然自杀了,能不关老百姓的事吗?老百姓能不关心吗?”

中国青年报《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暗访执法丑行》“黑龙江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吴隆文对记者说:‘我们搞暗访,就是想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直接观察行政执法人员的整个执法过程’”、“可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不一样了:执法违法侵害的是老百姓的利益。那好,为了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就要想方设法纠正执法犯法的问题……这种老百姓的利益得不到切实维护决不罢休的劲头儿,或许正是暗访人员为什么能够克服重重困难、乔装打扮不怕麻烦的动力所在”、“只要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就不能单靠听汇报、看材料,更不能走走过场应付了事”、“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对监督检查行政执法是必要的”“……说到底还是有关部门和领导沒有真正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真心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吗?那就应该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这一点决不能含糊”;

《权力“吓死”老百姓说明了什么?》里,“权力为什么能够吓死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检查工作顺着别人早已安排、捏咕好的路线和场景虚应故事;居官、居家门禁森严、关防重重,以至于别说一般老百姓,哪怕是只有一般工作关系的官员要想见一见某位位高权重的官员,也必须费尽周折的种种世相……”;

《物品降价,何时能让老百姓明明白白》里:“对此,国家曾多次公布降低部分药品价格,这本来是一件令老百姓拍手称快的大好事”;

《南方周末》“说说《冰点时评》”里,“国旗是为逝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而降的,哪能轮上百姓呢”、“这是为我们这些老百姓说公道话”、“除‘时评’外,我们还开出‘学者视角’、‘百姓说话’、‘冰点观察’、‘你说我说’等栏目”;

“为了打消老百姓雾里看花的顾虑,企业三天两头地请出所谓的专家或权威机构为其摇旗呐喊,无非是想让咱痛痛快快地掏腰包。眼红的同行自然如法炮制,其结果是‘累’了某些专家、部门,苦了咱老百姓:都不知道该相信谁了”“咱老百姓赚点钱不容易,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得精打细算”;

……

从有关“老百姓”这个词五花八门的用法里,能看出各方面在如此称谓时,带有明显的官民之分,也含有掌权者居高临下普渡众生的优越感。

从很多场合里也可以看到,各级官员在谈到“老百姓”时,也还透露着蔑视与不屑。这种态势让人心惊胆战。

而稍微看一下有关“老百姓”的定义,就不难清晰这个词的出处和目前的用意。

“老百姓 (1)平民;居民。(2)今亦用作人民群众的习称。”——《称谓大辞典》 新世界出版社,1991。

“百姓 (一)指百官 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明于变时雍。”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偏为两德。”皆以百姓与黎民对称。(二)指平民,庶民。论语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疏:“百姓谓众人也。”荀子疆国:“入境,观其风俗。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或谓古代民无姓,有姓者皆有土有官爵。其后民亦有姓,故民庶亦称百姓。四书中百姓凡二十五见,惟“百姓如丧考妣三年”指百官。”

“百姓:古代对贵族的总称。《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到战果时期,用为平民的通称。《墨子.辞过》:“当今之主,......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老”字是后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去的。意思不变。”——选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1分册。

“百姓,人民(旧时区别于‘官吏’)。”——《现代汉语词典》

“老百姓”在英文里,有Civilians(平民,但在西方主张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社会里仅仅相对于军人和警察而言,并非是政治-权力地位的指称),common people,ordinary(平常的、平凡的) people,the rank and file等,而rank本身就带有“等级”、“阶级”的意思;“平民”除了前面几种含义外,还有plebeian(这个词里也意味着卑俗)、populace等。

而所谓“平民”,则有“泛指普通的人民(区别于贵族或特权阶级)”的意思——《现代汉语辞典》。

于是,问题马上就出来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开宗明义,在第一章第一条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这里的“工人阶级”、“工农联盟”是不是“老百姓”?恐怕谁也不敢说不是;而作为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如何?能说工人阶级成员不是“平民”?而工人阶级当然也不会是被区别的“贵族或特权阶级”;工农联盟的组成人员更是如此。

既是领导经济又是老百姓、既构成政权基础却又与“贵族或特权阶级”相对应,这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现实中都显露着自相矛盾。

而“老百姓”用法的大行其道,也给舆论和社会心理造成成日渐深远的影响,使得这种明显带有等级森严色彩的词汇被日益广泛地应用着,并经由此扩散着等级差别观念及其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辐射与侵袭。

显而易见的是,人们在使用“老百姓”这个词时,直接对应的就是“贵族或特权阶级”、以及形形色色的“非平民”阶层。从社会运行角度看,这种泾渭分明的称谓直接加大了社会交易成本,妨碍了正常而有效的运转;同时,这种让人时刻明确自己身份的称谓,也无时不在昭示着等级差异的现实存在,并且区分着官与民,对社会公平的心理定势以及进一步说每一个中国人的社会责任感带、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来未必正面而良好的差异化。

现在有个时髦的词汇叫做“语境”,其中有个意思就是说流行话语会对生存在该环境里人们的意识与行为起着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作用,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生活质量水平。如果按照这种格式看,一个带有明显等级偏见的词汇的甚嚣尘上,当然会毒化社会风尚和人们的观念与习俗,会使等级观念深入人心,会使被我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操作上遇到阻碍。

而类似“国民”、“公民”、“市民”等称谓,倒是可以作为替代,从而别再叫“老百姓”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